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边界层理论和转捩区声辐射理论,在对传统鱼雷流噪声预报模型进行分析和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鱼雷流噪声的综合预报方法.该方法利用Krane的偶极子声源模型对基于Liepmann理论的位移厚度脉动单极子声源模型进行改进,并综合考虑压力梯度和声衍射损失对转捩区声辐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零压力梯度相比,逆压梯度下的转捩区将导致更高的噪声辐射,利用综合预报方法预报的噪声级与实测值的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基于AutoSEA的鱼雷结构辐射噪声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雷的结构辐射噪声预报是鱼雷声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该文应用统计能量分析法(SEA)软件AutoSEA建立了鱼雷结构的统计能量分析模型,并结合算例预报了鱼雷结构的辐射噪声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应用在鱼雷结构的振动与声辐射特性分析上,具有较强的工程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鱼雷防御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回顾了二战以来先后出现的鱼雷主要防御装备,包括水面舰艇用的防雷网、爆炸式反鱼雷系统、拖曳式声对抗装置和拖曳诱饵AN/SLQ25,潜艇用的机械式噪声发生器、气幕弹、一次性机电式宽带噪声发生器、悬浮式声干扰器和声诱饵以及自航式声诱饵。本文从水面舰艇鱼雷防御系统、反鱼雷鱼雷武器系统、AN/WSQ11鱼雷防御系统、下一代水声对抗装置、超空泡射弹武器系统以及水下声能武器六方面展望了未来的鱼雷防御技术,分析了该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鱼雷减振降噪技术的不断发展,声隐身性能已经成为现代鱼雷的重要战技指标。本文分析了鱼雷声隐身性能对鱼雷总体性能的影响,总结了国内外鱼雷减振降噪技术的发展现状,对鱼雷主要噪声源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流体动力噪声、推进噪声和机械噪声提出了减振降噪措施,并根据动力系统特点制定了鱼雷舱筏隔振,轴系以及管路隔振,齿轮系减振等振动与噪声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5.
水下爆炸反鱼雷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范乃忠 《鱼雷技术》1997,5(2):12-19
本文在阐述水下爆炸声源级,传播衰减,频率特性和气泡强度的测量与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通过水下爆炸反鱼雷的静态试验,结合理论计算,表明爆炸冲击波对声自导鱼雷具有软,硬兼备的杀伤效果。开展水下爆炸反鱼雷的机理研究将为研制开发全新概念的反鱼雷硬件和反鱼雷作战使用方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潜艇噪声干扰器对抗主动声自导鱼雷效能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主动声纳方程,分别针对无噪声干扰器干扰和存在噪声干扰器干扰两种情况,建立了鱼雷主动声自导探测模型,并根据该模型求解出在不同海况、不同潜艇舷角和不同鱼雷航深下,上述两种情况的鱼雷主动声自导探测距离,然后以鱼雷自导探测距离平均缩减量和鱼雷自导探测距离平均缩减率为标准,通过计算机仿真衡量其对抗效果,分析了鱼雷主动声自导探测距离和噪声干扰器对抗效果随海况、潜艇舷角和鱼雷航深变化的规律,这对潜艇使用噪声干扰器对抗主动声自导鱼雷的战术研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噪声对鱼雷性能的影响及降噪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曲大伟 《鱼雷技术》2003,11(4):26-28
针对水下噪声的主要来源,分析了噪声对鱼雷性能的影响,对各种降噪技术进行了讨论,同时介绍了一些国外鱼雷武器在降噪上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真实水文条件下鱼雷声自导对实际目标的作用距离预报问题,总结了不同海域、不同季节的典型水文条件,提出了鱼雷声自导作用距离预报方法,以射线声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传播损失预报模型,以单元散射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混响级预报模型。根据声自导鱼雷的技术参数,采用网格搜索法预报真实水文条件下鱼雷声自导对实际目标的作用距离,旨在为鱼雷攻击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舰艇水下先期防御作战的威胁信息获取需要,从探测距离、工作频段、作用空间、信号识别、自动化程度和时间连续性等方面分析了鱼雷报警系统的战技指标要求,从先验信息、初始噪声、航行噪声、主动声自导信号和目标信号分类等方面阐述了鱼雷报警的信息来源及信号特征提取,以多基元集束式被动拖曳线列阵声纳为对象探讨了鱼雷报警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要点与关键技术,为优化对抗条件下的鱼雷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严光洪  沈哲 《鱼雷技术》2001,(3):23-25,44
提出了一套适合工程的鱼雷结构辐射噪声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计算分析了鱼雷结构辐射噪声.通过算例计算分析表明,该方法特别适用于中高顿结构辐射噪声的预报。  相似文献   

11.
引入试验和有限元模型的频响函数形状和幅值相关系数,推导了频响函数相关系数的灵敏度分析方程,建立了鱼雷模型的结构有限元模型,利用少量试验数据,对初始有限元模型的壳体厚度、弹性模量等参数进行修正,修正后的频响函数相关系数明显提高。鱼雷模型的模态试验结果表明,有限元模型修正后的固有频率计算与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1.5%,为鱼雷模型振动传递、水下声辐射预报的准确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崔国恒  何静 《鱼雷技术》2006,14(2):57-60
2条鱼雷连续射击攻击1个目标在潜艇攻击中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介绍了潜艇使用声自导鱼雷连续攻击过程中,前雷命中目标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爆炸噪声对后雷雷体、机械部件和自导装置的影响。经过爆炸定量计算,结合鱼雷的声自导原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控制2条鱼雷的出管时间间隔和优选鱼雷攻击阵位的方法,实现鱼雷连续射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未来安静型鱼雷图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定量分析了降低鱼雷噪声对提高鱼雷战术技术在性能带来的效益后,探讨了针对鱼雷各噪声源采取的噪声治理的有效且可行的技术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描绘了一幅未来新型的具有声隐身特性的发静型鱼雷的全雷图像。  相似文献   

14.
赵军  吴笛霄 《鱼雷技术》2012,(2):107-110
针对近程反鱼雷武器系统建设问题,研究了鱼雷高频辐射噪声的近场传播特性。采用小斜率近似(SSA)方法研究了粗糙海面的声散射特性,给出了具有高斯分布粗糙海面的2阶~4阶SSA双站散射系数计算公式,讨论了2阶SSA双站散射系数随海面粗糙度及入射角度不同的变化规律。并利用SSA双站散射系数计算了水下高频辐射噪声散射声场。仿真结果表明,粗糙海面的散射效应对高频辐射噪声传播产生较大影响,在研究声源/接收器位于近海面的高频辐射噪声传播特性时,应充分考虑海面的散射效应。本文的研究为分析浅海目标声散射特性时,是否需要考虑海面(海底)所引起的多途效应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舰船等航行器的辐射噪声机理基础上,讨论了水下航行器辐射噪声的一般特性;并对水下航行器的噪声线谱、连续谱噪声以及噪声调制进行了数学建模;最后结合靶场某型模拟器装备的研制,对鱼雷辐射噪声进行了计算机仿真,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靶场装备。  相似文献   

16.
直升机辐射噪声是水下探测直升机的基础。讨论了直升机辐射声场指向性、频率特性及空气声向水下传播特性。结果表明,空气声入水折射波在水下传播具有余弦指向性特性,远距离传播损失与海底类型有关,与声源高度关系不大。最后分析了水下对直升机噪声的探测能力,结果表明水下探测直升机可行。  相似文献   

17.
唐云 《鱼雷》1999,(4):17-25,7
本文探讨一种声自导鱼雷对抗拖曳式噪声诱饵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声自导鱼雷的探测系统中附加一额外的电路装置,使声探测系统具有很高的工,能够识别噪声源和尾流中的目标,从而使鱼雷在对抗有多个诱铒的水面舰船目标时,排除诱铒噪声的干扰,直接将声自导鱼雷导引至使用了诱铒的目标舰船而实施攻击。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分析鱼雷自噪声产生机理及其主要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与鱼雷自噪声有关的相关因素,以及鱼雷自噪声对自导作用距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针对鱼雷楔环连接结构对壳体声辐射的影响问题,综合运用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对其进行了分析,首先建立了鱼雷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模态仿真计算,通过试验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通过声学软件LMS Virtual.Lab Acoustics中的边界元法对模型进行了辐射声功率计算,比较了有楔环模型与无楔环模型的声功率曲线,并给出典型频率的声压级云图。仿真结果表明,有楔环状态下的总辐射声功率比无楔环状态下低10dB左右,可为后续鱼雷噪声预报及噪声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下目标的特征提取是声自导鱼雷目标识别和分类的基础,本文从水下目标的空间域信息的特征出发,讨论了分裂波束双通道自导系统目标方位提取方法,研究了基于目标方位扩展的水下目标方位起伏特征。实验表明,水下目标回波存在目标方位的起伏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