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实验用钢瓶气体模拟实际烟气,研究了在微型鼓泡床中反应的pH值、温度及浆液中微量的氟离子和氯离子对石灰石溶解速度的影响。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和阿仑尼乌斯方程提出了石灰石溶解速度的数学公式,式中各项参数物理意义明确,可统一描述各工况下石灰石溶解速度。同时测出了该实验使用的石灰石溶解速度的各参数,并得出了浆液中微量的氟离子和氯离子均不利于石灰石的溶解。利用本文提出的模型可以比较不同石灰石的活性,从而针对不同品种的石灰石设计合适的浆池大小,这对于研究湿法烟气脱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3.
振动移动床冷渣器的实验研究南京东南大学热能所王双群,章名耀东南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从1987年就开始了流化床锅炉冷渣器的研究工作,先后开发研究出了分段直接风冷式冷渣器和倾斜布风板浅流化床冷渣器等冷渣装置。最近又在原有冷渣器基础上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振动气...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纳米颗粒的流化特征以及滞后现象,通过实验考察SiO_2、Al_2O_3和TiO_2纳米颗粒的流化行为,详细比较了在纳米颗粒流化过程中正向和反向的流化状态及床层压降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稳定流化状态下,3种纳米颗粒的床层压降和流化状态有所差异,SiO_2表现为聚团散式流态化,Al_2O_3和TiO_2表现为聚团鼓泡流态化;3种纳米颗粒的正向流化均出现了显著滞后,在正向流化过程中床层压降和膨胀高度波动较大,而反向流化时相对平稳;通过设计"正-反-正"流化实验,发现二次正向流化曲线与反向流化曲线几乎重合,没有出现滞后现象,说明初始床层纳米颗粒的堆积结构和内聚力是引起流化滞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对双室流化换热器的传热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传热的因素-气固对流换热系数及颗粒循环量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强化传热应从增大颗粒循环量入手;本换热器可对传热实行调节,具有较好的操作性能。 相似文献
7.
8.
9.
10.
回收流化床锅炉底渣热量方式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汽轮机THA工况和定功率条件下,采用热平衡法对三种不同容量等级的循环流化床机组进行研究,分析分别采用风水联合冷却式和纯水冷式两种回收流化床锅炉底渣热量方式时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两种底渣热量回收方式均提高全厂热经济性;采用风水联合冷却式时的全厂热耗率更低,全厂标准煤耗率更少;随着水冷比例的减小,采用风水联合冷却式比采用纯水冷式节约的标准煤耗率越大。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直接测量损伤目前难度较大的问题,提出采用加引气剂模拟损伤的方法,利用所加不同比例引气剂模拟不同程度的损伤,并对不同尺寸混凝土试件做了单轴压缩试脸,测定了相应的弹性模量,并计算出混凝土的初始损伤D0和损伤阈值Df,得到了损伤参数随试件截面积的变化规律,即损伤参数值随试件截面积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幅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2.
13.
柴油机排气颗粒尺寸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柴油机排气颗粒物尺寸的定义和分类、测量微粒的仪器、测量微粒尺寸的影响因素、微粒尺寸分布特点和目前所面临的问题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当前柴油机排气颗粒物尺寸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酒糟在流化床干燥器上的冷态实验,得出全床压降随气流速度、料层厚度、物料初始湿含量及气体分布板开孔率的变化规律,经整理数据得出相关参数之间的准则关联式。 相似文献
16.
《内燃机》2015,(4)
应用曹建明建立的喷雾液滴尺寸和速度最大熵分布模型,编制Fortran语言数值计算程序,对柴油雾化油滴尺寸和速度联合分布进行了数值计算。采用闪光摄影方法拍摄离散油滴的摄动拖尾照片,用Photoshop程序人工判读和统计了雾化油滴的尺寸和速度。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等尺寸的油滴数目占油滴总数的比例较大,小颗粒油滴和大颗粒油滴数目都较少;中速油滴数目占油滴总数的比例较大,高速和低速油滴数目均较少;中间直径的速度分布范围宽;中速的尺寸分布范围宽。随着油滴直径的增大,速度分布曲线先增大后减小,峰值向低速方向偏移;随着油滴速度的增大,尺寸分布曲线先增大后减小,峰值向小颗粒方向偏移。理论模型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煤粉粒径对燃烧过程中可吸入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沉降炉研究了煤粉粒径对可吸入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试验用煤种为平顶山烟煤,三种煤粉的粒径分别是100~200μm,63~100μm和小于63μm;燃烧试验在1400℃,空气气氛下进行。试验用低压撞击器(LPI)按不同粒径大小从0.03~10μm分为13级,分别采集燃烧后的可吸入颗粒物。结果显示煤粉粒径是燃烧过程中影响PM10(10μm以下颗粒物)生成的重要因素,粒径越小,生成的PM10越多;三种粒径煤粉燃烧后生成的PM10粒径分布都是相似的双峰分布,峰值点分别出现在0.1μm和4.3μm左右;通过对PM10的成分分析得知,峰值粒径在0.1μm左右的颗粒物主要含硫酸盐,峰值粒径在4.3μm左右的颗粒物主要含硅铝酸盐;随着煤粉粒径的减小,Al2O3、SiO2、Na2O、K2O、Fe2O3、CaO几种金属元素分别在PM1.0与PM1.0 中的浓度值增加很大。图3表4参8 相似文献
18.
基于Mie散射理论研究了温度分布为400~1 000℃,粒径分布为0.1~20.0 mm的单个氧化铝颗粒的辐射特性参数。研究发现,当温度处于400~1 000℃时,直径为3.0 mm的氧化铝颗粒已基本满足大粒子辐射特性,而0.1~3.0 mm的氧化铝颗粒衰减效率因子、散射效率因子、吸收效率因子随粒径的增加而急剧衰减,散射反照率随粒径的增加而急剧增加。基于最小二乘法对温度分布为400~1 000℃,粒径分布为0.1~3.0 mm的氧化铝颗粒辐射特性效率因子进行拟合,拟合优度达到0.999以上,表明可以利用此非线性回归方程对此温阈、粒阈氧化铝颗粒辐射特性效率因子进行较精确的计算。 相似文献
19.
20.
空气流速对附壁油膜分布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研究了空气流速对燃油碰壁形成的附壁油膜厚度二维分布的影响.同时,采用CCD相机记录了油膜的形状、长度和面积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空气流速的增加,油膜形状从圆形变成椭圆形,同时,油膜厚度减小.随着空气流速的增加,垂直于空气流动方向上的油膜长度减小.当空气流速低于10 m/s时,随着空气流速的增加,沿着空气流动方向上的油膜长度减小,油膜面积减小.但当空气流速继续增加到10 m/s以上时,沿着空气流动方向上的油膜长度和油膜面积将会随着空气流速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