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丙酮酸乙酯合成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次氯酸钠为氧化剂,溴化钠为催化剂,催化氧化乳酸乙酯合成丙酮酸乙酯。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pH值为1,n(溴化钠):n(次氯酸钠):n(乳酸乙酯)为0.02:1.2:1,反应温度15℃,反应时间5 h,丙酮酸乙酯收率可达82.7%。  相似文献   

2.
四氯化锡催化合成乳酸仲丁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四氯化锡作为催化剂催化合成乳酸仲丁酯。此法"三废"排放少,产率较高,比传统用浓硫酸做催化剂优越很多。通过实验得出四氯化锡催化合成乳酸仲丁酯的最佳反应条件是:酸醇摩尔比为1:3,即取乳酸(化学纯,85%)7.6ml,仲丁醇24.5ml;催化剂用量为2.0g,反应时间2.5h,以甲苯为带水剂,在此条件下可以得到乳酸仲丁酯的产率为75.6%。  相似文献   

3.
<正> 四川省天然气化工研究所于1988年8月完成了氢氰酸乙醛法合成乳酸的实验室试验。试验对合成乳酸的各步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确定了工艺流程和较佳工艺条件。试验证明,氢氰酸乙醛法合成乳酸反应条件较温和,三废易处理,可部份循环使用,且各步反应收率较高。以原料氢氰酸计,乳  相似文献   

4.
以己内酰胺为氢键受体、乳酸为氢键供体,合成了乳酸基低共熔溶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氢核磁共振波谱分析表征确定了己内酰胺和乳酸间的氢键作用。以二苯并噻吩(DBT)与正辛烷混合得到的模拟油(简称DBT模拟油)为原料,以乳酸基低共熔溶剂为萃取剂和助催化剂、过氧化氢(H2O2)为氧化剂、钼酸铵为催化剂进行氧化脱硫试验,考察反应温度、n(H2O2)/n(DBT)、钼酸铵加入量、剂油体积比及硫化物类型对模拟油脱硫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70 ℃,反应时间为100 min,n(H2O2)/n(DBT)为6∶1,钼酸铵质量浓度为4 g/L,剂油体积比为1∶10。在最佳反应条件下,DBT模拟油、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模拟油和苯并噻吩模拟油的脱硫率分别为100%,98%,78%。脱硫反应重复进行5次后,乳酸基低共熔溶剂对DBT模拟油的脱硫率仍可达到95%,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5.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以柠檬酸、正丁醇和乙酸酐为原料,经酯化反应和乙酰化反应合成了乙酰柠檬酸三丁酯,考察了催化剂、原料配比、反应时间等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确立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6.
丙酮酸乙酯合成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次氯酸钠为氧化剂,溴化钠为催化剂,将乳酸乙酯氧化合成丙酮酸乙酯的新工艺。考察了溶剂品种、次氯酸钠用量、溴化钠用量、溶液酸碱性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乳酸乙酯用量0.2mol,选择三氯甲烷为溶剂,其用量120mL,次氯酸钠用量0.26mol,溴化钠用量0.004mol,盐酸5mL,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6h的最佳条件下,产品收率可达79.5%,产品纯度超过98%。  相似文献   

7.
韩引 《高桥石化》2004,19(2):18-20
以大孔型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苯酚、叔丁醇为原料,对合成对叔丁基苯酚的各种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讨沦各种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从而得出了最佳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8.
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羧酸盐的合成与界面张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为原料,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物料配比对羧甲基化反应的影响,通过一系列实验确定了合成最低界面张力体系的最佳实验条件,并对最佳合成条件下的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羧酸盐的性质进行了探讨,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羧甲基化后其界面张力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
甲氧基铅催化合成苯氨基甲酸甲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不使用任何溶剂、低压反应条件下,以N,N′-二苯基脲(DPU)和碳酸二甲酯(DMC)为原料,催化合成了苯氨基甲酸甲酯(MPC);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对MPC合成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甲氧基铅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活性,在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90min、n(DMC):n(DPU)=5、反应压力0.5MPa、催化剂用量(占原料总量的质量分数)1.00%条件下,DPU的转化率为98.8%,MPC的选择性为99.3%。以甲氧基铅为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对MPC合成反应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120min、n(DMC):n(DPU)=5、反应压力0.5MPa、催化剂用量1.00%。初步讨论了以甲氧基铅为催化剂时MPC合成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0.
在醋酸溶液中,以对氯苯甲醛、溴酸钾为原料合成对氯苯甲酸,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物质的量比、溶剂用量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90~95℃,反应时间为120 min,n(对氯苯甲醛)∶n(溴酸钾)=1∶0.40,溶剂用量为35 mL(对氯苯甲醛为0.1 mol).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对氯苯甲酸...  相似文献   

11.
以 4 (二甲氨基 )吡啶 ( DMAP)为催化剂 ,合成了 O 乙酰基乳酸乙酯、O 乙酰基乳酸丁酯。对影响反应的诸因素进行了讨论 ,O 乙酰乳酸酯的收率达 80 %以上  相似文献   

12.
原史坝长江穿越露管束三根管道安全运行18年之后,相继出现破漏,为满足四川合江地区供气的需求,重新建设了坝榕线长江穿越工程,该工程经方案论证,设计正确地选择了穿越断面,敷设方式,管身结构,稳管措施等,体现了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方便施工的基本原则,竣工,试运验收结果表明,该工程投资省,工期短,效益好,是近几年几年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投资控制好,风效最快的工程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影响煤层气勘探目标决策的资源量,资源埋深,勘探程度,地理位置,环境等五个重要因素及其相关性的综合分析,建立煤层气勘探目标决策经济因素定量分析方法,初步确定了定量分析,评价公式,采用该方法可选取煤层气最佳勘探区块,有效降低层气勘探投资风险,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透层施工的洒布时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TC-08型环保透层油为主要试验材料,通过室内试验及青兰高速试验路研究透层油洒布的最佳时机,得出透层油的最佳洒布时间应在水稳基层成型1 d左右时间,对完善透层油的施工工艺以及提高透层油施工质量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氢氧化镁复合阻燃材料的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一种商业化的Mg(OH)2为阻燃剂,以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高分子基材,采用两步法制备了LLDPE-Mg(OH)2复合阻燃材料(简称复合阻燃材料),考察了5种硅烷偶联剂对复合阻燃材料的改性效果,并从硅烷偶联剂的分子结构出发讨论了硅烷偶联剂对复合阻燃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g(OH)2粒子经5种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粒径及其分布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和变宽;经KH-560(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改性的复合阻燃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较好,因为KH-560分子中长有机疏水链上的活性环氧基团有效改善了Mg(OH)2粒子与LLDPE间的相容性;SEM表征结果进一步证实,经KH-560偶联剂改性的复合阻燃材料中Mg(OH)2与LLDPE的相容性及Mg(OH)2粒子在LLDPE基体中的分散性最好。  相似文献   

16.
许晓锋  屈忆欣  马小芳 《焊管》2009,32(9):62-66
评价了热弯及热处理热循环对X80级钢管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热弯过程中最佳加热温度和冷却速率及最佳热处理参数。首先,对来自不同炉批的2根钢管进行了工业化热弯及热处理试验。然后,对钢管试样进行实验室热处理试验。试样分别加热到900~1000℃,并以不同速率冷却,500℃下保温1h进行回火热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加热到900~1000℃热弯,水淬并回火(500℃,1h)可获得较高的屈服强度。然而,实验室条件下试验所达到的冷却速率在工业化生产中较难实现。对于回火热处理试验,当回火热处理温度为600~650℃时,可获得最佳的屈服强度。基于实验室试验结果,采用600~650℃的回火温度是感应加热弯曲工艺生产X80级弯管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采用聚合物离析法比较了亚硝酸钠(NaNO2)、对叔丁基邻苯二酚(TBC)、N-甲基吡咯烷酮(NMP)、对苯二酚(HQ)对异戊二烯(IP)的阻聚效果,发现TBC阻聚效果最好。通过封管实验重点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阻聚剂TBC的加入量对IP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低于95 ℃时,对IP损失率几乎没有影响,可见低温有利于对IP的阻聚;并非阻聚剂含量越高阻聚效果越好,TBC质量分数为0.15%时阻聚效果较好;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IP损失率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8.
几种油溶性无机纳米粒子润滑添加剂的减摩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察了油溶性SiO2(Si剂)、油溶性纳米金刚石(C剂)、油溶性纳米Cu(Cu剂)3种无机纳米粒子润滑添加剂的PB值、PD值、磨斑直径随添加量的变化关系;考察了点接触及线接触方式下摩擦系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分析了磨损表面的SEM形貌和EDX能谱。结果表明,3种无机纳米粒子润滑添加剂在点、线接触方式下对减摩性能有不同影响。在点接触方式下,Cu剂的减摩性能最好,在线接触方式下,Si剂、C剂和Cu剂都有较好的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油田各开发阶段特征及实际生产数据,构建一元二次曲线描述油田开发过程的成本预算模型,给出了模型的应用边界条件。结合成本预算模型,以最佳效益为基本原则,导出了不同油价下油田最优产量的确定方法,得到了单位时间内油田的最佳利润。应用实例对推导的方法进行了计算,结果符合油田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0.
聚合物钻井液消泡剂室内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钻井液的密度恢复率为评价指标,对适用于聚合物钻井液体系的多种消泡剂进行了评价,并讨论了消泡剂对钻井液流变性能的影响,以及温度和钻井液添加剂对消泡剂消泡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纯物质消泡剂都难以满足经济适用的要求,复配出的含硅油类消泡剂消泡效果好,对钻井液性能基本无影响,其中CR-1、CR-2和CR-3采用的是油基辅剂,它们加量为0.4%时,钻井液的密度恢复率可达到98%。FT-l添加剂对含硅油类消泡剂的消泡性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