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崔永超 《广州化工》2010,38(9):247-248,254
简述了成品油油库油气回收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国内外成品油油库油气排放治理现状。简要介绍了现有油气回收方法,并提出了油库整套油气回收工艺的设计方案并应用于实际,指出了在实施油气回收系统时应注意的问题。结果表明成品油油库应用油气回收技术成效明显,具有环保、节能、安全多重功效。  相似文献   

2.
陈龙  冯新利 《化工设计》2015,(3):44-45,2
油库在运行过程中,其油气排放过程主要发生在发油阶段。基于此对油库发油阶段实施油气回收。吸附法油气回收技术,采用吸附剂活性炭加硅胶进行填充,降低吸附床层的吸附热,提高安全性,延长活性炭的寿命。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油品蒸发损耗的根本原因及其危害性,提出了利用油气回收技术是降低油品蒸发损耗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对目前国内外采用较多的冷凝法、溶剂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四种主要油气回收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工艺流程从经济、环保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根据武警部队油库(站)的油气排放分析,对活性炭吸附法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在武警部队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经分析活性炭吸附法油气回收处理装置比较适合在武警部队油库(站)中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4.
成品油在储存、装卸过程中,一部分油气挥发进入大气,不但造成油品蒸发损耗和环境污染,而且对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所以在油库推广和采用油气回收技术十分迫切和重要。本文介绍了4种常见的油气回收技术:活性炭吸附法、溶剂吸收法、冷凝法和膜分离法的原理。最后,提出了安装油气回收装置的注意事项,简述了某油库安装油气回收装置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陈艳君 《广州化工》2014,(9):171-172,189
在汽车装车时汽油会产生大量油气,任其散发到空气中,会造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危害: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火灾隐患。本文简要介绍了油气回收的几种方法,并提出了油库油气回收工艺系统的设计方案,指出了在实施油气回收系统时应注意的问题,结果表明成品油油库应用油气回收技术成效明显,具有环保、节能、安全多重功效。  相似文献   

6.
石化码头油气回收相对于其他的炼厂、油库和加油站这些场所来说技术还没有达到成熟的阶段,仍处于推广的发展阶段,虽然石化码头油气回收技术可以借鉴油库和加油站等场所已有技术,但由于船岸安全在码头油气回收的系统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因此就不能全部的参考,要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进行一些针对性的研究和探讨。主要探讨了一些有关船岸安全的相关技术,以及一些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油库油气回收处理装置效果普遍不好的情况,分析了油库油气回收系统的组成和油气收集接口、油气输送管路的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石油西北销售陕西分公司咸阳油库位于咸阳市东郊石油化工工业园区,总库容18万立方米,油库年发油能力300万吨,吞吐能力400万吨,日发运各类油品5000余吨,年周转次数15次以上。2010年10月,西北销售陕西分公司进行油气回收系统项目建设,次年3月1日一次性投运成功。投运后,油库处理后的油气排放浓度远低于国家的排放标准,降低了作业现场油气浓度,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油气回收系统作为油库的配套工程,可有效降低油气挥发损耗率,提高油品品质,促进安全生产,减少环境污染。文章介绍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油气回收系统的工艺流程及油气膜分离技术。油气回收技术的应用将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全面介绍了"柴油低温临界吸收-碱液脱硫"恶臭治理技术在某炼油厂酸性水罐排放气治理上的成功应用。装置的油气回收率高达95%。排放气经过治理后完全符合《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要求。装置年回收油气量可达300 t以上,该技术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应用直馏汽油改质技术实现汽油质量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扬州石油化工厂直馏汽油改质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直馏汽油改质后辛烷值提高31(RON)以上,烯烃含量小于2%,调和后汽油烯烃含量降低到35%以下。扬州石油化工厂应用直馏汽油改质技术,解决了汽油质量不合格的问题,实现了汽油质量升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4G15S汽油机台架上进行M15甲醇汽油的应用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汽油机燃用M15甲醇汽油与燃用93#汽油相比,低转速时,动力性略有下降,燃油消耗率略有增加;高转速时,动力性略有增加,燃油消耗率略有下降;尾气排放中HC与CO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为寻求焦化汽油出路和缓解催化重整装置原料不足的矛盾,大港石化公司将加氢精制后的焦化汽油调入直馏汽油中作重整原料,较好的解决了以上矛盾。  相似文献   

14.
张东瑾 《辽宁化工》2010,39(4):395-397,443
利用脂肪酸和有机胺反应生成的皂做主表面活性剂制备微乳汽油。研究了脂肪酸和有机胺配比、有机胺的类型、脂肪酸的饱和性、助表面活性剂醇、脂肪酸和有机胺的用量等因素,对微乳汽油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脂肪酸和有机胺的摩尔配比为1.6~2.1是较佳配比,三乙醇胺为适宜有机胺、不饱和脂肪酸较好、正丁醇为较佳助表面活性剂、脂肪酸和有机胺的用量占汽油5.8%~7.7%较适宜。  相似文献   

15.
甲醇代汽油     
<正> 近年来石油资源逐减,汽油供应日紧,如何利用非石油资源,尤对醇类(主要是由煤制得的甲醇),用来作为后备燃料的研究,越来越引人注意。以甲醇代汽油的研究,大致有如下几种方式:一、直接将甲醇掺入汽油内这是最简单的利用方式,世界各国皆在进行,我国四川、太原、上海等地也正在试用。甲醇与汽油的主要性质比较,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6.
Noah I. Tracy 《Fuel》2010,89(11):3493-3497
Phytol, a diterpene alcohol found in many plants, has been subjected to catalytic cracking and a large enough sample for ASTM gasoline analysis has been obtained. The product shows a high octane number and meets many of the ASTM requirements for gasoline. Such a process represents a renewable route to motor fuels.  相似文献   

17.
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改质技术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的重要意义,从加氢、醚化、异构化、烷基化等FCC汽油直接改质方面着手,详细介绍了国内外FCC汽油降烯烃改质技术的最新进展情况,同时介绍了离子液体这一全新的降烯烃介质。  相似文献   

18.
许莹 《当代石油石化》2011,19(8):9-11,49
通过分析汽油发动机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阐述了汽油发动机技术进步对高辛烷值汽油需求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国内某石化公司新建1.0 Mt/a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装置采用固定床加氢技术,可以生产超低硫车用汽油(硫含量≤10μg/g)。装置按近期和远期两种工况设计,分别满足国Ⅳ、国Ⅴ车用汽油排放标准要求。主要介绍了工艺及工程设计主要技术特点和对两种工况的标定结果。  相似文献   

20.
油罐在加油站中的地位至关重要,油罐的安全决定着整个加油站的消防安全。通过对2000年到2010年所有典型的加油站有关油罐的火灾爆炸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事故发生的规律,提出相应的消防安全对策,为我国今后汽车加油站油罐的消防安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