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芬兰西南部Kutemajrvi金碲化物矿床产出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化与变质岩、侵入体、褶皱及变形变质作用的相互关系;阐述了矿床热液蚀变和金、碲矿化的矿石矿物、结构构造、蚀变及矿物共生组合等矿化特征;应用了包裹体等方法,对成矿热液流体的演化及矿床成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矿床在地壳深部形成的物理条件矿石沉淀的深度和垂直范围问题一方面与地壳构造有关假说有联系,另一方面与矿床成因或其来源有关假说相关。已公布的大部关于矿石沉淀深度及其垂直范围的资料和讨论都涉及到热液矿床。热液矿石带状分布问题包括每个带范围大小,按目前认识,矿化带围绕着形成矿石岩浆体分布,在岩体之上组成若干共生组合,它们的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受到物理条件和发生矿化的化学环境的限制。决定矿脉长度或者矿石浸染范围的相同或者非常近似的物理条件,同样决定成矿岩浆在地壳中的位置,或者产生变成矿床的变质带的位置。因之矿石沉  相似文献   

3.
裂隙断裂构造的运动学分析方法,除对断裂裂隙面进行研究外,还对断裂滑动的向量方向进行分析,以此来阐明构造运动的方向。 根据此法与传统地质研究方法相结合建立的矿床构造-物理模型能够准确地确定围岩和控制热液矿床构造形变单元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恢复成矿期的构造应力场特征,确定矿床的规模和预测矿化富集部位。  相似文献   

4.
西秦岭南亚带的碳硅泥岩型铀矿是我国内地发现的矿化独特且很有发展远景的铀矿类型。矿化沿一定层位分布,产于硅岩层和硅灰岩透镜体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体状和不规则脉状,受断裂构造的制约。矿石分为块状和砂状两种,且具有不同的矿物组成和元素组合特征。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含矿地层本身。成矿环境具有中低温、浅成特点。成矿作用历经了含矿层沉积成岩形成铀的初步富集;多次构造活动伴随地下热液作用形成铀的工业富集;矿体经氧化剥蚀及淋滤作用而被改造,局部发生次生富集的三个阶段,矿床在成因上属于以地下热水溶液成矿为主导的复成因,主要成矿时期发生在燕山晚期和喜山期。根据地质构造条件和矿床保存条件,提出了在研究区进一步深入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铀源条件、构造条件、含矿主岩、围岩蚀变等热液型铀矿的主要控制因素为研究内容,较详细地总结和分析了大桥坞矿床(671)、白虎岩矿床(670)和杨梅湾矿床(621)及部分铀矿化点的成矿特征和控矿规律.发现各矿床(点)的含矿围岩虽然不尽相同,但围岩蚀变类型相近且构造控矿特征尤为显著,以此为依据构建了研究区典型铀矿床成矿模式(热液型),为后期借助模式找矿、预测评价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科罗拉多高原地区是美国铀、钒和镭的主要产地。大多数矿床产于琴尔建造和莫里森建造内的河相砂岩透镜体中。氧化带以下的矿石矿物为铀和钒的低价氧化物和硅酸盐;除十分稳定的钒硅酸盐外,所有的矿物都容易氧化成各种高价的铀矿物和钒矿物。部分矿石矿物交代了化石木,然而主要是浸染在砂岩内,形成典型的板状矿体,矿体与主岩的层理近于整合。矿床的规模从仅有数吨矿石的小矿到上百万吨的大矿。矿床的矿化位置明显地受地层、岩性和沉积构造等因素的影响,但岩浆活动、热液矿化和构造特点对矿化没有产生类似明显的影响。矿床是后成的,但矿石物质的来源、含矿溶液的性质以及成矿时间尚未确定。该地区少数铀矿床与层理呈明显地不整合。这类矿床主要是产于塌陷角砾岩管内,或沿线状破裂产出。它们的成因也未弄清。  相似文献   

7.
划分出具有矿化作用标志的面积是局部预测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对于铀矿床来说,也像很多其它热液矿床一样,常常把交代蚀变岩(粘土岩、黄铁细晶岩和霏细岩等)的发育区看作是矿化的标志。但是,在热液矿床(包括热液铀矿床)上,交代岩常常是矿前产物,而矿化常常与矿化作用的较晚阶段有关。可以认为,细脉浸染状矿化(矿前、矿期和矿后的)是在这些环境中矿化作用(或者热液作用的成矿阶段)显示的可靠标志。  相似文献   

8.
热液型铀矿床是最主要的工业油矿类型。前苏联、东欧国家的一些热液铀矿床的储量达几万吨、甚至几十万吨金属铀。通过对这些铀矿床的矿化特征和产出条件分析对比发现,它们之间虽然形成时间、矿石组分和具体赋矿条件不同,但却具有一些共同点:(1)都产于古老地壳发育区。(2)矿化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发育。岩浆活动具多期多相、演化程度高、岩石铀丰度值随岩浆演化而增高。断裂构造发育,具多期活动特征。深大断裂发育区,特别是构造结往往是成矿有利部位。(3)发育有与铀矿化有关的热液活动,其热液特点是富含Na~+(K~+)、Ca~(2+)、CO_3~(2-)、F~-等离子,氧逸度高,温度为100—350℃。这些共性就是大型、巨型热液铀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我国古老地壳发育、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并已发现了一批热液铀矿床,所以完全具备形成大型、巨型铀矿床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的矿床是我国最早发现的花岗岩内的热液铀矿床,故对其地质特征都了解较深,特别是对成矿热液的特性和矿化类型曾做过多次总结。本文根据最新资料,再从矿床的铀矿化特性来探讨其成矿条件。一、关于铀源问题含矿岩体侵入于古生代地层中,与燕山运动关系密切。接触带的沉积地层有角岩化;岩体中发育有流动构造,还有捕虏体存在;各阶段分相明显,脉体发育,剥蚀程度较浅。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在华南地区泥盆系与石炭系下统的碳酸盐岩地层中,已发现多处铀矿床及矿点,其矿化现象较复杂,有的在成岩阶段矿化基础上经受了淋积作用并以淋积成矿为主,有的有热水成矿作用迭加,甚至可能主要是热液产物;它们明显地受断裂构造控制,但又有一定的层位。人们对这些矿床的控制条件和成矿机理研究得还不够,但对断裂控矿的重要作用,认识比较一致。然而,构造仅仅是控矿条件之一,单用构造观点,远远不能说明矿床的形成条件。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俄罗斯东北部南奥莫朗金-银矿床的地质特征,包括矿床的深部构造特点、矿床构造、矿体形态、矿石物质成分及矿化分布规律等。该矿床产在亚诺科雷马地槽系内的奥莫朗地块内;中生代的构造-岩浆活化作用对成矿有重要作用;金-银矿化受长期活动的SN向深断裂及与其交切的NE向断裂所形成的构造结所控制。这一类型矿化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与俄罗斯东北部鄂霍茨克-楚克奇地区已知的火山成因的金-银矿化显著不同,因此可以另一种观点来评估该地区中生代褶皱带和中间地块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矿床构造,围岩岩石成因变比和交代蚀变,金-多金属矿化分布规律,以及矿石矿物成分,矿化流体成分和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在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成矿溶液的物质和水的来源,建立了Бобриков矿床的动力地质-成因模式。该模式考虑了含矿构造形成的次序、流体和溶液成分的演化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科研生产部门的地质工作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在金银矿床的找矿工作中,确立了一整套相对完备的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岩浆学、岩石地层学的成矿条件和找矿标志。同时,预测和找矿实践表明,单独提出某些判据,无论其实际上如何,都不足以保证提高工效。用已知的和重新揭露的含矿条件的简单累加也不能达到这一点。为综合考虑控制内生矿化位置的构造及岩浆因素,许多专家在很久以前就已开始划出了中心构造、成矿构造-岩浆晕、岩浆成矿系统、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及火山成矿中心。但在揭露可能的矿点位置的工作中,尚未能做到全面地综合使用这些大量的各种各样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区域背景、构造岩性、矿化等几个方面对吉尔吉斯斯坦的一种新类型的金矿床进行了研究,该矿床为热液交代型矿床,赋存于晚海西期的古绿岩层中,受区域逆掩断层所控制,在围岩遭受热液交代作用的同时伴随着金矿化的产生,矿化在空间上的分布有着垂直分带性。  相似文献   

15.
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的成矿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我国华南近20个花岗岩型铀矿床的成矿特征,其中包括矿体形态、围岩蚀变、矿石成分、矿石结构构造、矿化类型和矿物共生组合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可形成于花岗岩体内(内带型)或花岗岩体外(外带型),矿体形态可各异,主要受构造破碎带、地层层间破碎带、基性岩脉等形态的控制。矿石的矿物组成较简单,主要矿石矿物为沥青铀矿、铀石;外带型铀矿床的矿石成分较内带型铀矿床的复杂。该类型铀矿床中大多数矿物的粒度较细小,胶状、偏胶状结构发育。矿石结构构造以细脉浸染状、角砾状为主,这些均反映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作用的低温、快速、浅矿源特征。矿床围岩的热液蚀变种类较多,但是蚀变程度大多较弱,铀矿化仅出现于面型热液蚀变区的某些部位,围岩的线型热液蚀变较强烈的地段常是富矿体的赋存部位。分布范围较大的面型围岩蚀变是在华南寻找花岗岩型铀矿床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世界主要铀矿区矿石的储量和质量资料,目前,大型热液和外生-后成(水成)矿床作为铀的主要生产者呈现出新的远景。以上述两组主导的工业成因类型铀矿床为例确定了大型矿床形成的最普遍的前提。 在热液成矿情况下,属于形成前提的主要因索有:地壳早期固结的岩块和与其相应的地壳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指出了矿石成分和矿床在时间上的形成条件的演变情况,这些演变规律可以用来对大区含铀程度进行评价。矿床分布和结构的区域性及局部规律,适用于热液型和淋滤型。文章列举了各种铀矿床在空间上成矿能力的统计分析数据。提出了有关矿床规模评价中已知规律的应用及研究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世界和独联体国家热液金矿床分布的分析表明,晚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成矿时代金矿化的强度有可比性。主要以大型矿床(>100t)金的总储量(已开采的量加储量)的资料作为评价金矿化显示强度的根据。本文把金的富集划分为4个级别:1→1000t,2→100t,3→10t,4→1t。 划分了16种地质成因类型的热液金矿床。对于一般达到4000tAu不同种类成矿体系的极限含矿性作出评价。探讨了岩浆成因和变质成因的成矿体系的概念,得出大型矿床的形成是由于地幔与地壳复杂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对娘娘宫金银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受EW向断裂带石英脉控制,矿床类型为石英脉型;矿床矿石δ34S总平均值为2.91‰,变化范围为1.6‰~4.9‰,显示了热液硫同位素特点;铅同位素结果集中在原生铅区内,显示了古老的铅体系特征,说明金源可能来源于新太古代富金建平群大营子组;氢氧同位素投点结果靠近雨水线,表明成矿热液有大气降水的参与;含金石英脉包体的Rb-Sr年龄为186.6 Ma,与闪长岩脉的成岩年龄具有一致性,显示两者成因上的联系。综合分析表明,该矿床为混合热液成因的石英脉型金银矿床。  相似文献   

20.
114矿床产于上古生界碳酸盐岩中,是我国的一种新的铀矿床类型。本文对该矿床含矿主岩的形成环境、围岩地变、矿石物质成分、矿化形成温度、矿床形成机制及矿质来源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矿床成因以淋积为主,叠加了热水改造,具有多期成矿的特点。根据成矿特点,作者提出了有利的地质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