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选择性降解木质素白腐菌筛选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国内外15种产漆酶的白腐菌进行初步筛选,从中获得7株产漆酶活性较高的菌株。经对木材降解能力的分析及在培养过程中所产各种酶酶活的测定,得到了2株产漆酶酶活高、降解木质素选择性优良的菌株,其中Flammulinavelutipes和My-1两菌株经14天液体培养,漆酶酶活高达214IU/mL和231IU/mL。杨木经其处理30天后木质素降解率达到22.67%和15.46%。  相似文献   

2.
通过常规的高效降解菌筛选方法筛选得到两株腐殖酸高效降解菌,分别定名为H4和H9,并对二者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二者,分别属于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和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stutzeri)。高效降解菌对腐殖酸的降解特性研究表明,在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180r/min和菌种接种量为8%时,降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王晶  倪金荧  王利群  卿青  严生虎  张跃 《化工进展》2021,40(7):4021-4026
经高温碱性盐法预处理的玉米秸秆预处理液中木质素和碱性盐含量高,为了反复利用含盐预处理液,需脱除其中的可溶性木质素。本实验从腐木中筛选分离到一株木质素降解菌株CCZU-WJ6,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属于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 sp.)。测定了CCZU-WJ6木质素降解相关酶的活性,及其在玉米秸秆预处理液中的生长趋势、预处理液的COD去除率和木质素降解率,通过GC-MS和FTIR检测预处理液中组分及其化学键的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菌株CCZU-WJ6处理预处理液的最佳条件为pH 7.0、温度30℃、预处理液稀释倍数10倍、接菌量0.5g/mL。在处理6天后,预处理液COD脱除率为40.9%,木质素的降解率为32.1%,CCZU-WJ6分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的酶活分别达到215.5U/L、200.1U/L。CCZU-WJ6会破坏木质素结构中的苯环结构、醚键以及C=O键,降解产物中含有愈创木酚和对香豆酸,推断其降解途径为β-芳基醚代谢途径和阿魏酸代谢途径。CCZU-WJ6可用来处理含木质素的工业废水,在工业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降解木质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质纤维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其三大成分之一的纤维素是生产生物基材料、生物燃料及生物基化学品的重要原料,但是木质素复杂的化学结构阻碍了木质纤维的应用.常规木质素的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等降解方法常需要高温、高压条件,并且易产生抑制物、造成高能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微生物介导的生物催化过程通常在温和条件下进行,...  相似文献   

5.
利用有机化工废水培养基从新疆高海拔盐湖样品中分离筛选到COD降解菌18株,对COD降解率高的8株菌株混合后处理废水,与其他普通活性污泥相比,COD去除率更高(86.3%)。经16S r DNA初步鉴定,该8株菌分别属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将该混合菌群用于生物曝气池试验,添加尿素0.75 g/L作为氮源,其COD降解率可达82.5%;添加金枪鱼蛋白胨0.5 g/L可使COD降解率提高到92.2%。  相似文献   

6.
木质素的微生物降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木质素微生物降解酶系及酶活性调控措施,介绍了木质素降解机制及木质素微生物降解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张荣  赵振华  白鹤  贾晓强 《应用化工》2022,(8):2262-2267
从天津市某农药厂污染地块中筛选出5株具有敌敌畏(DDVP)降解能力的菌株PD-1、PD-2、PD-3、PD-4、PD-5,经序列鉴定分别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bivalvi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ubtilis,Bacillus megaterium,Bacillus cereus,Bacillus tropicus。这些菌株在DDVP 100 mg/L的培养基中7 d内降解率均超过75%,最高耐受浓度为1 g/L。5株菌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25,35,25,37℃,最适pH值分别为6,8,7,9,9。确定了5株菌对有机氯污染物三氯乙烯(TCE)的降解和耐受能力。研究丰富了有机磷农药降解菌库,为农药残留土壤的原位修复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8.
律泽  魏炜  袁雅姝  霍石磊 《辽宁化工》2009,38(12):868-871
以沈阳北部废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为菌源,经过驯化、培养、筛选出一种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GP6,该菌为球菌,革兰氏染色阴性,能以苯酚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降解苯酚的最佳条件为:温度30℃,pH7.0,振荡转速150r/min,好氧。进而研究了氮源和碳源等因素对苯酚生物降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大庆油田某采油井井台周围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到一株能以异辛烷为唯一碳源的菌株,命名为LSH01.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判断该菌株属芽孢杆菌属(Bacillus).通过绘制生长曲线,考察了异辛烷浓度、pH值、温度和接种量对菌株LSH01生长和异辛烷降解的影响,确定菌株LSH01的最适pH值为8.0、最适温...  相似文献   

10.
该文研究了在好氧条件下微生物对COD高效去除的效果。从某制药厂废水处理系统中分离筛选得到两株具有高效COD去除能力的菌株,命名为LX-2和LX-10。以制药生产废水为培养基于35℃、120 r/min培养,测定其COD降解能力。结果表明菌株LX-2和LX-10有较好的COD去除能力,COD去除率分别为83.8%和81.2%。混合菌株对COD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单株菌株,其COD去除率达到92.4%。生物强化小试结果显示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COD去除率提高15%。  相似文献   

11.
产柚苷酶菌株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柚苷酶作为沙田柚和柑桔果实中主要苦味物质的分解酶有望在深加工生产中得到应用。本研究在沙田柚树林下土壤和沙田柚皮腐烂液中分离了多株产柚苷酶菌株,其中A09产酶最高,摇瓶产酶达263U/mL,初步确定为黑曲霉。研究发现菌株A09的产酶过程需要柚苷诱导,该菌株具有较好的选育潜力。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从东北农村地区收集的腐烂土样中,分离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真菌,并通过对其发酵玉米秸产秆膳食纤维进一步考察,将分解膳食纤维含量较高的菌株进行分离纯化和遗传稳定性考察,并对其进行简单的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菌株JZ-11的发酵液中,膳食纤维含量最高,达到335.25 mg/L,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114.29 mg/L,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220.96 mg/L。并对菌丝形态观察,发现具有明显的霉菌特征。  相似文献   

13.
从北极海泥中筛选抗茵活性海洋真菌,鉴定了活性菌株并对活性最高的菌株H5的代谢产物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形态学观察、基因间隔区(ITS)序列分析对活性最高的茵株H5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和菌种鉴定;通过纸片法对茵株H5的发酵液进行体外抗茵活性研究;将调至不同pH值的H5发酵液用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萃取,研究该活性物质的酸碱性和极性;将调至不同pH值的发酵液按不同时间温度梯度进行加热处理,研究该活性物质的稳定性;同时用大孔树脂对活性物质进行提取分离。结果表明,从北极海泥中共分离得到17株真菌,其中真菌H5、H6的代谢产物具有较好的抗茵活性;茵种鉴定表明菌株H5归属于烟曲霉属(Aspergillusfumigatus),该菌株发酵液对苹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茵、真茵及耐药茵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活性产物为极性较大、热稳定性较好、耐酸不耐碱的物质;薄层层析显示活性成分在254rlm紫外光下无吸收。  相似文献   

14.
白腐菌降解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强 《煤化工》2004,32(6):25-27
介绍了白腐菌在焦化废水中的驯化生长和产酶条件优化,考察了白腐菌及其酶类对焦化废水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白腐菌在培养条件下能够产生白腐菌漆酶,是降解焦化废水中的多环芳香化合物的主要活性成分。经过白腐菌和活性污泥混合,得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实验时间内COD去除率达到89%,NH3-N达到88%,较单纯活性污泥效率高。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的固定化方式、吸附载体及载体体积对吸附法固定化白腐真菌去除苯酚和COD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吸附效果较佳,16 h时苯酚去除率达到100%、COD去除率约为97%;稻草粉末、棉花秆粉末、麸皮、花生壳粉末、木屑、玉米芯、丝瓜囊、活性炭等载体中丝瓜囊效果最佳,15 h时苯酚去除率为100%、COD去除率约为96%;载体体积对COD和苯酚的去除率影响不同,粉末状花生壳在提高苯酚去除率的同时会降低COD去除率.  相似文献   

16.
选择不同种类的抗菌剂及防霉剂制得抗菌防霉聚乙烯材料,研究抗菌材料的力学性能、抗菌性能、防霉性能和抗菌剂及防霉剂在基材中的分散状况。结果表明:抗菌剂及防霉剂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力学性能影响不明显;抗菌剂及防霉剂在基材中分布均匀,无团聚现象,与基体树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添加抗菌剂及防霉剂的用量为0.3 phr和0.2 phr时,改性的抗菌材料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都达到98%以上,具有广谱抗菌性能,而防霉等级达到0级。  相似文献   

17.
食(药)用真菌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药用真菌和食用真菌多糖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医药价值。探讨了药(食)用真菌多糖的化学特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其开发利用前号。  相似文献   

18.
美伐他汀发酵菌种筛选和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伐他汀产生菌桔青霉NS-3-16为出发菌株,经紫外诱变及平板筛选后,再经摇瓶筛选、复筛,获得一株美伐他汀高产菌株NS-7-04。在50 L发酵罐中,以蔗糖为炭源,以蛋白胨、黄豆粉等为氮源的培养基中培养9~11 d,美伐他汀产率可达9.25 g/L。经传代5次后,菌株的美伐他汀产率仍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9.
以食材辅料虫草花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波辅助法研究提取虫草花中多糖成分,利用红外光谱法检验脱脂后石油醚的团变化情况,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虫草花多糖。实验表明微波提取功率为140 W,辐射4 min,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多糖含量,比色测定溶液在487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相关线性关系y=13.8032x+0.2233,R~2=0.9932,适用于蛹虫草子实体中多糖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0.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开放ODS柱色谱以及HPLC等对海洋来源真菌Hypocreavirens的菌丝体进行化学成分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菌丝体的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10→6)Abeo-(22E,24R)-ergosta-5,7,9,22-tetraene-3α,11α-diol(Ⅰ)、24-甲烯基羊毛脂烷-8-烯-3β-醇(Ⅱ)、(22E,24R)-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Ⅲ)、(22E,24R)-麦角甾-8,22-二烯-3β,5α,6β,7α-四醇(Ⅳ)、5α,9α-过氧-(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6β-二醇(Ⅴ)、5α,8α-过氧-(22E,24R)-麦角甾-6,22-二烯-3β-醇(Ⅵ)、(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Ⅶ)、3β,5α,9α-三羟基-(22E,24R)-麦角甾-7,22-二烯-6-酮(Ⅷ),其中化合物Ⅰ、Ⅱ、Ⅳ、Ⅴ、Ⅷ均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Ⅲ、Ⅵ、Ⅶ为首次从该种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