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健  张春路 《制冷学报》2015,(5):16-21+29
针对跨临界二氧化碳半封闭式往复式活塞压缩机建立了一个通用数学模型,既包括热力学模块,也包括机械模块。热力学模块主要描述气缸内部的气体压缩过程。机械模块包括运动学模型和曲轴连杆机构模型,考虑了轴承上的功耗损失。采用一台压缩机样机对模型进行了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实验验证,结果显示压缩机流量和耗功的最大误差分别不超过5%和8%。通过仿真分析了变结构和变工况条件下的压缩机性能,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运行工况下,存在最佳缸径行程比;容积效率和等熵效率都随着转速的增加而下降;吸排气阀门内径存在最佳值;对于容积效率的影响,吸气阀间隙比排气阀间隙更大,活塞与汽缸间隙比活塞环与汽缸间隙更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搭建跨临界CO2循环制冷系统实验台,研究在冷却水出口温度为55℃的时候,系统的COP随高压侧压力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蒸发温度下,随着高压侧压力的升高,系统的性能系数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系统的COP存在一个最大值。因此,在某一蒸发温度下,存在一个最优高压侧压力使系统的性能系数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3.
跨临界循环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二氧化碳作为一种自然制冷剂,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汽车空调系统的CFCs替代问题。本文介绍了二氧化碳超临界循环汽车空调系统的构成与特性,以及从理论与实验研究上得到的与其它工质汽车空调系统的对比结果。本文还介绍了该系统专用的气体冷却器、蒸发器、压缩机。  相似文献   

4.
对跨临界CO2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性能进行了实验,分析了工况及引射器几何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工况范围内,跨临界CO2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制冷量和COP随气体冷却器压力的升高而升高,随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对于使用不同喉部直径喷嘴的系统,在相同工况下,引射器喷嘴喉部直径较大的系统的性能较好.对于使用不同直径混合室的系统,随着气体冷却器压力的升高,使用小直径混合室的系统COP变化较大;当气体冷却器压力较低时,使用大直径混合室的系统COP较高,而当气体冷却器压力较高时,使用小混合室直径的系统性能较好.在相同工况下,与传统跨临界CO2循环进行比较,两相流引射制冷循环系统COP最大可提高14%.  相似文献   

5.
对跨临界CO2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性能进行了实验,分析了工况及引射器几何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工况范围内,跨临界CO2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制冷量和COP随气体冷却器压力的升高而升高,随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对于使用不同喉部直径喷嘴的系统,在相同工况下,引射器喷嘴喉部直径较大的系统的性能较好。对于使用不同直径混合室的系统,随着气体冷却器压力的升高,使用小直径混合室的系统COP变化较大;当气体冷却器压力较低时,使用大直径混合室的系统COP较高,而当气体冷却器压力较高时,使用小混合室直径的系统性能较好。在相同工况下,与传统跨临界CO2循环进行比较,两相流引射制冷循环系统COP最大可提高14%。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制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CO2跨临界制冷循环的典型流程和特点;对国内外针对超临界CO2特性的研究、CO2制冷循环的研究、CO2制冷设备的研究与开发以及CO2跨临界循环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的研究现状等4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指出了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制冷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微通道换热器在CO2跨临界制冷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制冷系统中,换热器是主要的组成部件.由于CO2跨临界制冷系统较高的操作压力,以及近临界区CO2特殊的热物性和传输性,系统的部件结构需要引起特别注意.微通道换热器不仅换热性能好,而且可以承受较高的操作压力,比较适合CO2高压制冷系统,这样可使系统更加紧凑、安全且高效.至今,CO2制冷系统所用的微通道换热器已有多种型式,针对CO2的性质设计高效的微通道换热器对提高CO2制冷系统的性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烈虎  李青冬  徐荣吉 《制冷》2007,26(3):65-68
介绍了二氧化碳的热物理特性,理论分析了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在讨论基本理论循环的基础上,研究了带回热器的循环、带膨胀机的循环、既带回热器又带膨胀机的循环。同时,比较了各种循环的性能系数,发现在各种循环中都存在一个最佳的排气压力使得系统的性能系数达到最大值,并且带膨胀机的循环是性能系数最优的循环。  相似文献   

9.
基于IDEF的制冷系统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松勤  王弘 《制冷》2004,23(4):39-43
本文提出并研究了IDEF方法在制冷系统仿真中的应用,认为它将会成为制冷系统仿真整体框架分析与建模的一种更清晰、简便的方法.通过IDEF分析的制冷系统再结合具体的仿真数学模型,可以更好地实现仿真目的.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热水系统中的气体冷却器模型,对管内二氧化碳和水侧的流动和传热进行了数值仿真;并运用该模型分析了系统运行时各有关参数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最优排气压力,研究使系统高效运行的方法,为气冷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跨临界CO2水冷式制冷系统进行变工况模拟与热力学分析,得出系统主要性能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最优压力值与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之间的关联式.这些结论可为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系统的设计和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EASY5仿真软件在制冷系统仿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多相流库为例,介绍美国Boeing公司开发的EASY5仿真软件的理论基础及主要建模方法,并给出了一种风冷制冷系统仿真模型及仿真结果,供国内制冷系统仿真软件的开发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3.
铁电制冷回热循环的制冷系数和制冷率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计算了铁电制冷回热循环的制冷系数和制冷率 ,并指出有关文献中的错误  相似文献   

14.
压缩制冷空调装置动态仿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压缩制冷空调装置的动态仿真开展了初步研究,建立了包括压缩机、冷颖器、毛细管、蒸发器等四个模块在内的较完整的单压缩制冷循环的物理数学模型,并应用于开机过程的动脉模拟,仿真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同时根据仿真数据预测某些参数的变化情况,提示了系统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5.
不可逆布雷顿制冷循环的性能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不可逆布雷顿制冷循环模型,导出循环制冷率和性能系数之间优化关系所应满足的方程,利用数值解,研究内不可逆性和传热不可逆性对优化性能的影响.讨论了循环的各种优化性能,所得结果对实际制冷系统的优化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KM6大型空间环模器氦制冷系统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模块化建模的思想,将氦制冷系统划分为网络部分和换热部分。针对各设备在系统中的网络特性分别建立其数学模型及系统仿真模型,交利用仿真软件对整个系统进行仿真计算,对氦制冷系统的静、动态特性进行分析,得同对设计和调试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小型冷库制冷系统稳态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小型冷库制冷系统进行了稳态仿真.建立了压缩机稳态仿真模型,重点考虑了压缩机输运环节的计算.建立了热力膨胀阀模型,重点建立了流量与阀前后压差及制冷剂进出口干度的关系.实验表明,模型精度达到工程实用要求;结合实验和仿真分析,对小型冷库的运行和设计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系统仿真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建立了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稳态集中参数仿真模型,编制了相应的仿真程序,并通过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的比较,证明该仿真模型是比较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赵雁纪 《低温工程》2000,(3):42-47,61
针对常规兵器气候环境模拟试验的特点,对应用空气制冷和蒸压缩制冷的经济性,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合理的对比方法,并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和实例说明了这两种制冷方式在气候环境模拟试验设备中应用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