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我们以二甲亚砜作为喇曼介质,在输入为250ps的1.064μm激光脉冲作用下,得到脉宽为50ps左右、波长629.8nm、能量大于200μJ的后向喇曼散射激光,将它作为诊断用的光探针。提出了一种利用偏振棱镜分束的双幅干涉仪。每次打靶能够得到两幅不同时间点的干涉图。用上述探针系统和干涉仪相配合,在单路激光辐照球靶的实验中,得到了激光等离子体相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采用喇曼频移的红光短脉冲探针(0.63μm,100ps)、Wollasion棱镜分束的偏振干涉法,对柱靶(φ170μm)和球靶(φ180μm)形成的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进行测量的结果。 本系统利用六路高功率钕玻璃激光中的两路激光,一路为主激光,脉宽200ps,功率密度10~(14)W/cm~2;另一路用于探针光,脉宽100ps,能量500μJ~1mJ。两路激光的等光程测量由条纹相机来完成。  相似文献   

3.
利用一束激光产生等离子体通道,进而使点火激光能顺利到达高密度区是快点火理论中实现点火的一个重要过程。提出了一种利用神光Ⅱ的二路装置产生通道的设计。该设计将其中一路长脉冲激光(350 ps,1.053μm)辐照靶箔产生等离子体,用另一路短脉冲激光(1 ps,1.053μm)在上述预等离子体中打通道,并将后者的一部分激光经分离和四倍频(0.263μm)后作探针光,采用Normaski型偏振干涉系统对通道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进行干涉诊断测量的实验研究设计。  相似文献   

4.
被动式探针光系统工程化改造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星光Ⅱ激光装置上建立的紫外探针光系统,用星光Ⅱ的子束作为抽运光源,通过倍频和受激喇曼散射,将波长为1054nm、脉宽约为800ps的激光转换成波长为308nm、脉宽约为60ps、能量为1mJ左右的紫外光,作为激光等离子体诊断的光源。原有探针光系统由于受系统结构不稳定及光束质量较差等因素的影响,不能稳定运行。为了提高系统的运行质量和稳定性,对原系统进行了工程化的改造。通过实验验证,探针光系统输出能量能够达到1mJ左右、脉宽约为30ps、均匀性较好、运行成功率大于90%,这一结论满足了激光等离子体诊断光源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激光光谱     
本文报道国内首次开展的激光等离子体X射线吸收谱工作。实验采用新颖的“点投影”方案。该方案使用两路脉冲激光,波长均为1.06μm脉宽均为250ps,能量均为6~10J,其中一路激光以扩展线聚焦的形式辐照在平面铝  相似文献   

6.
在六路系统某一路φ50和φ70mm之间的光路中,我们插入了KDP倍频器及内盛无水乙醇的Raman盒元件。它们与这一路的激光系统、靶场系统一起组成了可见光探针装置。和主激光同源分束产生的φ50mm放大级前的1.06μm激光脉冲,经KDP晶体与Raman盒的倍频,Stokes频移及脉宽压缩作用后,转换成波长为0.63μm的正向或反向受激Raman散射光脉冲。它的脉宽约100ps,能量约1mJ,脉宽压缩率达2.5比1,能量转换率约1%。在  相似文献   

7.
等离子体亚千电子伏波段的光谱学,是直接与激光核聚变、短波长激光等前沿学科相关的重要课题。本文研究了1.06μm激光等离子体X射线辐射的基本特点,给出了K,L,M,N,O谱带辐射随激光能量和原子系数的变化关系。实验是在上海采机所六路激光装置上完成的,激光波长为1.06μm,脉宽为300ps,靶面强度为~14~(14)Wcm~(-2)。采用了自由支撑的透射式光栅谱仪作为光谱分辨元件5F医用胶片为记录元件。透射式光栅  相似文献   

8.
双波长激光测距系统及精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用毫微秒脉宽YAG激光器的基频光(1.064μm)和倍频光(0.532μm)进行双波长激光测距的研究结果。实验装置的测时精度优于22ps(r. m. s.),测距精度优于15cm。若将二倍频改为三倍频(0.355μm)或对输出的二波长激光的脉冲峰值相对抖动进行修正,则测距精度可达厘米级。  相似文献   

9.
Nd:YAG激光器输出的1.319μm激光在众多领域有重要应用,但目前研究重点集中在连续或准连续输出.采取对腔镜镀高选择性膜及使用色散棱镜等措施抑制1.064μm波长振荡、输出1.319μm激光,分别在自由运转及电光调Q两种情况下作了Nd:YAG激光器输出1.319μm波长的实验,得到调Q输出脉冲最大能量56 mJ,脉宽36 ns,斜效率0.2%,激光发散角2.5 mrad,输出能量不稳定度约4%,使用KTP倍频晶体得到660 nm红光输出.结果表明,用此方法实现电光调Q 1.319 μm脉冲激光及其倍频光输出切实可行,具有重要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阎平 《中国激光》2000,27(12):1085-1088
从理论上和系统实验上阐述了一种新型全固化半导体激光抽运探针源。此抽运探针源利用激光增益开关控制的原理 ,通过控制直流偏置电流和射频驱动电流可产生两列重复频率在 1GHz左右 ,脉宽约为 50 ps的激光脉冲序列 ,并且两脉冲序列间的时间延迟在 2 0 0 ps范围可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我国第一台光泵 CF_416μm 激光器。该器件以 TEA CO_2激光器为泵浦源,以其9R(12)跃迁线泵浦长3.77m 吸收池内的冷却 CF_4分子,获得16μm 激光输出.泵浦光由低气压连续增益池压缩线宽,用限孔光阑得单横模,并与光泵腔良好模式匹配,用 KCl 棱镜分开泵浦光和16μm 光,在700mJ 的泵浦源能量下获得25mJ 超辐射输出能量。光量子转换效率7%左右.激光脉宽窄于150ns。整个器件可在约0.5Hg 重复率下,以20mJ 的能量稳定运转数千次。本文描述了低气压连续增益池对输出稳定性及效率的作用,CF_4池温度对激光输出特性的影响,得到 CF_4最佳运转压力及压力变化对16μm 激光脉宽的关系,泵浦源能量与16μm 输出的线性关系。文章还谈及用 CO_2的9R(10)线泵浦时的不同结果,并讨论那些偏离 CF_4吸收峰较远的泵浦线采用高气压连续调谐 CO_2激光器为泵浦源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软X光激光增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的6路钕玻璃激光装置上,取得了复合泵浦类锂Al~(10+)的软X光(10.57nm,15.46nm)辐射的显著受激放大的实验证明.本文报道的软X光激光增益实验是利用6路激光装置中的两束激光合并而成的一束激光完成的.激光经柱面透镜-非球面透镜组合而聚焦到平面铝靶上,焦线长度8mm,宽度约200μm.1064nm激光脉冲由双脉冲构成,单个脉冲的宽度约为250Ps,而两个脉冲的峰值间隔为200ps;激光能量约为20J,聚焦的激光强度约为2.5×10~(12)W/cm~2.实验中使用厚度为1mm的条状平板靶;选择靶的宽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微结构光纤的10 GHz超过1100信道的平坦超连续谱光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一种基于微结构光纤的宽带、平坦超连续谱(SC)光源。利用锁模半导体激光器产生的1.6ps,重复率为10GHz的光脉冲,通过一段80m的色散平坦高非线性微结构光纤(HNL-MF),在1.55μm波长区域产生了谱宽超过100nm的平坦超连续谱。实验中采用的微结构光纤的非线性系数约为11W-1·km-1。光纤具有小的正常色散和平坦的色散特性,在1550nm波长处,光纤的色散值约为-0.58ps·nm-1·km-1,而在1500~1650nm波长范围内,光纤的色散值变化小于1.5ps·nm-1·km-1。实验中获得的宽带、平坦超连续谱在1503~1593nm宽达90nm的波长范围内,具有±2.5dB的平坦度。该宽带、平坦超连续谱能同时提供波长间隔为10GHz,超过1100路的多波长载波信道。通过对光谱滤波,获得了速率为10Gbit/s的多波长脉冲序列。这样的超连续谱光源在波分复用(WDM)光通信系统、光波长变换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日本大阪大学工程部的河田聪教授等人新近开发出以10nm级测定材料表面形状的消失场显微镜。 该显微镜是将试样置于高折射率棱镜上,从其对侧全反射的角度照射激光,便产生称为“消失场”的光,然后采用直径0.1μm的探针测定该“场”。其特点是,采用半导体激光作光源,采用金属不锈钢针作探针,可获得较强的光。  相似文献   

15.
从微波激射器 (maset)发明以来 ,人们就大力研究如何缩短受激辐射光放大的工作波长。随着波长的缩短 ,激射材料中所需能量密度急剧增加 ,这样 ,在波长短到 5 0 nm以下时 ,激射材料必须采用等离子体。可见或近红外波段的激光器常用来产生短波激光研究所需的等离子体 ,虽然也曾使用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在这类实验中 ,将光聚焦在固体靶上形成线状等离子体 (图 1 )。固体蒸发并电离 ,然后膨胀并高速离开靶面。在短暂时间内 (典型值是 2~ 1 0 0 ps) X射线激射沿等离子体线发生 ,激射区域等离子体的温度和密度应满足一定条件 ,范围一般在离靶面…  相似文献   

16.
1 医用微型激光器图1展示了一种采用普通石英光纤将波长3μm左右的激光照射在任意地方的新型激光器系统.该系统将近红外半导体激光用石英光纤导光,前端部位有与激光振荡部分集成为一体的微型团体激光器,故很容易地把目标波长激光照射在人体内.要实现该激光器,需利用半导体激光激励波长3μm.左右的激光产生振荡,并且要在光纤前端安装毫米大小的固体激光器,但是这种激光器  相似文献   

17.
类锂离子软X射线激光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上海光机所6路激光装置上成功地进行了软X射线激光增益实验,利用自制的一维空间分辨掠入射光栅光谱仪研究了1mm厚平板靶激光等离子体中铝和硅的类锂离子的自发发射放大(ASE)性能.实验表明,Al~(10+)离子的5f-3d跃迁(波长10.57nm)的时间积分发射强度随线状等离子体的长度非线性增长,相应的增益系数为2.3±0.7cm~(-1),最大增益长度乘积约为2; 空间分辨光谱显示增益最大的区域离靶面约440μm.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制成一种新型可调谐染料激光器.这台激光器采用Nd~(3+):YAG倍频激光和三倍频激光泵浦,用微机控制由光栅和棱镜组成的调谐系统,自动调谐激光器的输出波长,并同时自动显示激光波长.连续调谐范围复盖着整个可见光区(波长从0.42μm至0.71μm),激光脉冲宽度在30~50ps之间,平均功率大于2mW,峰值脉冲  相似文献   

19.
紫外激光探针是研究激光等离子体冕区相互作用的重要诊断工具之一.我们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高功率激光物理实验室六路激光打靶装置上建立了一种新型的波长为266nm紫外激光靶针系统,初步利用它测量了玻璃微球靶和微管镁靶的激光等离子体电子密度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发展过程.可见光探针由于波长较长,在等离子体中的拆射效应明显,故一般只能测量临界密度以下的电子密度,难以适应冕区物理研究的需要.1980年美国利弗莫尔实验室首次研制成1.06μm光四倍频的紫外激光探针,但总转换效率较低,尤其是通过ADP晶体后级信频的转换效率仅达5%.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描述了产生皮秒光脉冲的1.5μm InGaAsP锁模激光器的结构与制备,详细地叙述了该器件在连续和锁模时的一些激光特性。在重复频率为960MHz下,该激光器可产生脉宽为18.8ps的超短光脉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