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H2株甲肝病毒经KMB17细胞培养的毒力及核苷酸序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监测H2株甲肝病毒经人胚肺二倍体细胞KMB17培养的毒力 /减毒水平及核苷酸序列。方法H2株甲肝减毒活疫苗H2M2 0K7(K7)用KMB17细胞增殖 ,分别在 35℃和 37℃连续传代后 ,抽查不同代次病毒的普通狨猴接种反应和核苷酸片段序列。结果 H2 KMB17系统在 35℃培育 16代次过程中 ,病毒的抗原滴度和感染性滴度稳定 ,在 37℃的滴度明显低下 ,经 13代次仍未达亲本水平。K18(35℃ ,11代 )和K15 (37℃ ,8代 )病毒经普通狨猴接种反应证实为减毒性质。核苷酸两片段共 1897个碱基的序列分析显示 ,K18和K15与K7的同源性高达 99 3%~ 10 0 %。结论 K7疫苗病毒在KMB17细胞培养经 35℃和 37℃连续传代 ,无毒力回升和遗传稳定性改变  相似文献   

2.
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接种后HAV的毒力和基因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普通狨猴对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接种者的粪便中排出的甲肝病毒(HAV)进行毒力/减毒水平检测,并对疫苗病毒及分离出毒株的P1和P2连接区的核苷酸片段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4份疫苗病毒经人体增殖后均无毒力回升迹象,分离毒株Ⅱ、Ⅴ与K7疫苗病毒的同源性为99.7%~100%,所编码的114个氨基酸其序列完全相同,属同一亚基因型IB。提示我国至少有2个亚基因型的HAV,值得进一步展开甲肝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对带有甲肝病毒抗原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VMS11HAV25株与其亲本病毒天坛株和JingC-1系减毒株进行了毒力比较,结果表明,VMS11HAV25株对小鼠神经毒力和尾静脉注射后的全身症状以及家兔皮内反应都比天坛株有明显减弱。在40℃培育下鸡胚尿囊膜(CAM)上形成的痘疱数也比天坛株有明显减少。VMS11HAV25株在37℃培育下CAM上形成的痘疱较大,家兔皮内接种后出现有小面积的皮肤坏死性损伤,因此认为,VMS11HAV25株的残余毒力高于JingC-系,介于天坛株和JingC-1系减毒株之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筛选人胚肺二倍体细胞 2BS株中对HAV敏感的细胞系。方法 在相同条件下 ,用同一批HAV感染 2BS株的 4个细胞系细胞 ,采用免疫荧光法 (IFA)每周检测细胞中HAV的荧光强度 ,Ridit分析法计算各细胞系对HAV的敏感性系数 ,即Ridit值。结果  4个细胞系对HAV敏感性不同 ,且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选择人胚肺二倍体细胞 2BS株中敏感的细胞系可提高HAV增殖强度  相似文献   

5.
狂犬病病毒CTN株在Vero细胞上的连续传代,并对其病毒滴度、效力和怕量分别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在10-15代病毒滴度。交 怕量均高于其它代次,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因此,可以确定CTN株10-15代为疫苗生产用最佳代次毒种。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甲肝病毒疫苗株(L-A-1株)在连续传代过程中的稳定性,选择了第11代(P11)和23代疫苗病毒进行部分核苷酸测序,通过对核苷酸序列和其氨基酸序列比较,来考察病毒的变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毒株84Fli株的M和S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了解该毒种的基因稳定性。方法根据汉坦病毒标准株设计特异的PCR引物,用RT-PCR技术分段扩增疫苗株84FLi株的M和S基因片段,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疫苗株84FLi株M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收录的HTN型毒株的M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3.5%~99.9%,而与SEO型毒株的同源性为70.2%~72.0%。其S基因与HTN型毒株的同源性为85.9%~99.6%,与SEO型毒株的同源性为69.4%~70.8%。疫苗株84FLi株的M和S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收录的HTN型汉坦病毒84FLi株M和S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9.9%和99.5%。从遗传进化树上可以看出,疫苗株84FLi株与GenBank中收录的84FLi株位于一个独立的分支上,与其他HTN型病毒亚型分布于不同分支上,与其他HTN型病毒亚型亲缘关系较远。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毒株84FLi株M和S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未发生较大变异,说明在传代过程中该疫苗株在基因水平上并未发生较大改变。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究低神经毒力乙脑病毒M47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以期找出其低毒力的分子基础。方法采用RTPCR法扩增M47株病毒全长基因片段,测定其序列,并与GenBank中19株代表性乙脑病毒株全基因序列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比对分析。结果 M47株属于基因Ⅲ型,与GenBank中19株代表性乙脑病毒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79.4%~99.6%,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1.3%~99.6%;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该毒株存在一个独特的氨基酸位点改变E-29(S-R)。结论 M47株独特的氨基酸位点改变E-29(S-R)可能是导致其低神经外毒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我国自行分离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疫苗株北京株(VZV84-7株)的全基因序列及特征。方法采用超速离心法获得纯化病毒颗粒,酚-氯仿法抽提病毒基因组DNA后超声破碎,回收1500~3000bp的片段,克隆至质粒pUC18中,构建病毒DNA文库,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并与Dumas野毒株进行比较,绘制种系发育树,分析其与其他株VZV的同源性。结果VZV84-7株基因组全长125083bp,G+C含量为46.1%。基因组各区段长度及G+C含量分别为:UL:104746bp,G+C:44.3%;TRL和IRL:各89bp,G+C:69.7%;Us:5235bp,G+C:42.8%;TRS和IRS:各7462bp,G+C:59.3%。其R2可变区重复单位的拷贝数为7个,R4可变区为9个,R5可变区为1个。VZV84-7株共有71个ORFs,其中3个基因位于重复序列区,位于IRS的ORF69~71与位于TRS的ORF62~64序列完全一致。与Dumas株相比,共有248个核苷酸位置存在差异,大部分突变为单个核苷酸替换,另有部分插入或缺失性突变。其中碱基转换比碱基颠换更常见,发生率分别为66%和34%。种系发育分析结果显示,VZV84-7株与其他株VZV的同源性为95%以上。结论VZV84-7株具有其独特的基因特征,但与其他株VZV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甲型肝炎病毒(H2株)细胞适应的分于机制。方法 将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毒株(HAV H2K7)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KMB17上快速连续传代增强适应(14d),检测连续传代后抗原滴度和感染性滴度,测定 第18代(HAV H2K7P18)全基因组序列。结果 适应至第18代抗原滴度达1:512,感染性滴度为7.5LogCCID50/ml。 整个基因组出现了10个核苷酸突变,变异卒为0.13%,变异较大区域位于5’末端非编码区(5’UTP),有3个核苷酸 变异。编码区7个交变,2个是无义突变,5个有义突变导致5个氨基酸变化,分别位于 VP2 A-S;2C,Q-P;3A,R- C;3C,T-A和3D,V-G。结论 HAV H2K74因组5’UTR、2C区、3A区、3C区和3D区变异协同作用促进在 KMB17 细胞上快速增强适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不同细胞中培养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病毒的大量增殖创造条件。方法将HRSVA2株分别接种至人二倍体KMB17细胞、Vero细胞、人喉癌Hep-2细胞及HeLa细胞进行培养,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法检测病毒的感染性滴度,并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及合胞体观察。检测吸附时间、维持液pH值和培养温度对病毒增殖的影响。结果4种细胞中,Vero细胞对HRSV最敏感,病变早、病毒感染性滴度可达6.83lgCCID50/ml;KMB17细胞相对敏感性不高,但仍能良好增殖,病毒感染性滴度达6.13lgCCID50/ml;Hep-2细胞及HeLa细胞介于Vero细胞和KMB17细胞之间,病毒感染性滴度也达到6.83lgCCID50/ml。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显示病毒在细胞浆内增殖。吸附时间对HRSV的增殖无明显影响;维持液的pH值对HRSV的增殖及病变特点均有一定的影响,在pH7.0~7.2时可快速引起细胞产生病变,并能达到最高感染性滴度;HRSV在37℃及32℃下培养均能良好地增殖。结论HRSVA2株在KMB17、Vero、Hep-2及HeLa细胞内均可增殖,但敏感性有一定差异,且对培养条件有一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一批细胞基质同时收获甲肝和麻疹病毒。方法 应用甲肝 L-A-1株和麻疹 27D3株,间隔3周先后感染同一批人胚肺二倍体细胞2BS株,待两种病毒同时达到增殖高峰期时收获病毒液(以下简称HAM),并分别进行病毒滴定、特异性检查、猴体安全性和免疫效果试验。结果HAM的甲肝和麻疹病毒滴度与同批单价甲肝和麻疹疫苗病毒滴度,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 该方法用于制备甲肝-麻疹联合疫苗,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并可显著降低疫苗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Js-4株经人二倍体细胞MRC-5传代后的核苷酸序列变异情况。方法将HAV Js-4株经Vero细胞适应14代获得的原始株Js-4-V14经人二倍体细胞MRC-5于35℃连续适应培养15代,取其中8个适应株(Js-4-M2、Js-4-M3、Js-4-M4、Js-4-M5、Js-4-M10、Js-4-M12、Js-4-M14、Js-4-M15)及原始株,提取病毒基因组RNA,通过RT-PCR扩增病毒全基因组,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DNAstar Lasergene 7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8个适应株全基因组与Js-4-V14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9.8%~100.0%之间;第5代适应株在5′-NCR(101~200 bp)发生较大变异,表现为105~157 bp缺失,之后该突变稳定遗传;第10、12、14、15代适应株在2A(3 012~3 210 bp)区段3 122位点发生点突变;8个适应株和Js-4-V14毒株与野毒株HM175为同一基因亚型,均为IB型;9个毒株的主要抗原位点与野生株HM175完全一致。结论 HAV Js-4-V14株在MRC-5细胞传代适应过程中,主要抗原位点未发生突变,其与细胞适应性和病毒增殖有关的基因在传代早期已经变异,传代后期这些变异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5.
Vero、CHO和杂交瘤细胞在生物反应器中的生长和代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Vero、CHO和杂交瘤细胞在生物反应器中的生长和代谢。方法 应用搅拌式生物反应 器,培养了Vero、CHO和鼠杂交瘤7H3细胞,对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进行定量分析.测定各个培养中发酵相关参数。 结果 培养过程中葡萄糖和谷氨酰胺的摄取与培养液中两者的浓度正相关。控制营养物质的加入可提高细胞产 量。结论Vero、CHO和7H3细胞在生物反应器培养中有相同的生长和代谢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