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4.
应用落差分析研究生长断层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将生长断层的落差定义为两盘地层厚度之差,将其某时期古落差定义为该时期两盘沉积的厚度差。生长断层落差可以根据对构造演化剖面或地质剖面的直接测量而计算,也可以对经时深转换的地震剖面进行测量而计算,还能够通过某地层顶、底构造图的深度计算。与断层生长指数分析相比,落差分析不受上升盘地层是否缺失的限制,不受盆地整体沉降幅度的影响,地质含义明确,容易对比断层的活动强度,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采用该方法分析东营凹陷始新世中期沙三下亚段沉积期明显活动的断层有45条,当时断陷最深的地区位于陈南断层西段、胜永断层中段和中央主断层之间。图2表2参6  相似文献   

5.
针对实际情况给出了新的数学模型来研究断层,该模型中考虑了井筒储存,表皮效应和井半径的几何因素,微发方程和边界条件均考虑了断层的影响,应用拉普拉斯变换和贝塞尔函数加法定理,求得井筒拉普拉斯压力,据此制作了识别直线断层的新型复合图版-拉普拉斯空间典型曲线,图版中引入了新的特征参数团,该参数团表征了井筒储存,表皮效应和断层3者的影响,详细分析了断层离测点的距离对典型曲线特征的影响,应用文中的图版可以识别  相似文献   

6.
断层组合的正确解释是复杂断块圈闭描述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总结提炼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复杂断块区局部构造样式的深入研究,剖析了两条正断层交汇组合方式和几何特点,归纳提出了双断层组合的相交、切割和封闭等三类十种组合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双断层组合的立体、平面、剖面对应关系,形成了利用特定位置和走向的三条剖面来唯一地确定每一种组合模式的正断层组合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7.
第一部分 在断层发育地区用计算机作图的标准方法的比较 前 言 利用计算机对断层发育的地震资料进行作图,质量较差,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管理阶层(以及地球科学家)完全地开发计算机的潜力。 本文描述一种除地震反射层及井资料外,还利用断层几何形态得到优良构造图的方法。现在可以利用断层几何形态信息(垂向位移及断层滑移距)帮助计算机进行网格化及构绘等值  相似文献   

8.
断层折射与断层封闭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力学性质岩层的内摩擦角不同,使它们的剪裂角不同,在同样力学条件下形成的断层是由许多倾角有差别的小断面折线状连接构成的断裂带,这种现象被称为断层折射。因此,断裂带两侧不同部位的岩层接触紧密程度有差异(可分为5类:挤压的,承载的,滑动的,微张开的,张开的),导致不同部位断面封闭性的差异(根据断层运动方式和受力情况,定性分为5类:良好,好,较好,较差,差)。认为生长断层封闭性与其位移速率及被错移的岩层岩性有关,生长指数越大越有利于断层封闭;正断层发生反转后,断面封闭性得到加强。图4参10(王孝陵摘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总结断裂带构造格局的基础上对断裂几何学及运动学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断层生长指数、古落差的研究,证明了汉留断层的走滑性质及其既有持续生长的特点又有幕式活动的特点。理顺了该区的断层级别序次和组合样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区构造模式,即汉留断层和真武分支断层的几何形态以及两者的搭配关系产生的不同应力场,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具有不同的断层组合形式。  相似文献   

10.
Hrdy.  S 陶铮 《海洋石油》1999,(1):72-80
1前言临界楔形体理论(Davis等,1983)在地质文献中现在流传很广,已被应用于自然界的一些实例中(Brown等,1997)并用类比模似作了检验(Gutschet等,1996)。Davis等(1983)的最初模型假定为非粘性模报体,而Dahlen等(1984)的后来工作把这一理论发展到包括粘性楔形体。一个沉积楔形体当被水平挤压时(如图1),可把它的形状调整到使整个换形体处于被动极限状态,即到处处在剪切破裂界限。当楔体达到这种临界斜度时,整个楔形体就指其底以磨擦滑动运动。通常,临界斜度的发育要通过叠瓦状逆断层来内部变形(图1)。然而,另一些机制…  相似文献   

11.
利用断层位移模式确定断层发育史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断层位移是断层多次滑动的累积产物,包含着断层成核、扩展和连接的信息.该文提出利用断层位移模式从观测的断层位移数据中分析断层发育史.以大港油田滩海区张东断层为例,计算结果表明,各沉积期的断层位移量自上而下出现小—大—小—次大的变化趋势,在中新统馆陶组沉积期达到最小,代表着构造相对宁静的转折期;新第三纪的断层扩展参数接近1,明显要比老第三纪的小,表明从所处盆地老第三纪强烈的断陷阶段到新第三纪以来超大范围的坳陷阶段,断层活动强度明显减弱;渐新统东营组沉积期是造成张东断层现今累积位移量侧向变化的主要时期,断层位移量达到最大,而同期的位移量侧向变化也最大.   相似文献   

12.
断裂带封闭势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断层是由一系列破裂面或次级断层组成的带,断层规模越大,断裂带也越宽且结构越复杂。这种断裂带对断层封闭性有重要影响;断裂带能否封堵油气,取决于断裂带能否在空间上形成连续的遮挡以及断裂带连通的孔隙喉道是否足够小,并能够封闭烃柱;断裂带封闭势的值越大,越有利于断层封闭。东辛油田营1断块营32断层由北向南、从沙二段第1砂层(Es21)到第11砂层(Es211)断裂带封闭势逐渐减小,反映了营32断层北部封闭性好于南部,上部封闭性好于下部。这说明了同一条断层封闭的差异性及动态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深水油田复杂断块油藏开发方案实施风险较大的特点,以安哥拉Sangos油田为例,综合测井、地震以及动态资料,利用油藏地质建模方法对断层封闭性的主控因素进行定量评价。首先明确研究区的断层发育模式为盐底辟和盐刺穿的盐相关构造;其次根据构造和沉积特征,认为泥岩涂抹为研究区断层封闭性的主控因素,并对泥岩涂抹的3个计算参数(泥岩涂抹势、泥岩涂抹因子和断层泥比率)进行对比、分析及组合应用,选用泥岩涂抹势和断层泥比率,采用逐步判别思路,以网格为计算单元得到断层传导因子;最后提出断层连通度的概念,并对研究区的断层连通度进行计算和分析,以定量化指标合理表征断层传导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安哥拉Sangos油田5条断层的传导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F5,F4,F3,F2和F1,其中F1完全封闭,并已得到后续开发井实际动态数据的验证。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了有关断层圈闭的一些问题,比如毗连圈团、断层密封圈闭、断层圈闭内断层混浠、3D资料的应用,雁行断层、相干管波、Aaaan剖面图,以及断层带自身密封的三种机理-粘涂抹,颗粒压碎或碎裂和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高邮凹陷断层封闭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断层分类的角度对断层封闭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依据断层规模、断层活动期次对断层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了高邮凹陷油藏及典型未成藏断块的圈闭和断层要素,研究了断层封闭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断层级别、对置盘岩性配置等是高邮凹陷断层封闭性的主控因素,而断层活动期、断层倾角等是影响断层封闭性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出3种断层封闭机理和4类断层封闭模式。  相似文献   

17.
18.
张立勤  吴李泉 《河南石油》2005,19(5):13-15,18
声波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与岩石的性质、孔隙度以及孔隙中所充填的流体性质密切相关,因此可以利用声波在断层岩中传播的时差异常来分辨断层的力学性质.通过对东营凹陷的砂泥岩和其间断层岩的声波时差随深度变化特征及其相互间关系研究,进一步揭示张性断层声波时差异常的变化幅度和异常范围与断层埋藏深度有关.在1 600m左右以上区段,断层带的声波时差比围岩要大,断层为开启性质,断层对油气不具有封闭作用;在1 600 m以下区段,断层带的声波时差比围岩要小,为压性断层性质,断层处于封闭性状态,断层对油气具有封闭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断层封闭性是控制断层油气藏形成和保存的关键因素,研究通天断层封闭性在海上油气勘探及开发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明确通天断层的封闭性能,避免通天断层发生溢油事故,以渤海湾ZD油田为研究对象,对应用Yielding等提出的断层泥比率(SGR)法及其与断层封闭性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研究,计算了该油田通天断层ZD 1、ZD 3、C 5的断层泥比率,并结合吕延防等提出的盖层封闭性评价标准对这些通天断层在主要目的层的侧向封闭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通天断层ZD 1、ZD 3、C 5在Nm组地层封闭性能好,Ng组地层封闭性能差,通天断层ZD 3在Es组和Mz 1组地层封闭性能均很差。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世界上应用于断层封堵性分析的常用定量算法中,以泥岩断层泥比即SGR算法最为常用,效果也最好。本文主要介绍了用过断层的压力差和用浮力对SGR进行标定的两种方法,并通过建立SGR与过断层带压力差(AFPD)的关系来定义与深度有关的封堵失败包络线。封堵失败包络线提供了一种估算断层可支撑的最大烃柱高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