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特高压工频电磁场对人体健康影响及其曝露限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妮  邬雄  张广洲  路遥  张小武 《高电压技术》2009,35(8):1842-1848
我国输变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环保纠纷日益增多,工频电场、磁场曝露限值问题一直没有国家标准可以依循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我国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建设的背景下,就目前在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纠纷事件,结合我国特高压工程电磁环境状况,并考虑国际相关标准和导则采用情况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电磁场计划"的电磁场人体健康影响的风险评估结论,对国内一些不同观点进行探讨分析,针对工频电场和磁场的健康影响以及曝露限值的确定进行分析,说明工频电场和磁场对居民区没有重大环境影响;针对我国工频电场、磁场曝露限值制定以及ICNIRP导则的研究方法和技术问题,提出需要注意分析国内一些不同观点对ICNIRP导则的解读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日益增多的电磁环境纠纷难题,文章总结并分析了关于电磁场曝露限值问题的访问成果,得到有益的结论: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极低频磁场会产生有害的发育生长影响; ICNIRP导则新旧版本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关键在于限值和安全因子的确定依据.最后,文章建议坚持以WHO推荐的国际标准(例如ICNIRP导则)为国标制定基础的原则并跟踪研究国际权威组织及各国电磁场相关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3.
人体处于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下方时,会产生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当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数值过大时,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为此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以及IEEE规定了人体在高压输电线路不同曝露情形下的曝露场强限值。首先运用有限元法,考虑人体对地绝缘和人体接地2种情况,分析了高压输电线路曝露场强典型限值下人体所产生的感应电压和感应场强的大小;接着利用解析法计算了不同曝露限值下的人体感应电流、感应电荷密度以及感应电流密度;最后将计算结果与ICNIRP导则给出的曝露限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人体处于职业曝露限值场强10 kV/m下,人体内部最大感应场强为2.082×10-3 kV/m,感应电流密度为0.176 m A/m2,接近或低于ICNIRP导则规定的限值范围,不会对人体造成不适感。  相似文献   

4.
《上海电力》2005,18(1):105-106
对EMF(电场、磁场和电磁场)曝露风险的评估与曝露标准及限值的确定是紧密相关的。因此,WHO在致力于对这类具高度不确定性的风险,制定统一的预防性准则的同时,努力实现全球标准协调化(已列为图5工作框架的主要目标),推荐“在国际非离子辐射委员会(ICNIRP)和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两项现有国际标准基础上,通过协调,形成全球标准”。  相似文献   

5.
邬雄  龚宇清  李妮 《高电压技术》2009,35(9):2091-2095
工频磁场公众曝露限值的确定是我国工频电场、磁场曝露限值国家标准制定的关键因素。为此结合各国工频磁场限值采用情况以及电磁场人体健康影响的医学评估结果,分析了我国典型输电线路以及特殊线路情况下的工程磁感应强度状况。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电磁场计划"的调查统计可以看出,采用WHO推荐的国际标准已成为国际主流趋势,中国需要引起重视;目前国内输变电线路正常运行时周围环境中的磁场水平确实不高,但并不表明可将磁场限值降低到某个任意的水平,相反还需考虑到线路运行状况、采用新的导线技术和电缆运行等因素,这些均会使工频磁场水平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6.
各国工频电磁场的限值及其确定的依据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重点评述了一些国家以及国际组织标准中工频电磁场的限值及其确定的依据;介绍了目前普遍接受的低频电磁场模型。各国输电线路工频电磁场限值与暴露时长有关,不同地点限值的不同,对敏感区域额外增加预防性限值。目前工频电场限值较一致,磁场限值差异较大;ICNIRP导则已得到多国认可;对尚未确定长期的工频磁场暴露是否会导致特定种类的癌症及其它非癌症类疾病,需进一步研究以澄清电磁场作用于人体的微观机理。  相似文献   

7.
输变电工程周围的电场与磁场是否对公众存在潜在健康影响,已成为公众关心的主题。文章引用WHO官方文件针对极低频电场、磁场健康风险评估的结论,介绍了WHO推荐的电磁场曝露导则与标准,分析了国际导则与标准的制定原则与标准体系,阐明了WHO强烈要求成员国采纳国际标准的意见,指出采纳WHO推荐的国际标准是中国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8.
白锋  齐磊  崔翔  黄冀华 《高电压技术》2009,35(8):1836-1841
为了开展特高压变电站电磁环境建模方法和预测计算的系统研究工作,基于矩量法,采用CDEGS软件对特高压变电站的工频电磁环境进行了预测研究,着重分析了变电站内线路巡视走廊和保护小室区域以及变电站外距围墙20m处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计算结果表明:晋东南变电站站、南阳开关站和荆门变电站除站内TA、TV上方连接管母线以及HGIS下方最大工频电场强度超过了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导则规定的10kV/m的职业曝露限值外,其它各项计算结果均低于相应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9.
220kV典型设计变电站的工频磁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电站周围的工频磁场分布关系到职业曝露、公众曝露和对敏感电子设备的干扰等3个方面的问题。分析了变电站磁场源特性,介绍了用自编MATLAB计算程序,通过数值计算分析国家电网公司典型设计220kV变电站周围工频磁场分布及其特征的方法。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国家电网公司典型设计变电站站界外的工频磁场水平远低于公众曝露标准限值,变电站内的磁场水平远低于职业曝露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10.
该文采用有限元法对曝露于大功率无接触网供电城轨车辆中的人体进行电磁安全评估,以检测该无接触网供电城轨车辆是否低于人体电磁曝露安全值.以500kW无接触网供电城轨车辆为例,通过数值仿真计算车内漏磁水平,并对车内佩戴心脏起搏器的人体进行感应电磁场和比吸收率(SAR)评估,将计算结果与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中规定的限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人体内部感应电场较低,但是在人体表面感应出较高电场,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组织SAR值远低于2W/kg的限值,人体站在渡板上方时,脚踝处SAR值最高并且十分接近局部SAR限值.这些结果对于无接触网供电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安全应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别对 sd-IBM4中的 O(6)极限 U(36)U_6(sd)×U_6(ST)O_6(sd)×O_6(ST)O_3(d)×O_3(S)×O_3(T)O_3(J)×O_3(T),强耦合 SU(3)极限 U(36)U_6(sd)×U_6(ST)SU_3(sd)×SU_3(S)×SU_3(T)SU_3(sdS)×SU_3(T)O_3(J)×O_3(T)与 sdg-IBM4中的类SO(6)极限 U(90)U_(15)(sdg×U_6(ST)SU_(15)(sdg)×U_6(ST)U_5(sdg)×O_6(ST)SO_5(dg)×O_6(ST)O_3(dg)×O_3(S)×O_3(T)O_3(J)×O_3(T),强耦合 SU(3)极限 U(90)U_(15)(sdg)×U_6(ST)SU_(15)(sdg)×U_6(ST)SU_3(sdg)×SU_3(S)×SU_3(T)SU_3(sdgS)×SU_3(T)O_3(J)×O_3(T)的分析比较,表明 g 玻色子对 O(6)极限的典型能谱有较大的影响,当用类 O(6)极限同时拟合~(34)S 与~(34)Cl 的能谱时,对~(34)Cl 能得到很低的3_1~+态,而用 O(6)极限则不能,而且能谱结构也改变较大.但 g 玻色子对强耦合 SU(3)极限的低能态能谱与 E2跃进,则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直流孤岛系统送端容量小,抗扰动能力差,送端系统故障容易引起交直流功率不匹配,系统频率失稳,甚至导致孤岛系统崩溃。频率限制控制器能够根据交流系统频率,改变直流功率参考值,使交流系统向直流输送功率与直流功率参考值相匹配,保证系统有功平衡,维持交直流系统稳定运行。结合糯扎渡直流工程分析FLC结构和功能,对其主要参数进行整定,并通过仿真验证FLC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水轮机调速器静、动特性试验的全过程包括操作、测量、数据处理、数值逼近、特定点选定、特征值计算以及特性曲线、直线和奈奎斯特图的屏幕显示和图形绘制等,可以由微机自动连续进行。本文介绍了测试系统的硬、软件,提出用最佳逼近多项式描述静态特性曲线,用系统辨识方法确定谐波响应的幅值和相角,论述了特定点的选择原则和方法,最后介绍在制造厂的车间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不同类型500 kV变电站设备区电磁环境,利用EFA-300电磁场强分析仪对3座典型变电站设备区电磁场强度进行实测。共计12个测点,测试结果显示3处类型变电站设备区电磁场强度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在相同的工况下电磁场强度由高到低分别是AIS型变电站、HGIS型变电站、GIS型变电站,其中GIS型变电站电磁场强度远远低于公众暴露限值。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不同类型的电气设备布置方式对设备区电场强度的影响非常大,磁感应强度影响较小,GIS型变电站更有利于设备区电磁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15.
李妮  邬雄  裴春明 《高电压技术》2011,37(12):2930-2936
近年来国内仍有一些质疑现有国际电磁场限值导则或国内限值标准安全性的信息不时出现,并建议通过降低限值的手段来保证公众的健康,这就需要分析该类做法的合理性。为此,调查国际组织对电磁场健康风险预防性政策的制定原则,跟踪以法令形式颁布"预防性限值"的意大利、瑞士等典型国家情况,提出我国企业在该问题做法上的启示及建议。根据调查及...  相似文献   

16.
孙群 《大电机技术》1990,(4):11-13,19
本文介绍了材质是薄铜片的弹性阻尼环连接片的热压焊接原理、焊接和成型工艺方法、焊接设备、焊接和成型工具。  相似文献   

17.
一种识别静态电压稳定分岔点的混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连续潮流法和崩溃点法,提出了识别和计算极限诱导分岔点和鞍结分岔点的2阶段混合算法。该方法结合了连续潮流法和崩溃点法各自的优点,并能考虑到所有发电机(包括平衡发电机)的功率限制。在第1阶段中应用常规的连续潮流法,加大步长快速穿越崩溃点;第2阶段通过分析比较,选用不同的算法精确识别和计算崩溃点。对IEEE 118节点和IEEE 300节点试验系统的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准确地识别静态电压稳定崩溃点,并有效地解决连续潮流计算中平衡发电机功率越限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综合国内外水轮机导叶轴套与轴颈公差配合和间隙选择的基础上,推荐聚甲醛钢背复合材料轴套与轴颈配合间隙选择的方法,对我国目前水轮机导叶轴颈尺寸公差的选择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离子源温度对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EESI-MS)信号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的电喷雾萃取电离温控系统.系统以ARM Cortex-M3核的STM32系列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采用模糊PID算法和PWM控制,实现了加热元件温度在室温至200℃范围内的连续调控.系统的控制精度为± 1 ℃,静态误差小于1 ℃,超调量在2.5%之内,温度上升的平均速度为1 ℃/s.将内置该系统的EESI源耦合在LTQ-XL线性离子阱质谱仪上,使用氨基酸标准溶液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加热元件温度为180 ℃时,组氨酸的信号强度相比室温时提高5.1倍,其检出限(LOD)从0.053 μg/L降低至0.011 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7%(n=6).该温控系统增强了氨基酸的EESI-MS信号,提高了EESI源的检测灵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