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种类的甲酸吸收剂对共聚甲醛的影响有很大的差异。主要研究了硬脂酸盐类、金属氧化物、酸吸收剂A (国产)、酸吸收剂B (德国科莱恩)等甲酸吸收剂对聚甲醛的黄色指数、甲醛和甲酸吸收效果以及低碳钢板腐蚀程度的影响。综合分析表明,硬脂酸盐类作为聚甲醛的甲酸吸收剂效果最差,而酸吸收剂A是聚甲醛最合适的甲酸吸收剂,其不会改变POM的白度,可大幅度降低甲醛含量,且对碳钢的腐蚀程度最弱。  相似文献   

2.
将受阻酚类抗氧剂A、有机亚磷酸酯类抗氧剂B、三聚氰胺和EBS复配后加入聚甲醛MC90中共混挤出,对不同复配助剂配方样品进行了熔体流动速率、热失重、不稳定端基含量、表面甲醛含量和氧化诱导期等分析测试。结果表明,6#助剂配方,即抗氧剂A:B=5:2,三聚氰胺添加量为0.1%,EBS添加量为0.1%时,MC90热失重5%的时间由36.1min提高至43.7min,不稳定端基含量由1220μg·g~(-1)降低至816μg·g~(-1),表面甲醛含量由6384μg/100gPOM降低至5089μg/100gPOM,氧化诱导期由19.9min提高至33.2min,该助剂配方能显著提高MC90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3.
氧化镁对聚甲醛热稳定作用和成核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氧化镁用作聚甲醛(POM)的甲酸吸收剂对POM的热稳定作用。通过热失重率、TGA、平衡扭矩和力学性能的测试,确定了氧化镁的最佳用量范围。同时,在研究中发现氧化镁对POM有结晶成核作用,可有效提高POM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用220℃等温热失重法通过对热失重率和热失重速率的测试研究了共聚酰胺(COPA)作为甲醛吸收剂对聚甲醛(POM)热稳定性的影响同时用HAAKE转矩流变仪对平衡扭矩进行测试.其熔体粘度随COPA加人量的增加而增大,表明POM体系热稳定性提高。热重分析(TGA)所得的特,征温度的增大也表明COPA能提高POM的热稳定性.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偏光显做镜(PLM)观察的结果表明COPA能提高POM的结晶性能,即COPA对POM具有显著的热稳定作用和一定的结晶成核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差式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及偏光显微镜研究高分子甲醛吸收剂共聚酰胺(COPA)和密胺树脂(MF)对聚甲醛(POM)的热稳定性能与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高分子甲醛吸收剂都能起到结晶成核剂的作用。同时,COPA对POM的热稳定性效果要优于MF,但会提高POM的黄色指数,而MF会降低POM的黄色指数。  相似文献   

6.
聚甲醛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导致热稳定性较差,在加工前要进行必要的热稳定化处理。从分子结构着手主要有封端法和熔融后处理法,从体系组成着手可添加抗氧剂、甲醛吸收剂和甲酸吸收剂共同组成一个热稳定体系。综述了聚甲醛热稳定化处理的主要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及偏光显微镜(PLM)研究高分子甲醛吸收剂共聚酰胺(COPA)和密胺树脂(MF)对聚甲醛(POM)的热稳定性能与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高分子甲醛吸收剂都能起到结晶成核剂的作用。同时COPA对POM的热稳定性效果优于ME的,但会提高POM的黄色指数,而MF会降低POM的黄色指数。  相似文献   

8.
利用经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的玻璃微珠,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直接和间接共混挤出方法制备玻璃微珠填充改性聚甲醛(POM)复合材料。对两种方法制备的POM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分析了玻璃微珠含量对间接法制备的POM复合材料熔体流动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间接法制备POM复合材料,当玻璃微珠质量分数为2%时,POM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为8.94 k J/m2,当玻璃微珠质量分数为5%时,POM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达到最大值,为124 MPa,较直接法制备的POM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28.1%和27.8%。添加适量的玻璃微珠有助于改善POM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性能和热稳定性,当玻璃微珠质量分数为5%时,POM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达到11.2 g/(10 min),较纯POM提高了24.4%;当玻璃微珠质量分数为10%时,POM复合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达到最大值,为400℃,较纯POM提高了近50℃。  相似文献   

9.
将热塑性聚氨酯(TPU)、抗氧剂、紫外光吸收剂、光稳定剂、甲醛吸收剂、润滑剂、晶核剂等助剂与聚甲醛(POM)进行共混制备了高韧耐候改性POM,分析了紫外光老化实验后POM的力学性能变化、光稳定性以及色差等.研究表明,经1000 h紫外光老化后,高韧耐候改性POM的力学性能、光稳定性及色差得到明显改善.其中拉伸强度、弯曲...  相似文献   

10.
分别采用硬脂酸钙和水合滑石粉作为卤素吸收剂生产拉丝级聚丙烯(PP)1102K,分析了两种卤素吸收剂对PP灰分、力学性能、黄色指数及后加工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硬脂酸钙可将产品灰分降低至250μg/g,并提高了产品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1.
通过低聚环氧基封端聚硅氧烷(E-PDMS)与甲醛和苯酚的共聚合反应,制备了增韧改性酚醛树脂。用傅里叶红外光谱、电子万能试验机和热重分析仪表征了共聚产物的结构、改性前后酚醛树脂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研究了4种不同摩尔质量的E-PDMS对改性酚醛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酚醛树脂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优于未改性酚醛树脂;E-PDMS(环氧当量950 g/mol)改性酚醛树脂失重20%的温度、峰值温度及残炭率(800℃)均高于纯酚醛树脂,分别为448℃、572.9℃和55.6%;低摩尔质量的E-PDMS有利于酚醛树脂的改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钛酸酯偶联剂对氧化锌(ZnO)进行表面改性,改性ZnO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制备LDPE/ZnO复合材料。分析ZnO形貌及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阻尼性能、隔声性能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ZnO与LDPE具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ZnO可以提升LDPE/ZnO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隔声性能及热稳定性,四针状氧化锌(T-ZnO)添加量为5%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好,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3.
杨锋  向明 《塑料工业》2008,36(6):38-41
采用非均相碱液法对共聚甲醛进行端基稳定化处理,研究了稳定化过程中碱性催化剂种类、用量、液比(碱性处理液体积与共聚甲醛质量之比)、处理温度及处理时间对端基稳定化效果的影响.通过比较共聚甲醛稳定化前后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的变化,判断共聚甲醛分子链在稳定化处理中是否发生降解断链.测定稳定化前后共聚甲醛在222℃真空下60min内的热失重率评价稳定化的效果及共聚甲醛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碱性催化剂的碱性过强会使共聚甲醛在处理过程中发生碱解,导致树脂MFR升高.利用三乙胺作为碱性催化剂时,共聚甲醛经过稳定化处理后,MFR保持较好,当处理液pH值控制在12~13之间、处理液中三乙胺的质量分数为l%、液比在(3~5):1之间、处理温度为l40℃、处理时间为60min时,端基稳定化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塑料》2015,(5)
利用生物基单硬脂酸甘油酯和氧化锌为原料,无水氯化铝为催化剂,制备了生物基单硬脂酸甘油酯锌,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表征其结构。将其作为稳定剂用于PVC制品中,通过电导率、热重分析,刚果红和热老化测试其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硬脂酸钙和单硬脂酸甘油酯锌质量比为3:1时,热稳定性最好,不易"锌烧",热稳定时间、静态热稳定时间(tS_)和热稳定时间(t_2)分别达到70.0、35.5、75.0 min,较纯PVC分别提高60.0、29.7、56.0 min,比市售的Ca St_2/Zn St_2(40.0、24.5、71.0 min)有显著的提高,热重结果显示,表观动力学参数E/ln A值比纯PVC增大了0.12,第一阶段失重率较纯PVC有显著降低,从热降解动力学层面证明了稳定剂能有效提高PVC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5.
采用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对聚甲醛(POM)进行改性,经共混纺丝制得POM/PBS共混纤维,研究了POM/PBS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以及共混纤维的热稳定性、结晶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BS对POM有一定的增塑作用,可以降低POM的黏度和剪切敏感性;添加PBS可降低共混体系的熔点、结晶温度和结晶度,POM的熔点为168.6℃,结晶温度为145.6℃,结晶度为78.6%,而加入PBS质量分数20%的POM/PBS共混体系的熔点为165.7℃,结晶温度为139.7℃,结晶度为68.9%;PBS增大了POM的球晶尺寸,但PBS质量分数超过15%时,由于发生相分离而产生PBS的环带球晶;当PBS质量分数为10%时,POM/PBS共混纤维力学性能最好,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达到1 264 MPa,9.5 GPa,相比纯POM纤维分别增加了25.8%和15.9%。  相似文献   

16.
采用粒径为3μm和40μm复配的氧化锌粉体为导热填料以改善粉体在聚丙烯(PP)中的堆积密实度,以PP接枝马来酸酐为相容剂,与PP共混塑化,制备出PP/氧化锌导热复合材料,并对该导热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3μm和40μm氧化锌质量比为1:3、且总添加量为40%(体积分数)时,所得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达到1.83 W/(m?K),热扩散系数为0.93×10-6 m2/s;相对于单一添加3μm或40μm粉体时,前者分别提高了15.8%和7.0%,后者分别提高了17.7%和12.0%;同时导热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介电特性、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均能满足对绝缘导热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AC发泡剂与增塑剂对PVC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料》2016,(1)
采用热失重分析仪对偶氮二甲酰胺(AC)及其与氧化锌(ZnO)复配体系的分解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模压发泡法制备了PVC发泡材料,研究了AC/ZnO及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对PVC发泡材料力学性能及体积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AC/ZnO复配的最佳比例为1∶1,此时最高分解速率温度为173.97℃。添加AC/ZnO质量分数为6%时,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良好,体积密度降至0.67 g/cm~3,在此基础上添加DOP质量分数为10%时,材料的体积密度降至0.44 g/cm~3,但力学性能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改善重质碳酸钙粉体的分散性、流动性以及提高其与树脂材料的融合性,将聚乙二醇-300(PEG-30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硬脂酸钠进行复合配比,制成水性复合改性剂。对重质碳酸钙进行干法表面改性,并对改性前后粉体的吸油值、沉降体积以及表面形貌进行测试和表征。将改性后的重质碳酸钙以质量分数25%,30%,35%和40%添加到聚丙烯(PP)材料中,制成PP/重质碳酸钙复合材料,测试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断面微观形貌。研究结果表明,PEG-300,SDS和硬脂酸钠的质量比为6∶2∶2时,表面改性效果最佳,重质碳酸钙粉体的吸油值从32.7 mL/100 g降至15.5 mL/100 g,沉降体积从4.1 mL/g降至1.0 mL/g。水性复合改性重质碳酸钙粒径小、分散性更高,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更好。水性复合改性剂的活化性能及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均优于对照品硬脂酸;随着重质碳酸钙粉体含量的增加,PP/重质碳酸钙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先增大后减小,质量分数为30%时力学性能最佳。弯曲强度达到45.75 MPa,拉伸强度达到32.58 MPa。  相似文献   

19.
将二甲基硅氧烷、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屏蔽剂、甲醛吸收剂与聚甲醛(POM)共混制备了耐候型POM,分析了光老化、热氧老化、水热老化实验后耐候型POM的性能、结构变化及助剂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耐候助剂提高了POM的力学性能保持率;POM的老化过程主要发生在无定形区域,且对光尤为敏感、热氧次之,对水热的影响较小;耐候助剂主要分布于无定型区域,在发挥耐候效果的同时,由于紫外线照射,本身会被消耗。  相似文献   

20.
光敏剂对聚乙烯地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了环境条件下各种光敏剂对聚乙烯地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硬脂酸铁在环境降解过程中起着主要的光增敏作用,添加浓度为0.2%和0.4%时,聚乙烯地膜降解最快,环境降解25 d 后其断裂伸长率保留率降到10%以下,30 d 后变为碎片;二茂铁的光敏化作用弱于硬脂酸铁;N,N-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单独使用起着防老化的作用,与硬脂酸铁配合使用,可以延长聚乙烯地膜的诱导期,但后期又加速了地膜的降解。N,N-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与二茂铁配合使用的降解周期要比与硬脂酸铁配合使用的降解周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