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海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海河流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流域水资源问题的战略举措.根据流域水资源状况,对"十一五"期间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2.
韩瑞光 《中国水利》2010,(19):28-29,35
水资源需求管理就是对水资源影响要素多维综合调控的管理过程,最终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及可持续利用。通过系统分析海河流域在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海河流域必须走严格的水资源需求管理之路。从水资源管理改革的角度出发,围绕流域水资源规划方法、配置和调度、节水型社会建设、水资源保护、流域机构管理、科技研究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海河流域水资源需水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从经济社会发展情势、生态环境状况、用水效率和效益、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以及水资源管理方式等方面,系统分析目前海河流域在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海河流域必须走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之路。阐述了海河流域未来水资源管理的目标和任务,从保障措施的角度出发,提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就是对水资源影响要素进行多维综合调控的管理过程,最终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及可持续利用;围绕流域水资源规划理念、配置和调度、节水型社会建设、水资源保护、流域机构管理、科技研究等方面,提出了海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改革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海河流域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河流域水资源严重短缺、水污染严重,节水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水资源长期过度开发,流域用水量大大超过了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并造成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通过对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讨赖河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属资源性缺水流域。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异常突出。节水型社会建设将是解决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最有效的根本出路。从讨赖河流域实际出发,通过分析讨赖河流域面临的水资源形势、节水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流域管理机构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应以流域综合规划为基础,以明晰初始水权合理配置水资源为核心,以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为重点,将流域控制性工程纳入流域统一管理为重要内容,建立流域新的管理体制和水法规体系,推行公众参与式灌溉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流域管理机构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水生态、水环境出发,以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对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系统地研究指标体系构建、权重确定、综合评价等内容,建立海河流域水资源承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获得的资料,对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基础指标的量化计算,证明水资源匮乏、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只有大力发展节水型社会和经济、合理使用水资源、进行流域外调水、海水淡化才能摆脱缺水困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极度短缺的地区。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流域出现了地下水超采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和争水等问题。为了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加快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进程、建设节水型社会、依法推进流域管理与水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和加快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相似文献   

8.
海河流域水资源紧缺,除跨流域调水补充水资源不足外,以革命性手段建立流域节水型社会是缓解流域水资源不足的必由之路。为此,建议将海河流域作为国家重点节水区,在工业、农业和居民生活等各方面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促进流域的全面节水。  相似文献   

9.
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涌涌  李立 《中国水利》2005,(15):18-19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流域管理机构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以流域综合规划为基础,以明晰和分配初始水权为核心,以实施取水许可制度为重点,将流域控制性工程纳入流域统一管理,建立流域水法规体系,充分发挥流域管理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钱敏  储德义 《中国水利》2005,(13):184-185,188
淮河流域水资源紧缺,污染严重,节约与保护已经成为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最有效途径.针对淮河流域节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淮河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难点,提出政府推进是关键,完善机制和节水技术推广应用是重点的观点,应因地制宜地推进淮河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1.
水土保持与节水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焦居仁 《中国水利》2005,7(13):172-174
通过分析水土保持与水资源及节水型社会的关系,提出了水保生态与节水型社会建设应有的作为.水土保持关键在水,节水定当先行;生态植被建设涵养水源,节水应从源头抓起;水土保持蓄水保土,小流域清水长流,节水致富于民;水土保持减沙淤积,减少了黄河冲沙用水,客观上起到了节省流域总用水量的作用.同时要科学认识森林植被建设对河川年总径流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桑连海  黄薇 《中国水利》2007,(17):18-20
节水型社会建设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不同的流域或区域因水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和用水习惯的差异,节水型社会建设重点也不相同。基于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理论,在明确长江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长江流域水资源特点、经济发展要求,提出了长江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松辽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优化配置水资源,松辽委积极探索水资源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模式,以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等发展战略.今后一个时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目标和任务是:做好流域水资源使用权初始分配工作,努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继续开展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改革,开展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机制研究和实践.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制定区域发展政策,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依靠科技进步和经济杠杆,发挥"松辽管理模式"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4.
水权转换是黄河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宁夏和内蒙古水权转换试点实践丰富了黄河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内容。本文提出了构建以水权制度为核心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制度体系,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用水高效利用与有效保护的水管理体制;通过宏观调控和经济手段,建立与黄河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建立节水工程投资长效保障机制,促进节水工程和节水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加强水权转换制度的技术支撑系统建设,为黄河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5.
杨君伟 《中国水利》2005,(15):23-24
建设节水型社会要运用价格杠杆平衡水资源的供需,并通过水价调整促进水资源供给链改革.具体表现为以水资源费改革来推动水权配置与流域治理,以提高水利工程供水价格促进水管单位向企业化方向发展,以统一城市供水价格及污水处理费促进城市供水企业与污水处理企业的联合重组,通过优化水价结构,促进水利改革.  相似文献   

16.
戴昌军 《人民长江》2018,49(18):10-14
汉江流域在我国水资源配置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水利部于2012年批复了汉江流域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的方案,以探索流域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模式和方法。对汉江流域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以下简称汉江试点)的背景条件(流域用水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水生态环境问题趋于严重以及水资源管理能力较为薄弱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建立汉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实施流域水资源统一调配、加强水源地保护与管理以及构建跨部门和跨区域协调机制等方面的工作及其重要性进行了阐述。根据分析结果,结合汉江流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应推进节水减污型社会建设、合理配置和调度水资源以及完善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与机制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根据节水型社会建设中水权、水市场建立的需要,结合黄河流域宁夏、内蒙古两自治区水权转换的具体实践。研究提出了适应水权转换需要的节水量计算方法,并根据水权转换的要求和灌区各项节水措施节水效果分析,提出了灌区节水潜力和可供水权转换的水量,对灌区实施水权转换过程中的节水工程的节水量计算及灌区可转换水权规模的确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流域水资源评价广义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全面分析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根据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因素,采用系统方法,提出了流域水资源评价广义指标体系,重点分析了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指标的建立及对流域水资源评价的作用,初步提出流域水资源评价核心指标体系。结合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典型地区,讨论采用统一的指标评价流域内不同地区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与水资源的关系。分析表明,采用广义指标评价流域水资源能更好地反映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