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水城市的绿地系统是城市绿色构架的重要体现,也影响着山水格局的形成和山水资源的维护,因此选择适合山水城市本土性的绿地系统发展模式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在分析兰州、晋城和南京三个典型山水城市绿地系统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现阶段山水城市绿地系统发展的普遍特征和问题,以此结合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的山水格局和城市布局,提出了本土性的“山-水-城”相融的绿地系统规划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随着杭州城市建设需求的转变,城市风貌特色成为城市精神的体现,城市风貌塑造成为城市新的发展诉求。当代杭州一方面极力保护"三面云山一面城"历史空间格局,力求延续"中国传统山水空间的典型意境",另一方面则面临着保护压力下难以抵挡的发展洪流。以杭州为例,试图探索如何从总体城市设计角度进行城市风貌管控,协调好城市特色塑造与风貌管控之间的关系,坚持以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保护为核心,保持和延续"诗画江南、灵秀精致、山水城相依"的历史风貌格局,发展和营造"拥江而立、疏朗开放、城景文交融"的大山水城市特色风貌,并从建立系统的风貌管控体系出发,引导城市风貌、塑造城市特色、延续城市文脉。  相似文献   

3.
山地城市因其城市地貌高低起伏、山水相依,城市建设依山傍水、因地制宜,形成了独特的山水景观与山水文化格局。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城市水系的景观文化规划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该文将以英德市为案例,探析景观文化策略下我国山地城市的水系规划,强调水系景观和水系文化的关键在于将山地城市水系的生态服务功能与地方"山水格局"充分结合,具体策略包括:①以保护修复为主建立山水生态格局;②以山水格局为形营造水景观;③以传统传承为境彰显水文化。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城镇特色风貌缺失问题,融合中国传统城市设计思想与山水城市理念,提出山水意象的概念,从山水格局、山水人文与山水建筑3个层面构建城镇特色空间理论分析框架,并将山水意象理念与城镇特色空间规划体系相整合,指导城镇空间特色塑造。本文以黄山屯溪新安江滨水空间为例,对其整体格局与特色要素进行分析,提出格局融合、人文融汇、意象融入优化策略,塑造具有徽州山水特色的城镇空间。  相似文献   

5.
张捷 《山西建筑》2009,35(22):18-20
通过对相应史料的分析研究绘制数字化历史地图,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城市空间变迁的内在逻辑,研究内容包括梳理南京城市空间构成要素、重新审视历史空间格局与“山水圈层”的互动关系、建立认知城市历史空间的图式系统。  相似文献   

6.
加强名城保护,再现南昌城市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荔珍 《规划师》2004,20(11):38-40
通过对南昌山水风貌、古城格局、特色街区、物古迹及革命遗址的保护与规划,延续城市整体空间格局,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品质,全面体现城市的景观特色及人特色。  相似文献   

7.
陈薇 《建筑师》2013,(5):85-95
本文以南京和杭州为例,探讨道路遗产于历史城市的重要性、现实的窘境以及在发展过程中的保护策略。作者提出:道路遗产作为骨干,在历史城市中具备的礼仪威严、文化厚重、生活活力和交通属性,必须通过对城市格局与山水环境、绿化和建筑的多元特色、廊道以及历史文化街区等进行关联保护,才能真实传承,并成为保护历史城市的重要思路和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南京明城墙景观再生方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明城墙作为历史文化遗产,流传到今天被赋予了作为城市景观的新价值。本文在调研南京明城墙景观再生的格局与现状的基础上对其与南京城市山水格局、古都风貌的关系以及明城墙遗址公园、明城墙周围景观环境整治方面的现存问题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传统城市积淀的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开始走向消解,城市特色丧失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面对当前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问题,文章从富平这一典型案例入手,探讨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保护和传承策略,提出开阔视野、建立信息库、类型化保护等策略,组构出规划保护结构。通过研究古城山水形势与人文空间塑造,从构建未来城市格局秩序的角度,确立城市发展新轴线,思考规划布局和关键空间建设,串联城市外围要素,构建郊野环线,统筹布局城市标志空间,构建融汇古今的富平山水人文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0.
以桂林市中山路改造的城市设计为例,从尊重自然环境、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创造有特色的城市建筑等方面出发,分析了桂林典型的山水城市特征,城市设计对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的利用以及对城市传统格局的保护,依据桂林地方建筑的特点,提出了强化城市特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仙居县山水特征显著,而城市迫切的发展需求导致了盲目过度开发,为避免进一步导致山水资源景观破坏,有效引导与管控彰显仙居县山水城市特色的空间形态构建,笔者参与了仙居县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总结当前总体城市设计空间格局构建与管控的一般技术路径,探讨并反思山水城市内涵、山水城市空间形态的作用因素及总体城市设计过程中空间形态构建管控难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四态融合"为目标,"双向管控"理论模型为技术路径的山水城市总体城市设计方法,通过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导向的基础形态模拟与基于山水城市美学目标的山水形态修正模拟,实现空间模拟双向综合,构建四态融合的仙居山水城市空间格局,并提出三类管控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12.
平遥古城环城地带风貌格局恢复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中国传统城市在快速发展中发掘并延续传统风貌格局的可行途径进行了探索,以平遥古城环城地带为研究对象,顺应自然山水环境,探寻古城风貌特点,挖掘和解读其中蕴涵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和自然山水要素。通过梳理保护、织补整合、构建重塑等环节,再现与古城唇齿相依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恢复古城风貌格局特色。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楼阁在城市景观空间中具有标志性作用。它不仅是所处场地之地标建筑,且建筑形态及场所空间更能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山水环境的整体意境。本文以南京栖霞山虎山碧云楼建筑设计为契机,针对栖霞山主景区景观现状存在的山阙缺形问题,提出虎山景观格局重塑方案,明确在栖霞山风水环境格局特征下的碧云楼选址;从栖霞山历史文脉传承和新景观意境塑造入手,对碧云楼形态选择、尺度控制、建筑形式进行设计研究,塑造沿江景观带上虎山山巅“有凌云意”的场所精神;探索既延续城市历史景观文脉,又契合城市景观新秩序的山地楼阁建筑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楼阁在城市景观空间中具有标志性作用。它不仅是所处场地之地标建筑,且建筑形态及场所空间更能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山水环境的整体意境。本文以南京栖霞山虎山碧云楼建筑设计为契机,针对栖霞山主景区景观现状存在的山阙缺形问题,提出虎山景观格局重塑方案,明确在栖霞山风水环境格局特征下的碧云楼选址;从栖霞山历史文脉传承和新景观意境塑造入手,对碧云楼形态选择、尺度控制、建筑形式进行设计研究,塑造沿江景观带上虎山山巅“有凌云意”的场所精神;探索既延续城市历史景观文脉,又契合城市景观新秩序的山地楼阁建筑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楼阁在城市景观空间中具有标志性作用.它不仅是所处场地之地标建筑,且建筑形态及场所空间更能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山水环境的整体意境.本文以南京栖霞山虎山碧云楼建筑设计为契机,针对栖霞山主景区景观现状存在的山阙缺形问题,提出虎山景观格局重塑方案,明确在栖霞山风水环境格局特征下的碧云楼选址;从栖霞山历史文脉传承和新景观意境塑造入手,对碧云楼形态选择、尺度控制、建筑形式进行设计研究,塑造沿江景观带上虎山山巅"有凌云意"的场所精神;探索既延续城市历史景观文脉,又契合城市景观新秩序的山地楼阁建筑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山地城镇旧城区改造规划的开发强度、山水格局、城市文化等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以彭水县旧城江东片区为例,提出从经济可行性角度,确定旧城改造容量分区;从山水特征角度,确定旧城的整体格局;从城市文脉角度,构建城市空间结构,以期为山地城镇旧城区改造规划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山水骨架是东方山水城市的空间结构基底,山水骨架建构是其塑造城市空间特色、摆脱景观趋同性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东方城市山水骨架的内涵及特征进行研究,提出应当凝练区域山水形态及城市山水格局特征,明确城市空间发展目标,然后进行城市山水骨架意象研究及建构探索。最后以山水资源丰富的蚌埠市为案例城市,探讨在总体景观规划阶段,如何理性与艺术相结合地建构城市山水骨架,提升山水城市的空间艺术。  相似文献   

18.
沈丹杰  杨宇振 《新建筑》2024,(2):116-121
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建设过程有不同诉求。如何面对上一个阶段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关键和普遍性议题,是一个“精明更新”的议题。绍兴政府试图通过“削楼”方法修复和延续古城的历史传统格局,进而引发社会广泛讨论。文章首先探讨作为城市更新空间策略基础的自然山水格局与水系空间;进而分析当下的城市空间矛盾,借鉴多个国际城市的精明更新案例,结合绍兴城的传统空间特征提出重生水路、登高揽胜与重塑城市多样生活的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新建筑》2016,(5)
《周礼》《管子》中的营城思想与世俗的风水理论,构成了影响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主体内容,并普遍作用于城市格局的营建。结合上述思想与理论,在对两周齐临淄城的营建过程和周边山水环境进行梳理的基础之上,从城市基底与山水行胜、山水轴线与城郭朝向、城市道路与景观渗透、区域勘度与形神意蕴等方面,研究了城市山水格局营建的手法与特征。最后,从区域空间单元的建立、城市格局要素的组织和山水人文情怀的渲染三方面,归纳了早期古代城市山水格局营建的一般经验,以鉴当代。  相似文献   

20.
城市建设与城市历史保护之间的选择与平衡关系,向来是城市发展的首要难题。六朝古都南京,更是蕴含丰富的历朝古都城市历史信息,其城市格局与城市肌理的演变更是城市历史信息传递、延续的直接呈现。南京老城南作为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居住生活区,其城市肌理的变化与发展,直接反映着老城南人不同阶段的传统生活方式及城市生活空间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