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飞强  傅和青  周威 《化工学报》2014,65(11):4599-4606
以环氧大豆油(ESO)与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双重交联改性水性聚氨酯(WPU).通过FTIR、TG、DSC、DMA、AFM、粒径分析仪、拉力试验机等仪器对改性的水性聚氨酯进行了表征.研究了ESO和KH550的含量对水性聚氨酯乳液、胶膜以及胶黏剂性能的影响.分析了KH550对水性聚氨酯结晶性能和微相分离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ESO与KH550的加入,水性聚氨酯乳液的性能得到改善,胶膜的吸水率先减小后增大,拉伸强度逐渐增大,断裂伸张率逐渐减小.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对PVC的T-剥离强度先增大后减小.随着KH550含量的增加,热稳定性逐步改善,结晶性降低,软段与硬段相混合程度提高.当ESO为4%、KH550为2%(均为质量分数)时,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
以可再生资源蓖麻油作为起始剂,环氧环己烷和环氧丙烷为聚合单体,开环聚合制备了不同环己烷含量的蓖麻油聚醚多元醇,通过凝胶色谱(GPC)、红外光谱(FT-IR)和热失重分析(TGA)等手段表征了该聚醚多元醇的结构及热稳定性。以不同环己烷含量的蓖麻油聚醚多元醇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100)作为原料制备了一系列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胶黏剂,并对其湿固化过程及物理机械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蓖麻油聚醚多元醇分子链段中引入环己烷基团,可以提高多元醇热稳定性和胶黏剂剪切强度。  相似文献   

3.
聚氨酯胶黏剂在汽车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几种聚氨酯胶黏剂如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挡风玻璃密封胶、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水性聚氨酯胶黏剂、聚氨酯反应性热熔胶等在汽车制造和修理上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应用最为广泛的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挡风玻璃密封胶。指出汽车用聚氨酯胶黏剂将向环保和高性能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和KH570)改性纳米SiO2,并利用超声设备将其分散在聚醚二醇中,再加入TDI进行预聚反应,得到-NCO封端的预聚体。利用二乙烯三胺扩链得到A组分,加入固化剂B组分,制得醇溶型纳米SiO2/PU胶黏剂。并对改性后的胶黏剂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经偶联剂改性后的纳米SiO2能够与聚氨酯达到很好的纳米尺度的复合,且掺杂SiO2后的聚氨酯胶黏剂剪切强度和耐水性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以绿色可再生的蓖麻油(CO)和环氧大豆油(ESBO)为原料制备了植物油基多元醇,用植物油基多元醇代替传统的石油类多元醇,与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聚乙二醇(PEG)400或CO制备的预聚体在无溶剂条件下混合制备了4种脂肪族聚氨酯胶黏剂。并对制备的聚氨酯胶黏剂涂膜进行了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拉伸性能测试、剥离及剪切强度测试。结果表明,以PEG400和植物油基多元醇共同改性的聚氨酯胶黏剂剥离强度达到约200 N/m,剪切强度最高为4.9 N/mm^2;完全以植物油类原料制备的聚氨酯胶黏剂胶膜具有更好的耐热分解性能以及耐水性。  相似文献   

6.
《化学与粘合》2007,29(3):228-228
支撑薄硅片的胶黏剂体系,含有亚胺基的湿致固化聚氨酯复合物,热熔胶黏剂,用于屋顶隔热隔音板粘接的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热熔胶黏剂复合物,医用湿致交联聚氨酯胶黏剂.[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以可再生的蓖麻油、聚酯多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原料,合成出异氰酸酯基封端蓖麻油改性聚氨酯预聚体;再与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 550)反应,制备出硅烷封端蓖麻油改性聚氨酯预聚物。采用红外光谱对预聚体结构进行了定性分析,采用热失重对成膜物进行热性能分析,并测试了成膜物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异氰酸酯基封端蓖麻油改性聚氨酯与KH 550的较佳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4 h;随固化温度的增加,硅烷封端蓖麻油改性聚氨酯胶膜的表干时间缩短,固化温度大于30℃后下降趋势趋于平坦;固化膜能在230℃前保持稳定,其拉伸强度达到11.6 MPa、拉断伸长率为460%,与蓖麻油改性聚氨酯相比分别提高37.8%、22.1%。  相似文献   

8.
以蓖麻油、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填料等为甲组分,蓖麻油、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合成乙组分,制备了无溶剂型室温固化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考察了甲组分中MOCA含量对胶粘剂固化时间的影响,以及该胶粘剂的甲乙组分质量比、填料品种、硅烷偶联剂及浸水处理对铝合金和硫化天然橡胶胶接性能的影响,并进行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当MOCA质量分数为甲组分的3%、m甲/m乙为10∶3、填料为400目CaCO3时,铝合金和硫化天然橡胶表面用0.5%的KH-550乙醇溶液处理后,胶接性能和耐水性较好,胶膜的初始热分解温度大于200℃,可以满足高速列车车厢的橡胶地板与铝合金底板的粘结。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半连续法合成了一种帆布-聚氨酯泡沫粘合用交联型聚丙烯酸酯水溶胶,讨论了交联单体的用量及配比、外加交联剂的用量及固化温度等因素对胶黏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交联单体用量约为4.0%,制得的胶黏剂性能优良;若外加千分之四的交联剂,在100℃下烘干固化,可显著提高该胶黏剂的耐水性。  相似文献   

10.
以聚碳酸亚丙酯二醇(PPCD)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主要原料,采用预聚法制备了PPCD型聚氨酯胶黏剂,并研究其粘结性能.结果表明,与非聚碳酸亚丙酯型聚氨酯胶黏剂相比,该胶黏剂和纺织布基的初始剥离强度高出20%,并且在高温高湿(70℃,95%恒温恒湿)环境下存放,非聚碳酸亚丙酯型聚氨酯胶黏剂和纺织布基之间的剥离强度下降明显,而聚碳酸亚丙酯型聚氨酯胶黏剂和纺织布基之间的剥离强度保留率高出很多.  相似文献   

11.
采用双氧水改性木薯淀粉,利用氧化木薯淀粉和三聚磷酸钠交联改性PVA制备高强耐水性木材用木薯淀粉/PVA胶黏剂。研究了PVA与木薯淀粉质量比、过氧化氢质量分数和三聚磷酸钠质量分数等对木薯淀粉/PVA胶黏剂粘结力和耐水性的影响,得出最佳反应工艺:PVA与木薯淀粉质量比为3∶1、三聚磷酸钠质量为PVA质量的1%、双氧水质量为木薯淀粉质量的7.5%。由该胶黏剂制备的胶合板的开胶时间达到25 h,粘结力达到7.45 kN。FT-IR、XRD及热重分析表明,木薯淀粉与PVA之间形成了交联结构,且胶黏剂具有较高的耐水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以3种硅烷偶联剂对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分别进行改性,制备了硅烷改性的湿固化聚氨酯(SPU)热熔胶,用热重分析、熔融黏度和粘接测试等方法对所合成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KH550与异氰酸酯基的摩尔比值0.15进行改性,所制备的SPU热熔胶综合性能最佳,剪切强度比未改性的胶增加41.5%,固化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以聚醚多元醇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为原料,通过聚合反应制得双组分无溶剂聚氨酯胶黏剂的A组分;分别以蓖麻油、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蓖麻油改性的聚酯多元醇作B组分。将A、B组分混合,涂布于复合膜之间,经熟化反应,制得双组分无溶剂聚氨酯胶黏剂。系统研究了A组分中的异氰酸酯基含量、B组分多元醇种类对胶黏剂的黏结强度和耐水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组分异氰酸酯基质量分数为17%时,胶黏剂的剥离强度最大;采用蓖麻油改性的聚酯多元醇作B组分时,胶黏剂黏结性能优异,经沸水煮3 h后,其剥离强度维持在3.7×15-1N/mm,展现出优异的耐水煮性能。  相似文献   

14.
蓖麻油硅氧烷双重交联改善水性聚氨酯的耐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酐聚酯多元醇、二羟甲基丙酸和甲苯二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选用蓖麻油及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交联剂,通过预聚物的合成和水相扩链两步反应,制备了水性聚氨酯,研究了蓖麻油和KH-550用量对水性聚氨酯力学性能、附着力和吸水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蓖麻油质量分数为10%、KH-550质量分数为1%,经过双...  相似文献   

15.
《化学与粘合》2007,29(1):59-59
07-001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热熔胶黏剂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采用价格昂贵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使其初强度低、开放时间短、固化速度慢的问题。本发明胶黏剂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由:多亚甲  相似文献   

16.
采用聚醚多元醇、聚合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PAPI)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木材用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胶黏剂。研究了-NCO含量、聚醚多元醇相对分子质量、反应温度及扩链系数对木材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CO质量分数为12.29%,扩链系数为0.2时,粘接性能最好,24 h后压缩剪切强度可达20.17MPa。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近期聚氨酯胶黏剂的技术创新和发展趋势,如用于制备软包装材料的层压聚氨酯胶黏剂,它同时具有低有害单体(芳香族异氰酸酯和胺)迁移率和"智能固化"的特点(固化潜伏期或者固化速率可调);基于表面钝化固体异氰酸酯的潜伏型单组分体系为热熔胶和水基聚氨酯分散体系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新一代Purmelt MicroEmissionTM胶黏剂中MDI单体的含量少于0.1%,从而显著减少了使用过程中有毒异氰酸酯气体的挥发,大大提高了其操作安全性.在适应新工艺、新产品、以及日益严格的安全与环保要求下,聚氨酯胶黏剂又一次向我们展示了其独特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单组分湿固化异氰酸酯胶黏剂易发生反应,可常温固化.为研究水分与温度对湿固化异氰酸酯胶黏剂固化反应的影响,更好地掌握湿固化异氰酸酯胶黏剂的应用条件,采用DSC方法研究了单组分湿固化异氰酸酯胶黏剂与高含水率木材的胶接固化反应,并根据Kissinger方法求得单组分湿固化异氰酸酯胶黏剂的活化能.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固化反应的起始温度升高,但体系反应滞后于温度的上升;随着木材含水率的升高,固化反应起始温度降低,其活化能为84.25kJ·mol-1.  相似文献   

19.
以聚氨酯(PU)、环氧树脂E-51、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主要原料,使其形成互穿网络聚合物(IPNS),制得一种适用于动态条件下的胶黏剂。探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NCO、环氧树脂、丙烯酸酯对胶黏剂性能的影响。经过FTIR、DMA、力学性能等测试表明:体系中形成了互穿网络;胶黏剂的剥离强度、耐热性和耐水性提高,胶黏剂对NR/SBR基材的剥离强度达到4.6kN/m。  相似文献   

20.
用半连续法合成了一种帆布-聚氨酯泡沫粘合用交联型聚丙烯酸酯水溶胶,讨论了交联单体用量及配比、外加交联剂的用量及固化温度等因素对胶黏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交联单体用量约为4.0%,制得的胶黏剂性能优良,若外加千分之四的交联剂,在110℃下烘干固化,可显著提高该胶黏剂的耐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