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掌握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相关指标动态变化规律,分析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驱动力,依据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清单指南提供的相关数据,对区域交通碳排放相关指标进行测算;建立改进的STIRPAT(stochastic impacts by regression on population affluence and technology)模型,运用最小二乘回归和岭回归法对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以北京市为例,研究该地区2005—2014年交通碳排放情况,得出区域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发展态势及各影响因素对碳排放总量的驱动力影响程度排序,该研究结果可为其他省市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硫酸氢铵在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催化反应器中的生成条件、沉积及富集规律和催化剂再生技术,设计和搭建参照实际低温脱硝工程的中试规模的SCR反应器系统. 在实验过程中,不能准确测量出沿催化剂轴向或在反应截面上NH\t\t\t\t\t3或NO\t\t\t\t\t\t\t\t\t\t\tx\t\t\t\t\t质量浓度的分布情况,而该情况对实验研究是比较重要的. 为此,采用化学反应动力学和计算流体力学建立了SCR脱硝催化反应模拟模型,通过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分别设定不同氨氮比、温度,比对实验测量数据间的变化趋势与模拟计算结果的一致性,验证所建催化反应模拟模型的正确性. 该模型可为分析研究硫酸氢铵在反应截面上或沿催化剂轴向的生成条件、沉积及富集规律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也能用于实际SCR脱硝工程脱硝催化反应过程的模拟.\t\t\t\t

  相似文献   

3.
城市快速路交通事件影响范围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交通事件对城市快速路交通流的影响,在对MCTM模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建立快速路交通事件影响范围预测模型.该模型针对城市快速路交通流的亚稳态现象,模拟亚稳态区域的交通流状态;同时考虑交通事件对元胞主要特征参数的影响,并结合事件发生的不同位置,对元胞设置进行调整;最后提出事件影响长度的概念,并将其作为交通事件影响范围的评价指标.以北京市局部道路网为研究对象,结合交通事件的相关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参数标定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仿真数据的变化趋势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且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模型能清晰地反映出不同时刻各个路段的交通流状态,可有效地确定城市快速路交通事件的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对低碳的研究多集中在宏观城市层面和微观建筑层面,缺乏中观街区层面的衔接.然而中观层面的街区低碳设计对于建筑单体尺度的被动式设计是很关键的,不仅因为它们决定了街区场地的太阳、风、光这些资源的利用,还因为它们能够对减少建筑采暖、降温和照明负荷产生主要影响.从城市碳循环系统的角度对碳排放的机理进行分析,找到街区形态设计中减少碳排放的一般控制因素,并得出相关的形态影响指标.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街区形态影响指标和碳排放的定性关系.遵循“碳排放规律—设计要素—低碳街区形态设计”的研究思路,提出要将低碳设计作为街区形态初步设计阶段的一个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前,关于建筑业碳排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总量和效率的测算方面,缺乏相关收敛性的研究.本文在计算2005—2015年我国30个省域建筑业碳排放量的基础上,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了各省建筑业的碳排放效率,并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分别对全国及三大区域建筑业碳排放量和碳排放效率进行了随机收敛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建筑业碳排放量整体先上升后下降,各地区间碳排放量和碳排放效率差距较大,且均呈现东、中、西部渐次递减趋势,东、中部平均碳排放效率在0.7上下波动,西部仅为0.5~0.6;全国建筑业碳排放量不存在随机性收敛,而效率指标收敛,东部和中部地区两项指标均随机性收敛,西部地区发散.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为我国制定更为合理的建筑业碳减排目标、区域间有差异而区域内统一的碳排放效率优化政策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水路货运量及其影响因素对促进水路货运发展和优化物流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以广西区域水路货运为研究对象,利用灰关联得到影响水路货运量的外部环境因素;以有无考虑政策因素分别建立水路货运量的对数回归模型和虚变量回归模型;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货运量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该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均高于96%,为研究区域水路货运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分析范式.  相似文献   

7.
数字经济作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研究其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对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2013—2020年30个省市(除西藏、港澳台外)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回归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我国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直接抑制碳排放强度的提升;我国三大区域之间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存在较为显著的异质性,东部最强,西部次之,中部最弱;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强度存在以产业结构高级化为中介的抑制作用,尚未发现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中介的抑制作用。基于此,应继续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减排,提升产业结构升级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城市微观土地利用影响背景下碳排放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连续逼近法及交通周转量计算方法,在分析城市微观土地利用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将城市土地利用与碳排放相结合的数字评测模型.依据该模型,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对双园区土地利用模式带来的"无为"碳排放进行了评测.结果表明,该评测模型可以对微观土地利用背景下双园区单位由于所采用交通方式不同而带来的碳排放量进行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9.
从经济、社会、政策机制3个层面提取了影响房地产开发的驱动因素,以全国31个省份作为研究区域进行主成分回归分析,建立驱动力模型,分析驱动力影响度。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投资的三大驱动力分别为经济发展与投资政策、城市与人口发展,以及土地调控政策,并从经济增长方式、房地产需求以及宏观调控政策3个角度对房地产投资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识别军需配送式供水设施选址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分析各因素的相互影响关系,按影响因素的驱动力和依赖性对其进行排序,最终建立相应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了应用实例,获得了适用于军需配送式供水的设施选址区域,为项目选址的决策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建筑运行阶段的碳排放问题,首先,在碳排放因子法的基础上,根据能源平衡表拆分法建立建筑运行碳排放计算模型,通过2005—2020年河北省建筑运行碳排放数据分析其碳排放变化特征。其次,运用STIRPAT模型对建筑运行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河北省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增长了1.24倍,间接碳排放在运行阶段碳排放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居民生活在建筑运行碳排放行业结构中占比最大,常住人口数量是河北省建筑运行碳排放的最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能源消费正逐步由生物质能源向电力转变.因此,?从农村视角识别影响农村用电碳排放的潜在驱动因素,?是我国推进农村低碳发展、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重要前提.本文采用基于人口、富裕度和技术的随机影响回归模型(Stochastic?Impacts?by?Regression?on?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3.
徐志  邹哲  曹伯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3,39(7):1007-1013,1020
从生命周期的角度,对城市客运交通各种出行方式进行碳排放计量.在明确了碳排放计量标准的基础上,以小汽车出行方式为例,对确定分析系统的边界、进行清单分析以及建立计算模型3个步骤进行了说明,分析了小汽车出行方式生命周期内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及其演化过程.此外,对比了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常规公交、地铁、出租车以及小汽车出行方式之间温室气体单位里程的排放情况.提出了城市低碳交通发展途径,结合问卷调查和多项Logit模型对行政管理政策和定价收费政策进行了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4.
基于LMDI模型的湖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 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土地利用碳排放测算方法,对湖南省2003—2016年土地利用碳排放进行了科学地计算,分析了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应,并且通过LMDI因素分解法探讨了影响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6年,湖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呈现逐年递增的演变趋势,净碳排放量从2 579.24万t增加到7 303.76万t;经济规模效应、人口规模效应和能源碳排放强度效应均是正效应因素,其中经济规模效应为首要贡献因素;能源强度效应和土地规模效应为负效应因素,整体来看抑制土地利用碳排放增加的作用小于促进的强度。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元素流分析方法, 对炼油企业延迟焦化系统的碳素流规律及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 究。建立了延迟焦化系统的碳素流模型, 定义了碳素流评价指标, 以调研数据为案例, 跟踪评价了预加热子工序、 延 迟焦化子工序及产品分馏子工序碳元素的流动过程, 并运用数学规划方法对燃料消耗量、 加热炉燃烧效率、 过量空 气系数及燃料碳氢质量比4个变量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 预加热子工序是延迟焦化系统中碳排放的主要工 序, 约占总碳排放量的6 3. 1 3%, 影响预加热子工序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燃料消耗量和燃料碳氢质量比。  相似文献   

16.
研究市域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格局,对于指导区域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基 于岳阳市 2013—2019 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和能源消耗数据,结合重心转移模型、ArcGIS 空间分析等方法,对 岳阳市的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格局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岳阳市的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耕地为 主,建设用地面积呈现出增加的变化趋势,土地利用的净碳排放量由 2013 年至 2019 年增加了 4.05%,其中 建设用地的碳排放是岳阳市最主要的碳源,林地对碳汇的贡献量最大,同时总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呈现出先 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岳阳市土地利用类型转移呈现出一转多的特征,土地利用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 重心均集中在岳阳县,整体上均向东南方向转移,转移距离分别为 2.96 km 和 16.15 km;2013—2019 年岳 阳市主要的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碳效应表现为碳排放增量高于碳吸收增量 5 168 294.63 t,且建设用地侵占 耕地、林地是碳排放总量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此外林地带来的生态效益较为显著,在平衡碳循环中发挥着 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轻型车辆碳排放测算方法,分析车辆碳排放与运行工况关系。基于车辆实际行驶污染物排放(Real Drive Emission, RDE)车载测试数据,以CO2当量CO2e代表碳排放,分析得出碳排放速率随车速、比功率(Vehicle Specific Power, VSP)增大而上升;运用BP (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算法建立车辆碳排放与车速、加速度、比功率多参数间非线性关系测算模型,计算得出世界轻型车测试循环(World Light Vehicle Test Cycle,WLTC)、新欧洲行驶循环(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 NEDC)和中国轻型商用车行驶工况(China Light-duty Vehicle Test Cycle-commercial Car,CLTC-C)3种台架测试循环工况下的碳排放因子。比较发现3种台架测试循环工况下的碳排放因子均高于实际道路行驶碳排放因子,其中WLTC下碳排放因子最高,其次是NEDC,再是CLTC-C,原因是加速度越大、车速越高的测试工况导致碳排放增加。  相似文献   

18.
温室气体(GHGs)过量排放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农业活动是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源,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刻不容缓.生物炭由生物质在高温限氧条件下热解炭化获得,其性质稳定、孔径丰富、富含芳香碳,因而减排增汇效果优异,具有参与农业自愿减排碳交易的显著潜力.然而生物炭固碳减排效果异质性大,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因此有必要对其减排效应、影响因素和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与生物炭固碳减排相关的室内、大田研究和整合分析研究,同时采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究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基于国内外碳交易市场发展特点与程度以及相应配套政策总结了生物炭参与碳交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手段,为生物炭固碳减排研究的开展和生物炭农田应用项目参与碳交易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企业非CO2温室气体排放,以2011—2019年中国内地20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分析企业金融科技发展水平与非CO2温室气体之间的关系.本文验证了金融科技水平影响企业非CO2温室气体排放的结构特征及区域异质性影响.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三个方面:1)金融科技的发展呈现出显著的污染减排效果,能够抑制非CO2温室气体排放.企业的金融科技较低时,其工业二氧化硫减排作用较强,但更一般的情况是,在企业的金融科技水平较高时企业的工业氮氧化物减排效果大多呈现好转的态势.2)企业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对企业污染减排的作用存在结构效应.金融科技覆盖广度对企业非CO2温室气体的减排强度显著强于金融科技使用深度和金融数字化程度.3)金融科技对非CO2温室气体减排作用存在区域差异,整体来看,中部地区显著高于东西部地区.研究结果对于各地实行差异化金融科技发展策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