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哲学作为时代的精神,影响并引领各艺术领域。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在3 000年的发展历程中,时代哲学美学作为艺术思想背后的总舵手,间接和直接地关照于园林发展的各个阶段,不断推涌出新的园林艺术形态。从哲学美学的角度出发,讨论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美学特征对传统园林艺术的阶段性影响和传统园林艺术形态变革的必然性,提炼中国写意山水园的文化根基,并提出园林艺术在现代实践过程中,只有经过新一轮的成熟哲学美学洗礼与修正,才能真正实现继承文脉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22)
笔者从画论的角度思考中国当代美术应该如何发展,借助古人对艺术的理解,分析我们应该向前人学习的艺术之道。  相似文献   

3.
<正>在MBA智库中,服务的文化释义是满足他人需求、价值多赢的情感性劳动。服务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文化沟通、价值确认、情感互动和信任确立。服务的基础价值观为平等,与人之便是最直接的目的。但从目前的国内服务现状看,服务更多与价值、劳动、金钱挂钩,抹除了其本质为人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4.
5.
《Planning》2016,(2)
在中国传统语境中,人之身体由内而外所呈现的"身体映像"是哲学建构的重要诠释范式之一。诸多思想家以此为基点,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展开诸多经典命题的重新阐释与哲学体系的创建。可以说,正是在对"身体映像"的观照中,秦汉之际的哲人们建构了与众不同的"身体哲学";试图以源于身体认知的经验理性去弥合天人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对天与自然的深度体认与把握。因此,他们通过"身体映像"类比出"天地映像",提出了"同气"、"同数"与"同构"等具体诠释范式,完成了身体哲学的体系化建构。这一点,无论是在道家作品《淮南子》那里,还是在儒家作品《春秋繁露》那里,乃至在黄老作品《黄帝内经》中,均有较为明显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0)
本文简要概述了当前传播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科学内涵,并从传播三要素:传播者、媒介、受众这三个视角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传播过程中遵循了传播学原则的事实,最后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大众化的过程中赋予了传播学新的思维视角,从而也充分证实了在实践过程中哲学与传播学是相互促进,相互借鉴、相互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王大钧 《园林》2000,(2):46
去年7月,我有机会到德国西南部的福来堡探亲。时当盛夏,但天气晴好而凉爽,暑意无多。据说,此地因天气良好为德国各地之冠,不少退休老人迁此养老。福来堡城在丘陵地带,莱茵河支流具累则顿河自东向西流经城北。河两岸多低山,植被以欧洲冷杉为主,高大耸立,林间不见天日,故有“黑森林”之称。福来堡及其附近城镇对绿化爱护有加,居民住房内外直至门口两旁、临街窗沿,常设置花槽,摆设植物材料,品种甚新,多未见过,栽花种树,成为风尚。城南山上有堡垒遗迹,下有城市公园,湖中养天鹅及野鸭群,花坛种时令鲜花。西郊有一座大型的湖滨公园,以提供露天游  相似文献   

8.
现代主义建筑的美学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书元 《华中建筑》1999,17(1):47-49
文章主要以建筑为中心,从大文化视角,阐述了现代主义建筑的美学渊源。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23)
"接受美学"是重要的文学理论,它是指从读者理解与接受的角度来研究文学,而其主要观点也同样适用于电影的赏析。台湾电影《逆光飞翔》因其独特的主题叙事,迎合并拓展了观影者的审美心理。本文拟以"接受美学"的角度简要分析观众对于本片的审美实践过程,并在激发观众情感体验方面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建构文化研究》为研究蓝本,从对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的案例分析出发,指出了其建构理论中的矛盾与冲突,以及具体的三种表现形式。笔者分别从弗兰姆普敦的狭义建构观和赛克勒的广义的建构观的视角下对这种矛盾进行解读,并归纳总结了从现代性到当代性的建构观点的发展脉络,指出了多元的建构观在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文章用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的美学观对建构进行解读,从重力限定、材料本体、材料并置等角度分析建构中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肯定建构中存在一种客观的审美范式.通过黑格尔的美学"三重组合",文章分别论证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浪漫型艺术中建构的典型表现形式,并在现代建筑中找到对应.最后提出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是建构的核心美学范式,并通过论述黑格尔艺术哲学的发展规律,解释建构学说的提出有其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概述德国景观保护运动的历史由来以及相关评价理论发展的历程,介绍景观美学资源保护在德国现代景观保护及规划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作者以对景观美学理论及方法的讨论为出发点,全面介绍德国景观美学资源评价理论的主要分支,进而提出作者对景观美学资源评价基础理论问题的见解.在系统描述德国景观美学研究领域主要评价技术方法的基础上,由分析其基本理论假设入手,举例剖析其在实践应用中的得失,并重点探讨德国《联邦自然保护法》提出的景观美学资源度量指标的含义和合理性.最后结合我国景观美学资源保护的现状,提出我国景观美学资源评价技术方法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2)
解释学哲学化何以可能,是基于文本的"理解"与事物的"认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由于"理解"和"认识"在概念上是包含关系,在对象的范围上是相容的,任务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并且二者"真理性"的含义及检验标准亦是相通的,因而以理解内含于认识为逻辑通道,解释学哲学化才得以可能。然而对解释学哲学化这种潮流,我们要给予中肯的评价,既不能过分提高其地位,也不能片面抹杀它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的三个著名代表建筑实例进行分析,阐明了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对于建构逻辑秩序的不断完善和古典法则的回归。早期风格派与建构逻辑秩序的博弈,中期建筑逻辑秩序的进一步发展,后期建筑秩序与古典法则在建筑上的完整体现。  相似文献   

15.
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是解构主义哲学的代表人,他的理论动摇了整个传统人文科学的基础,也是整个后现代思潮最重要的理论源泉之一。解构思潮对建筑领域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今从德里达解构哲学出发,分析解构主义建筑的根源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内外对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介绍和评价不少,令人思路视界均为之一开。但就国内言。多数评论倾向认为后现代主义仅是一个逆时代潮流而动的插曲,因此全盘予以否定。只有少数文章在批评的同时,客观地指出:“事物总是发展的。旧的东西最终将为新的东西所代替,五、六十年代的现代派既然暴露了它对当今社会的不适应,当然就会有新的思潮出现;同时现代派自己也在改变。七十年  相似文献   

17.
正如徐州利勃海尔公司总经理张伟宏所说,由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世界性的能源紧缺使得大量的资金流向了能源输出国,而这些能源输出国家对世界经济预期的普遍看好又带动其大量投资购买工程建设机械及矿山机械.因此,全球工程机械市场在2006年呈现出了旺盛的增长势头,许多欧美工程机械制造企业迎来了新一轮的产销高潮.某种程度上讲,德国的工程机械正步入一次爆发性的增长,德国2006年工程建设机械及建材机械的总产值达到创纪录的118亿欧元,增长速度达到18%.  相似文献   

18.
在波茨坦广场众多的建筑中,新国家美术馆、柏林爱乐音乐厅和索尼中心犹如三颗耀眼的明星,它们的存在记录着德国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过程。当这三栋建筑同时屹立在波茨坦广场的时候,仿佛可以看到,历经一个多世纪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经过演变和发展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孙曦  邢同和 《城市建筑》2022,(9):142-145
自然界遵循着某种秩序,存在着生存法则。这些秩序和法则已作为创意来源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建构。而自然环境是设计创意首要的、最早的要素和力。建筑和城市包含了“人对自然以及自身总的生存状态的理解”,并创造了拟自然环境等一系列的创意系统。本文从质入手,从新技术入手,剖析构件内在的逻辑关系,让设计与构件更加紧密结合,以实现拟自然环境的建筑建构应用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程奎文 《建造师》2010,(7):216-217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的主要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如何有机结合进行思考,认为两者的有机结合是指正确处理好内容与形式、创新与传统、知识与能力、人与物的关系。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本质内涵就在于,通过信息技术这一现代化的新颖手段,为课堂教学内容注入新的活力,从而促成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变化甚至变革,以培养学生具备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素质,促成教师形成创新教育时代的新型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