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硅油浸渍对树脂基滑板/铜抗电弧侵蚀磨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热压和真空浸渍工艺制备树脂基受电弓滑板试样.并模拟滑板正常运行条件进行室内载流磨损实验,通过SEM和EDS分别对滑板磨损表面及其磨屑、截面形貌和滑板元素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载流磨损过程中,随电流密度和滑行速度的增加滑板的磨损率逐渐增大:硅油能有效地抑制滑板/铜在周期性接触-分离条件下产生的交流电弧,未浸渍处理滑板的磨损率比经真空浸渍处理的大1.6~2.1倍;滑板/铜载流磨损机理主要为电弧侵蚀磨损和氧化磨损的交互作用,同时伴随着粘着磨损;在电弧作用下,硅油受热气化和发生热分解吸收部分电弧热,有利于弧隙熄弧.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3种热作模具钢经热磨损试验后的磨损量及磨损表面形貌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H13钢抗磨损性能最好,3Cr2W8V钢次之,5CrNiMo钢最差。同时,锻造次数与磨损量成近似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3.
李岩  闫洪  胡志  杨素梅 《锻压技术》2011,36(5):124-127
研究了超声原位制备的Al3 Ti/7075铝基复合材料在不同载荷和滑动摩擦速度下的干摩擦磨损性能.采用SEM对磨损面和磨屑显微组织进行观察与分析,讨论了不同载荷下材料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基体和复合材料磨损质量损失随着滑动摩擦速度和载荷的增加而增加.基体和复合材料都是从轻微磨损向严重磨损转化.当载荷为10~30N时,基...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纯碳滑板在高速载流条件下的滑动电接触特性。方法将纯碳受电弓滑板加工成尺寸为120 mm×34.5 mm×25 mm的长方形试样。在环-块式高速载流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法向压力、滑动速度、电流对弓网载流效率的影响,比较了不同载流效率时碳滑板的磨损形貌。试验过程中实时采集接触副两端的电压、电流以及碳滑板表面温升。每组试验的滑动距离为150 km,试验结束后,用SEM扫描电镜观察碳滑板的表面形貌。结果在电流恒定的情况下,电弧放电能量随着载流效率的增加而降低。在电流I=150A、滑动速度v=150 km/h的条件下,载流效率随着法向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在电流I=100 A、法向压力Fn=100N的条件下,载流效率随着滑动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在电压U=7 V、滑动速度v=150 km/h的条件下,载流效率随着电流的增加而减小。碳滑板的磨损形貌显示,载流效率较高时,碳滑板以机械磨损为主并伴随着轻微的电弧烧蚀现象;载流效率较低时,碳滑板电弧烧蚀现象非常严重,有明显的烧蚀坑。结论载流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弓网系统的接触稳定性。载流效率越低,碳滑板磨损越严重。  相似文献   

5.
不同热喷涂技术制备镍基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和低压等离子喷涂技术,在铜基体上制备镍基涂层,研究涂层在室温下的摩擦磨损特性,探讨涂层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HVAF制备的镍基涂层具有较好的耐磨性,主要原因是在涂层中存在Ni3B、M23C6、M7C3等硬质相,其磨损机理为磨粒磨损,而低压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的镍基涂层组织出现大量的非晶态,硬度低,磨损机理为磨粒磨损和疲劳磨损的综合作用,并以疲劳磨损为主。  相似文献   

6.
镧对改性高锰钢冲击腐蚀磨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MLD-10型冲击磨损试验机模拟实际工矿条件,研究了3种含镧量的改性高锰钢在铁矿石酸性矿浆中冲击腐蚀磨损行为,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试样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在酸性铁矿石料浆中,当冲击功为2.0 J时.镧含量为0.10%的高锰钢抗冲击腐蚀磨损性能优于镧含量为0.08%和0.05%的高锰钢,镧含量为0.05%的高锰钢冲击腐蚀磨损机制为挤出棱加工硬化造成的局部剥落:镧含量为0.08%的高锰钢冲击腐蚀磨损主要是由腐蚀磨损交互作用造成的材料剥落:镧含量为0.10%的高锰钢冲击腐蚀磨损主要是多次塑变磨损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采用原位法制备的Mg2Si/AM60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及其磨损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硬度增加,其磨损量随之减小,磨损性能得到显著加强;该复合材料的磨损量随外加载荷增大而持续增加,与基体相比,Mg2Si/AM60复合材料推迟了微量磨损向严重磨损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采用机械搅拌与高能超声处理相结合的分散方法制备了纳米SiCp增强的镁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基体及其复合材料从常温到300 ℃温度范围内的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基体和复合材料在试验温度范围内的磨损量都经历了从轻微磨损到严重磨损的转折点,复合材料的转折温度要比基体材料的高.轻微磨损阶段主要发生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当温度超过临界转变温度后,磨损机制转变成严重的粘着磨损和大片的剥层磨损,并伴随着严重的氧化磨损.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农机刃具类零件的抗磨粒磨损性能,提出一种钎焊金刚石耐磨涂层制备方法,在Q235钢基体上制备了不同粒径及镀覆状态的金刚石耐磨涂层,并与65Mn钢的摩擦磨损和抗磨粒磨损性能进行对比。采用扫描电镜(SEM)对涂层表面、涂层与钢基体界面、涂层磨损后的表面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并分析涂层的磨损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钎焊金刚石涂层与钢基体结合良好,金刚石在涂层中均匀分布,涂层厚度约370 μm。钎焊金刚石涂层的耐磨性优于65Mn钢的,且随着金刚石粒径减小钎焊金刚石涂层的摩擦系数降低,涂层的耐磨性增大;钎焊镀钨金刚石涂层的抗摩擦磨损和磨粒磨损性能均高于钎焊未镀覆金刚石涂层的。   相似文献   

10.
将开发的新型热冲压模具钢作为试验钢,常用的热作模具钢H13作为对照钢,采用Bruker UMT-3型高温摩擦磨损设备,同时对试验钢和H13钢分别在400、500、600和700℃进行高温摩擦磨损试验。针对摩擦因数和磨损率两方面的试验结果,从微观角度、磨损机理、化学成分和碳化物类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表明:试验钢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优于H13钢,温度是影响热冲压模具钢摩擦磨损性能的重要因素,具体体现在氧化层厚度和基体硬度两方面。试验钢的磨损机制主要以氧化磨损和粘着磨损为主,而H13钢同时存在氧化磨损、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11.
The resin-matrix pantograph contact strip (RMPCS), which has excellent abrasion resistance with electrical current and friction-reducing function, was developed in view of the traditional contact strips with high maintenance cost, high wear rate with electrical current and severe damage to the copper conducting wi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orn surfaces, cross-section and typical elemental distributions of RMPCS were studi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energy dispersion spectrometry (EDS). The wear behavior and arc discharge of RMPCS against copper were investigated with self-made electrical wear test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ectrical current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wear behavior, and the wear rate of the RMPCS against copper with electrical current is 2.7-5.8 times higher than the value without electrical current. The wear rate of the contact strip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liding speed and electrical current density. The main wear mechanism of RMPCS against copper without electrical current is low stress grain abrasive and slightly adhesive wear, while arc erosion wear and oxidation wear are the dominate mechanism with electrical current, which is accompanied by adhesive wear during the process of wear.  相似文献   

12.
以低密度的C/C复合坯体为预制体,分别采用反应熔渗(RMI)、化学气相沉积(CVD)、浸渍-原位反应技术对其进行陶瓷改性.结果表明:改性陶瓷分别以SiC和c-BN的形式渗入C/C复合坯体内.摩擦试验结果表明:采用RMI技术制备的C/C-SiC复合材料摩擦因数较高,高达0.3到0.9;采用CVD技术制备的C/C-SiC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在0.20~0.36之间;而采用浸渍-原位反应技术制备的c-BN改性C/C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较低,为0.10~0.20.SEM观察表明:采用RMI技术制备的C/C复合材料的摩擦表面粗糙、未形成完整的摩擦膜,而采用另两种技术制备的C/C复合材料均形成了较完整、致密的摩擦膜.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文中选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CuCo2Be合金表面制备了Cr3C2-NiCr/NiAl复合涂层。以Al2O3陶瓷球为对偶材料运用UMT-2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基体和复合涂层进行不同温度下的摩擦磨损试验,并选用三位轮廓仪、扫描电镜、能谱仪、XRD等分析测试手段,详细研究了CuCo2Be合金及喷涂层在不同温度下滑动摩擦磨损后的微观形貌,以及摩擦磨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喷涂获得的复合涂层致密,涂层为层状结构,物相组成呈现非晶态。通过摩擦磨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500℃时涂层磨损体积远远小于铜合金磨损体积,具有优良的抗摩擦耐磨损性能;在常温时涂层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为主,磨损较小,随着温度的升高涂层磨损机制以氧化磨损和粘着磨损为主。  相似文献   

14.
NiCrBSiWCe合金粉末喷熔层滑动磨损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喷熔方法在45钢表面制备了NiCrBSiWCe合金粉末喷熔层,在SRV磨损试验机上进行小振幅滑动磨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NiCrBSiWCe合金喷熔层的摩擦磨损性能明显高于SAE52100钢.在较低载荷和滑动速度较低下,小振幅滑动磨损机理为磨损表面的划痕、裂纹和疲劳脱层.而在较高滑动速度下,小振幅滑动磨损机理为磨损表面的氧化磨屑层的形成,含稀土的磨屑层阻碍了喷熔层小振幅滑动磨损.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自主研发的W-Mo-V系改进型H13模具钢(HBJ3钢)经500、550和600 ℃回火后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磨损行为,并与H13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H13钢相比,HBJ3钢经600 ℃回火后的硬度和抗拉强度均有明显提高。在回火温度为500、550和600 ℃时,HBJ3钢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均低于H13钢,磨损率分别低38%、58%和64%。HBJ3钢的磨损机理主要是氧化磨损和磨料磨损,而H13钢还有剥层磨损机制。  相似文献   

16.
表面修饰Cu纳米微粒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两相萃取法合成了二辛基胺二硫代氨基甲酸(DTC8)表面修饰铜纳米微粒;采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表征了铜纳米颗粒的尺寸、形貌和结构,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纳米铜添加剂在液体石蜡中的摩擦学性能,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磨斑形貌。结果表明:DTC8修饰铜纳米微粒的粒径较小,粒径分布较窄。与此同时,表面修饰纳米铜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具有优异的抗磨性能,这可能是由于熔点低且易变形的纳米铜可填充磨损表面微坑而起到自修复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7.
以Al2O3 陶瓷球为对偶材料,借助UMT-2型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温度、载荷和转速对铸态SiCp/A356复合材料干滑动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和奥林巴斯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分析其磨损行为。结果表明,载荷和转速一定时,随温度的升高,材料的摩擦稳定性和耐磨性能急剧下降,磨损机理也由剥落磨损转变为严重的粘着磨损。磨损过程中,载荷和转速引起材料摩擦表面温度变化,以及材料中SiC颗粒的影响,使得材料的磨损率随载荷增加而增加,摩擦系数则随载荷先增加后减小。随温度、载荷和转速增加,复合材料的摩擦稳定性和耐磨性都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8.
1 Introduction The materials currently used for precise stretching and squeezing dies are the cast-iron alloys, such as Cr12, W18Cr4V, 35CrMo steels and other hardened alloys. However, a bonding phenomenon often occurs during the squeezing and stretch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