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万能显微镜、实体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等对两种美国时装用圆金线进行结构测试和能谱测试,分析其制造原料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两种芯线不同的圆金线的外观呈现扁平状特征,一种芯线是单根低捻蚕丝,另一种芯线则是双股棉线,二芯线和外包扁金线的捻向均相反;对其包缠扁金线进行能谱分析,其中一种为铜锌合金表面镀金,另一种为纯铜质表面镀金。两种圆金线与现代试样有较大差异,推测为近代圆金线产品。  相似文献   

2.
钢丝绳的使用寿命与一系列的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可分为下面几类: 1)钢丝绳的捻制技术; 2)钢丝绳的构造; 3)钢丝绳的使用。 现将这三类因素逐一加以研究。 (一)钢丝绳的捻制技术 在本文中详细阐述这个问题是不可能的。因此仅就其中的一个问题加以论述,即不散的钢丝绳的捻制技术。 远在1929年阿、恩·金尼克院士就已注意到那时在苏联矿井使用的不散钢丝绳。这种钢丝绳里面的钢丝在捻成绳股之前就已使之具有捻好绳股的形状。在将绳股捻成钢丝绳之前也这样来作。这种类型的钢丝绳没有扭成环或扭在一起等毛病。这种钢丝绳最主要…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织金丝织物织造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古代织金织物的分析,发现织金的方法有各种差异:a)金纬有通梭织入与挖掘梭织入的不同;b)对金纬的接结有地结与特结的不同;c)地纬与金纬有全越排列和半越排列的差异,各种 特点及自身发生、发展的历史。中国古代织金织造方法以挖梭、地结、全越为起始,随着通梭、特结、半越等方式的出现,它们即相互结合,共同构成了成了绚丽多姿的中国织金艺术。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国古代织金织物的分析,发现织金的方法有各种差异:a)金纬有通梭织入与挖梭织入的不同;b)对金纬的接结有地结与特结的不同;c)地纬与金纬有全越排列和半越排列的差异,各种方法都备有特点及自身发生、发展的历史。中国古代织金织造方法以挖梭、地结、全越为起始,随着通梭、特结、半越等方式的出现,它们即相互结合,共同构成了绚丽多姿的中国织金艺术。  相似文献   

5.
以低扭矩赛络集聚纱线加工技术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纺纱方法、棉条精比、原料色比、纱线线密度、捻系数等成纱工艺配置对针织物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基于现有的赛络集聚纺纱技术,引入单龙带假捻技术,可实现低扭矩赛络集聚色纺纱开发,且能提高其色纺针织物的胀破、耐磨、抗起球性能,有效降低纬斜率,改善布面外观效果,但低扭矩赛络集聚技术在高棉条精比、高原料色比、线密度在14.8tex以下的针织物开发等方面存在耐磨性能差、纬斜率大、胀破强力低等问题。综合考虑,建议采用50%精比、H125色比、19.7tex、和305捻系数的纺纱工艺参数配置,用于开发高品质低扭矩赛络集聚色纺纱针织物。  相似文献   

6.
元朝的内亚特征是元代文学独特性形成和元代文学史研究的重要背景,对元代文学的研究路径有着不容忽略的影响。围绕元朝的内亚特征,元代文学的研究路径可获得四个方向的深入与拓展:其一,借助内亚视角,可以发现以往因单一民族视角而被遮蔽和简单化,但却又属于元代文学发展的独特内容;其二,借助内亚视角,可以将元朝相近相承的辽、西夏、金等王朝结合起来,藉由其共同的多民族特征来探究元朝的文学发展历程;其三,内亚性极强的元朝与13—14世纪的欧亚世界有着诸多不可分割的关联,这使得元代文学研究需要有跨境域的世界视角;其四,借助内亚视角,值得将元明清文学作长时段的观照和会通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苎麻/棉75/25 58.3 tex转杯纺混纺纱为例,从分梳辊、阻捻盘、隔离盘和胶辊等几种关键纺纱器材以及纺杯速度、分梳辊速度、工艺风压等对苎麻/棉混纺纱的质量影响进行系统的研究.分别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出影响苎麻/棉混纺纱性能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分梳辊选用OK40,45o隔离盘,R7光滑金属阻捻盘,BYC851Ⅰ型胶辊成纱质量较好;纺杯速度对成纱性能影响显著,其次是分梳辊速度,工艺风压变化对成纱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纬编格纹面料是一类风格独特的产品,它既有格纹的外观,又有纬编面料良好的舒适性.利用纬编提花组织开发格纹面料,采用提花线圈的不同组合构成格纹细部纹样变化、渐变效应及变化格纹图案,提出纬编格纹面料色彩设计要点,以及特色纬编格纹面料形成方法,最后给出产品实例并总结工艺要点,为该类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精梳正反捻针织用纱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反捻纱品质较正捻纱差这一问题,阐明了分析研究思想和方法.重点从细纱工艺和设备专件两个途径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达到提高成纱质量、基本消除正反捻纱品质差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结合精纺弹性羊毛织物纱线纺制、织物准备与织造、染整工艺设计等方面的生产实践情况,通过对生产工艺的理论研究、分析,给出了各工序的主要生产工艺与技术要点;氨纶丝与包芯纱均采用先到先用原则;包芯纱在纺制过程中注意控制张力均匀稳定,成纱后保持较大张力进行卷绕与并捻;纬弹织物生产中注意使卷纬与织造张力较小而且均匀,减少包芯纱的过度拉伸;经弹织物生产中选择较小的织轴与卷布辊卷装,减小内外层张力差异;后整理时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管道片式喷气织机的引纬管道为研究对象。假设气流在该引纬管道内,每一个管道片单元内的流动是由管内流动和射流两部分组成。对整个引纬管道内的流动进行迭加综合,得出在整个管道内气流速度的衰减规律计算公式为其结论是:气流在引纬管道内的速度衰减变化主要与管道片的组合结构有关,而与气流速度无关。  相似文献   

12.
从织物经纬组合角度观察分析了点纹织物的形成方法,有利用左右捻丝、加捻丝与无捻丝相互配合而成的点纹,不同热缩性能原料并用而成的点纹,利用花式纱线而成颗粒状点纹。分析了这些织物为突出表面点纹效果而应注意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可供设计纱线结构型点纹织物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针织物纱线空间曲线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针织物线圈单元结构模型,运用线圈单元模型分析了针织纬编平纹、罗纹、双反面组织的几何参数,计算了纬编三种基本组织极限密度结构的线圈单元长度.  相似文献   

14.
立体感花型的纬编面料具有独特外观,在服用及装饰用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选取粗细纱、水溶性维纶混纺线等原料,结合流行元素选择花纹图案,采用提花组织进行两类不同风格立体感花型纬编面料的设计与试制,并总结了工艺要点.  相似文献   

15.
浙江石金玄武岩纤维有限公司 简介 浙江石金玄武岩纤维有限公司(简称“石金玄武岩公司”)由原横店集团上海俄金玄武岩纤维有限公司和浙江得邦高技术纤维有限公司合并而成,是一家专业从事连续玄武岩纤维产品研发、生产、营销及技术咨询服务等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L_(16)[4~4×2~3]正交试验表优选出高温精练工艺.从经、纬向丝线的练减率和特性粘度[η]值说明了高温精练经纬向脱胶均匀,丝素受损较小;而常压精练经纬向脱胶不匀,且经向丝素受损较大.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证实了两种精练方法经纬向脱胶均匀性的差别.指出了高温精练工艺特别适用于强捻厚重真丝绸的加工.本文还比较了高温和常压精练纤维的结晶性、耐热性、染色性之间的差异.关于高温湿热处理引起生丝表面形态和化学结构的变化,由加腾桑原昂等人进行过研究.作者曾报导了湿热处理蚕丝的化学性能和染色、机械性能之间的关系.日本在70年代就开始了高温高压精练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已有30多家印染厂拥有高温高压精练机,并用于生产中.国内对高温高压精练工艺的探讨也进行了一些报告.高温精练强捻、厚重真丝绸有助于获得均匀的脱胶率,能解决常压精练中存在的脱胶不匀、过练或生块等问题.因而真丝绸高温高压精练工艺的开发和应用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采用12292苏波绉厚重织物进行了高温高压精练工艺的研究,并比较了高温精练和常压精练蚕丝纤维脱胶的均匀性、强力的损伤、结晶性和耐热性、染色性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实测了新合纤面料中具有代表性织物的剪切性能、纤维形态结构、纱线结构人物结构,然后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了织物的剪切刚度与其它诸因素的关系,发现在经向紧度普遍大于纬向的情况下影响织物经、纬向剪切性能的主要因素为经向的织物紧度、纱线的捻系数、纱线的细度及纤维的比表,这些结果可供纤长织织物的性能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结合精纺 弹性羊 毛 织物 纱 线 纺制 、织 物 准备 与 织造 、染 整 工艺 设 计 等方 面 的 生 产 实践 情况,通 过对 生产 工艺 的理 论研 究、分 析,给 出了 各工 序的 主要 生产 工艺 与技 术要 点: 氨纶 丝与 包芯纱均采 用先到 先用原则 ;包芯纱 在纺制 过 程中 注意 控 制张 力 均匀 稳定 ,成 纱后 保 持较 大张 力 进行卷绕与 并捻;纬 弹织物生 产中注 意使卷纬 与织造 张力较小 而且 均匀, 减少 包芯 纱的 过度 拉伸; 经弹织物生 产中选 择较小的 织轴与卷 布辊卷 装,减小 内外层张 力差异; 后整理时 采用先煮 后洗工 艺。  相似文献   

19.
金银彩绣     
宁波地区素有“家家织席,户户刺绣”的传统。据记载,在清代,宁波城内就有乡坊多家,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六世从事刺绣绘图业的“许德来写花店”。宁波金银彩绣是一种在丝质地上用金线(银线)配合各色彩线刺绣而成的手工艺品,  相似文献   

20.
细纱牵伸过程中,为避免捻回重分布导致成纱条干恶化,粗纱捻系数与细纱后区牵伸必须进行合理搭配.采用模糊决策方法中的Borda数法,对纯棉普梳纱线的粗纱捻系数和细纱后区牵伸倍数的搭配方案进行排序,从而获得成纱质量较优的两个工艺参数的配合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了上机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模糊决策方法优选方案进行纺纱,所得纱线质量较好;较大的粗纱捻系数和较小的细纱后区牵伸配合能够获得较优质量的纱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