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具有向前方向性效应和滑冲效应的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对建筑结构的破坏已受到工程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解设置防屈曲支撑(BRB)的混凝土框架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激励下的抗震性能,采用基于能量平衡的塑性设计方法完成了3个V形BRB支撑的RC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分别选取具有向前方向性效应和滑冲效应的脉冲型以及非脉冲型三组共36条近断层地震动,对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分析,研究了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最大顶点加速度、最大顶点位移和BRB的轴向性能;分析和评估了结构在3条典型地震动激励下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比非脉冲型地震动对结构会产生更大的地震响应,且响应显著集中于速度脉冲时刻;BRB能充分发挥其耗能特性,提高RC框架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2.
3.
《钢结构》2010,(6)
最近的地震记录表明,近断层地震与普通地震不一样,它具有非常大的能量或指向波。该波能导致相当严重的地震破坏,尤其对于自振周期接近地震周期的结构。近断层地震作用下现代工程结构的倒塌说明了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较差。这可能因为这些结构主要使用由持续时间较长,震源更远的地震形成的现有标准设计谱进行设计。因此,为了在近断层地震作用下性能保持良好,许多结构可能需要加强。由于安装简捷、生命周期成本低和零维护的优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可行的选择。阐述了典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近断层地震响应的研究结果和对纤维加强结构进行重要改进的可行方案。结果表明,通过纤维加强能成功实现结构刚度、强度、横向变形能力的提高。这表明,对于自振周期范围广的结构的优化,采用纤维加强方式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对LRB(Lead Rubber Bearing)基础隔震结构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系统参数研究.考虑到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记录数量的有限性,为了参数研究的方便,提出了人工合成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的方法,即以实际的常规地震波(即远场地震)为底波,在此基础上叠加上等效脉冲模型来模拟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以此为输入,系统研究比较了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和常规地震作用下,LRB基础隔震结构的动力反应特性、不同的近断层脉冲型类型以及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参数和LRB隔震系统力学性能对上部结构最大绝对加速度和隔震层最大位移的影响.研究表明:LRB基础隔震结构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作用下,上部结构最大绝对加速度和隔震层最大位移与常规地震作用下相比,均有较大增加,隔震范围有一定减小;近断层地震动的脉冲类型,以及脉冲周期对LRB基础隔震结构的动力反应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次大地震后往往伴随有强余震,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累积损伤效应,余震可能会进一步加重结构的损伤。为了研究序列型地震作用下无筋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一栋5层无筋砌体结构进行整体式建模,选取了12条实测序列型地震波,通过时程分析方法分析无筋砌体结构的位移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当余震相对强度大于0.8时,序列型地震作用下无筋砌体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是单震作用的1.1倍以上,余震的影响不可忽略。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余震作用导致无筋砌体结构损伤累积效应明显,无筋砌体结构的地震响应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6.
针对近断层地震作用下基础隔震体系地震响应,分析了近断层(近震)地震波的反应谱,以及远震地震波的反应谱,并进行了比较分析近断层地震和远震的能量谱,研究了近震及远震能量谱的特点,以及从隔震机理上分析了近震对隔震结构的影响。以某基础隔震结构为算例,采用相同地震的相同近断层(近震)地震波及远场地震波作为地震激励,分析了其对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进而探讨了基础隔震结构在近震下动力响应的特点。结果表明,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对基础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有较大的影响,可能造成上部结构发生破坏,在近断层地震区进行基础隔震结构设计时,地震动的长周期脉冲效应不能忽略,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7.
地震作用下双塔连体结构体系的变形和内力分布较为复杂,结构中设置的连体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竖向地震作用对结构的影响.针对不同跨度的双塔连体结构,研究不同竖向地震对该连体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竖向地震作用对结构的影响不但与连体的跨度有关系,而且与构件的位置有关.8度和9度抗震设计时,竖向地震对连体结构的影响比较明显,按照目前规范的简化方法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唐毅  郭新华  刘飞飞 《山西建筑》2011,37(16):53-55
以424条速度脉冲记录作为统计样本,得到了弹性位移谱和等延性位移谱,并建立了与阻尼比、场地类别相对应的弹性位移谱的计算公式,分别计算了考虑及未考虑M效应影响的等延性位移谱,并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得到了等延性位移谱考虑P-△效应的修正公式,研究结果对近断层速度脉冲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抗震设计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水平向减震系数是基础隔震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为研究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对水平向减震系数的影响,以单自由度体系为研究对象,基于反应谱法,给出单自由度体系的水平向减震系数计算公式,考虑近断层影响,分析不同方法中水平向减震系数的差异;以多自由度体系为研究对象,选取36条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同时剔除其中的主脉冲成分,得到36条非脉冲型地震动,将这72条地震动作用于多层基础隔震结构,基于时程分析法,对比了在脉冲和非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的水平向减震系数变化规律,并分析脉冲周期、场地类别和断层距对水平向减震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现行方法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难以准确考虑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对水平向减震系数的影响。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大,水平向减震系数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相同地震动强度下,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水平向减震系数更大,变化幅度更大。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对水平向减震系数有放大作用,水平向减震系数的放大系数随着近断层地震动脉冲周期的增大,呈整体增大的趋势。当断层距较小时,水平向减震系数的放大效应更为显著,而与场地类别无明显关系。在近断层基础隔震结构设计中,水平向减震系数的放大系数建议取1....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现阶段火电厂房中较常用的框排架结构体系进行了动力分析,以某实际工程为背景,基于ABAQUS软件研究了防屈曲支撑对框排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BRB能够有效地消除结构在地震作用中各层之间的扭转振型和位移不协调,减小框排架结构各层的位移,提高结构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1.
12.
以某平面不规则的框支剪力墙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其在不同地震波、不同输入方向条件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显示,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响应和塑性变形与地震波的特性、地震波的输入方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近断层地震动具有加速度、速度脉冲运动特性,相对于普通地震动对结构可能造成更加不利的影响.本文针对典型多层校舍,对比了其黏滞消能减震加固前后的结构响应,研究了黏滞消能减震加固技术在不同地震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近断层非脉冲型地震动和远场地震动)下的抗震性能和减震效果.首先,阐述了近断层地震动基本特征,并选择合适的地震动...  相似文献   

14.
杨贺 《低温建筑技术》2010,32(12):68-70
通过对粘弹性阻尼器以及消能支撑计算模型的分析,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纯钢框架、以及分贝设置中心支撑和消能支撑的钢框架模型,使用瞬态分析方法分别对它们进行了自振特性分析以及罕遇地震下的时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和纯框架相比,中心支撑框架可以有效地降低结构的顶层位移,却增加了结构的整体刚度,导致加速度的大幅度增加;而消能支撑则是通过增加结构的阻尼比来有效地控制结构的地震反应,其顶层位移以及加速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国内外现行的结构抗震安全评估体系,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应用弹性、动力弹塑性时程及静力非线性Push-over法进行评估的基本原则及各自特点,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加,高层建筑产业也随之崛起。同时,还不断发生地震这样的突发性、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那么,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着重分析如何进行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提高抗震性能,降低灾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门窗》2016,(12)
随着经济的快速进步与建筑技术的不断革新,结构体系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大跨连体结构出现,对于这种结构设计经验仍有不足。本文运用参数化分析方法,以防屈曲支撑面积为参数分析防屈曲支撑的减震性能,得出防屈曲支撑有效发挥时的支撑刚度和框架柱刚度的存在合理比值,为防屈曲支撑的选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吴昊  刘洪兵  张军 《特种结构》2011,28(1):65-68
将空间核筒悬挂结构简化为考虑节点转动影响的串并联多质点系平面模型,建立其振动微分方程。编制MATLAB程序,得到结构水平和竖向自振特性,并用时程分析计算水平和竖向耦合地震波激励下结构的动力响应,与单维地震波激励相比较,结构部分构件响应有明显差异。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地掌握核筒悬挂结构的抗震性能,对悬挂结构进一步的抗震研究和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抗震设计规范之近断层中小地震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发生的中小震级地震中 ,在靠近断层附近观测到的记录中具有显著加速度和速度峰值 ,对结构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同时 ,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多是以大震级地震记录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很少考虑断层距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本文在充分收集近断层地震记录的基础上 ,对近断层中小震级地震动的峰值和反应谱进行了统计分析 ,并和我国的结构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对比 ,指出了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的不足之处 ,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果 ,为今后抗震设计规范的完善和结构的抗震计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王猛  陶忠  唐正光 《低温建筑技术》2015,37(2):54-56,62
简单介绍了pushover分析方法的原理与分析步骤和防屈曲支撑,并通过MIDAS Gen对实际工程实例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通过对比含有BRB与不含有BRB的两种框架结构来研究BRB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