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三相电容式电机的理论分析和性能计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从单相电机的观点出发,推导了三相电容式电机的性能方程,列出对称运行状态时电机的匝比和最佳电容值必须满足的条件,并以一台Y802-4型电机改绕成三相电容器电机为例作具体计算,其计算实例与样机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5.
6.
从稳流、调压及直流绕组的工作原理出发,阐述了自饱和电抗器的物理概念,并提出双铁心电抗器稳流,调压的新结构,指出了传统观念应商讨的地方,最后以实例介绍其在工程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半固态锂浆料电池是能够提供更低成本、有潜力的能源储存技术,使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克服其固有的间歇性,提高电网的效率。以单晶结构的Li Ni0.6Co0.2Mn0.2O2为活性物质,科琴黑为导电剂,电解液为分散剂,系统研究了活性物质含量在10%~50%范围内浆料的电导率分布、沉降速率、电化学阻抗、浆料组成形貌及所组装的扣式电池的首次充放电效率、比容量、循环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活性物质含量的增加,浆料的电导率和沉降速率均呈逐步下降趋势;质量分数为50%的浆料具有最大的初始Rct(855.71Ω),其他浆料的初始Rct在106.06~151.85Ω;三元活性物质为粒径约5μm、形状规则的单晶一次颗粒;质量分数为30%的浆料活性物质周围被科琴黑均匀包围,没有较多的科琴黑的团聚和堆叠;30%的浆料在0.1 C的放电比容量达到171.2 m Ah/g,首次充放电效率高达88.15%,稳定循环250周后,容量保持率仍有80.3%。 相似文献
8.
9.
提出计算传输线问题的多极理论方法,给出多极理论计算传输线问题的应用规则,为传输线计算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多极理论不仅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而且可以很方便地应用传输线工程问题的设计与计算。 相似文献
10.
从单相电机的观点出发,推导了三相电容式电机的性能方程,列出对称运行状态时电机的匝比和最佳电容值必须满足的条件,并以一台Y802-4型电机改绕成三相电容式电机为例作具体计算,其计算实例与样机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电网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及功能,阐述了计算方法、元件模型及一些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说明了该系统的独立性、实用性以及精确性。 相似文献
12.
14.
电网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系统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介绍了一个用于电网线损理论计算及分析的图形信息系统,利用全图形的人机界面进行电网的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它适用于输电网和配电网。本系统提供了方便、快捷、直观的查询和统计功能,实现了图形、数据、计算、分析和管理的高度一体化。 相似文献
15.
16.
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与分析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Power builder6.5为开发平台,研制了一套利用均方根电流法进行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与分析系统。引入“等效容量”的概念处理配电网中的小电源(小水电和水火电),使含小电源的配电网线损计算简便可行;定义了完整的结构数组表示节点的信息,使计算结果中包含所有节点和支路的理论线损信息;并提出一种基于队列的算法进行线损计算用以提高计算效率。系统基于Windows系统,可以提供配电网理论线损管理中所需报表。 相似文献
17.
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系统的开发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介绍了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系统的设计思想及功能和数学模型,除传统的等值电阻法外,还开发成功了等效容量法和改进迭代法,以提高计算的实用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18.
19.
电网实时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系统采用现有电网调度自动化、负荷管理等系统的有(无)功功率、电压、电流等实时信息,经过数据及图模自动转换、拓扑分析、潮流计算、统计分析等步骤.完成中压及以上电网各电压等级、各元件实时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该系统主要功能为:实时计算电网的理论损耗及线损率;计算并保存电网每天任一时段的理论损耗及线损率;查询与分析电网各电压等级、各元件任意时段的实时(或离线)的理论线损率及构成;自动进行各类分析汇总;计算各类降损措施的经济效益。投运后的效果证明,该系统能帮助运行人员获取准确的实时信息,指导电网的经济运行工作。 相似文献
20.
电网实时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系统采用现有电网调度自动化、负荷管理等系统的有(无)功功率、电压、电流等实时信息,经过数据及图模自动转换、拓扑分析、潮流计算、统计分析等步骤,完成中压及以上电网各电压等级、各元件实时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该系统主要功能为:实时计算电网的理论损耗及线损率;计算并保存电网每天任一时段的理论损耗及线损率;查询与分析电网各电压等级、各元件任意时段的实时(或离线)的理论线损率及构成;自动进行各类分析汇总;计算各类降损措施的经济效益。投运后的效果证明,该系统能帮助运行人员获取准确的实时信息,指导电网的经济运行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