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吡啶光催化氯化合成2-氯吡啶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杂质进行了分析确认。利用HPLC、GC-MS、LC-MS以及~1H NMR确证了该杂质的结构为1-(2-吡啶基)吡啶鎓氯化物,通过实验确定了该杂质的生成条件,并发现少量(5%)水的存在可以有效地抑制此杂质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季浩 《上海染料》2012,40(2):38-40
通过选择流动相以及不同检测波长,使2-萘胺-3,6,8-三磺酸中的有机杂质得以完全分离。在240nm波长下检测,采用峰面积外标法对2-萘胺-3,6,8-三磺酸中的有机杂质定量。对该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分析4-氯-3-硝基苯磺酸及其有机杂质含量的方法。通过对检测波长、流动相等色谱条件的优化,实现4-氯3-硝基苯磺酸及其杂质良好分离。采用外标法对4-氯-3-硝基苯磺酸及其杂质进行了定量。  相似文献   

4.
对止咳药右美沙芬的关键中间体(S)-去甲吗喃的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微量杂质进行了富集和提纯。运用核磁共振、液质联用等分析技术对其进行了分析,确定该杂质为(S)-去甲吗喃的同分异构体,并探讨了该杂质的形成机理,提出了抑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控制莫索尼定原料药质量、建立质量标准,采用2-甲基-4,6-二氯-5-氨基嘧啶为起始原料,经与N-乙酰基-2-咪唑烷酮缩合,再于不同条件下水解制备了莫索尼定杂质A和杂质B2个有关物质,并对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1H NMR、13C NMR和MS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确证。优化条件下,杂质A和杂质B总收率分别为44.8%和45.5%(以2-甲基-4,6-二氯-5-氨基嘧啶计),纯度均高于99.2%(HPLC法)。合成工艺合理可行、反应条件温和,制备的杂质纯度高,可作为莫索尼定药物质量控制的杂质对照品。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方法测定盐酸苯海索中杂质1-苯基-2-丙烯基-1-酮的含量。方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Welch Ultimate XB-C18,4.6 mm×150 mm,5μm);以0.1%三乙胺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4.0)-乙腈(30︰70)为流动相;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盐酸苯海索中杂质1-苯基-2-丙烯基-1-酮含量方法专属性、精密度、耐用性、稳定性均良好。结论经过方法学验证,该方法适用于盐酸苯海索中杂质1-苯基-2-丙烯基-1-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李中  郭建亭 《广东化工》2012,39(18):129+133
目的: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苯氧基-4-氟苯甲醛含量。方法:在C18色谱柱上,以甲醇+乙腈+水(40+40+20,体积比)为流动相,对3-苯氧基-4-氟苯甲醛及各有机杂质组分进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经紫外(206 nm)检测,用峰面积外标法测定3-苯氧基-4-氟苯甲醛含量,有机杂质含量的测定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结果:3-苯氧基-4-氟苯甲醛线性良好,回归方程为Y=0.04748+0.35797X,线性相关系数r=0.9998。结论:在该色谱条件下,3-苯氧基-4-氟苯甲醛与杂质峰能获得完全分离,本方法测定速度快,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8.
合成呋喃酚中主要副产物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家斌  张建宇  胡艾希 《农药》2008,47(2):92-93,102
为了探索和确证邻苯二酚路线合成呋喃酚的反应过程.分离了合成呋喃酚中的主要杂质,通过1H NMR和LC-MS确定其结构为4-(2-甲基烯丙基)-1,2-苯二酚.推出了该反应可能的机理.采用异戊醇铝催化合成呋喃酚,收率达到79.88%,高于工业化装置的收率78.30%.  相似文献   

9.
本工作采用色谱-质谱联用法,对乙丙橡胶生产过程循环溶剂中的杂质进行了分析,检测出了20种烷烃、烯烃和环烷烃等类杂质。着重研究了在实验室模拟生产工艺的条件下,于VOCl_3(V)-1/2Al_2Et_3Cl_3(Al)催化体系中进行乙烯-丙烯共聚时,改变l/V 值对循环溶剂中各类杂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杂质和共聚物的形成过程大体是平行的,但Al/V 值略大于40时,对杂质的形成更为有利,Al/V 值为 50时,循环溶剂中的杂质种类最多,达 30种;超过此值,则杂质和聚物的形成趋势都将降低。乙丙橡胶生产中循环溶剂的碘值升高,是乙烯和丙烯在Ziegler-Natta 催化剂作用下,发生齐聚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王伟  潘虹  顾爱国  洪华  孙长恩 《农药》2022,(8):583-585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离测定异丙甲草胺乳油产品中2-乙基-6-甲基苯胺(杂质1)、2′-乙基-6′-甲基-N-(2-甲氧基-1-甲基乙基)苯胺(杂质2)、2′-乙基-6′-甲基-2-氯乙酰苯胺(杂质3)3种杂质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5MS毛细柱和质谱(EI离子源)检测器,同时测定试样中3种杂质的含量。[结果]3种杂质在1.0~2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71~0.9990;方法检出限(3S/N)为0.001~0.003 mg/L;定量限(10S/N)为0.003~0.010 m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1.5%;平均回收率为81.0%~97.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精密度与准确度高,可同时快速测定异丙甲草胺乳油产品中3种杂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4,4二甲氧基2丁酮的合成工艺,并提出了一些具有发展前景的后续精细化工产品,如2氯3氨基4甲基吡啶、3羟基异戊醛缩二甲醇、2巯基4甲基嘧啶等,这些产品采用4,4二甲氧基2丁酮工艺路线合成,能大大简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2.
2-氯-3-氨基-4-甲基吡啶的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青青  陈中元 《应用化工》2005,34(2):72-75,78
2 氯3 氨基4 甲基吡啶是合成抗艾滋病药物奈韦拉平的关键医药中间体。对其合成方法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并指出以4,4 二甲氧基2 丁酮和丙二腈为原料的合成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由3-甲基吡啶-N-氧化物与三氯氧磷生产2-氯-5-甲基吡啶过程存在的收率偏低问题,通过固体光气的深度氯化,使合成收率达到了76%,2-氯-5-甲基吡啶和2-氯-3-甲基吡啶合计总收率达95%,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4.
以2-氨基-5-甲基吡啶为原料,经重氮化、氯代热解反应制得了2-氯-5-甲基吡啶,研究了浓盐酸用量、亚硝酸钠用量、氯代温度、氯代时间、不同氯代剂对2-氯-5-甲基吡啶收率的影响。优化工艺条件为:氯化亚铜为催化剂,n(2-氨基-5-甲基吡啶)∶n(盐酸)=1∶3、n(2-氨基-5-甲基吡啶)∶n(亚硝酸钠)=1∶1.1、重氮化温度为0~5℃,氯代温度45℃、氯代时间8 h、稀盐酸为氯代剂,优化条件下产品的收率为74.76%。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氯雷他定的重要中间体8-氯-10,11-二氢-4-氮杂-5H-二苯并[a,d]-5-环庚酮的基本性质和用途,叙述了以2-溴-3-甲基吡啶、2-[(叔丁基氨基)]-3-甲基吡啶、3-甲基吡啶甲酸和3-吡啶甲酸乙酯为原料出发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6.
陈文华 《化学试剂》2006,28(3):185-186,191
以2-氨基-6-氯嘌呤(2)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催化下与3-溴丙烷-1,1,1-三甲酸乙酯(3)缩合,得2-氨基-6-氯-9-(2,2-二乙氧羰基丁酸乙酯-4-基)嘌呤(4)。4用乙醇钠溶液脱羧得2-氨基-6-氯-9-(2-乙氧羰基丁酸乙酯-4-基)嘌呤(5)。5在AlCl3催化下,用NaBH4作还原剂还原得2-氨基-6-氯-9-(4-羟基-3-羟甲基丁基)嘌呤(6)。6在4-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催化下,与醋酐反应得2-氨基-6-氯-9-(4-乙酰氧基-3-乙酰氧基甲基丁基)嘌呤(7)。7在Pd-C催化下,氢化脱氯得泛昔洛韦(1)。以2-氨基-6-氯嘌呤(2)计总收率为55%。  相似文献   

17.
以4-氯-2-氟-酰替苯胺为原料,经硝化,还原,重氮化,与巯基乙酸作用,水解反应制得化合物2-氯-4-氟-5-胺基苯基硫代乙酸甲酯,以4-氯-2-氟-5酰替苯胺为原料经酰化,还原,缩合制得化合物2-氯-4-氟-5-甲氧羰基硫代乙酸甲酯。通过比较2条工艺方法的优缺点确定了最佳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8.
杜晓华  顾建波  徐振元 《农药》2003,42(1):14-15
由4-氯-2-氟乙酰苯胺经氯磺化、还原、水解制得5-氨基-2-氯-4-氟苯硫酚,然后与氯乙酸甲酯反应制备了中间体5-氨基-2-氯-4-氟苯硫基乙酸甲酯,该路线原料易得,操作方便,是一条可行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9.
2-氨基-5-氯-3-甲基苯甲酸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氯-2-甲基苯胺为原料,与水合氯醛、盐酸羟胺反应先制得N-(4-氯-2-甲基苯基)-2-(羟胺基)乙酰胺,于浓硫酸中脱水环合生成5-氯-7-甲基靛红,然后在碱性条件下用过氧化氢氧化,制得2-氨基-5-氯-3-甲基苯甲酸,3步反应总收率67%(以4-氯-2-甲基苯胺计)。通过MS和。HNMR对最终产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0.
The nonprotein amino acids 2-amino-3-cyclopropylbutanoic acid and 2-amino-5-chloro-4-pentenoic acid were isolated from the mushroom Amanita cokeri. The cyclopropyl amino acid is toxic to the fungus Cercospora kikuchii, the arthropod Oncopeltus fasciatus (milk weed bug), and the bacteria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Erwinia amylovora, and Xanthomonas campestris. Toxicity to bacteria was reversible by addition of isoleucine to the medium. No toxicity was observed for 2-amino-5-chloro-4-pentenoic aci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