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P2P应用的广泛普及,如何对P2P流量进行正确的识别,合理的控制成为网络运维的重要问题。论文对当前P2P应用识别中所采用的几种主要技术手段(端口识别、深度包检测及深度流检测)进行了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对P2P应用流量进行识别与控制的简单流程模型,同时对P2P流量识别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网络新技术层出不穷,有对等网络、VoIP.P2P流媒体等。IPv4网络是一个“尽力而为”的网络,主要提供数据业务服务,对P2P流等非传统数据业务的应用则显出很多无奈,QoS是无保证的。P2P网络“带宽吞噬”特性造成了网络带宽的巨大消耗,甚至会引起网络拥塞,大大降低了网络性能,劣化了网络服务质量。因此对P2P流量进行识别和控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首先介绍了P2P流量识别方法,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然后提出一种基于流传输特性的P2P流量识别模型,此模型的创新点在于不要检测数据净荷就可以识别P2P流量,提高了识别的效率;最后对P2P流量识别模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现代电子技术》2015,(19):106-109
梳理了P2P流量识别与基于流量分析的P2P僵尸网络检测的若干方法,在深入分析其各自优点与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复合检测系统模型CAID。CAID模型由捕获、分析、识别和检测四部分组成,该模型针对P2P僵尸网络,通过流量的获取、识别与分析构建了完整的检测预警机制,为后续处理打下了坚实基础。最后,对该模型进行了实验分析。  相似文献   

4.
首先分析了当前网络中P2P流量的占比情况和给网络带来的压力,指出了实际应用中网络流量识别技术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深度分组检测技术和流量特征识别技术的实现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开源云计算平台Hadoop,采用MapReduce分布式并行计算架构,构建了将深度分组检测技术和流量特征识别技术相结合的P2P流量识别系统的设计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能够有效地识别P2P流量,并且在面对大流量时拥有比单机识别更快的识别速度.  相似文献   

5.
基于DPI的P2P流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对P2P通信进行控制的迫切需求,论文给出了一种基于DPI的P2P流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首先描述了识别P2P通信的一些技术,在此基础上,对P2P流量综合控制模型进行了分析;再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了一种基于DPI的流量控制模型,并给出了其简单实现;最后对该模型进行了性能分析和评价。实验证明,该实现对于控制P2P流量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网络中P2P流量难以识别和控制的问题,在对P2P流量识别技术进行研究对比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应用层签名的P2P流量识别和控制的方法。分析并提取了风行、爱奇艺、优酷3种主流P2P流媒体及一些常用P2P应用软件的应用层签名,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基于应用层签名的P2P流量识别方法对流量识别的高精确性以及对流量控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P2P流量识别与管理技术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P2P流量在推动Internet宽带化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过度占用和网络安全等问题.本文调查和研究了P2P流量识别和策略控制的最新技术及相关设备,总结出P2P流量综合控制模型,并指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P2P是一种先进的资源共享的方法,它突破了传统的一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方式,而使用多点对多点的方式,这使网络资源共享变得更加有效。但是多点对多点的传输方式也给数据流量识别带来困难,文章对P2P数据传输特点、P2P流量识别难度大的原因、P2P流量识别方法的分析、P2P流量识别未来发展的方向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基于主动识别技术的网关P2P流量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2P流量在对Internet起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因资源过度占用而引起的网络拥塞以及安全隐患等问题,妨碍了正常网络业务的开展.文中介绍了目前主流的网关P2P流量检测技术并分析了这些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识别技术来检测和控制P2P流量的方法,以便对P2P流量进行识别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
P2P流量识别和管控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P2P模式的业务和应用给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本文在简要分析了现网中P2P流量分布类型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互联网P2P流量的三种识别检测技术和两种流量管控技术,给出了对P2P流量管控技术的运营选用建议。  相似文献   

11.
P2P流量的检测和管控是随着P2P技术应用变化而不断发展的,传统的P2P流量检测技术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导致各种新的P2P流量检测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热点.首先介绍了传统的P2P流量检测技术以及其存在的缺陷,然后重点提出了用于检测网络层数据包的多尺度分析模型.多尺度分析模型通过提取疑似P2P流量可以缩小P2P流量的检测范围,提高P2P流量的检测效率,提高P2P流量检测效率,并且结合决策树对疑似P2P流量进行协议分析达到有效识别和分类的目的.最后提出了P2P网络流量监管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P2P网络聚合流量识别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坤  陈庶樵  夏军波 《通信技术》2010,43(1):142-144
对等体网络P2P(Peer-to-Peer)应用系统中对等体主机的行为特征与P2P业务流量特征多样化、复杂化,使得单纯利用一种典型特征的P2P流量分类技术的识别精度不高。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P2P流量多阶段识别方法,该方法根据P2P应用流量的一系列固有特征,可以从聚合网络流中识别P2P流量。通过实验表明,丈中所提出的方法P2P流识别精度可达99.7%,同时错误分类精度0.3%。  相似文献   

13.
P2P流量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P2P(peer-to-peer)技术的应用类型、用户规模和网络流量均呈爆发式增长,但P2P应用的兴起,也打破了网络运营商原有的运营和商业模式.为了更好地管理P2P流量,业界进行了多层次的探索,主要包括:一是通过DPI(深度数据包检测)技术进行流量识别和管控,二是进行流量本地化的优化,其中P2P缓存与Peer选择优化是两个主要方向.基于对上述技术的分析,本文提出一种将P2P缓存技术与Peer选择优化技术相结合的P2P承载架构,并以此承载架构为基础,对用户的管理、认证、计费、安全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实现电信级的P2P分发网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各种P2P应用不断出现及演进,P2P应用正逐渐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杀手级应用。但同时P2P消耗了Internet的大部分带宽,造成了网络技术服务商(ISP)接入网络的拥塞,从而使传统Internet应用性能受到严重影响。从P2P流数量、服务器负载、网络瓶颈点分布、往返时间(RTT)的异构特性等方面可以看出,P2P流量消耗了巨大的网络带宽,影响了传统Internet业务的性能,增加了运营成本。利用P2P流量和Web流量的集成模型,可以量化分析P2P流对Web流的影响,使网络运营商可以在网络瓶颈点对P2P连接数进行优化和调整,从而有效地控制P2P流量。NS2仿真结果较好地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与证据理论融合的P2P业务感知模型,该模型利用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逼近能力和自学习能力,获取证据理论所需的基本概率值;并通过证据理论的数据融合明显提高业务感知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与现行的P2P业务识别方法相比,能够快速、准确、可靠地识别P2P业务类别,实现合法有效的网络管理和控制,对检测网络异常行为与提高网络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P2P业务流量识别与系统部署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总结P2P业务流量识别最新技术的基础上,从部署原则、系统架构方案、网络架构方案等方面着重阐述了运营商部署P2P业务的具体方案,为进一步研究P2P流量控制策略和实际开展P2P业务提供了借鉴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前,已有多种方法可高效准确地完成对P2P流量的粗识别,但对P2P流量的精细化识别研究较少。该文首次将近邻传播(Affinity Propagation, AP)算法引入该领域,在Hi-WAP算法的基础上融合半监督聚类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加权半监督近邻传播(Hierarchical Weighted Semi-supervised AP, Hi-WSAP)算法的P2P流量精细化识别方法。该方法仅利用10个可快速计算获取的网络流特征对P2P流量按应用进行半监督聚类。两组数据集下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准确率高,时间复杂度低,为P2P流量的实时精细化识别提供了一种实现思路。  相似文献   

18.
P2P流量检测技术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P2P技术及其应用的快速发展增加了网络的负载,影响了网络的性能,因此,对P2P流量进行分析及控制十分必要。在介绍P2P流量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对目前几种主流P2P流量识别技术进行比较和分析,指出了各种技术的优势和不足,阐明了流量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种将不同检测方法相结合以满足一定准确率和效率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