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基于熵权法与正态云模型的大坝安全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大坝安全评价方法中均未考虑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引入正态云模型理论,将其与熵权法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权法与正态云模型的大坝安全综合评价模型,综合考虑大坝变形、渗流及环境三方面因素构建了大坝风险安全评价体系,根据既定体系,确定大坝风险安全评价等级及云模型参数,代入大坝实测资料由正向云发生器建立评价指标的隶属度矩阵,采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并由评价指标的权重矩阵和评价指标的隶属度矩阵给出大坝在各安全评价等级下的隶属度。实例应用结果表明,大坝安全评价等级为低风险,与实际状况一致,可见所建模型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的大坝安全评价方法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时存在的不足,引入了理想点法基本原理,提出基于熵权—理想点法的大坝安全评价模型,综合考虑大坝的变形、渗流及环境等三方面因素,选取了9个评价指标作为大坝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选取的大坝安全评价体系确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及安全等级,采用信息熵理论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根据理想点法原理计算理想点贴近度,从而给出大坝安全评价结果,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某已建大坝工程。结果表明,基于熵权—理想点法的大坝安全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大坝实际情况相符,可见该模型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3.
大坝变形是影响大坝安全的重要因素,变形评价是大坝安全综合评价的基础工作。鉴于传统的理想区间法多用于多指标单层次的环境质量评价中,对理想区间法进行了改进,即将理想区间法结合熵权法计算各层次各指标的权重,克服了理想区间法只能适用于单层次评价指标结构体系的缺陷,进而将其应用于多级大坝变形评价中。结果表明,改进的理想区间法能够较好地反映各坝段变形情况,与大坝实际变形情况相符,说明该方法可用于多级大坝变形评价。  相似文献   

4.
基于熵权的大坝渗流性态模糊可拓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评价大坝渗流性态一直为工程决策的难点问题,以某混凝土重力坝# 2坝段为例,构建了大坝渗流指标结构体系,选定了渗流评价标准和监控指标,利用可拓理论将定性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并结合模糊数学理论构造了渗流性态评价中的模糊物元,引入熵权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建立了基于熵权的模糊可拓评价模型.结果表明,该坝段渗流性态正常,评价结果合理,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约束型ME-PP模型在大坝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大坝安全综合评价中的权重选取关系到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合理性,为充分挖掘大坝监测数据所携带的信息,并考虑影响大坝基岩安全的因素特征,从投影寻踪方法的优化函数和约束条件两个方面改进传统算法,即采用最大熵原理与投影寻踪耦合模型改进投影寻踪方法的优化函数,结合实测指标的特征改进投影寻踪法的约束条件,从而得到约束型最大熵投影寻踪耦合模型。将该模型计算得到的各实测指标权重运用于灰色聚类综合评价,并利用聚类系数向量的灰度进行方法优劣的判别。实例应用结果表明,将本文方法求得的权重用于综合评价是合理可行的,相比于熵权法、传统投影寻踪法,更符合大坝基岩实测数据的特征,且得到的评价结果灰度更小,更易区分所属灰类。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坝安全综合评价中多指标权重的确定问题,在引入非参数统计中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与不同赋权方法有机集成在一起以确定多指标组合权重,避免了单一数学模型自身缺陷易造成权重失真现象的发生,工程实例验证了此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7.
水质评价的模糊熵权聚类模型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针对传统评价中单纯主观确定参评指标权重方法的不足,采用主观判断与客观评估相结合的信息熵权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进而将模糊聚类与熵权确定权重综合应用于水质综合评价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评价结果:避免了主观定权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以及客观定权的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坝安全评价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论和云模型耦合的安全评价模型。选取变形、渗流、环境因素为大坝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既定体系确定大坝安全评价指标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云模型的特征参数和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由云模型正向发生器给出评价指标的在各评价等级下的隶属度,最后由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矩阵和对应评价等级下的隶属度矩阵计算出大坝安全评价结果。最终通过某心墙堆石坝工程实例验证了该评价模型的可行性,为类似工程的安全评价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处理多目标防洪调度决策的复杂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熵权和Vague集的多目标决策方法,构建了被选方案指标相对理想方案的Vague值矩阵,加权计算和比较各被选方案的综合Vague值,实现对决策方案的评价优选,并利用熵权法确定多目标权重,针对熵权与熵值传递信息不一致的问题改进了熵权计算公式.水库防洪调度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决策方法合理、可行,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0.
可变模糊模型在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中各指标具有模糊性及应用单一模型评价存在的偏面性问题,采用可变模糊评价模型进行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可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并将熵权作为客观权重与主观权重相结合确定指标综合权重。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简便,评价结果可靠、合理。  相似文献   

11.
主要叙述了省煤器的磨损处理,对省煤器的设计,安装与运行提出了防磨建议与要求。  相似文献   

12.
爆燃燃烧对火焰辐射光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火花塞光纤传感测量系统对BJ492Q汽油机爆燃燃烧进行测量和研究,分析了爆燃燃烧时火焰光辐射的变化情况。正常燃烧时,CH(431.5nm),C2(516.5nm),H2O(588nm)自由基的光强曲线出现双峰值,着火延迟期内自由基光辐射。爆燃较强工况时,只出现一个峰值,主要是碳粒子热辐射,峰值处出现剧烈波动,相位提前,无自由基的光辐射。试验表明,火花塞光纤传感器完全可用于爆燃测量。  相似文献   

13.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2000,20(14):1315-1320
The two targets including the ratio of maximal composition RXM and the minimum for operating area SMI have been proposed for judging the flammability of the alternative to CFCs and HCFCs in air conditioner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 Analytical results in this paper illustrate that for different flammable refrigerants, the RXM and SMI are differ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refrigerants are also different, which depends on the flammability of the refrigerant.  相似文献   

14.
在同一台发动机上通过燃用属于同类别的两地天然气的对比试验,研究了天然气(CNG)成分对发动机性能及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天然气成分的差异导致发动机的空燃比发生变化,是造成发动机性能与排放产生较大变化的主要原因,而控制发动机空燃比在较小范围变化,可以减少天然气成分对发动机性能及排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针对集中供热采暖系统定压(补水)方式和循环方式的电耗情况及水力平衡调节技术对供热系统节能的作用进行分析和总结,寻求供热采暖系统中可实施节能措施的环节和节能工作的切入点,配合实现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的阶段性目标,合理降低供热采暖系统的能耗,从而达到供热采暖系统节约能源的目标,为供热采暖系统的节能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采用GT-POWER软件,分析1款老产品4112柴油机的配气相位对其性能的影响,并对配气相位进行优化。首先,建立发动机模型,计算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并与发动机试验参数比较,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然后,用发动机模型,对进排气门配气相位气进行分组优化模拟计算,得到每个转速下的最优配气相位;最后,模拟计算标定点转速下最优配气相位所对应的发动机充气效率、燃烧效率、功率和扭矩,结果表明,4项性能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影响水泉效率的因素和超滑金属涂层性能的应用分析,研究利用超滑金属涂层对1日水泵进行节能改造。通过实验测试和实际应用,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投入产出方法的居民消费全流程能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合理界定居民消费内容及活动水平的基础上,利用投入产出方法和生命周期能耗分析思想,对居民衣、食、用、服务、行、住等消费的全流程能耗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给出了2005年居民各项消费的全流程能耗现状,并对2010年、2020年、2030年的居民消费全能耗状况进行了预测,得到了居民消费全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在40%以上等一系列重要结论,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宏 《锅炉制造》2006,(1):46-47
压扁试验是重要的工艺试验,以日常试验获得的大量数据为基础,针对常用锅炉管材进行了压扁不合格极限高度试验,为减免压扁试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