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该对变矩器闭锁离合器结合过程进行了动态分析,以获得良好的结合品质为目标,提出了变矩器闭锁离合器充油特性的设计方法,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
美国克瑞斯勒公司发展了一种在高档时闭锁的变矩器,它依靠装在元件前壳体中的摩擦离合器在高档时实现闭锁。而离合器又通过改变元件各腔的液体压力来实现动作。在2档換到3档以后,控制器使变矩器立即闭锁,並且在任何換低档过程发生之前,就立即按时分离。变矩器闭锁改善了燃料经济性,在公路上约为6%,在城市驾驶中约为2%。由于日益强调能量保持与总体平均燃料经济性的要求,其他汽车制造商也同样致力于研究改善扭矩转換性能的工作。但是,克瑞斯勒公司能以最好的成本—效应把闭锁离合器装进标准的变矩器內。  相似文献   

3.
过学迅  郑慕侨 《兵工学报》1997,18(4):289-293
对闭锁式液力变矩器的闭锁、解锁过程进行了动态仿真计算。研究分析了闭锁离合器操纵油压、充放油时间等对闭、解锁特性的影响,并提出了较理想的充放油特性。  相似文献   

4.
液力变矩器闭锁过程转速调节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诺  胡宇辉  陈慧岩  陶刚 《兵工学报》2008,29(5):513-517
考虑到液力变矩器闭锁过程对动力性及闭锁品质的双重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发动机转速调节的闭锁控制策略。通过分析闭锁过程中闭锁离合器摩擦力矩和发动机惯性能量释放对闭锁冲击的影响,以闭锁离合器摩滑速度代替油门踏板位置作为柴油机调速系统输入激励,实现了闭锁过程控制。在某履带车辆上对该策略进行了实车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发动机转速调节的闭锁控制策略在不损失车辆动力性的前提下能够实现更加平稳、快捷的闭锁过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闭锁式液力变矩器的闭锁过程作了理论分析。从理论上和用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最佳匹配电算程序对实例计算来分析研究闭锁式液力变矩器的直径和闭锁点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液力机械传动系统中闭锁式变矩器闭锁点的含义、控制方式及确定方法。特别提出了闭锁点的校验方法和修正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某型液力传动车辆为研究对象,为提升液力工况向机械工况过渡过程中闭锁品质,尤其是减小车辆闭锁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对闭锁离合器的动态缓冲特性开展理论和试验研究。建立具有闭锁功能的液力变矩器及其主、被动端动力学系统仿真模型,分析闭锁过程的快速充油、缓冲升压及阶跃升压各阶段对闭锁品质的影响,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对缓冲升压阶段的缓冲斜率进行优化,通过所构造的闭锁品质评价函数比较优化前后冲击度、滑摩时间及滑摩功等品质评价参数,并搭建闭锁特性试验验证台架对优化前后闭锁品质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动力学系统仿真模型能够对动态闭锁过程进行准确预测,优化后闭锁品质较优化前有明显改善,冲击度显著降低,基于闭锁品质评价函数的品质优化方法能够为液力传动车辆的闭锁特性的设计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履带车辆动力传动系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基于部件的物理原理或试验结果,建立了某轻型履带车辆动力 传动系的模块化动态仿真模型,包括柴油机、液力变矩器、齿轮箱、换档离合器、换档控制器和车体等部件模型.使用该仿真系统可模拟不同油门开度下的车辆性能,及不同换档离合器结合压力条件下的换档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9.
车用大功率柴油机与液力变矩器动态匹配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装甲车辆液力传动系统的动态匹配问题,对车用大功率柴油机与液力变矩器动态匹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柴油机和液力变矩器所组成系统动态匹配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进行了合理定义。将基于有限试验数据的柴油机神经网络模型和基于混合流道法的变矩器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模型相结合,构建了柴油机与液力变矩器动态匹配性能计算程序。依据该计算程序对影响匹配性能的结构性因素进行试验设计分析,找出了变矩器有效直径和中间传动比对匹配性能影响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分析了油门开度和变矩器闭锁速比等使用性因素对最优动态匹配区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结构性因素是影响动态匹配性能的主要因素,使用性因素是相对次要因素,但使用性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最优匹配区域的位置和最优指标数值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一种使换档平稳进行的变矩器闭锁滞后机构进行了研究,推导出了满足滞后时间指标要求的节流孔计算公式,解决了其结构尺寸不易计算的问题,在某车辆的传动操纵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应用电机驱动执行机构实现离合器接合的自动控制.经过试验验证,较好的解决了车辆起步时离合器控制难点,且各项性能指标均不低于原车手动操纵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 SIMUL INK软件包对换档离合器结合过程进行了建模仿真分析 ,给出了动态求解滑磨功和滑磨功率的一种仿真方法 ,为换档离合器的热负荷分析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根据某型供弹机的高速离合和定力矩保护要求设计了1个专用磁流变离合器,该离合器采用了一种新型模块化圆筒结构,提高了磁流变离合器的适装性和控制精度,缩短了设计和生产制造周期,能更方便地进行扩展和维修,满足了该型供弹机的使用要求。同时,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模块化圆筒磁流变离合器的转矩计算简化数学模型,为模块化圆筒磁流变离合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自动机械传动系统起步过程中离合器的自适应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对自动机械传动(AMT)及自动变速操纵系统(ASCS)中的关键技术(离合器控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离合器的自适应控制策略.该策略不同于当前所采用的控制策略,它根据离合器输出轴转速和发动机转速与离合器输出轴转速差,得到理想离合器输出轴加速度,并通过控制离合器驱动机构的行程增量,使得实际离合器输出轴加速度和理想的相一致.该策略可实现起步过程中的自适应控制,满足驾驶员平稳、快捷的要求,同时具有所需输入信号少的特点,试验证明这一策略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越野车辆T.C.+AMT自动变速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其主离合器及其整车Simulink模型.以控制在换挡过程中主离合器的滑摩功和冲击度在合理的范围内为准则,设计了在换挡过程中的主离合器控制策略,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是合理的,从而为T.C.+AMT自动变速系统的深入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赵梓烨  刘海鸥  陈慧岩  徐宜 《兵工学报》2018,39(8):1466-1472
为确保履带车辆传动系统的疲劳可靠性,在车辆起步工况下对传动轴进行疲劳分析,确定了主离合器在接合过程中影响传动系统产生疲劳损伤的主要因素。建立车辆起步阶段动力学模型,获得整车传动系统载荷与主离合器接合位移关系。搭建履带车辆动态转矩测试平台,获取典型工况任务下传动系统试验数据。设计典型工况下主离合器的步进接合动态测试试验,采集传动系统在主离合器接合过程中传递的转矩数据。采用雨流计数法和雨流滤波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应用线性疲劳累计损伤理论,对主离合器在不同接合位移时的传动系统传动轴进行疲劳损伤计算,确定传动系统产生最大疲劳损伤时对应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研究结果表明,主离合器接合过程中从动盘轴向移动速率变化最大的位移点是传动轴产生最大疲劳损伤的危险点,占全部接合过程总损伤的73.86%,损伤程度为接合过程中主离合器同步状态的2.87倍。  相似文献   

17.
苗成生  赵亦农  刘海鸥  席军强 《兵工学报》2014,35(11):1729-1735
基于对重型越野车辆离合器工作特性及气助力液压操纵结构的分析,设计了一套离合器自动操纵系统。实现离合器的自动分离、接合和保持的功能需求。该系统同时保留离合器的手动应急操纵功能,从而保证重型越野车辆的战场生存能力。利用协同优化方法对该自动操纵机构的核心部件——操纵油缸进行设计。为获取所设计的自动离合器操纵系统的特性,设计台架试验,进行分离、接合、定点控制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离合器自动操纵系统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均满足使用要求,为进行自动换挡系统中的离合器起步和换挡控制策略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车辆的自动换档过程中,离合器充油油压特性的缓冲控制,直接影响着换档过程中品质的好坏.本文给出了实现换档缓冲控制的换档缓冲阀的原理和结构,分析讨论了对换档离合器充油特性的控制方法,并给出了影响缓冲特性的节流孔参数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车辆起步电动离合器控制策略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贺军  金辉  陈慧岩 《兵工学报》2011,32(8):931-938
针对某越野车,开发了直流电机驱动的AMT离合器执行机构.建立了发动机模型、离合器模型以及传动系模型.通过对冲击度和滑磨功的分析,在车辆起步离合器慢接合阶段制定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和模糊PID的智能控制策略并建立了其仿真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对车辆起步离合器接合全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对...  相似文献   

20.
电机驱动式自动离合器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电机驱动式自动离合器应用于自动换档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 ,尝试在自动换档系统中以价格低廉的直流电机代替液压油缸 ,从而降低系统成本、提高系统可靠性 .研制了原理样机并进行了原理样机的实验 ,实验证明这一技术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