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框架梁在梁端存在较大负弯矩及混凝土不能承受较大拉应力的状况,提出了在框架梁的负弯矩区段采用T形钢梁加强的组合框架梁模型。通过两个组合框架梁单层框架足尺模型的试验研究,得到新型组合框架梁的荷载-挠度曲线,截面应变分布曲线。从组合框架梁与一般组合梁的试验结果对比可看出,T形加强截面能有效提高梁的刚度,使框架梁刚度分布趋于合理。最后,提出并验证了按T形肋截断位置分成三段刚度不同的梁分析组合框架梁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3.
粘钢加固框架节点的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强柱弱梁,梁弱弯,弱剪,梁纵筋锚固不足的4个足尺节点试件进行低周反复加荷对比试验,从延性,滞回曲线,节点变形的角度分析了梁、柱、节点核心区不同粘钢加固方案的效果,给出更趋合理的加固方案,为工程实践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介绍在不同卸荷情况下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受弯梁承载力的计算,得出了只要对适用条件作相应的变化就能按一般钢筋混凝土梁进行计算的结论,该结论和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铁5号线立水桥~立水桥北站段第2联结合梁桥首次综合施加强迫位移、预加静荷载和张拉高强钢筋三种方法对负弯矩区混凝土施加预压应力,施工工序复杂.为判别该施工方法能否有效控制裂缝开展,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分别采用ANSYS数值模拟和施工监测手段对其各施工阶段的应力和变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现有通用有限元软件可很好地对实际施工过程进行仿真分析,施加强迫位移、预加静荷载和张拉高强钢筋三种方法综合使用可有效为负弯矩区施加预应力,其中预加静荷载法最有效,但对钢梁内力及变形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根据混凝土的非线性本构关系提出了粘钢加固梁的开裂弯矩、极限弯矩、刚度的计算方法,并将理论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分析。文中还提出了应对钢板端部剥离应力、粘钢锚固长度、强剪弱弯等进行验算的建议,以保证粘钢加固梁发生抗弯破坏。  相似文献   

7.
在实际的加固工程中,拉区粘钢梁的应用多且其研究相对深入,而压区粘钢梁的应用相对较少,有关压区粘钢梁设计计算方面的研究亦很少。开展压区粘钢梁承载力及刚度和挠度等计算方法的研究,具有工程实用价值。根据11根压区粘钢梁的实验数据,结合理论分析,对压区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短期刚度和挠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压区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短期刚度和挠度的计算方法。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能的计算机简化模拟,探讨了节点的受力机理,提出了节点区混凝土在受约束条件下的本构关系及粘钢的受力特点,得到了粘钢加固节点可采用斜压杆模型的结论,给出了等效斜压杆的宽度公式,同时,指出试件的层位移是柱头荷载引起的柱顶位移和节点剪切变形引起的柱顶位移之和,进而给出了计算位移的公式,最后利用VB语言进行全过程模型,从而大大简化了数据结果到图形结果的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我国在 2 0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的建筑标准都比较低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些旧建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劣化 ,需要进行维修加固处理的建筑越来越多 .通过对正阳县第一小学教学楼悬挑梁的加固 ,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构件外部粘钢加固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设计思路、施工要点、技术措施等 ,可供类似工程设计、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的建筑标准都比较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旧建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劣化,需要进行维修加固处理的建筑越来越多.通过对正阳县第一小学教学楼悬挑梁的加固,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构件外部粘钢加固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设计思路、施工要点、技术措施等,可供类似工程设计、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采用不同梁端锚固方式的碳纤维布加固框架梁进行静载试验研究,在承载力、挠度及裂缝开展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和分析可以看出:采用角铜锚固的效果要比采用碳纤维布锚固好,梁根部的锚固也非常重要,可以避免类似碳纤维布被拉鼓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钢筋混凝土梁在加固时可能存在不同程度损伤,为了研究碳纤维布加固损伤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试验采用9根钢筋混凝土梁,其中1根对比梁加载至破坏,其余8根梁加载至最大裂缝宽度达到0.2~0.3 mm后卸载采用碳纤维布进行加固锚固的抗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加固层数相同时不同位置的U形箍锚固措施对损伤钢筋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层碳纤维布加固时,U形箍在端部的锚固措施比在其他位置的锚固措施的抗弯承载力大;2层碳纤维布加固时,U形箍在端部和加载点两侧都采用锚固措施比在其他位置锚固措施的抗弯承载力大,试验结论能够为损伤结构的补强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在钢筋混凝土框架连续梁的正弯矩区粘贴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方法,对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正负弯矩区强度互补进行加固对比试验,并用ANSYS软件有限元仿真分析对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加固连续梁的正弯矩区抗弯强度可以提高负弯矩区的承载能力,并且对构件的抗裂性能和刚度均有补强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粘贴钢板加固RC梁的二次受力特性,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抗弯设计计算的基本原理基础上,通过对粘贴钢板加固RC梁的受力分析,提出了其位移延性的计算方法,并讨论了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后粘钢板用量及其卸载百分比是影响RC梁加固后延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为研究碳纤维加固方式对梁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未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设计了开裂与未开裂两种不同状态的钢筋混凝土梁采用碳纤维布加固后的受弯试验.在初始状态钢筋未屈服的情况下,无论加固前梁是否开梁,梁的主要破坏特征均为碳纤维布在跨中断裂;在保证粘贴良好的情况下,两种加固梁的屈服荷载、极限荷载均得到相同程度的提高;梁底粘贴碳纤维布可以有效限制裂缝的发展和延伸,因而加固后的梁的延性及刚度均得到改善;钢筋屈服后,荷载主要由碳纤维布承担,但其强度只能发挥60%左右.  相似文献   

16.
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是一种新兴的加固技术.本文通过对比粘贴不同层数碳纤维布混凝土梁试验,证明随着碳纤维布粘贴层数的增加,加固梁承载力、刚度、对裂缝开展的抑制作用及梁的最终挠度增加.碳纤维布起到了很好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7.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板加固钢梁时,采取防止CFRP板由于端部应力集中而发生剥离破坏的措施十分必要,通过采用不同长度、宽度、厚度的CFRP板对H钢梁进行受弯加固试验,并在CFRP板端部设置了碳纤维布U形锚固措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CFRP板加固钢梁能明显提高钢梁的抗弯承载能力和刚度,提高的幅值与加固面积、CFRP板厚度及端部锚固有关,加固面积越大、CFRP板越厚其加固效果越好;在加固延伸长度范围内设置的碳纤维布U形锚固,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剥离破坏的作用并可增加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8.
经外粘片材进行抗弯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除发生正截面破坏模式外,经常会出现一种早期的剥离破坏模式,这种破坏主要是由于片材端部或裂缝附近的界面剪应力与正应力所造成.通过16根CFRP抗弯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主要研究纤维片材端部和裂缝附近的界面剪应力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CFRP的剥离现象主要发生在CFRP的端部和跨中垂直裂缝的基部,纤维端部附近最大剪应力出现在CFRP端头处,而裂缝附近剪应力最大值的位置与纤维布剥离发展过程相一致且界面剪应力与无板长度、纤维层数及混凝土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经外粘片材进行抗弯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除发生正截面破坏模式外,经常会出现一种早期的剥离破坏模式,这种破坏主要是由于片材端部或裂缝附近的界面剪应力与正应力所造成.通过16根CFRP抗弯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主要研究纤维片材端部和裂缝附近的界面剪应力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CFRP的剥离现象主要发生在CFRP的端部和跨中垂直裂缝的基部,纤维端部附近最大剪应力出现在CFRP端头处,而裂缝附近剪应力最大值的位置与纤维布剥离发展过程相一致且界面剪应力与无板长度、纤维层数及混凝土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外包钢套法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汶川地震中大批框架节点受损破坏,亟需找一种方法对这些节点进行加固修复.为此,设计制作了4个3维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进行试验,研究外包钢套法加固震损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流程为先对框架节点进行预震损,然后进行裂缝修补和外包钢套法加固,最后进行低周反复破坏试验.结果表明,加固后的框架节点由"弱柱强梁"转变为"强柱弱梁"的破坏形式.由对节点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系数等参数的分析可知:外包钢套法可以显著提高节点刚度,延性等抗震性能.通过外包钢套加固,预震损节点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恢复并超过了节点预震损前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