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09年,“山寨”井喷。以手机市场为首的各类消费品市场都掀起了一股山寨潮。无论是政策限制还是大品牌的打压,越来越多的人公开宣称:我爱“山寨”!而“山寨”,似乎也逐渐由模仿走向了自主创新的道路,说到底,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已经成为大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和娱乐工具。随着手机普及率的提高,如何选购质量安全的手机已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问题。然而现在手机市场上随处可见翻新手机、山寨手机的现象也是日趋猖獗,目前市面上的很多高仿山寨机已经与真机达到难分真假的地步。山寨手机的暴利从何而来功能齐全、价格低廉、外观新奇,在通讯市场上,山寨手机因诸多表面"优势"对一些消费者有着特定的吸引力。然而,"美丽的面纱"之下,莫名的消费陷阱、巨  相似文献   

3.
山寨悖论     
迷失在喧嚣的“山寨”声中,我们都被卷入其中。 没有用过山寨手机,没有买过山寨服装,没有买过山寨食品……这样的人,少之又少。我们会在有意或无意间,成为山寨产品的消费者。  相似文献   

4.
弹指一挥间,又新年了,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回顾2008年,我认为在产品研发领域,最值得回味的还要从"山寨"这个年度第一流行语说起。山寨、山寨文化的起源都来自年中央视对于"山寨"手机的深度报道。而之后山寨文化大流行,  相似文献   

5.
山寨手机与国产手机设计创新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设计创新的角度分析我国山寨手机火爆,国产手机萧条现象及原因,探讨前者为后者提升创新活力提供借鉴的可能。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探讨二者设计创新的共性和异性,利用人口因素、用户需求影响用户行为的理论研究二者创新方法和创新效果。二者在模仿、尝试本土创新和深耕细分市场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但山寨手机在创新的主动性、创新方向的合理性以及创新范围的全面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数码时代变化万千,市场常会出现意想不到之事——源自无牌手机的"山寨机"雄风居然从手机刮到数码相机上.最近一则"山寨手机之父"联发科将生产数码相机芯片的消息,迅速引发人们关注.据说在"淘宝"、 "易趣"、 "拍拍"网上,已有号称具有强大功能的"山寨数码相机"出售,那些功能比较简单的数码相机仅以两三百元一台的"惊爆价",吸引普通大众目光.据了解,联发科2007年年底收购了美国一家数码影像芯片企业NuCore,并于近期成立了数码相机芯片事业部.联发科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推出数码相机自有平台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央视"3·15"晚会和多家媒体报道,农村消费市场中,消费品成了消废品。农村的货架上经常会出现六禾核桃、旺好牛仔、豆中豆、康帅傅、雷碧等让人哭笑不得的山寨商品。小到食品日用品,大到家用电器,山寨商品和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成灾,它们被商家模仿得"惟妙惟肖",很难辨明真假。而在山寨商标的表象背后,是各种添加剂和防腐剂超标的食品、工业铝做内胆的劣质电饭煲、存在无数安全隐患的电器等等。2018年5月至9月,中消协组织开展全国农村集贸调查发现,155个农村集贸市场中有87个市场存在涉嫌假冒产品,73个市场存在"三无"产品,43个市场存在伪劣产品,27个市场存在过期产品,山寨商品问题突出,山寨商品已经严重危害了农村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8.
程智力  穆波 《包装世界》2010,(6):46-47,49
进入21世纪,以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为主要特征的"山寨产品"充斥市场,对社会经济带来巨大冲击。文章从工业设计的角度审视"山寨"这一新文化现象,努力反思其所根植的社会土壤,指出其产生并不是偶然,而是我们这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综合作用的产物,从而首次系统地阐述了"山寨产品"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某演员的成名过程联想“山寨”手机的品牌发展历程,讲述品牌创建的困难,并谈及品牌知名度、品牌定位、品牌联想等方面,引出相关观点,以供讨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魏旭 《包装世界》2013,(6):22-23
结合目前市场上出现的食品包装中文字山寨现象的实际案例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现代食品包装文字设计中山寨现象的表现形式,大致包括文宇信息的山寨化、文字设计形式的山寨化两大类。现代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山寨问题,存在很大的食品安全隐患,除了严重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还给消费者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亟待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半导体硅     
2003年回顾:市场环境世界半导体器件市场在2003年虽受到伊拉克战争及SARS问题影响,但由于从年初开始,电脑和手机更新、网络通信产品及数码家电需求扩大,使其全年保持恢复态势。据WSTS(世界半导体市场统计)报道,2003年半导体器件市场销售额比上年增加18%,为1664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质量探索》2009,(4):28-29
家住南昌民德路的市民刘先生日前向媒体投诉,称在电视购物购买了一部公爵王手机,没想到这部在电视里宣称连贝克汉姆也用过的手机,竟然是一部山寨机。  相似文献   

13.
《世界标准信息》2007,(1):76-78
从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独立出来的手机电视标准,一段时间以来诸多纷争,最终谁能获胜?也许市场才是决定标准的关键。 随着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标准正式公布,长达5年之久的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之争正式告一段落。2006年10月24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正式颁布了自主研发的移动多媒体广播行业标准(CMMB),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手机电视标准,并从当年11月1日起实施。但这一举措并未结束中国手机电视领域的标准大战,国家标准的缺失仍然让相关厂商踌躇不定,一场牵涉到国家标准的酣战仍在上演。 广电总局所颁布的CMMB仅为推荐性行业标准,并非国家标准,最终是否能够成为“国标“而得以广泛应用仍未可知。诺盛电信预计,2008年中国手机电视用户数将达到5220万户,市场规模约13亿元;此后,经过两年的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手机电视用户数将达到9750万户,市场规模约24亿元。巨大的市场前景让广电和电信两大系统在手机电视最根本的标准问题上相持不下,且竞争有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14.
读过了快意恩仇的《水浒》、《三国》、《七侠五义》,见过了刀光剑影的《书剑恩仇》、《倚天屠龙》、《神雕侠侣》,似梦似幻,终算是我们民族尚武精神的缩影,江湖侠客们的义胆恩仇曾令年少的我们向往不已。对于看着、听着《水浒传》、《隋唐演义》长大的国人来说,占山为王并不陌生,甚至还曾是不少年少鲁莽之人的想往。山寨文化在中国IT业的崛起,如同任何一部中国传统武侠小说演绎的故事那样:先是以非常规手法游走于主流圈子边缘,然后逐渐做大,最终向正统势力发起挑战,甚至取而代之。山寨制造,已成为我国IT产业经济发展中一支诡异独特而又不容忽视的力量,它以其前瞻的创意、草根似的生存理念和非典型的商业模式,获取了民众普遍默许,甚至是赞同,但也有怨愤和反对。山寨手机演绎出的山寨文化,它的出现挟风裹雨,其力量不可小觑,搅动市场之局势在必然。然而,它能嵌入我们逐渐融入国际化的社会文化吗?  相似文献   

15.
面对鱼龙混杂的DIY配件市场,恰逢DDR3内存价格濒临谷底,假货、山寨产品频频亮相。日渐成熟的假货山寨制造商,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说无论从外观还是做工,几乎都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再加上电脑城奸商横行,消费者"被山寨"或者"被假货"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是,你们知道假货、山寨内存的危害么?  相似文献   

16.
在国内,手机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竞争的高级阶段,市场不断细分,技术不断提升,仅仅依靠传统价格战的手段已经行不通了。游戏手机、可拍照手机、音乐手机等主题手机的出现,使细分后的手机市场变得多姿多彩。2005年,以影音为代表的音乐手机在娱乐功能上迎合了部分消费者的市场以及心理需求,在扩大手机发展以及使用空间的同时,成为市场新的发展点。而众多手机厂商对音乐手机的热衷以及发展战略的定制,使其在整体市场上形成“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势头。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     
正当前,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患者对特效药、进口药的渴求,对知名药品进行仿制,或用保健品替代药品坑蒙消费者,其危害性自然不言而喻。毕竟,衣服若买到山寨货,好歹不会影响生命,买到山寨手机,通常也不至于影响到健康,很多时候,网络买家其实正是冲着"山寨"的性价比而去的。不过,药毕竟是用来治病、救命的,而假药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可能加剧病情,甚至治病不成反要命。既然如此,对于假  相似文献   

18.
《工业设计》2010,(2):49-50
新的一年不得不来谈谈车载GPS导航仪的山寨问题。何山何寨,车载GPS导航仪在2008年之前表现出超强的势头,因为方案化生产让车载GPS导航仪生产门槛降低,小厂蜂拥而至,让经济危机时的车载GPS导航仪市场显得格外乌烟瘴气。  相似文献   

19.
据易观国际报告显示,从2005年起,音乐手机成为厂商重点推广的产品,并在2005年的销量达到1026万部,预计到2012年销售量将达到4838万部,2011年将占手机市场的40%以上,音乐手机将逐渐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和市场利润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20.
    
铍铜 市场 从2006年开始,日本国内铍铜的需求出现回升的趋势,特别是上半年度需求旺盛,但下半年度需求急速下降。据预测,与汽车相关的需求将比较坚挺,而手机方面的需求已达到高点,不可能恢复到2005年的需求水平。国际市场方面,中国市场的增长显著,如再加上韩国及中国台湾的需求增长,其需求将与日本相匹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