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采出程度、高压注水和井况恶化,导致井漏、井涌、出水,影响钻井安全。非均质断块油田开发中后期容易出现的井漏、井涌出水问题,可综合运用邻井钻井、测井和注采生产动态资料,通过先期堵漏和使用高强复合堵漏剂、循环排气逐步加重和相邻注水井停注泄压等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充百泉1井井漏等复杂实际情况描述,结合氮气泥浆欠平衡钻井技术特点的阐述及该项技术在百泉1井应用可行性分析,利用欠平衡钻井工程软件,优化充氮气泥浆欠平衡钻井参数,制定合理工艺措施,为该井利用充氮气泥浆欠平衡钻井技术实现控制井漏、发现油气藏及适当提高机械钻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王场油田是江汉油区钻井施工中井溢、井漏的常发区块,造成该区块发生井溢、井漏的主要原因有盐间裂缝,盐间注水,局部高压油层、水层,地层亏空,低压地层,断层等。合理确定井位、科学设计井身结构、针对可能发生的井溢、井漏,制订完备的应急预案及针对井溢、井漏风险较大的重点区块制订的专项应对措施,可保证在该区块进行钻井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井漏风险造成的危害严重,钻井过程中如果发生井漏风险,就容易造成储层污染及更为严重的次生危害。要降低井漏造成的损失,提高钻井效率,就必须对井漏风险进行实时识别,以便及时采取防漏堵漏措施。由于井漏风险因素有很多,如果仅采用一个或几个风险因素通过对比对井漏风险进行识别,容易造成误判。采用案例推理方法为理论依据,通过对井漏风险因素进行研究,选取了总池体积、出入口流量、地层孔隙压力当量密度等11个风险因素,运用多信息融合技术,建立了基于案例推理技术的井漏风险识别模型,从而避免了单因素对比识别造成的偏差,为井漏风险实时识别提供更可靠的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井漏风险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5.
为克服顺北油田1号和5号断裂带三叠系、二叠系塌漏同存、志留系裂缝性漏失、奥陶系侵入体和破碎地层井壁失稳钻井可能,防止出现井漏、井垮、卡钻等故障复杂难题,通过优选抑制、封堵等关键处理剂,应用ECD优化控制技术和动态堵漏、化学固结堵漏,形成三叠系二叠系井筒强化技术、志留系堵漏技术和破碎地层防塌技术,积累的超深井安全钻井经验值与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6.
乌夏地区二叠系风城组钻井提速面临硬地层钻速慢、井斜控制困难、井漏频发、高压井控风险大等难题,近年来应用泡沫钻井、氮气钻井、涡轮配合孕镶金刚石钻头钻井、垂直钻井、充气欠平衡钻井、随钻堵漏等新工艺、新技术,机械钻速稳步提高,复杂时率逐年下降,提速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7.
用屏蔽桥堵技术提高长庆油田洛河组漏层的承压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长庆油田陇东地区易漏失的洛河组砂岩物性特点,利用屏蔽桥堵原理开展实验研究,通过调整碳酸钙的粒度分布,选择惰性降失水剂作填充粒子,建立了合理的桥堵体系,室内和现场试验表明,该体系能够提高漏层的承压能力,满足钻井、固井工程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王北区块盐间非砂岩油藏以泥质白云岩和钙芒硝白云岩为主,属于孔隙型或裂缝一孔隙型异常高压油藏,在钻井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井漏和溢流。采用近平衡及欠平衡压力钻井技术,配合随钻堵漏和复合堵漏,能使井漏与溢流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避免低压易漏长裸眼段固井漏失,提高固井质量,从井眼准备、水泥浆体系、固井工艺和注替技术四方面进行综合治理。实施固井防漏工艺的前提是分析薄弱层位,掌握漏点位置,确定地层"四压力"数据,尤其是漏失压力。通过提高地层承压能力、使用分级或尾管悬挂等固井工艺,开发高强低密度水泥浆体系,优化浆柱结构,减小尾浆附加量,合理设计注、替浆排量,控制施工泵压,使得环空动液柱压力小于地层漏失压力,是低压易漏井防止固井漏失和提高固井质量的主要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0.
涪陵页岩气田井漏现状与技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涪陵页岩气田钻井过程中井漏频繁、类型多样、损失大。在近两年涪陵页岩气田井漏情况统计分析基础上,结合工程地质特征,对漏失机理和防漏治漏的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针对浅部地层缝、洞型恶性漏失提出了优化井身结构、清水抢钻以及高效堵漏等技术对策;针对中深层依据漏失程度的不同选择随钻堵漏、桥浆堵漏以及膨胀堵漏剂堵漏和水泥浆堵漏技术;针对目的层提出了控压钻井技术以及油基钻井液堵漏体系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1.
气举井不动管柱酸化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气举井不动管柱酸化工艺技术在保证东油田气举井.井下各级气举阀不被损坏的前提下,既不用起下管柱,又可达到解除堵塞、疏通油层流道、增产增效的目的。主要介绍了气举井不动管柱酸化工艺技术的关键部分新型解堵剂QJ-99的性能评价和最高泵注压力的确定,其中QJ-99能够满足不动管柱酸化施工的要求,各项指标也优于常规酸液;最高泵注压力计算公式实用性强,能够保证酸化后井下各级气举闽正常工作。现场应用效果证明了其有效性和经济性,为中原油田气举井解堵增产提供了一项新工艺。  相似文献   

12.
托普台地区具有丰富的地质储量。近几年来,西北油田分公司不断加大该区块的勘探开发力度,在托普台地区布井数量不断增加;而该区块地质结构复杂,经常发生井漏,造成钻井周期延长,影响了正常的完井投产。井漏成为制约托普台区块钻井提速的瓶颈问题。为了提高钻井效率,加快勘探开发进度,提高托甫台地区钻井工程质量,本文从托普台区块的地质特点及漏失机理入手,提出了针对该区块的堵漏措施,并成功运用于现场施工,为工区钻井提速、快速上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长庆油田提高固井质量与套管防腐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论述了长庆油田固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生产难题—水泥返高不足和注水泥井段胶结质量不理想;分析了影响固井质量的主要因素—水泥浆体系质量较差、井漏、长裸眼井段顶替效率不高、水泥浆凝结过程中油气水侵;提出了提高全井封固质量的技术对策、提高天然气井注水泥质量的主要工艺技术以及套管防腐技术。这套技术大幅度提高了低温易漏井段和油气水活跃产层的注水泥质量,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对深井井漏漏层位置确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漏漏层位置的确定,是钻井施工中一直难于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井漏前后循环立压下降现象的分析,分两种情形建立了循环立压下降值ΔP与漏层深度位置L的四个基本关系,指出了依据ΔP准确确定漏层位置L的要点及方法,并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5.
浆液密度流量压力自动测量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无放射性的直接式科氏力传感器,计算机和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固井水泥浆和钻井泥浆密度、流量和压力在线高精度地自动测量,克服了以往人工称量,放射性密度计,涡轮流量计、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等测量方法的缺陷,解决了油田几十年来固井水泥浆密度流量参数测量的难题。系统已在辽河大泄和塔里木油田成功地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YM32井区进行油层固井时常因井漏而使油层套管封固质量差,水泥浆对油层的污染严重影响后期开发。采用筛管顶部注水泥固井技术有效地避免了常规固井后油气上窜、固井过程中发生漏失水泥浆污染油气层等问题。介绍该技术在现场应用操作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地质情况复杂,钻井过程中事故频繁、钻井速度慢、钻井周期长、井眼质量差,给固井作业造成了系列技术难题。为此,我院从1996年即开始对超高密度水泥浆固井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包括超高密度水泥浆设计及混配技术、高压井套管的强度设计及安全下入技术、窄安全压力窗口平衡注水泥技术、超高密度水泥浆顶替超高密度泥浆提高顶替效率技术和超高压地层流体压稳候凝技术,并通过单项技术的有机合成,形成了配套的超高密度水泥浆固井技术。该技术在安4井φ177.8mm技套固井首次应用并取得成功以后,又先后在安4井、霍10等多口井的油层套管固井中获得成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安4井超高压固井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完成超高压固井,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北天山山前构造带高地应力区塑性泥页岩井钻井、固井以及注水泥作业的主要困难,提出了套管强度(包括井眼准备与下套管操作)和超高密度水泥浆体系设计的若干准则。施工参数记录表明:按此设计,并选用单级注水泥体系和有效粘度计算法确定流变学平衡注水泥参数和完全塞流顶替工艺技术,使安4井成功地完成了国内首次超高压固井施工。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单井生产能力,保障油田稳产、高产,安塞油田加强了试井解释曲线和解释参数等试井解释成果在油田地层渗流特征定量描述中的应用。以安塞油田开发为例,从油层改造措施和注采调整入手,分析油田储层动态特征变化及与注采调整的相关性,提出措施效果及选井选层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应用试井解释成果指导调剖、酸化、重复压裂、注采调整,能够为油田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针对冷家油田目的层的渗漏普遍和井漏程度严重等问题,根据室内实验结果,改进钻井液配方,优选化学固结堵漏剂。实验结果显示,按新配方形成的强化封堵钻井液体系具有良好的封堵性能,优选的化学固结堵漏剂与钻井液配伍性好、抗压强度高。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采用强化封堵钻井液能够大幅度减少井漏事故的发生;运用新型化学固结堵漏技术,一次性堵漏成功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