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应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遥感(RS)技术相结合,利用蓟县山区的遥感影像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降水及土壤分布情况,计算与率定影响该区域土壤侵蚀的各个因子,计算其近3年的土壤侵蚀量,研究并分析蓟县山区水土流失发展分布情况,为当地水土保持政策制定及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加强,水土流失有持续恶化趋势,青莲水流域内土壤肥力下降,河道泥沙淤积,影响河流行洪安全。本文选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利用ArcGIS的空间叠加分析等功能,分别计算分析研究区内与土壤侵蚀相关的降雨、土壤、植被、地形、土地利用等因子,经叠加分析后生成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图。结果表明,地形地貌因子和土地利用因子是影响流域水土流失的关键因子,研究结果可为广东省中小流域治理提供水土保持方面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在河道整治工程中,传统方法对区域性水土流失的监测准确率偏低。提出河道整治区域水土流失监测与水土保持方法,分别提取降雨侵蚀力因子、植被覆盖因子、坡度因子、土壤可蚀性因子及生物措施因子,在划分水土流失强度等级标准后,通过对水土流失因子的叠加计算,得到水土平均流失厚度,从而确定水土流失级别。通过对比结果发现,该方法能够准确监测水土流失强度等级。  相似文献   

4.
豫西沿黄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矿山开采加剧了局部区域水土流失及其危害。为合理有效防治矿区水土流失,利用水土保持观测站的实测资料并通过典型矿区现场量测、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GIS分析计算等,对豫西沿黄典型矿区土壤侵蚀因子与土壤流失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雨侵蚀力因子作为土壤侵蚀背景因子服从于区域性与潜在性整体规律,虽然其值大小不受采矿活动影响,但它是矿区土壤侵蚀的重要外营力,与矿区土壤侵蚀的其他因子共同作用,影响矿区土壤流失的时空分布;地形因子、土壤可蚀性因子、植被覆盖因子、水土保持措施因子是影响矿区土壤侵蚀发生发展与程度的关键因子,其抑制土壤侵蚀的作用受采矿活动的影响;矿区土壤流失在各时期的分布特点是开采期最大,从基建期到开采期再到停采后的恢复期,土壤流失量变化情况是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土壤流失量空间分布特点是露天采场、排土场占比较大。矿区土壤流失量时空分布特点与矿区采矿活动对土壤侵蚀因子的改变密切相关,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时期是开采期、重点区域是露天采场和排土场。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我国对土壤流失和水土保持定量的研究可通过地块、水流域、区域或国家三大单位,融入统计性和物理性水土流失模式的研究、建立和评价,确定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定量研究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建立我国自主水土资源资料库、提高对土壤流失过程及影响因子的认知和提高水土空间特征认识。参考国外环境研究模型,从三个层次建模,优化我国水土流失评价模型系统,为我国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定量研究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土壤侵蚀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土壤侵蚀定量评价是制定水土保持规划的重要依据。自2001以来,北京市每年发布水土保持监测公报,向社会公告水土流失状况;为了定量评价年度水土流失状况,北京市持续开展了土壤侵蚀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探索:(1)2001—2003年公报采用了基于遥感监测的小区推算法;(2)2004—2011年公报采用了基于降雨侵蚀力模型的小区推算法;(3)2012—2013年公报采用了基于北京市土壤流失方程的定量评价法。对上述3种算法进行比较性研究,总结了各算法的优缺点:小区推算法简单易行,缺点是误差较大;基于降雨侵蚀力模型的小区推算法,需要收集全市降雨站点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分析的准确度;基于北京土壤流失方程的定量评价法,科学合理,避免了小区监测的偶然性和随机误差,但是需要大量基础数据支撑和区域土壤流失方程。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对我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汶川大地震及其产生的次生灾害,使四川省地震灾区水土保持设施损毁巨大、水土流失加剧,灾区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群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损失不可估量。本文从总体上分析了灾区水土保持设施受损情况、新增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及其在社会经济各方面造成的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8.
水土流失预测是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必备内容,是开展水土流失防治的科学基础.水土流失预测方法有土壤流失方程法、类比法、分类分级法、流失系数法等.根据江西省天然气管网工程广丰支线、玉山支线项目的特点,采用分类分级法预测项目的新增水土流失量,确定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为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9.
山区的流域管理某种意义就是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等,如何衡量水土保持的治理成效,评价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在多大的程度和多少时间起到生态恢复、生态保护的作用。该文通过利用遥感技术结合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分析区域水土流失的状况及动态变化,根据分析计算所得的水土流失现状侵蚀图像使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范围得到明确,并按土壤侵蚀强度进行分级,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轻重缓急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之栋  张勇 《江苏水利》2002,(12):36-38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20世纪70年代初引入我国,80年代各地水土保持专家对方程中诸因子的取值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地降雨特征和地理位置等因素不同,降雨侵蚀力因子R的取值亦不同。黄土地区的最佳R指标为R=∑EI_(10),闽南地区的R=∑EI_(60),而黑龙江地区的最佳R值指标是R=∑E_(60)I_(30)式中:  相似文献   

11.
长江科学院水土保持专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科学院水土保持专业以服务治江事业为宗旨,立足长江、面向南方,紧密围绕土壤侵蚀机理,水土流失与江湖泥沙、地质灾害、面源污染等关系,水土保持共性关键技术等,积极开展基础科研与技术咨询,切实履行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科技支撑职责,积极承担相关社会公益责任,为治江事业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经过10 a的发展,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首创移动式坡面水土流失高精度快速测评系统、完善创新以长江上游“排水保土”为代表的长江流域水土保持基础理论、区划理论首次用于中国山洪灾害防治领域、建立泥石流监测预报预警系统,且提出并解决了以工程开挖面与堆积体水土流失测算技术和水利行业标准《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为代表的水土保持共性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张玉华  江宁  张勇 《人民长江》2016,47(23):31-33
为保护丹江口水库水质,探索河南丹库汇水流域特色作物生态种植与氮磷污染负荷削减技术,在河南省淅川县建立坡地柑橘试验小区,采取室外人工模拟降雨,对微地形改造和植物篱的试验小区开展试验观测。结果表明,与对照小区对比,种植柑橘具有一定的水土保持效果,采取树盘等微地形改造措施能显著减少泥沙流失,而采取植物篱措施则可同时大幅度减少泥沙、全氮及全磷流失。为该类地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扩大柑橘种植面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三峡库区是我国主要水土流失区之一,水土流失面积2.8万km2,三峡库区作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的"四大片"之一,从1989年开始实施了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简称"长治"工程)以来,经过20 a的连续治理,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在对库区湖北省秭归县、夷陵区、重庆市云阳县等典型县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三峡库区"长治"工程20 a来的建设成效,主要体现在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库区水土流失恶化趋势得到扭转,2007年与1985年相比,水土流失面积减幅高达28%;通过水土保持规模经营,把山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培育了以茶叶、柑橘为主的经果林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库区群众增产增收,减缓了人地矛盾,提高了环境容量;同时"长治"工程对减少三峡入库泥沙和面源污染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南方坡耕地水土流失过程与调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方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任务迫切而严峻,由于南方或是自然条件、或是经济条件、抑或是农耕文化的原因,现有水土保持措施仍不能很好地满足南方坡耕地治理。在多年从事水土保持经历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实验,探讨南方坡耕地水土流失过程与调控,为南方坡耕地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发现南方坡耕地水土流失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产物,坡面细沟发育是坡耕地水土流失转向强烈的最明显标志。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建设背景下,结合南方实际,将细沟消灭作为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和标准,提出了“排水保土”的坡耕地治理原理、以“调控坡面径流”为核心的坡耕地治理措施总体布局、新型截水沟设计和“保土增肥”技术,以期抛砖引玉,加快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实现水土流失科学防治。  相似文献   

15.
开挖边坡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裸露土质、石质边坡,在降雨的作用下容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对此,以惠州抽水蓄能电站进场公路开挖边坡绿化工程为例,探讨开发建设项目中开挖边坡的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6.
3S技术支持下的汝溪河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水土保持与水土资源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在3S技术支持下开展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动态监测。选取三峡库区汝溪河小流域作为研究区域,根据区域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信息,并综合所收集的当地水保资料和地形坡度数据等,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确定土壤侵蚀类型、强度分级与分布情况。参照《土壤侵蚀分级标准》,对2014年、2015年2个时期的汝溪河进行水土流失动态分析,并采用转移矩阵法对2个时期土地利用转化方向与转化面积进行合理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4-2015年2 a之间,汝溪河小流域的土地利用方式有结构性调整,水土流失分布情况大体趋于稳定,微度水土流失面积略增加,轻度、强度水土流失面积基本持平,中度水土流失略降低,极强、剧烈水土流失情况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末,长江源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不断加剧,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经过多年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国家有关生态建设项目实施,长江源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了一定遏制。基于对当前长江源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现状调查,介绍了长江源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长江源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对策,以为长江源区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8.
水电项目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电项目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研究对于科学辨识水土保持措施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构建了水电项目建成后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全面体现水土保持调水效益、保土效益和植被恢复3大核心效益。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线性加权求和法建立了评价模型,对水布垭水利枢纽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后的生态效应值为0.608 6,高于采取措施前的0.529 9,水土保持措施对因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生态破坏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林草植被恢复率、土壤流失控制比、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林草覆盖率指标是水土保持生态效应的主要影响因子。弃渣场、取料场对水电项目水土保持生态效应影响显著,应与主体工程一样同时治理、同时运行。研究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水利、水电项目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石质边坡生态植被毯防护坡面的水土保持效果,在某高速公路施工现场软弱岩石边坡、碎石边坡段设置植被毯防护区和自然撒播草籽防护对照区,分不同时段对各区植被覆盖度、根系土壤根密度、崩解时间、地表径流量及土壤流失量等与水土保持相关的参数进行了测定,并对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软弱石质坡面采用生态植被毯防护技术,可增加植被覆盖度,减少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效果明显优于直接撒播草籽护坡。该技术在同类边坡防护工程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不同生态护坡下水土保持效果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改  白芝兵  赵迪  任婷艳 《人民长江》2017,48(17):25-27
为研究不同生态护坡措施实施后其护坡效果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选取北京市昌平区朱辛庄水土保持示范基地内的4组不同护坡类型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5 a的植被调查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研究,对各个护坡径流小区的植被状况以及产流和产沙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4种生态护坡实施后,随着时间推移,护坡植物种类会朝着当地土生植物种类发生演替,从而导致护坡的水土保持效果发生变化,每种生态护坡的效果各不相同;单一植物护坡容易受到植物演替规律的影响,而采用工程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护坡形式,水土保持效果则更为持久有效。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生态护坡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