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勤 《上海建设科技》1998,(6):30-30,33
到2000年市区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0m~2、住房成套率达到70%、解决人均居住面积4m~2以下困难户住房问题和完成已定的中心城区365万m~2危棚简屋拆除任务,是市六次党代会提出、市七次党代会重申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综合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改善广大市民居民条件和生活质量的重视。经过近几年市区两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到1997年底,市区人均居住面积达到9.3m~2,住房成套率65%,这两项  相似文献   

2.
正一、从破解难题到成果显著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的1979年,受计划经济体制、地方政府财力短缺以及城市人口增长等多种因素制约,上海住宅建设推进速度十分缓慢。从1950年到1979年,市区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仅从3.9 m~2增加到4.3 m~2。按照建设部制定的标准,1985年上海低于人均居住面积4 m~2以下的住房困难户、无房户将近47万户,占总户数的1/4。住房拥挤成为上  相似文献   

3.
1 住宅建设大发展给我们提出了两大任务 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和关心人民的住房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高速地发展,加大了住宅建设投资,使人民居住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我国已进入了住宅建设大发展时期,住宅年竣工量已居世界前列。以“八五’为例,全国城镇住宅竣工量节节上升,1991年为1.4亿m~2,1994年增至2.4亿m~2。到1994年底,全国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已由1979年的3.6m~2提高到7.7m~2。 针对2000年达到小康居住目标,我们面临着两大任务:一是力保住宅竣工量稳步增长的势头。如果到2000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要达到8~9m~2,并解决人均居住面积在4~6m~2以下的城镇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九五”还要建住宅12亿m~2,平均每年建住宅2.4亿m~2。这么大的建造量,就要求我们必须采用先进的建造技术,加快建筑工业化的进程。另一是强调住宅的功能和环境。而且这  相似文献   

4.
据统计1989年,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已达6.8m~2;其中,城币居民为6.56m~2。提前实现了《城镇住宅建设技术政策》中所制定的1990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6m~2左右的目标,使亿万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条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建没部规定:到2000年,使全国城镇居民住宅人均使用面积达到12m~2,到2020年达到16m~2以上。上海“九五”计划提出新的奋斗目标是:2000年人均居住面积10m~2。按此目标,上海每年住宅需求量约1000万m~2,5年累计需求量约  相似文献   

6.
“八五”期间,上海城市建设取得很大成绩,住宅竣工3500万m~2,人均居住面积提高到8m~2,住房成套率达到50%。自1992年市六次党代会提出“到本世纪末完成市区范围365万m~2危棚简屋改造”的目标以来,市、区两级政府通过土地批租、市政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旧区改造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当一批危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房地产业简介万仪新加坡是世界上公认的解决住房问题较好的国家。1959年新加坡成立自治邦时,有100多万人口,其中有84%的人居住困难,全国有40%的人住在贫民窟里。如今,新加坡已经是世界公认的花园城市,人均居住面积达20平方米,居民.的居住条件...  相似文献   

8.
王文忠 《建筑施工》1999,21(3):7-11
建国五十年以来,上海住宅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累计建成住宅1.5亿m~2,是解放前遗留住宅的6.4倍。特别是1991年以来是上海住宅建设发展最快的时期,据不完全统计,1991~1998年的八年中,共投资2100亿元人民币,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19%,为同期GDP的119%;共建成住宅8500万m~2;拆除旧住宅2200万m~2;人均居住面积由1990年底的6.6m~2提高到9.7m~2;住房成套率由31.6%提高到68%。八年中全市共有100余万户、约390余万人迁入新居。近年来,相继建成了“三林苑”、“民乐苑”、“锦华小区”、“正润花园”、“古北小区”等一大批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居住小区。上海市民的居住状况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长宁区“八五”期间实际改造二级旧里以下住宅建筑面积78万m~2,动迁居民22000户;新建住宅累计竣工建筑面积达319.98万m~2,人均居住面积达8.44m~2/人,并形成了仙霞住宅小区、新泾新村住宅小区、正在建造的淞虹新村小区以及古北新区高级住宅区等,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住宅设计工作在“八五”期间也从“八五”标准(DBJ08-20-90)提高到目前  相似文献   

10.
从2000年至2010年,我国经济建设都将以小康水平作为奋斗目标。住宅建筑应以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作为发展提高住宅建筑总体水平的主导思想,引导跨世纪我国人均居住目标的实现。具体目标为城镇居民人均住房的使用面积达12m~2(合居住面积8m~2),成套率达到70%,为居民提供生活方便、安全、卫生、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几乎是每隔十年,住宅总量增加一倍。以上海为例,1991~2002年,人均居住面积从6.7m~2/人增至13m~2/人,住房的成套率,从34.6%上升至87.4%,已基本实现了户均一套房,在过去的五年,上海每年住宅竣工量在1500万m~2,高起点规  相似文献   

12.
2000年前的住房问题,第一步是解决特困户,第二步是解决困难户。住房建筑面积指标既要满足居民的实际需要,又要符合国家住宅投资的可能性。据分析,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居住面积只能控制在6m~2/人左右。  相似文献   

13.
徐军 《住宅科技》2001,(6):45-46
1 综述改革开放后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持续增长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房地产业得到迅猛地发展。至 1 999年底 ,上海已有2 0 0余万人 ,约 70万户居民搬入新居 ,市区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 1 0 .2m2 ,并规划到 2 0 2 0年 ,人均居住面积将达 1 4m2 。住宅产业逐步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 ,上海已推行了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和住宅商品化的改革。据统计 ,上海有购房意向的家庭达 6 0 % ,上海居民在住房上的消费价格指数从 1 995年开始以每年 1 0 %的速度递增 ,近二年来增长的速率还在加大。城市居民收入档次的多元化 ,…  相似文献   

14.
浅谈居住外环境质量的提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晓 《中外建筑》2000,(2):18-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1978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仅为3.6m~2,到1998年已达9.3m~2,有的城市还建有少量的示范居住园区,其人均居住面积更高。进入21世纪,在实现每户有一套房的小康目标之后,人均居住面积将达到12m~2,即“后小康”的水平,户均建筑面积达80m~2;继之,每人能有更大的一间房,人均居住面积争取达到15m~2的标准,核心家庭的户均建筑面积将达90m~2以上。因此,我国近10年内仍处在以新建住宅为主的增量型发展时期。为此,我们不仅要重视居住面积的扩大,而且更要重视居住环境质量的提高。因为居住环境的质量标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量标准,即“居者有其  相似文献   

15.
金磊 《中外建筑》1998,(5):10-11
1、从望京新城建设谈住宅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1979年至1997年,中国城乡共建住宅近150亿m~2。城镇住宅31.5亿m~2,村镇住宅128亿m~2。城镇人均居住面积由1978年的36m~2增至1996年847m~2和1997年的8.7m~2。村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由1984年的159m~2提高到1996年的22.2m~2。80年代末,美国为40m~2,欧洲发达国家为35m~2,而中国城镇至今不足13m~2,村镇仅17m~2,差距很大。当前限制中国住宅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有:(1)房改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2)“房价收入比”失调,商品房价格构成不合理;(3)商品住宅空置量较大;(4)住房市场、特别是住房金融市场发育不健全;(5)住宅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上海在加快城市住宅建设步伐,解决住房问题做了大量工作,并积累了不少经验。如“鸳鸯楼”的建造,上南新村一、二街坊建设,旧里弄住宅改造,集资、联建公助改造旧区,房修工作以及开展“八年解困”和“二○○○年住宅建设能力的预测”的研究等等,对全国的住房发展工作起了较大的影响。上海城市之大,对国家的贡献之多,是其它许多城市不可比拟的。上海住房问题严重程度(人均居住面积少,棚户简屋多,居住困难户比例大,居住密  相似文献   

17.
一、“八五”回顾 (一)城镇住宅建设稳步发展,城镇居民居住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八五”期间,全国完成城市住宅建设投资8543亿元,竣工住宅10.5亿m~2,住宅竣工面积比“七五”期间增长67%,城镇中有近四分之一的居民在“八五期间迁入新居。1995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居住面积达到7.9m~2(使用面积11.8m~2),比“七五”末期增加1m~2,城镇住房成套率约为55%。5年内共解决近500万户城市住房困难户的住房,大城市已基本完成了2m~2以下的住房“解困”任务。“安居工程”九五年在59个城市正式启动,绝大多数实施城市按国务院的要求扎扎实实开展了工作,取得了很好的经验,特别是哈尔滨、长春、福州、烟台、徐州等城市,效果更为显著。住房合作社、集资建房也有很快发展,拓宽了吸纳社会资金进行住宅建设的路子,加大了个人投资建设住宅的比重。这些举措,既促进了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加快解决,也促使住房建设早日进入良性循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五年中,继在“七五”期  相似文献   

18.
黄晓生 《住宅科技》1995,(12):43-4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宅建设蓬勃发展,人均居住面积由改革开放前的3.6m~2提高到现在的7.5m~2,城镇居民住房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为本世纪末实现小康居住水平,住宅建设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9.
嘉定,位于上海西北郊与江苏接壤处,是进出上海的门户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嘉定城镇住宅建设发展很快,使古老的历史城镇展现出新的容貌,人们的居住条件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据统计,1979~1991年,全区新建住宅130余万m~2,人均居住面积达8.75m~2;1992~1994年,住宅建设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3年共竣工住宅100余万m~2,建设质量也有很大提高,且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20.
信息荟萃     
上海“十五”住宅建设 主要指标 规模:新建住宅7000~7500万m~2,约78~83万套,城市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3.8~14m~2,住房成套率85%,基本实现户均一套房的更加富裕的小康居住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