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黄河下游堤防存在的隐患类型黄河下游大堤,年代久远,解放前,黄河大堤一般高3~6米,顶宽4~8米,质量很差。解放后,工程技术人员沿堤线反复调查,并进行了锥探,发现大堤存在的隐患普遍而严重。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堤身隐患 1.动物洞穴,如獾孤洞、地鼠洞等; 2.人造洞,如军沟碉堡、排水沟藏人洞等; 3.树根腐朽形成的洞穴; 4.雨水冲刷而成的水沟浪窝; 5.堤下压有腐朽料物,因而堤土沉陷所发生的裂缝; 6.修堤质量不好,如修堤未经压实,土质多沙,以及施工接合部接  相似文献   

2.
黄河堤身隐患是影响防洪安全的重因素,为有效地利用堤身隐患探测技术,自19995年起,由黄委会河务局组织,经过对多种探测仪器的反复和试验论证,最后选择了黄委会设计院物探队和山东黄河河务局生产的仪器在黄河下游进行推广,1999年利用该识别经计探测堤防长度510.796km,发现异常点2025处,判定隐患162处,文中重点介绍了仪器器的造型、试验和推广过程,并分析了仪器推广的经济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一、堤缘情况与现存问题河南省两岸大堤从这次察勘来看,存在问题是很大的。一方面堤身古老,内部情况复杂,下部隐患尚未消除;另方面堤身系建筑在黄河下游的冲积平原上,基础多沙,渗水、漏水堤段很多,加以临背悬殊大,残缺严重,一遇洪水偎堤,即会产生管涌现象,甚至发生漏洞或溃决。现在来看,堤防上最大最严重的问题是隠患和弱点的问题。从历史的  相似文献   

4.
黄河下游河道的特点比较明显,一个是宽河,一个是大滩,再一个是有生产堤。至于黄河和其它河流的共性问题都值得研讨,需要解决,但是针对黄河这一特殊河流来讲,它需要研究的问题,现在比较敏感的就是宽河、大滩和生产堤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要放在解决黄河整个问题的框架里。我们治理黄河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堤防不决口,河床不抬高,河水不断流,水质不污染”。黄河下游的治理也应该在此框架内。  相似文献   

5.
黄河大堤的现状,问题及加固措施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黄河大堤堤线较长,堤基地质情况复杂,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渗透变形,液化,沉降与不均匀沉降以及老口门等,堤身存在着土料复杂,碾压不密实,隐患多,防洪标准低等问题,因此堤防加固在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固措施有抽水洇堤,压力灌浆,放淤及吹填固堤,减压及导渗,地下截渗等,并已取得显著效果。今后还应大力开展新材料,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工作,加强隐患探测技术的研究试验,积极推进吹填固堤与引黄泥沙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黄河下游堤防隐患特征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下游堤防隐患众多,堤其隐患,堤身隐患,穿堤建筑物隐患各有其不同的形成原因,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对堤防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堤防隐患的治理应在查明隐患性质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对黄河下游近堤隐患进行的调查分析表明,近堤隐患的主要类型有临河坑塘、临河堤根河、近堤洼地、近堤渠道、近堤水井等.近堤的坑塘极易造成堤基渗漏和管涌,临河堤根河极易导致顺堤行洪和滚河险情,近堤水井极易形成透水通道.根据"先近后远、先深后浅、先背河后临河、先重点后一般"及"先急后缓、量力而行"的原则,按照调研、编报、排序、处理隐患险点的程序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隐患险点处理的先后问题.  相似文献   

8.
黄河下游历代较大的河道变迁,多在河南境内。因此在已弃故道之两旁,还遗留下不少古堤。现在下游有些堤防,是在原有古堤的基础上加培起来的,仍是下游防洪的主要堤防;还有些古堤,因长期废除,已被破坏。现将河南境现存的古堤,作以下简介,以供修防上之参考。一、古阳堤河南境内汉代的古黄河道,原走阳武(今原阳)、延津胙城以北,至黎阳(今浚县)南,流向东北,由天津入海。这个古河道在延津一带仍很明显。当时黄河的北堤,历史文献上称为“古阳堤”自武陟木栾店向东北经新乡市南,沿古河道入滑县、浚县境,现在还有堤形。在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南徙  相似文献   

9.
黄河大堤经过解放以来的三次大复堤、压力灌浆消减隐患以及险工改建等措施,堤防防洪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目前的堤防还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如堤身渗漏,历史老口门、洞穴、裂缝、施工接头沟、虚土层等。因此,以“七五”开始的第四次大复堤明确以加固作为一种探索的方针是正确的。我们设想如果在重要堤段堤身内部做一道贯通堤身堤基的灌注连续墙,将能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下游的大堤临河侧堤跟低洼,形成堤沟河,主要是河道横向淤积不平衡或历史上堤防施工取土造成的,洪水漫滩后,水流沿串沟演进,到堤跟汇合沿堤沟河向下游演进,形成顺堤行洪,严重威胁堤防安全,且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黄河下游没有来大洪水,水基本在河道中行走,滩唇高昂,使得黄河下游二级悬河更加明显。为此,对堤沟河严重河段开展不同堤沟河治理方案的模型试验,结果显示:堤沟河治理工程能使顺堤行洪主流速带远离堤防,减轻对堤防压力,能有效减小大堤顺堤行洪流速,减小滩地横比降,缓解"二级悬河"不利态势,但顺堤行洪流速和滩地横比降的减小与堤沟河治理工程高程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在进行堤沟河治理工程高程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工程效果和工程造价问题。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下游堤防的安全涉及堤防本身、穿堤建筑物、河道整治工程等.黄河下游存在"二级悬河",而且堤防多为沙性土构成,平时大多又不偎水,堤身、堤基存在的隐患难以显露,一旦洪水漫滩出槽,将可能引起渗水、崩塌等险情,对堤防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有必要加强堤防安全监测预警工作.针对堤防隐患探测及安全监测、穿堤建筑物土石结合部渗水监测、河道整治工程根石探测与监测、堤防安全评估等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下游两岸滩地存在着大量堤河,严重威胁堤防安全。必须加强对堤河的防治与治理力度,从根本上消除险点隐患对防洪造成的不安全因素,确保黄河防洪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黄河堤防隐患众多,堤防安全是防洪的基础,因此,研究堤防隐患探测技术,推广应用先进的探测仪器,快速、准确地探测判定堤身隐患并及时做出加固处理是非常必要的。采用电法探测技术来进行堤防隐患探测,根据所测视电阻率的变化大小及曲线形态,结合施工与地质情况,可推断堤身隐患的性质、部位和埋深。通过多年对黄河下游堤防探测分析,电法探测技术水平有了长足进步和发展,为堤防加固和度汛防守提供依据,堤防安全管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黄河下游大堤因堤防隐患和渗流防范不用而导致的溃决居多之情况,提出堤防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固堤身,并对此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黄河下游大堤堤身工程地质特性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陶城埠     
陶城埠在今山东省阳谷县东56里黄河在其南绕经其东,西边一侧有京杭运河,西南隅与北金堤滞洪区相毗邻。其地正当北金堤滞洪区滞水入黄河之口,是黄河进入山东的门户。陶城埠古称桃丘、桃城,以后又名桃城铺,曾是一处重镇。  相似文献   

16.
目前,河南黄河堤防高程已基本达到防御花园口流量22000米~3/秒的设计标准。但由于临黄大堤多是在历史遗留下来的旧堤基础上逐步加修的,有的还是在过去民埝上加高培厚多次才成,而原来的堤防质量就差,加上人为破坏,使堤身内存有松土、洞穴、裂缝等隐患。  相似文献   

17.
针对黄河下游大堤因堤防隐患和渗流防范不周而导致的溃决居多之情况,提出堤防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固堤身,并对此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黄河下游大堤堤身工程地质特性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堤防堤身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堤防土体评价的主要因素:堤身土体填筑质量、堤身隐患发育状况及堤身土体的渗透性.通过对其代表性指标进行量化分级,认为黄河下游堤身土体质量可分为较好、较差、差三类.  相似文献   

19.
利用直流电阻率法探测黄河堤坝隐患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长海 《人民黄河》1996,18(3):25-28
直流电阻率法是地球物理电法勘探的一种重要方法,国内70年代初开始将它用于江河湖泊堤坝隐患探测,并取得了较好的探测效果,其原理是先用直流电阻率仪探测堤坝各点的视电互值,再通过分析比较其相对大小来推断堤身隐患和质量状况,近几年在黄河堤坝的探测实践表明,该方法用于探测黄河堤坝裂缝、洞穴、松散土层等常见的位置和堤深、异常系数取1.30作为判断堤坝隐患的标准,难准确率可达100%,此外,这种方法在堤身质量、  相似文献   

20.
1 金堤河干流近期治理工程的背景和基本情况 金堤河是跨豫、鲁两省的一条黄河支流,为平 原河道。流域南临黄河北岸大堤和天然文岩渠流域, 北界海河流域和黄河北金堤滞洪区的关键工程北金 堤。金堤河自河南省滑县耿庄起基本沿北金堤走向, 向东至河南省台前县张庄闸流入黄河,流经豫、鲁 两省的滑县、浚县、濮阳、范县、莘县、台前、阳 谷7县。流域面积5047km2。人口290万人,耕地 33.13万hm2,其中河南省占97.7%。金堤河干流 全长158.6km,山东莘县高堤口以上河段没有堤防, 为无堤行洪河段,长78.6km,全部在河南省境内。 高堤口以下为豫、鲁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