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后工业景观源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工业美学意识觉醒,以及相应的工业遗产保护的更新实践。其意义不仅在于对工业时代遗址及其构筑物的改造和利用,更在于唤起人们对文脉传承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如城市工业历史的传承、场所记忆的保留、生态环境的修复。解析上海杨浦滨江南段的滨水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实践,从城市文脉的发掘、工业元素的演绎、技术和工艺的创新诠释了后工业景观设计语言,对重大文化艺术事件的引入起到了绝佳的城市触媒效应,促进了滨水工业地带的转型和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2.
上海杨浦滨江工业产业繁荣,曾被誉为我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在城市的进步和发展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生机勃勃的工业生产用地逐渐转变为工业废弃场所,造成公共岸线资源的浪费,与市民对公共空间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工业景观设计实践是城市活力重塑趋势下的必然使命,将两者创新性交织研究,总结出5项设计原则和4项策略,以期为塑造活力动态的城市工业空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4.
黄浦江两岸的滨江空间是上海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间。近年来,浦江两岸地区的开发建设以“还江于民”为原则,力求将黄浦江滨江地区塑造为城市生活的核心区域。在此过程中,滨江公共空间的营造和环境品质的提升至关重要。滨江空间建设的首要之举,便是确保其公共开放、空间贯通连续。本文针对这一要求展开了研究,探讨了实现滨江空间贯通的规划设计策略,为贯通的实施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再生的设计实践将设计者对后工业时代社会特征、经济特征、人文特征的思考融入丰富的工业遗存物质基底。选取杨浦滨江公共空间再生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出其作为后工业时代城市更新典型案例的空间生产特征。【方法】选取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为分析视角,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更新的空间生产特征。【结果】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再生符合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通常特征,并具有后工业时代城市更新的独特性。【结论】空间生产视角下的杨浦滨江公共空间有3个显著的特征:1)其空间实践本质上是后工业时代城市更新对工业时代时空秩序的重塑,实现了从被自然、工业所支配的空间向被生活、公共所取用的空间的转变;2)其空间表象体现为确定性与非确定的共生,即确定性的工业文脉、功能诉求、环境禀赋与非确定性的空间体验、建构原则、生态介入的共生;3)其表征性空间则体现为对日常性的回归,它以先天的微观地理优势与城市脉络关联,作为后工业时代上海社会结构调整与空间生产模式的有机补充,成为城市空间正义新的载体。 相似文献
6.
界定居住配套设施均衡性的内涵,明确从种类多样、使用便捷且满足个性需求3个维度研究;尝试在新数据环境下寻求优化解决方案,规避“样本少、范围小”等缺点带来的限制.选取杨浦滨江作为实践案例,通过“数据采集、重分类、批量处理、数据透视”等技术手段等开展居住配套设施均衡性研究,寻找问题小区并提出优化提升方案. 相似文献
8.
从对消费社会背景分析出发,对当前城市公共空间失落的产生原因、具体表现进行简要的论述,以上海大拇指广场为例,提出社区商业广场空间设计中的几点策略来促进消费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理念在我国得到广泛认同和高度重视。上海“一江一河”沿岸滨水地区公共空间营造已引入儿童友好城市理念。以杨浦滨江为例,探索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示范区,总结提炼其空间布局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为了让儿童突破活动“孤岛”的局限,融入城市公共生活,应致力于营造“无处不在”的儿童友好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在滨水公共空间中构建“教育、健康、玩耍和娱乐、社会支持、自然、出行、水和食物、配套”8大体系并实施“儿童友好活动圈构建+安全无障碍的游线路径组织”的网络化空间布局方法。 相似文献
10.
"十三五"期间,上海市重点实施,稳步推进绿道建设,预计到2020年将建成1 000 km。硬质景观是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形成游径系统、标识系统和配套服务设施。通过对上海黄浦江滨江公共空间东岸贯通项目的考察,分析了城市绿道硬质景观建设的基本情况,总结了建设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1.
12.
孙迪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4,(6):148-150
滨水公共建筑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城市居民共享、加强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滨水公共建筑是指位于城市水域边缘的建筑物,与水体紧密相连,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和文化活动的场所。其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共享的空间,所有人都可以自由进入并享受其服务和设施。这种共享性使得滨水公共建筑成为城市中具有包容性和凝聚力的重要场所。该文以上海市静安区苏州河两岸公共空间贯通项目为例,尝试探讨在城市更新中,如何活化滨水建筑公共空间。首先对具体项目和设计理念进行概述,然后梳理苏州河静安段沿线滨水空间规划,而后分析苏州河静安段沿线既有滨水建筑的空间改造,最后总结滨水建筑特性。 相似文献
13.
14.
后现代主义都市里,抽象地讨论公共生活的"公共性"已经很难适应人群的生活状态,有必要加入日常生活因子,从而形成对公共生活"公共性"的完整认识.将日常生活理论引入后,可构成四个日常公共生活图式:匠人劳动、日常公共消费、日常公共交往、日常政治.加入网络社会的时代维度,能够形成研究当代日常公共生活的较为明晰的理论框架,并选取上海若干城市公共空间进行初步的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5.
16.
以宁波市滨江大道景观建设为例,探讨滨江景观营造中所强调的绿色生态、以人为本、亲水空间、场地固有文化的挖掘与展示、景观与防洪的结合等手法,并描述各手法应用于宁波市滨江大道景观建设的实例,从自然、生态、运动、休闲及活力等方面对景观实例进行分析,打造亲水宜人、景观优美、环境舒适、健康活力的生态综合型滨江景观休闲带。 相似文献
17.
高度的城市化带来的人口和其它要素的高度集聚,将使未来城市公共空间的建构面临“紧凑”与“生态”的双重命题。而景观都市主义的理念和方法则为应对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中公共空间的建构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在对景观都市主义的概念和基本立场进行归纳的基础上,论述了其在空间关联、功能整合、活力提升等方面的潜在价值,进而结合典型的案例从架构、折叠和编排三个角度分析了景观都市主义的实践策略,以期为当代高密度环境下城市公共空间的建构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20.
视觉评价研究作为城市研究及实践过程中反应公众环境偏好程度的主要手段,有助于全方位地评价、管控并提升城市景观风貌形态。过往的视觉研究多聚焦于静态视点的分析评价,缺少对于人群不同观景行为方式动态视觉感知的充分考量。延续“景-观”互动的双向规划理念,提出动态观览评价的视觉景观研究新方法,并结合南京滨江型公共空间的实例研究对评价方法加以验证,试图丰富既有视觉景观评价体系,为后续城市形态量化及视觉评价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