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朝阳沟阶地肇源-裕民鼻状构造的录井资料解释标准,开展对该区扶余油层组录井显示特征的分析研究,在归纳该区在含油性、物性方面录井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油层、油水同层及水层的气测、岩石热解、岩石热解气相色谱等资料的响应特征,建立了定量及半定量解释标准,通过对该区18口井40个试油层荧光显微图像、轻烃谱图形态的统计分析,分别归纳了这两项资料在油层、油水同层和水层上的谱图形态特征.上述各项资料的综合应用可实现对该区不同储集层的有效解释评价,解释符合率达到88.9%.油层、油水同层现场应用实例分析表明,利用该综合解释评价方法得出的结论与试油结果吻合,同时对于其他区块不同储集层的解释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轻质油储集层常规气测录井过程中,由于油质轻烃类组分随钻井液返出井口后挥发逸散严重,所检测的钻井液中烃类组分含量失真,储集层解释评价难度大。热解气相色谱录井技术以相对能真实反映轻质油储集层烃类组分含量的岩屑或岩心样品为分析对象,可完成一般为C8—C37各个单体烃的检测和样品谱图分析,实现储集层产液性质的评价。通过对台北凹陷多个区块29口井不同轻质油储集层样品岩石热解气相色谱特征评价参数(碳数范围、主峰碳、Pr/nC17、Ph/nC18、OEP)的统计,结合不同储集层谱图特征,对照试油结果,建立了适用于该凹陷不同轻质油储集层的综合解释评价标准。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在快速判断油层、油水同层、含油水层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吐哈盆地台北凹陷储集层的录井解释评价提供了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3.
邓强  张卫平  桑月浦 《录井工程》2012,23(2):46-48,92
渤海湾盆地QHD33区块稠油储集层气测C1含量高而重烃微量或几乎没有,属于一种特殊气测烃组分结构组成的储集层,利用常规气测录井规律无法进行解释评价。针对这一问题,在分析该区块油藏形成环境和烃类菌解及对储集层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类稠油储集层的岩石热解、热解气相色谱、气测以及常规岩屑与岩心分析的录井特征。实例分析表明,根据这些特征可实现该盆地QHD33区块特殊气测烃组分结构组成稠油储集层的有效解释评价,同时对该盆地其他区块非常规储集层的录井特征分析与解释评价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岩石热解录井侧重利用所分析的各特征参数及其组合规律或关系图板来解释评价储集层的流体性质,而热解气相色谱录井则侧重通过不同谱图形态特征来反映,两者各有优势。从突出两者优势的角度出发,以辽河油田茨120区块沙河街组沙三段地层为例,分别探讨岩石热解录井的S1和S1/S2解释评价标准与不同储集层的热解气相色谱录井谱图特征识别方法,进而将两种解释评价方法结合,可实现不同储集层的有效识别,提高储集层解释评价符合率。该区块两口井4个不同储集层的解释评价实例分析表明效果较好,对于该区块的进一步开发具有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朝阳沟阶地肇源一裕民鼻状构造的录井资料解释标准,开展对该区扶余油层组录井显示特征的分析研究.在归纳该区在含油性、物性方面录井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油层、油水同层及水层的气测、岩石热解、岩石热解气相色谱等资料的响应特征.建立了定量及半定量解释标准.通过对该区18口井40个试油层荧光显微图像、轻烃谱图形态的统计分析,分别归纳了这两项资料在油层、油水同层和水层上的谱图形态特征。上述各项资科的综合应用可实现对该区不同储集层的有效解释评价.解释符合率达到88.9%。油层、油水同层现场应用实例分析表明,利用该综合解释评价方法得出的结论与试油结果吻合.同时对于其他区块不同储集层的解释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伟  刘深艳 《录井工程》2015,26(2):46-49,91,92
为了准确地识别和评价低电阻率油层,提高录井解释符合率.通过分析渤海地区低电阻率油层的特征及形成机理.对低电阻率油层采取气测录井和岩石热解气相色谱录井等录井方法识别和评价进行了探索。气测录井利用全烃及烃组分以及气体比率L_M、L_H和H_M曲线在油水层的组合形态来判断储集层流体性质。岩石热解气相色谱录井利用检测的碳数分布特征和岩石热解气相色谱谱图形态建立了评价低电阻率油层的标准。综合应用这两项录井技术.识别和评价了渤海地区BZ油田群等多个油田50余口探井共计62个低电阻率油层.其中油层和差油层42层、油水同层12层、含油水层8层.经试油论证.总体符合率达到90%以上.减少了低电阻率油层的误判和漏判。  相似文献   

7.
刘艳林 《录井工程》2011,22(1):45-48
辽河坳陷兴隆台潜山7区块断层发育,属于裂缝型油藏,储集层解释评价难度大。针对这一情况,尝试应用地球化学录井中的岩石热解与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技术为解释评价手段,依据录井作业实践中总结归纳的岩石热解解释标准和热解气相色谱谱图特征,对该区块储集层的解释评价进行了阐述。实例分析表明,解释评价符合率较高,应用效果较好,可作为兴隆台潜山7区块储集层解释评价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东濮凹陷文留区块浅层稠油储集层气测录井异常显示微弱,属于一种特殊气测烃组分结构组成的储集层,单纯采用常规气测录井方法难于进行有效解释评价。通过分析该区块油藏形成环境和烃类菌解及对储集层的影响,探讨该类稠油储集层的气测、常规地质、岩石热解和热解气相色谱录井的响应特征,以岩石热解录井产油率指数和原油轻重组分指数,判断中-重质油和稠油(Ⅰ型、Ⅱ型)原油性质的图板为基础,结合前人对该区块天然气、凝析油、轻质油的评价标准,建立了不同原油性质储集层录井综合划分标准,并针对稠油储集层的开发明确了相应的开采方式。实际应用表明,稠油储集层的识别效果较好,该标准的建立填补了该区块稠油储集层评价无据可依的空白。  相似文献   

9.
虽然岩石热解气相色谱录井技术在酒东盆地储集层解释评价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解释方法单一,仅依靠样品峰积分面积大小和谱图形态判别油水层,人为因素对解释评价结果影响较大。为了进一步提高录井解释水平,通过对14口井32层岩石热解气相色谱录井资料的统计分析,结合试油结果,在阐述不同储集层基本谱图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单层多样和邻井同层系油样组分体积分数与碳数分布对比图,刨建了轻重比与样品峰积分面积交会图板,确定了以基本谱图与派生谱图相结合的定性解释和应用交会图板的定量评价方法。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的解释符合率达到了80%以上,为玉门油田酒东盆地储集层的录井解释评价提供了可靠手段,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地评价渤海湾地区储集层流体性质,通过岩石热解、热解气相色谱及轻烃分析等地化录井技术在渤海湾地区的应用,建立了区域性的地化录井综合评价方法和解释标准,结合热解气相色谱谱图、轻烃组分谱图的形态,对该地区储集层的流体性质和油气层进行评价,取得了良好效果。在70多口井196层的应用中,解释符合160层,符合率达81.6%,以其中X 4井、X 3井、X 8井为例介绍了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潘桂林 《录井工程》2009,20(4):17-21
吉林油田陆续发现了荧光显示级别低的油水层及生物氧化降解重质油显示油气水层、残余油显示油水层、束缚油显示水层的特殊疑难层,该类疑难层应用常规录井难以识别,解释评价符合率非常低。针对这一情况,探讨了应用岩石热解、热解气相色谱、定量荧光和罐装气分析技术结合相关技术手段解释评价油气水层的方法。对于轻质油造成的荧光显示级别低的储集层。给出了解释评价标准和辅助识别图板;对于生物氧化降解、残余油和束缚水显示的特殊疑难储集层,应用岩石热解地化参数(S0+S1、PR)、定量荧光相当油含量、核磁共振PK分析束缚水含量和自由流体含量等参数,结合热解气相色谱谱图和定量荧光谱图特征可进行有效识别与解释评价。实际应用表明,不同录井技术的综合应用实现了对上述疑难层的有效识别与准确解释评价,提高了吉林油田油气层的整体解释评价符合率。  相似文献   

12.
《录井工程》2021,32(3)
稠油作为一种非常规油气资源,具有高密度、高粘度的特点,应用常规地质和气测录井技术无法有效进行准确的储集层流体性质评价,导致解释符合率偏低。针对辽河油田西部凹陷稠油层评价难题,应用岩石热解、热解气相色谱两项地化录井技术进行稠油层识别,并应用三角函数多项式算法,实现了热解气相色谱图的量化表征,提升了地化录井定量化水平,丰富了稠油层评价参数。通过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结合试油数据,进行敏感参数优选,建立了2项稠油层评价图板,能够准确识别储层含油丰度和流体性质,满足油田勘探开发需求。  相似文献   

13.
邱斌  雷军 《录井工程》2016,(3):52-58
目前,塔里木轮南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期,因此在实施轮南二次开发的同时,开展了轮南油田水淹层录井新技术应用研究。根据轮南油田储集层水淹程度不同导致录井发生相应变化规律的特征,以国内常用的岩石热解、轻烃分析、热解气相色谱、定量荧光、荧光显微图像5种录井技术为基础,借鉴东部油田多年来水淹层录井评价研究成果,结合轮南油田的实际情况及各种方法的优势,探索一种综合性水淹层解释评价趋势法,旨在为投产选层和射孔位置确定提供依据。通过对轮南油田现有资料结合完井试油资料的分析研究,初步建立了该地区储集层岩石热解、轻烃分析、热解气相色谱、定量荧光、荧光显微图像谱图水洗特征以及储集层水洗程度定量评价标准。该方法用于轮南地区主力油层三叠系油层组解释13口井17层水淹层,经完井试油验证符合13层,其判别符合率为76.5%,应用效果较好。轮南油田开展水淹层评价应用研究,拓展和完善了该地区录井水淹层评价的思路,对提高采油效率、提升油田开发水平具有重要价值,故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石艳芳 《录井工程》2009,20(4):27-30,39
岩石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已成为识别油水层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勘探对象日趋复杂,单纯以谱图形态进行油水层解释评价,虽然具有直观且解释评价快速的特点,但由于标准形态界定采用非量化的方式,解释评价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显然已不能满足精细勘探开发的需求。针对这一情况,在分析低渗透率储集层岩石热解气相色谱分析参数与油水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英台、裕民地区11层67个样品的热解气相色谱分析参数与试油结果的统计对比分析,引入了量化表征碳数分布范围,反映有机质丰度、母质类型和演化程度的∑nC21-/∑nC22+比值和电测电阻率解释评价图板。应用表明,其油水层的解释评价符合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尤其重要的是该图板的应用为岩石热解气相色谱的解释评价由单纯以谱图形态特征的判断向量化综合评价过渡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伊通盆地梁家构造带浅层油气层录井解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通盆地梁家构造带浅层齐家组和万昌组储集层岩石埋藏浅、胶结疏松、含油岩屑随钻井液上返过程中油气逸失量大,造成岩屑录井油气显示级别低,给常规录井发现油气显示与解释评价油气层带来困难。针对此问题,结合浅层齐家组和万昌组油气特征和油质特点,尤其是氧化重质油特征,分析认为对于浅层齐家组和万昌组以产油为主的储集层应以岩石热解地化、岩石热解气相色谱、岩石物性分析为主,同时参照岩心、井壁取心、气测等进行解释评价;而对于浅层万昌组以产气为主的储集层应以气测录井为主,并结合岩心、岩屑显示级别以及岩石热解地化含油气总量进行解释评价。实例分析表明,该指导原则与解释评价思路不但在梁家构造带浅层解释评价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而且对于类似储集层,尤其是氧化重质油储集层的解释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朝阳沟油田属大庆外围低渗透油藏,经过几十年注水开发,含水逐渐升高,油水关系复杂,储集层剩余油挖潜难度日趋增大。在应用岩石热解、热解气相色谱、荧光显微图像解释评价水淹程度的基础上,通过归纳近两年来朝阳沟油田所钻的两口密闭取心井资料以及其他投产井资料,总结低渗透油层剩余油的录井资料特征,可以较准确地认定低渗透储集层剩余油富集部位,较好地判断储集层剩余油分布情况及潜力,进而建立朝阳沟油田剩余油射孔选层依据为:1剩余油饱和度应该大于37%的油层;2热解气相色谱主峰碳响应值大于1.2mV,且解释为中水淹以下的油层;3厚度一般大于1.5m的油层。实践证明,该方法在朝阳沟油田低渗透油藏开发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位于渤中凹陷西南部的渤中19-6构造在潜山已发现渤海湾盆地最大的凝析气田,在录井过程中,由于荧光显示微弱,快速准确识别储集层含油气性难度很大,通过地化录井资料统计分析,总结出适用于该构造凝析气藏准确识别和评价的方法。根据轻烃丰度、∑(C_6-C_9)和热解气相色谱∑nC_(21-)/∑nC_(22+)等参数建立交会图板,可有效识别太古界变质岩潜山储集层凝析气层、湿气层与干层,利用岩石热解P_g、(S_0+S_1)/S_2、地化亮点、热解气相色谱谱图形态识别凝析气层与湿气层。实践证明,地化录井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储集层含气性判识的难题,为该凹陷储集层的录井解释评价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为下步选择录井方案及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邓平  王丙寅  李玉勤  马红 《录井工程》2012,23(4):17-21,43
通过地化录井技术在江苏油田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永安油田戴一段致密砂岩油气层评价中的应用,根据9口井地化录井资料,总结了戴一段致密砂岩不同类型储集层岩石热解及岩石热解气相色谱的响应特征,并将其作为该区域致密砂岩定性评价标准之一。同时,运用表示每克流体中所含油气的百分数(S)和失重比(P)参数,把储集层物性与含油性结合起来,建立了储集层性质判别图板。将岩石热解气相色谱谱图特征与判别图板定量解释相结合,应用于永安油田戴一段致密砂岩油气层评价,在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储集层的录井解释评价主要解决"产不产"与"产什么"两个方面的问题,"产不产"主要受制于储集层物性,"产什么"主要受制于储集层含油气性,为了明确其相互间的对应关系,分别阐述了常规地质、钻时、气测、岩石热解、热解气相色谱、轻烃分析、定量荧光等录井资料在物性和含油气性上的表现特征。在实践中总结分析各项录井资料的响应特征及其相互间存在的规律,有利于发挥不同录井技术的优势,实现储集层的准确解释评价,解决"产不产"与"产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辽河油田雷家地区沙四段原"致密碳酸盐岩油藏"岩性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其储集层碳酸盐含量多低于50%甚至低于25%,并不能达到碳酸盐岩储集层范畴。结合岩石学特征、岩心构造特征,认为该套储集层应属于泥页岩致密储集层。致密储集层在开采初期产量高,但后期递减快,目前针对该类油层提高及维持产能的有效方法就是实施压裂作业,因而对该类储集层的评价中,除了常规的烃源岩、含油性评价以外,如何进行压裂选层尤为重要。以雷家地区L88井为例,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碳酸盐岩分析对其储集层(含)白云质泥页岩岩性进行确认,并结合元素录井、气测录井、地化录井等资料,利用极差变换法、幅差形态法、热解气相色谱谱图特征判别法等手段,对储集层的脆性、含油性进行评价,通过脆性、含油性、厚度3个方面分析优选有利井段,为压裂改造提供依据,使该井在后期生产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