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是支撑全国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信息化平台,在系统中全面整合展示地下水各类数据信息,对提高地下水管理业务支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分类总结地下水主要数据源基础上,从地下水超采区管理、国家战略区地下水管理和重要地下水水源地管理三个方面阐述了地下水信息展示需求,按照全国地下水总体情况、国家战略区域、地下水超采区域、地下水水源地等四个层级提出了地下水信息展示的总体设想。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地下水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地下水管理条例》立法工作,首先分析了地下水管理立法的必要性,并从政策支持、公众需求、管理经验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地下水管理立法的可行性,阐述了立法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然后对地下水管理中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并在此基础上对地下水管理制度进行了研究;最后为地下水管理立法工作提出了管理制度体系设置建议。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作为基础性、战略性的重要资源,在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维系生态系统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自2004年起,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水利部启动了地下水保护行动项目。2008年,中央财政项目资金额度增加,项目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先后启动了"地下水资源管理条例"起草和地下水取水工程普查前期工作,并选择生态脆弱区、西南岩溶区、北方煤炭主采区、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开展地下水保护行动试点工作。试点地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地下水保护行动,在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地下水管理水位、地下水水源地保护涵养措施、地下水分区区划及动态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能力建设上进行积极的探索,为提高地下水资源配置、管理、保护能力,推进重点地区地下水超采治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期推出"地下水保护行动试点专题",旨在介绍试点地区在开展地下水保护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为其他地区今后开展地下水保护行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在保障延边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支持延边社会经济发展和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延边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虽然不高,但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质普遍受到污染和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出现了一些与地下水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一系列地下水保护政策措施,加大延边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力度,实现延边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小军  赵辉  耿直 《中国水利》2010,(13):38-39,45
通过分析1980-2005年间我国地下水供水量的变化过程,指出地下水在保障城市供水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地下水管理现状,从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与配置管理、地下水涵养与保护、重点地区地下水环境治理与修复、地下水管理和监督能力建设、地下水应急与战略储备水源建设与管理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于莲 《河北水利》2005,(6):24-25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城乡居民生活、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我省地表水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在促进我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了地面沉降、地面裂缝、海水入侵等一系列严重问题,为此.加强对地下水的管理.控制地下水超采.是促进地下水生态环境恢复、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值模拟方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在地下水资源量计算与评价、地下水污染预测、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和地下水资源管理等诸多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绥化水源地水资源评价为例,介绍了数值模拟方法在具体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作为汾河流域的重要供水水源,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维系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汾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现状、存在问题等方面的分析论述,从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对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地下水涵养、岩溶泉水资源、流域水质等方面提出了积极可行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城乡居民生活、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地下水监测管理工作是水资源优化配置、分析评价和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是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质量评价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重要方面。基于MAPGIS二次开发函数,以地下水污染调查数据库为基础,设计开发了地下水质量评价子系统。实现了从数据库查询数据、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基于评价结果的GIS制图、统计分析、报表制作及输出一体化,以及生成空间图形后对空间和属性数据库的浏览和查询,系统在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项目中经过实际应用,满足了地下水质量评价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Estimating groundwater recharge is a key component in determining the sustainable yield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such as southern California. Estimating groundwater recharge on a regional scale requires developing a water budget that incorporates data on boundary conditions, aquifer properties, groundwater levels, and groundwater production. The hydrological budget method proposed herein is simple, cost-effective, and easy to apply. It utilizes matched pairs of groundwater level measurements, groundwater extraction data, and distributed specific yield information for estimating groundwater recharge. In this method, ARCGIS 9.0 Geostatistical and Spatial Analyst applications are used for interpolating/extrapolating and creating grids for specific yield, bedrock elevation, and raw groundwater data. The annual average groundwater recharge for the Hemet subbasin in western Riverside County, California, from 1997 to 2005 is estimated at 12.5 MCM, with wet and dry periods ranging between 14.9 MCM and 11.7 MCM, respectively. The proposed method utilizes information commonly available to most groundwater management entities, such as groundwater production data, groundwater level measurements, and lithologic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12.
基于类型特征的天津市地下水 功能区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天津市为研究区域,根据天津市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特点、类型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和开发利用状况,结合《全国地下水功能区划分技术大纲》,综合地下水的资源供给功能、生态环境维持功能和地质环境稳定功能,提出了针对天津市地下水类型特征的浅层和深层地下水三级功能区划体系,并按照类型特征对天津市浅层和深层地下水分别进行了功能区划分。本次地下水功能区划分结果与天津市地下水资源分布和实际开采状况基本对应,研究成果可为天津市制定和实施地下水系统的保护方案以及指导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动态监测,对于水量和水质评价,以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简要说明唐山市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的现状,并以唐山市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为例,阐述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以保证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的正常顺利进行。最后,从加强地下水管理、优化地下水动态监测站网、实现自动化地下水动态监测提出一定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探明三江平原地下水流场变化及主要原因,本文以三江平原典型区为研究区,分析了2001—2019年地下水流场变化情况,基于地下水位变化空间差异,采用交叉小波分析、皮尔逊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定量研究了降水及地下水开采对不同区域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研究区2001—2019年间地下水大体流向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地下水位呈现整体下降趋势,下降区域面积为1.86万km~2,占整个研究区的83.97%,地下水位的整体下降与水田面积迅速扩张有关。水位上升区地下水位与降水在年周期上存在显著共振关系,二者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485,而水位与地下水开采间不存在稳定的周期性相关,相关性较差;中东部水位明显下降区地下水位与降水之间不存在稳定的周期性相关,相关性较差,而水位与地下水开采在年周期上存在显著共振关系,二者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409。研究区中部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区域水位受地下水开采影响程度明显大于受降水影响,灌区内地下水位小幅下降区域水位受地下水开采影响程度略大于受降水影响。本研究对于深入探究区域地下水资源变化和指导该地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省水资源严重短缺 ,地下水超采严重。分析了地下水资源量及可开采量、地下水开发利用历史和现状 ,以及超采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缓解地下水超采、有效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些措施意见 ,为加强地下水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应对气候变化,进行了咸阳试验区地下水位随降水等主要气候因素变化的关系研究。研究表明,地下水位埋深较小、开采量较小时,气候因素变化与地下水位变化的关系密切;地下水位埋深较大、开采量较大时,二者关联性较差。人类长期不断增加地下水开采,是导致试验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研究结论可为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受水区地下水保护与修复十项措施和五点建议。强调南水北调受水区内必须合理利用水资源,建立地下水保护区,控制地下水超采,进行地下水人工调蓄,防止地下水污染,确定地下水合理生态水位,因地制宜修复地下水水质。  相似文献   

18.
探究丰南区丰枯季地下水埋深空间变异规律,为地下水资源管理和调度提供指导。本文基于2001年和2014年丰枯季地下水埋深实测数据,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结合GS+和GIS软件,分析了淡水区潜水和咸水区承压水丰枯季地下水埋深的空间变异规律。结果表明:淡水区和咸水区丰枯季地下水埋深空间变化范围较大,丰枯季最大埋深差距明显,最小埋深差异不大,14年间埋深呈增加趋势,其中淡水区和咸水区枯季的最大埋深分别增加23.82 m和36.82 m。不同时期地下水埋深具有中等空间变异强度,空间变异结构可用球状模型进行描述,空间相关距离随年份呈减小趋势;空间分布趋势呈现出南深北浅,带状分布规律;随着人类活动增加,地下水开采量增大引起的采补失衡愈发明显,造成地下水埋深不断增大,补给修复效应减弱,人类可利用地下水的埋深段持续下移。通过研究探明丰南区地下水埋深丰枯季变化规律,可在压采稳产目标下,为地下水开采利用上的优化调控和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Groundwater Drought in the Northwestern Districts of Bangladesh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rolonged absence of groundwater within the operating range of shallow tube-wells during dry season is a common problem in the northwestern districts of Bangladesh in the recent years. In this paper, groundwater scarcity and drought in three northwestern districts of Bangladesh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Cumulative Deficit approach from a threshold groundwater level has been used for the computation of severity of groundwater droughts. Monthly groundwater fluctuation data collected from 85 sites is used for the study. The study shows that groundwater scarcity in 42% area is an every year phenomenon in the region. Analysis of groundwater hydrographs and rainfall time-series reveals that ever increasing groundwater extraction for irrigation in the dry season and recurrent droughts are the causes of groundwater level drop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20.
刘蓉  赵勇  王庆明  何鑫  马梦阳  陆垂裕 《水利学报》2022,53(9):1105-1115
随着南水北调通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等措施实施,海河平原区地下水位下降态势得到初步缓解,在此背景下,如何确定地下水位修复目标十分迫切。本研究在已有生态地下水位概念基础上,提出适应于强人类活动区-海河平原区的健康地下水位概念,并将健康地下水位作为研究区地下水位修复目标。根据地下水位波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健康地下水位分为维持地表水体健康地下水位、遏制海水入侵地下水位等七类功能型健康地下水位,在现有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基础上,采用机理研究、统计分析、实践调查等方法确定各功能健康地下水位临界阈值。研究建立了兼顾地下水多功能属性的空间分布式健康地下水位量化方法,确定了海河平原区健康地下水位上限和下限。并对海河平原区现状地下水位健康状态进行诊断,依据诊断结果建立地下水管理分区,为研究区水资源管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