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陈景和 《中国电梯》2009,20(1):40-44
本文将针对某办公大楼群控电梯使用中存在的候梯时间长、乘梯拥挤等实际问题,通过对大楼的客流流量、客流特点及客流方向的数据统计分析,计算了群控电梯的平均候梯时间、最大候梯时间、长时候梯率及电梯运输能力等指标参数。本文还总结了电梯群控配置的问题,分析了造成的原因并提出了改造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电梯工业》2005,6(2):45-45
该系统操纵盘设置在各层站候梯厅,操纵盘号码对应各楼层号码。乘客只需在呼梯时登记目的楼层号码,就会知道应该去乘梯组中哪台电梯,从而提前去厅门等候待乘客进入轿厢后不再需要选层,轿厢会在目的楼层停梯,由于该系统的操作便利性及结合强大的计算机群控技术使得候梯和乘梯时间缩减。该系统的关键是处理好新召唤的候梯时间对原先已安排好的那些召唤服务时间的延误问题。  相似文献   

3.
《电梯工业》2005,6(1):44-44
该系统操纵盘设置在各层站候梯厅,操纵盘号码对应各楼层号码。乘客只需在呼梯时登记目的楼层号码,就会知道应该去乘梯组中哪台电梯,从而提前去厅门等候。待乘客进入轿厢后不再需要选层,轿厢会在目的楼层停梯。由于该系统的操作便利性及结合强大的计算机群控技术使得候梯和乘梯时间缩减。该系统的关键是处理好新召唤的候梯时间对原先已安排好的那些召唤服务时间的延误问题。  相似文献   

4.
朱元晨 《中国电梯》2010,(12):42-44
通过对电梯用户乘坐电梯心理感受的调查,发现使用户产生不满情绪的主要原因是候梯时间长,占到了被调查用户的74.3%;电梯运行速度慢,占到了被调查用户的40.7%。提高电梯运载效率(减少候梯、乘梯的时间)成为电梯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利用电梯电机曳引力余量的可变速技术,成为一种较先进的解决方法。这里,笔者着重分析可变速技术在旧电梯改造中相比于其它改造方案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5.
闫冬梅 《中国电梯》2004,15(10):36-37
采用心理性时间评价方式来控制梯群的运行是一种新的电梯群控设计方式。统计表明,乘客候梯的焦虑感与候梯时间成抛物线关系,如图1所示,最小等待时间调度算法属于心理候机时间评价方式,它是根据所产生的层站召唤信息及各电梯当前运行情况.通过计算,预测各电梯应答时间,从中选择应答时间为最短的电梯去响应召唤。  相似文献   

6.
基于遗传算法的双子电梯群优化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型双子电梯群控系统多目标性、不确定性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双子电梯群优化控制方法。在分析双子电梯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将双子电梯运行规则融入到多目标控制策略中,构造了适合双子电梯群的目标函数;运用遗传算法进行双子电梯群的优化控制仿真,并与最小候梯时间算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适应双子电梯运行特点,并能适应不同交通流模式,与最小候梯时间算法比较,平均候梯时间、长候梯时间发生率和电梯停靠次数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7.
龚茨聘 《中国电梯》2004,15(4):25-26
在电梯的选择与使用中.我们都会涉及到备用电源操作和派梯这两个不可缺少的功能.备用电源能使乘客在停电时,安全地离开电梯。派梯使乘客候梯时间最少,电梯利用率达到最高。但这两个功能到底是什么概念.包括什么内容,如何表现7下面我们针对两个功能分别进行详尽的说明。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梯的使用量日益增多.电梯群的合理优化调度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关键问题。乘客电梯不仅要缩短人们的实际候梯时间.减少能量损耗.而且要考虑乘客的心理候梯时间以及影响乘客心理的诸多因素。在电梯群控系统中.厅层召唤的分配调度直接关系到乘客对电梯服务的满意程度.如何在能源消耗最少.乘客候梯时间最短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双层轿厢电梯在日本办公大楼中开始使用,是1972年引进的用于大阪的大林大厦,最近计划用于六本木大楼的双层轿厢电梯已成了热门话题,因为上下轿厢同时升降,有运送普通电梯2倍定员和缩短乘梯时间的优点。还可以减少高层大楼各层井道的面积,增加出租建筑面积,提高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0.
4.1.9电梯应设电梯厅,考虑日常候梯人停留和搬运家具等需要,从我国已建成高层住宅来看,有的认为中间楼层候梯人数不多,可利用走廊、楼梯平台兼作候梯面积,其深度在1.Zm左右,在北京高层住宅中有此实例,但大多设电梯候梯厅,其深度在l.&)ill以上。上海塔式高层住宅一般都设电梯厅,其深度在Zm左右;深圳三十层左右高层住宅,一般设三台电梯,其候梯厅在1.40Yn左右。根据国际标准IS(XIW1980(E)(乘客电梯安装)中规定:“在与轿箱深度相同的方向上测得的培对培的最小深度应等于最深轿箱的深度”。(电梯主参数及轿箱、井…  相似文献   

11.
范蓬京 《中国电梯》2022,(22):59-61
介绍了电梯群组控制技术的进展,以及电梯群组分区分层运行管理模式的进展;阐述了医院如何应用电梯群组控制技术和分区分层运行模式,减少电梯配置数量,提高电梯运行效率,缩短乘客候梯时间,降低电梯运行能耗。  相似文献   

12.
王锐  刘伟 《中国电梯》2012,(14):10-10
中国电梯安全宣传周准备会议——“安全乘梯知识标准用语”会议,于近日在北京中海大厦举行。中国电梯安全周活动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主办,中国电梯协会承办的全国性电梯安全宣传活动。通过2011年中国电梯安全宣传月活动发现,各地质监部门、电梯行业和社会媒体都开展过多种形式的安全乘梯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群控调度效率.通过改进电梯外呼信号源.使电梯外呼信号内选化.从而使乘客要达到的目标层信号提前进入控制器。在乘客未进入轿厢前完成派梯.按照最优控制调度原则分派电梯接送乘客.采用智能控制调度方法的基础上.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原则。通过与普通外呼信号的群控电梯对比分析.仿真模拟运行实验表明.平均候梯时间减少.群控调度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层建筑电梯垂直交通的特点,应用专家系统建立电梯交通流量预测模型,研究电梯智能交通理论和流量预测方法,为电梯最佳选型配置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在预测模型中设置映射变量,将预测模型推广到其它不同用途的高层建筑电梯交通流量预测中。提出外呼信号智能目的选层电梯群控策略;结合预测静态分区和智能动态分区,应用前向神经网络技术,以平均候梯时间、平均乘梯时间和目的楼层重复度为控制目标,寻找不同交通模式的最佳动态调度方法。分别对上行高峰、下行高峰、午餐上/下行高峰、随机层间交通及空闲交通5种模式进行建模,并实现预测模型与5种交通模式的模型嵌套。应用数据挖掘和小波分析技术,通过实时模拟运行,对电梯运行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对系统参数进行定时不定期在线自动整定修改,提高电梯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研究电梯在风摆、火灾、地震等特殊情况下的运行模式,提出相应控箭和减灾措施,提高电梯运行安全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15.
蔡金泉 《中国电梯》2011,(3):23-23,29
中国市场对电梯的乘运质量有较高的关注度,且并不因梯速的提高而有所降低。根据高速电梯的特点,从安装层面上,对影响高速电梯乘运质量的一些环节进行思考和讨论已迫在眉睫。在本文中,笔者就高速电梯安装实践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和应该采取的措施与业界同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要闻     
正01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强化电梯质量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众乘用安全和出行便利。《意见》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强化质量安全意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落实生产使用单位主体责任为重点,以科学监管为手段,预防和减少事故,降低故障率,不断提升电梯质量安全水平,让人民群众安全乘梯、放心乘梯。  相似文献   

17.
王诚明 《中国电梯》2006,17(5):52-52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高档写字楼数量越来越多,写字楼单层面积也越来越大。这样电梯群控台数也山过去3~4台一组群控,向6~8台一组群控发展,地下室深度也由过去1~2层发展为3~4层。而选择什么样的电梯以及如何设计,才能既实用又节省开发成本,还要考虑提高电梯运行效率,缩短平均候梯时间,这是目前摆在设计人员以及开发商面前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司伟超 《中国电梯》2007,18(12):13-13
调皮、淘气、乱摁按钮、随意触摸、故意迟缓……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内容其实和儿童的乘梯安全悉悉相关。有权威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平均每月发生安全事故600多起,其中多数与乘梯者对电梯的使用不当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乘梯安全意识,构建和谐校园,让大家度过一个平安欢乐的寒假和春节,1月12日,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来到了广州市广中路小学,与师生们开展了一场以“安全乘梯幸福生活”为题的假前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20.
张丽娜 《中国电梯》2007,18(12):10-11
“小电梯呀上又下,上学回家全靠它;小朋友要注意,有些事情要知悉,乘电梯请注意,爸妈一起是必须;乖宝宝电梯里,安静听话不乱跳;电梯门不乱靠,危险危险我不要;小按钮不乱摁,文明乘梯不胡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