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适应20℃~-200℃ 温度的适用范围,采用固相法制备了Bi1.6Pb0.4Sr2Ca2Cu3O10-x超导材料,用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Bi1.6Pb0.4Sr2Ca2Cu3O10-x从液氮温度至室温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 : 在室温 20℃下,Bi1.6Pb0.4Sr2Ca2Cu3O10-x与对偶件轴承钢盘对摩时,摩擦系数约为0.35,当温度降到超导转变温度以下时(液氮温度-170℃)摩擦系数大幅度降低,Bi1.6Pb0.4Sr2Ca2Cu3O10-x超导态摩擦系数为正常态值的一半,实验证明了电子激励对摩擦能量耗散的作用。为改善室温下Bi1.6Pb0.4Sr2Ca2Cu3O10-x摩擦学性能,掺杂不同质量分数 Ag作为润滑组元,制备了Bi1.6Pb0.4Sr2Ca2Cu3O10-x超导固体润滑复合材料,取得良好耐磨减摩效果。Ag掺杂不影响Ag/Bi1.6Pb0.4Sr2Ca2Cu3O10-x复合材料的超导性,在正常载荷和滑动速度下10 wt%Ag/ Bi1.6Pb0.4Sr2Ca2Cu3O10-x复合材料摩擦系数为0.2~0.3,磨损率为4.57×10-4 mm3·(N·m)-1。  相似文献   

2.
利用常规固相法制备了ZnAl2O4-Mg2TiO4-CaTiO3陶瓷, 研究了CaTiO3对其相成分、微观组织结构和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 CaTiO3能有效地改善(1-x)ZnAl2O4-xMg2TiO4(x=0.21)材料的烧结性能, 使其致密化温度降低150℃. ZnAl2O4-Mg2TiO4-CaTiO3陶瓷体系中包括ZnAl2O4基尖晶石相、CaTiO3、MgTi2O5和Zn2Ti3O8相, 当烧结温度高于1400℃时, Zn2Ti3O8相消失. 随着CaTiO3含量的增加, 体系中CaTiO3相含量增加而MgTi2O5相含量减少, 且CaTiO3具有显著地调节谐振频率温度系数的作用. 当在(1-x)ZnAl2O4-xMg2TiO4(x=0.21)体系中掺入6mol%的CaTiO3添加剂时, 经1400℃烧结后能获得温度稳定性好的微波介质陶瓷材料, 其微波介电性能为:εr=11.8, Q·f=88080GHz, τf=-7.8×10-6/℃.  相似文献   

3.
以Ni(NO3)6H2O、Al(NO3)3·9H2O、ZrOCl8H2O和Ce(NO3)6H2O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分别制备了NiO/CeO2/γ-Al2O3和NiO/CeO2-ZrO2/Al2O3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近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NES)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组成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煅烧温度高于600℃时,NiO/CeO2/γ-Al2O3催化剂中的NiO与γ-Al2O3载体发生作用,形成NiAl2O4尖晶石;而NiO/CeO2-ZrO2/Al2O3催化剂中,NiO能够稳定存在,没有NiAl2O4尖晶石生成,且Al2O3与CeO2和ZrO2作用形成一种新的Zr0.30Ce0.45Al0.25O1.87固溶体.  相似文献   

4.
林旗力  宋凯  陈文杰 《声学技术》2022,41(5):717-723
随着电网设施的发展,变电站的低频噪声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为分析500 kV变电站厂界低频噪声控制指标的适用性,基于实测数据对9座变电站厂界低频噪声进行了分析,并选取2座变电站分别对其实体围墙上下方和主变附近采取降噪措施前后的厂界噪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变电站厂界低频噪声在中心频率为100 Hz的1/3倍频带上的峰值最为明显。厂界低频噪声样本低频段声能量比例θlowLCeq-LAeq平均值分别为87.2%和11.0 dB,并且呈现出LAeq较低的声样本的θlowLCeq-LAeq却较大的规律。围墙下方的厂界噪声LAeqL100 Hz通常小于围墙上方,但θlowLCeq-LAeq却可能更大。通过主变附近采取降噪措施使厂界噪声LAeqL100 Hz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θlowLCeq-LAeq也可能比原来更大。可见,直接引入θlowLCeq-LAeq指标来评价变电站厂界低频噪声存在一定缺陷。分析结果可为变电站厂界低频噪声排放控制指标选取和限值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EET理论,计算了F-Zr2(Ni,Cu)和tI-Zr2Cu及tI-Zr2(Cu,Ni)相的价电子结构,用最强键键合力n1、结构单元总成键能力F和单位成键能力Fv分析了F-Zr2Ni亚稳相向tI-Zr2Cu型稳定相的转变过程。研究发现:F-Zr2Ni的nF-Zr2Ni1值比tI-Zr2Cu的ntI-Zr2Cu1值大115.36%,FF-Zr2Niv值比tI-Zr2Cu的FtI-Zr2Cuv值大34.03%;F-Zr2(Ni0.3,Cu0.7)的nF-Zr2(Ni0.3,Cu0.7)1值比tI-Zr2Cu的ntI-Zr2Cu1值大0.36%,FF-Zr2(Ni0.3,Cu0.7)v值比tI-Zr2Cu的FF-Zr2Niv值大1.25%; tI-Zr2(Cu0.6,Ni0.4)的ntI-Zr2(Cu0.6,Ni0.4)1值比F-Zr2(Ni0.3,Cu0.7)的nF-Zr2(Ni0.3,Cu0.7)1值大12.95%, FtI-Zr2(Cu0.6,Ni0.4)v值比F-Zr2(Ni0.3,Cu0.7)的FF-Zr2(Ni0.3,Cu0.7)v值大14.41%; 从价电子结构角度看,F-Zr2Ni不能直接转变为tI-Zr2Cu,F-Zr2(Ni,Cu)不易分解重构为tI-Zr2Cu;F-Zr2(Ni0.3,Cu0.7)可分解并转变为tI-Zr2(Cu0.6,Ni0.4)。  相似文献   

6.
通过射频磁控溅射在单晶LaAlO3(100)衬底上生长了膜厚为120nm的La0.75Na0.25MnO3外延膜. 通过X射线衍射、超导量子干涉仪、直流四探针法对其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薄膜为(100)取向外延膜. 居里温度TC=270K, 在居里温度附近, 发生铁磁-顺磁转变. 此材料呈现出典型的自旋玻璃特性, 是由于应力造成的. 在室温附近, 此材料在1T磁场下, 其磁电阻极大值为40.3%. 80K<T<210K时, 其输运机制为电子-电子散射, 电阻率满足ρ=ρ0+ρ1T2+ρ2T5; 220K<TT>TMI时, 其输运机制满足小极化子模型.  相似文献   

7.
本文生长出了K2Ln(NO35·2H2O(Ln=La;Ce;Pr;Nd;Sm)的单晶,并对其进行了晶体结构及差热-热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K2Ln(NO35.2H2O(Ln=La;Ce;Pr;Nd)的晶体属正交晶系,Fdd2空间群.首次生长出KPrN单晶并用直接法解出其晶体结构.解得KPrN的晶胞参数为:a=11.2210(10)A, b=21.411(3)A,c=12.208(2)A,Z=6;R=0.0240.对KLnN加热,则依次出现脱水、熔化、不可逆相变和NO的分解过程(K2Ce(NO35·2H2O除外)K2Ln(NO35·2H2O(Ln=La;Nd;Sm)的NO分三步分解,K2Ln(NO35·2H2O(Ln=Ce;Pr)的NO分两步分解·KNO3和Ln(NO33·nH2O的混合物在225℃左右生成K2Ln(NO35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激光辐照引起Ge2Sb2Te5非晶态薄膜的电/光性质变化, 当激光功率为580mW时薄膜的方块电阻有四个数量级(107~103Ω/□)的突变; 对电阻发生突变前、中、后的三个样品进行了XRD测试, 结果表明, 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薄膜由非晶态向晶态转变,用椭偏仪测试了结构转变前、中、后三个样品的光学常数, 在可见光范围内薄膜的光学常数在波长相同情况下有: n非晶态>n中间态>n晶态, k晶态>k中间态>k非晶态, α晶态>α中间态>α非晶态, 结合电阻变化曲线和XRD图谱讨论了激光辐照Ge2Sb2Te5非晶态薄膜的电/光性质变化同激光功率和结构转变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实验研究了TiO2、Co3O4、Cr2O3、Ni2O3和MnO掺杂对SnO2-Sb2O3基压敏陶瓷材料微观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TiO2和Co3O4促进SnO2陶瓷烧结致密化, 根据XRD图谱分析结果, Co3O4与SnO2反应形成了Co2SnO4晶相, TiO2则固溶于SnO2晶相;Sb元素的引入能够促进SnO2晶粒的半导化;复合添加Cr2O3、Ni2O3和MnO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电压非线性特性和脉冲电流冲击耐受能力. 获得电性能接近实用化的SnO2压敏陶瓷样品, 其压敏电压V1mA约为350V/mm, 非线性系数α达到50, 漏电流小于5μA, 并且在8/20μs脉冲电流冲击试验中,直径14mm的样品能够经受2kA的脉冲峰值电流.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快速制备α-Al2O3微粉的方法, 以淀粉为碳源、γ-Al2O3为前体制备了C/γ-Al2O3复合物, 然后在800℃、氧气氛中焙烧制备α-Al2O3微粉. N2物理吸附及SEM分析结果表明, 所制得的α-氧化铝颗粒细小, 约为2μm. 该方法具有焙烧温度低、焙烧时间短的优点, 同时, 淀粉及γ-Al2O3均为廉价的工业原料, 且该方法所需淀粉量较少, 最少仅需0.3g/g γ-Al2O3, 对应的C/γ-Al2O3复合物碳含量约为6wt%, 因而极具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采用低温燃烧法制备了Y2Zr2O7∶Eu3+纳米微粒,用XRD和HRTEM对纳米微粒的结构、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表征.作为对比,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Y2Zr2O7∶Eu3+体相材料,对其变温发光特性进行了测试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Y2Zr2O7∶Eu3+纳米晶的606和628nm发射(5D07F2)最强,与5D07F1磁偶跃迁相对发光强度较体相材料增强60%,且随着温度的降低,Eu3+离子5D0→7FJ(J=1,2,3,4)跃迁发光强度均有变化.另外,采用盐酸“浸蚀”技术对Y2Zr2O7∶Eu3+纳米微粒进行了表面处理,室温发射光谱测试表明:5D07F2,3,4电偶跃迁与5D07F1磁偶跃迁的相对强度较表面处理前减小约15%.对观测到的结果通过纳米微粒的表面效应和激活离子所处局域环境的变化进行了定性解释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复合材料学报》2008,25(4):143-148
为适应从低温到高温宽温范围的使用条件,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YBa2Cu3O7-δ超导材料,用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YBa2Cu3O7-δ从室温至液氮温度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室温20℃下,YBa2Cu3O7-δ与对偶件不锈钢盘对摩时,摩擦因数在0.5左右,当温度降到超导转变温度以下时(液氮温度-196℃)摩擦因数大幅度降低,YBa2Cu3O7-δ超导态摩擦因数是正常态值的一半,实验直接证明了电子激励对摩擦能量耗散的作用。为改善室温下YBa2Cu3O7-δ摩擦学性能, 掺杂不同质量分数PbO作为润滑组元,制备了PbO/YBa2Cu3O7-δ超导固体润滑复合材料,取得良好效果。PbO掺杂不影响PbO/YBa2Cu3O7-δ复合材料的超导电性,在正常的载荷和滑行速度下15%PbO/YBa2Cu3O7-δ复合材料摩擦因数为0.2至0.3,磨损率为4.35×10-4 mm3·(N·m)-1,分析了PbO/ YBa2Cu3O7-δ复合材料减摩耐磨机制。  相似文献   

1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1mol%、3mol%、5mol%、8mol% Ho3+掺杂的Ba0.65Sr0.35 TiO3薄膜, 研究了薄膜的表面AFM、XRD谱、光学透射谱和光致发光谱. 结果表明: Ho3+浓度从1mol%增加到8mol%时, BST薄膜的晶格常数先增大后减小; 位于615、650和750nm处的发光, 分别对应5F35F75F55F85S25F45F 的跃迁, 发光谱和5S2, 5F4的寿命谱分析表明, 在Ho3+浓度为3mol%时三个发光带强度均最大. 并分析了Ho3+与Ba2+/Sr2+/Ti4+的离子位置替代机制及交叉弛豫机制.  相似文献   

14.
采用液相沉淀法合成两种水合硼酸锶SrB2O4 ?4H2O和SrB6O10 ?5H2O, 将其高温煅烧制备出纯四硼酸锶(SrB4O7)相, 分析了高温煅烧过程、产物的物相和形貌, 研究了煅烧温度和保温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加热过程中水合硼酸锶发生脱水 → 非晶化→ 晶化过程, 且SrB6O10在800℃左右分解为SrB4O7和液态氧化硼; 将SrB2O4  ?4H2O和SrB6O10 ?5H2O在900℃煅烧4 h可制得纯相四硼酸锶; 延长煅烧时间可提高产物的晶化程度, 但是其晶型没有明显的变化。 用该法制备的SrB4O7:Eu荧光粉, 其发光强度明显比以SrCO3和H3BO3为原料制备的样品高。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研究了(1-x)(Mg0.7Zn0.3)TiO3-x(Ca0.61Nd0.26)TiO3体系陶瓷(MZCNT)的微波介电性能,通过(Ca0.61Nd0.26)TiO3协调(Mg0.7Zn0.3)TiO3陶瓷的谐振频率温度系数.实验发现,烧结温度和陶瓷组成对微波介电性能影响显著, 当烧结温度为1250℃时,可以获得良好的致密度,当烧结温度超过1300℃时,(Ca0.61Nd0.26)TiO3 的分解和Zn的蒸发导致陶瓷致密度和介电性能下降.此外,随着(Ca0.61Nd0.26)TiO3含量的增大,材料的介电常数增大,品质因数减小.当 (Ca0.61Nd0.26)TiO3含量为13%,烧结温度为1250℃,保温4h,(MZCNT)陶瓷具有优良微波介电性能,εr =24.3,Q·f=34000GHz,τf~-9×10-6/℃,从而达到实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
TiB2-TiC复合粉的自蔓延高温还原合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热分析结果表明,对于B2O3-TiO2-Mg-C体系,可利用SHS还原技术合成出TiB2-TiC陶瓷复合粉。其化学反应机理为:Mg先还原B2O3和TiO2,新生的Ti与B和C反应生成TiB2和TiC; TiO2的还原经历了TiO2→TiO→Ti的逐步过程。采用一定的酸洗工艺得到了纯净的TiB2-TiC陶瓷复合粉。复合粉中包含六方片状TiB2和圆球状TiC;复合粉中1μm以下颗粒质量百分数超过45%,87%以上的颗粒大小在3μm以下。在TiB2-TiC中,TiC<em>y以一种贫碳结构存在,物料中Ti被B或C结合形成TiB2和TiC<em>y,y的值为0.7483。  相似文献   

17.
以TiCl4 、Fe (NO3 )3·9H2O 和Na2SiO319H2O 为原料,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超临界流体干燥法(SCFD)制备了纳米级TiO2/ Fe2O3 和TiO2/ Fe2O3/ SiO2 复合光催化剂。以光催化降解苯酚对所得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纳米TiO2/ Fe2O3 复合粒子与单组分TiO2 比较, 复合粒子光催化活性高于单组分的TiO2, 6h 苯酚降解率高达95.9 %。SiO2 的加入可以抑制纳米粒子粒径的长大和晶相的转变, 增强TiO2 纳米粒子的热稳定性。复合光催化剂中Fe2O3 最佳掺入量为0.06 %, SiO2 最佳掺入量为10 %(摩尔分数) 。并用XRD、TEM 和FTIR 等手段进行了表征。TiO2 以锐钛矿型形式存在, SiO2 以无定性形式存在。比较了不同制备方法制得的TiO2/ Fe2O3 复合光催化剂, 得出超临界干燥法制备的光催化剂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分散性好、光催化活性高等特点。采用超临界流体干燥可直接得锐钛型纳米复合光催化剂。  相似文献   

18.
采用sol-gel工艺制备了Pt/SrBi2Ta2O9/Bi4Ti3O12/p-Si异质结. 研究了退火温度对异质结微观结构与生长行为、漏电流密度和C-V特性等的影响. 研究表明: 成膜温度较低时,SrBi2Ta2O9、Bi4Ti3O12均为多晶薄膜, 但随退火温度升高, Bi4Ti3O12薄膜沿c轴择优生长的趋势增强; 经不同退火温度处理的Pt/SrBi2Ta2O9/Bi4Ti3O12/p-Si异质结的C-V曲线均呈现顺时针非对称回滞特性, 且回滞窗口随退火温度升高而增大, 经700℃退火处理后异质结的最大回滞窗口达0.78V; 在550~700℃范围内, Pt/SrBi2Ta2O9/Bi4Ti3O12/\\p-Si异质结的漏电流密度先是随退火温度升高缓慢下降, 当退火温度超过650℃后漏电流密度明显增大, 经650℃退火处理的异质结的漏电流密度可达2.54×10-7A/cm2的最低值.  相似文献   

19.
对Si3N4颗粒及SiC晶须强韧化MoSi2复合材料在773K下的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热重量分析法(TG)分析了MoSi2及其复合材料MoSi2-Si3N4(p)和MoSi2-Si3N4(P)SiC(w)在773K下的氧化性能, 采用SEM和X射线衍射测定其表面形貌和氧化物相组成.结果发现:在773K下, 纯MoSi2和MoSi2+20vol%Si3N4均发生了“Pesting”氧化, 氧化过程服从直线规律, 氧化产物层疏松, 氧化产物主要为MoO3; MoSi2+40vol%Si3N4氧化服从抛物线规律, 速率常数Kp为0.04mg2/(cm4·h), 氧化层致密, 成分主要为SiO2、Si2N2O, 增加Si3N4的含量可显著提高MoSi2的抗“Pesting”氧化能力; MoSi2+20vol%Si3N4+20vol%SiC发生了严重的粉化现象, 氧化产物主要为短针状MoO3.  相似文献   

20.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前驱体,经1150℃ 烧结3.5 h得到近零膨胀26 wt% ZrW2O8/ZrO2复合陶瓷,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热膨胀仪研究了原料中加入Al(NO3)3·9H2O对26 wt% ZrW2O8/ZrO2复合陶瓷的相组成、致密度和热膨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少量添加Al(NO3)3·9H2O可有效提高复合材料致密度,所得复合陶瓷的组分仍为立方结构的α-ZrW2O8和单斜的m-ZrO2,其中添加2.21 wt% Al(NO3)3·9H2O的复合材料的致密度达到理论密度的98.67%,且对复合陶瓷的热膨胀性能影响不大。其促进致密化机制为晶界处低熔点液相物质Al2(WO4)3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烧结性能,消除气孔促进致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