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施工技术》2021,50(20)
传统水上岩溶处理一般采取搭建漂浮作业平台,成孔及加固施工受作业平台及水域环境影响较大,施工质量难保证,施工工效低,同时易造成水体污染,后期封孔质量难以保证,会形成人为渗流通道;若采用土围堰平台,隧道两侧占湖横断面宽度需增大,同时易造成水体污染。结合某穿越大湖面、超深埋、岩溶强发育、加固质量要求高的隧道项目,针对传统水上岩溶处理方法存在的不足,进行专项研究,形成一套基于钢围堰作业平台的盾构下穿湖区岩溶地层施工技术,经工程实践验证,其工艺技术成熟可靠。  相似文献   

2.
针对广州市轨道交通9号线隧道地层中溶(土)洞的处理方法进行研究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通过对掘进措施、刀具配置情况、磨损情况以及地面沉降情况等进行研究,从而确保盾构施工时的沉降控制和刀具能够满足盾构的长距离掘进要求。  相似文献   

3.
李有兵 《建筑机械化》2012,33(6):74-76,86
以长沙地铁盾构施工的实践为例,从工艺特点、施工原理、孤石群地层探测、盾构优化改造、孤石群地层掘进、跟踪注浆、灰岩掘进、安全控制等几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孤石群地层盾构施工技术。通过施工效果反馈该技术运用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为城市地铁盾构的安全快速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华东  李乐  杜文库 《建筑机械化》2004,25(10):27-30
北京地铁5号线盾构试验段及南延工程是全线重要的地下区段之一,通过本工程的实践,为北京地层条件下的盾构施工先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典型地层条件下的施工经验,为后续盾构隧道的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5.
为避免富水岩溶复合灰岩地层中盾构掘进导致喷水涌砂、地层塌陷等施工风险,依托于广州市某地铁区间工程,从溶洞处理、盾构选型、施工管控处治等方面对与此地层相配套的双模盾构施工方案与技术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对溶洞注浆预处理可有效提高富水岩溶地层的稳定性;串联式泥水/土压平衡双模盾构对此类地层适应性较好,可解决岩块滞排问题;严格执行掘进控制和适当改造设备,有利于保证复合地层中的正常掘进施工。  相似文献   

6.
砂卵石地层的地理环境比较复杂,开展盾构隧道施工的难度较大,必须对其进行预加固处理,进而优化隧道的施工质量。本文结合实例阐述盾构隧道施工工艺及应用技术,并对预加固地层的技术和开展效果进行探究,旨在为盾构隧道施工的质量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黄君 《施工技术》2021,(5):117-122
结合华电灵武电厂向银川智能化集中供热一期项目下穿黄河段盾构法隧道工程,从盾构机选型及优化、试掘进参数设置、施工参数统计与分析等方面介绍了"初心"号泥水平衡盾构长距离连续穿越饱和富水砂性地层施工技术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盾构机选型及优化在保证了饱和富水砂性地层中连续掘进对刀盘、刀具的耐磨性要求同时兼顾掘进效率;盾构施工主要...  相似文献   

8.
宁锐  刘文斌 《四川建筑》2010,30(1):198-200
在分析工程重难点的基础上,对包括盾构机选型和刀具配置等盾构机主要技术参数进行较深入的探讨。同时,对掘进模式的优选、掘进参数、盾构机姿态的控制和同步注浆参数的设定等方面的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施工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盾构法施工技术在我国城市地铁的发展,盾构法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各种复合地层中,文章以深圳地铁5号线5301标段前海湾~临海站盾构区间为工程实例,介绍了城市地铁中软硬不均地层的盾构法施工技术,对施工过程中刀具磨损、盾构轴线偏移、地面沉降等施工难点作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法,同时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盾构法隧道软土地层盾构进出洞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盾构的进出洞工序是盾构法建造隧道的关键工序。阐述了盾构进出洞施工的重要性,对正面土体的稳定、基座及后座的设置、洞口间隙的密封等施工技术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广州地铁五号线盾构隧道工程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受周边环境、地质条件、线路站位及施工工期等因素制约,广州地铁五号线盾构施工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在施工过程中成功研究并应用了SEW工法、暗挖导洞群桩基托换法,针对江中超浅埋泥水盾构过江、土压平衡盾构过溶洞群、超小曲线半径重叠隧道盾构等施工难点采取新技术和新工法,并在盾构过砂层时采取TAC高分子聚合物等新材料,有效控制了盾构施工中土体稳定和变形,保证地铁五号线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12.
以上海市复兴路隧道南线工程盾构施工为例,针对软土地层中盾构施工的难点和特点,如坡度大,地层复杂,桩基下穿越,采用薄壁超宽管片且错缝拼装,穿越江中段,对盾尾密封的要求更加严格等,研究了泥水盾构的施工技术措施和开挖面稳定机理与掘削管理.针对工程难点,采取相应施工技术措施,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施工参数,使盾构施工对建筑物影响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3.
盾构穿越运营地铁隧道施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分析盾构掘进引起地层变形和位移的各种因素后,有针对性地从减少地层不正常损失方面合理编制施工方案,成功穿越了运营地铁隧道,最终使变形量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地层损失率下的地表沉降及地中位移分布,揭示了砂卵石地层圆形隧道施工地层损失引起的土体移动特性及传播机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层损失下地表沉降槽同样具有高斯分布函数形态特征,距隧道中心线1D范围为地层沉降的主要区域,该区域沉降受地层损失的影响最大;水平位移量值较大,最大水平位移出现在隧道左侧拱肩斜向上至地表的区域;地层颗粒的移动方向总体指向地层损失产生区域,同时受地层损失的大小、形态及分布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地表及地中沉降槽宽度系数随地层损失率的增大而缓慢增大。研究表明,不同地层损失下土体的松动、塌落及重新固结是砂卵石地层位移的主要原因,由于地层损失导致砂卵石地层物性参数的改变和颗粒在水平方向的移动和填充作用,使得地表及地中沉降槽宽度系数随地层损失率的增大而改变。  相似文献   

15.
地铁盾构区间岩溶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地铁隧道以盾构施工为主,在岩溶发育地段施工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容易使盾构机下部土体不稳定而塌陷,导致突水、突泥和盾构机具陷落等事故,从而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后续处理非常困难.在岩溶地区兴建地铁隧道工程尤其应进行专门的基础处理,文中介绍广州地铁五号线草暖公园至小北站盾构隧道溶洞处理实例并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复合式盾构修建混合地层隧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州地铁二号线北段越秀公园 三元里区间隧道采用多模式复合式盾构和 1 5m宽管片施工 ,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在裂隙和溶洞发育的岩溶地区,采用冲击反循环钻进、钢护筒护壁、压密注浆等工艺的冲(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以西安地铁土压平衡式盾构穿越砂性地层为背景,采用颗粒流(PFC2D)数值方法研究盾构施工对砂性地层的扰动情况,同时通过现场测试获取砂性地层下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的荷载分布和内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黄土等粘性地层而言,砂性地层的颗粒性较为突出,盾构开挖引起的地层移动在空间分布上连续性较差,出现局部松动或欠密实区域。砂性地层透水性较好,孔隙水压力测试值与水头高度有很好的相关性,但土压力测试值要低于实际受力值。受各种施工荷载的影响,管片弯矩和轴力在盾尾脱环阶段波动较大,随着盾构的推进,盾尾注浆等施工荷载对结构受力的影响减小,当脱出盾尾10~15环后,管片内力逐渐稳定。研究成果可为砂性地层土压平衡盾构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蔡毅 《广西土木建筑》2013,(12):119-123
介绍岩溶地区隧洞工程的爆破、不良地质的开挖及支护方法,并对爆破参数、处理顺序和工艺方法等方面进一步优化,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软土地层隧道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加固厚度对隧道上浮量的影响,以珠海市横琴杧洲隧道为依托,采用小应变硬化模型(HSS模型)作为软土本构模型,在PLAXIS 3D软件中建立了软土地层大直径盾构隧道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并对比了不同环形加固厚度下的隧道上浮量、河底土体位移和隧道周围土体的受扰动范围。结果表明:未对软土进行加固时,数值模拟得到的土体位移与二维理论推导的结果吻合较好; 软基地层预加固处理能使加固土体与隧道整体抗浮,有效抑制隧道局部的上浮变形; 软土加固厚度为0.10D(D为隧道外径)时,河底上浮量和隧道上浮量分别比未加固时减小了32.8%和36.4%,隧道上浮量和地层受扰动区域随加固厚度增加逐渐减小; 该工程中隧道环形加固厚度大于0.20D时,计算得到的管片上浮量控制在30 mm以内,河底最大上浮量控制在20 mm以内; 根据管片接头错台量和隧道上浮量的关系得到可控制管片接头偏差在5 mm以内,满足规范中管片拼装和验收时接头允许偏差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