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杂多酸催化1,3,5-三(3’,3’,3’-三氟丙基)-1,3,5-三甲基环三硅氧烷的开环聚合反应,分别合成了低摩尔质量的羟基封端三氟丙基硅油、羟基封端三氟丙基甲基-二甲基硅油、羟基封端三氟丙基甲基-乙烯基甲基硅油。对3种羟基封端氟硅油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讨论了氟硅油的摩尔质量与黏度的关系。通过1H NMR谱图计算出3种氟硅油的平均摩尔质量分别为642、613、657 g/mol,黏度分别为0.16、0.12和0.08 Pa.s。即在相近摩尔质量的情况下,三氟丙基的含量直接影响了氟硅油的黏度,同时甲基与乙烯基空间结构的不同也对氟硅油的黏度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吡啶为缚酸剂,采用羟基硅油与过量二甲基氯甲基氯硅烷反应,产物提纯后直接由核磁共振氢谱算得羟基硅油的平均摩尔质量与羟基含量。该方法准确性和重现性较好,避免了传统Li Al H4测定方法中水分的干扰,适用于测定有确定分子式或有固定基团比例的羟基硅油。  相似文献   

3.
羟基封端聚甲基苯基硅氧烷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低摩尔质量的羟基硅油和甲基苯基环硅氧烷为原料、四甲基氢氧化铵[(CH3)4NOH]硅醇盐为催化剂,通过平衡共聚反应制备了羟基封端聚甲基苯基硅氧烷.研究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聚合物制备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热裂解气质联用等方法对制备的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当(CH3)4NOH质量分数为0.04%, 反应温度110 ℃,反应时间为6 h,甲基苯基硅氧链节与二甲基硅氧链节的量之比为1:1,可制得不同苯基含量的羟基封端聚甲基苯基硅氧烷.  相似文献   

4.
粘度5000000mPa.s以上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用轻质液体异链烷烃,挥发性环硅氧烷或低粘度二甲基硅油溶解配成的硅油溶解液称作复合硅油,复合硅油主工用于护发化妆品,其功能是防止头发开叉及赋予头发梳理性,复合硅油也可由低摩尔质量的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在环硅氧烷或低粘度硅油中通过缩聚的方法直接制取。  相似文献   

5.
对含氢硅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凝胶物进行了分离、检测,确定了该凝胶物为含有部分T链节的支链状含氢聚硅氧烷包裹摩尔质量较低的含氢聚硅氧烷构成,且支链含氢聚硅氧烷中含部分羟基。凝胶物中羟基的残余可能是高分子缠绕现象造成的,支链含氢聚硅氧烷的形成原因可能是甲基氢二氯硅烷水解过程中生成长链高分子产物,或Si—H键断裂形成支链含氢聚硅氧烷,包裹了低摩尔质量线性含氢聚硅氧烷。  相似文献   

6.
硅烷封端羟基硅油改性端硅氧烷聚氨酯密封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醚多元醇和硅烷偶联剂为原料,分别制备了硅烷封端的羟基硅油(SHS)和端硅氧烷聚氨酯(SPU),并将其共混制备出硅烷封端羟基硅油改性的SPU密封胶。用红外光谱对预聚体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密封胶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添加的硅烷封端羟基硅油与SPU的质量比为50∶100时,SPU密封胶在保持高拉伸强度的同时,断裂伸长率比未添加硅烷封端羟基硅油的密封胶提高了46.7%。通过改变硅烷偶联剂的种类、填料和催化剂的种类和添加量,找到了偶联剂、填料和催化剂对硅烷封端羟基硅油改性SPU密封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7.
《有机硅材料》2004,18(4):33
同济大学的高群等人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为单体,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为改性单体,羟基硅油为封端剂和摩尔质量调节剂,四甲基氢氧化铵为催化剂,在羟基质量分数小于0 1 3%、催化剂质量分数为0 0 0 4 %~0 0 0 7%时,采用共聚法制备了摩尔质量大于45×1 0 4 、收率大于90  相似文献   

8.
环己氨基硅油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低摩尔质量端羟基硅油(线性体)和环己氨基硅烷偶联剂为原料合成了环己氨基硅油,并制成乳液;比较了三种以不同原料制得的氨基硅油的性能。结果表明,以线性体为原料制得的环己氨基硅油在单程转化率、离心稳定性、柔软性、滑爽性及亲水性等方面均优于以D4为原料制得的环己氨基硅油;其亲水性、抗黄性优于以线性体和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硅烷为原料制得的双氨基硅油。  相似文献   

9.
以自制羟乙氧丙基有机硅双封头剂(MMY)和二甲基环硅氧烷混合物(DMC)为原料,在酸催化作用下通过阳离子开环聚合制备不同摩尔质量的双端羟烃基硅油。FT-IR表明,产物结构为羟烃基封端二甲基硅油。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反应时间和物料配比对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当原料质量比[m(MMY)∶m(DMC)]为1∶10,催化剂质量分数为2.5%,聚合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6 h时,可制得摩尔质量为2 880 g/mol的羟烃基硅油。将羟烃基硅油用于涂料中,当羟烃基硅油摩尔质量为3 410 g/mol时,涂层的防涂鸦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0.
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合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为单体,端乙烯基硅油为封端剂,四甲基氢氧化铵[(CH3)4NOH]为催化剂,合成了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Vi—PDMs)和端乙烯基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Vi—PMVS);并对其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以(CH3)4NOH为催化剂、D4和端乙烯基硅油为原料合成Vi-PDMS的反应中,110℃下反应速度较快,平均摩尔质量略低;在95℃和110℃下的单体转化率均为85%左右;产物的粘度与聚合物的数均摩尔质量的关系为lg17=4.351g-↑Mn-16.24。合成Vi—PMVS的反应在110℃时的反应动力学规律与Vi—PDMS基本一致,其摩尔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出现更明显的峰值。  相似文献   

11.
以吡啶为缚酸剂,二甲基二氯硅烷与过量二苯基硅二醇反应得到二羟基封端二甲基-二苯基硅氧烷低聚物,采用核磁和红外光谱表征其结构。采用封端法测定了其平均摩尔质量和羟基含量。此低聚物具有二甲基与二苯基交替结构,是一种重要的羟基封端聚硅氧烷中间体。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一种羟基硅油改性环氧树脂的方法,通过红外光谱、GPC测试、DSC测试以及稳定性分析详细考察了反应物配比对改性树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羟基硅油和环氧树脂质量比为5:1的体系获得的改性产物稳定性好,且具有高的柔韧性和强度;进一步,利用改性树脂配制羟基硅油改性环氧-富镁底漆,通过涂层基本性能测试,盐雾试验和老化试验研...  相似文献   

13.
王春华 《有机硅材料》2006,20(3):114-116
研究了生胶摩尔质量、补强剂的种类及用量、加工助剂用量对氟硅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强剂的种类对氟硅橡胶与各类金属粘接的扯离强度有一定的影响;而生胶的摩尔质量和加工助剂的用量只对硫化胶的力学性能有影响。较佳配方为:生胶摩尔质量为90×104~120×104g/mol,羟基硅油用量为5~7份;补强剂采用2#气相法白炭黑与3#气相法白炭黑并用,适宜的气相法白炭黑用量为50份。  相似文献   

14.
以自制的单羟基封端二甲基硅油和低含氢硅油为原材料,采用皮尔斯-罗宾逊反应"一锅法"制备超支化结构硅油,在对超支化硅油结构与性能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其对中苯基硅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支化硅油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其流变性能接近牛顿流体;超支化硅油具有内增塑作用,可以提高中苯基硅橡胶的弹性,降低动力学损耗。  相似文献   

15.
影响热硫化硅橡胶生胶质量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了三官能链节、端羟基、三甲胺和挥发分含量及摩尔质量分布对热硫化硅橡胶生胶质量的影响,以及控制和预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评述了三官能链节含量、端羟基含量、三甲胺含量、挥发分含量、摩尔质量分布对硅橡胶生胶质量的影响及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17.
聚有机硅氧烷泡沫材料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聚有机硅氧烷粘度、发泡剂品种、催化剂种类及其用量和反应温度之间的实验筛选,确定了制备聚有机硅氧烷泡沫材料的配方及工艺,制备了泡孔细密、分布均匀、耐热性能突出的聚有机硅氧烷泡沫材料。通过对羟基封端聚甲基硅氧烷的预聚,提高了树脂基体的粘度;选择季戊四醇降低了发泡剂H的分解温度;结果表明,季铵碱可以代替铂催化含氢硅油与羟基封端硅油、含氢硅油与乙烯基硅油之间的交联反应。  相似文献   

18.
以二乙二醇二甲醚为溶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合成了含端羟基的聚羟基丁酸酯遥爪聚合物(PHB-diol)。通过核磁、红外分析、凝胶渗透色谱等测定聚合物的结构和数均摩尔质量,探讨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对遥爪聚合物数均摩尔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反应初始4 h,聚合物数均摩尔质量下降显著,当反应进行到8 h,下降趋势减缓;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用量为反应原料总质量的1%时,催化效果最理想。PHB-diol的结构与聚羟基丁酸酯(PHB)原料结构一致,热稳定性和结晶度有所下降。采用醋酐-吡啶法测量端羟基的含量,羟基与聚合物的物质的量比为1.36∶1~1.99∶1。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聚氧化丙烯二醇(PPG)合成了端异氰酸酯基聚醚型聚氨酯密封胶预聚体,然后与端羟基硅油反应制备了单组分的聚硅氧烷-聚醚嵌段聚氨酯密封胶预聚体。考察了羟基硅油的加入量对改性聚氨酯胶外观、拉伸性能、低温性能和热稳定性等的影响。当低聚物二醇中羟基硅油的质量分数为15%时,改性聚氨酯胶的综合性能较好。此时,相分离的程度较小,且保留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从-58.6℃降低到-79.8℃,低温性能得到改善;初始分解温度高于聚醚型聚氨酯胶。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羟基硅油、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改性硅油3 种硅油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性能和外观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改性硅油不仅可以抑制硅橡胶二段硫化后变黄,还能提高硅橡胶的硫化速度和交联密度。当改性硅油/ 羟基硅油并用比为12/18 时,既可获得良好的物理性能,又能较好地抑制硅橡胶变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