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纯IPv6网, CERNET2(第二代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标志着中国下一代互联网运营已经走出北京并向全国范围的高校辐射,而且早在2004年,CERNET2已经开通并提供服务。可以预见,未来5~10年间,中国高校校园网将全面向IPv6过渡已是大势所趋,同时以基于IPv6的CERNET2为轴  相似文献   

2.
元明 《软件世界》2005,(8):69-70
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今天,随着千兆甚至万兆网络在高校中的应用,新一代互联网IPv6之后似乎没有什么“网事”能被称之为革命。目前,CERNET2试验网以2.5G的速度连接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CERNET2核心节点,并与国际下一代互联网相连接,开始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一批“IPv6常青藤”高校提供高速IPv6服务。它的开通也标志着中国学术互联网的IPv6之路已经踏上征程。  相似文献   

3.
IPv4与IPv6     
第三届"全球IPv6高峰论坛"近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主题为"中国--IPv6引擎".大会推出的中国首个IPv6演示网络IPv6ShowNET成为整个论坛的最大亮点之一.第一个IPv6全国主干网CERNET2实验网开通,CERNET2是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核心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以后,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纯IPv6国家主干网.  相似文献   

4.
如何从IPV4过渡到IPV6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介绍了Internet TCP/IP协议中主要协议IP协议的IPv4和IPv6以及IPv6的主要特点和优点,介绍了如何从IPv4过渡到IPv6。在CERNET2即将投入使用的今天,本文对于了解下一代互联网主要的协议及如何过渡到下一代互联网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采用IPv6技术的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CERNET2提出了基于IPv6的移动教育设想。移动教育(M-Education)是利用手机、PDA等网络设备终端来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打破传统教育的固定模式,满足信息时代人们越发膨胀的求知欲。IPv6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提出,为移动教育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IPv6的海量地址、高安全可靠性、高移动性,是IPv4技术无法比拟的。这些使移动教育在IPv6时代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IPv4/IPv6校园网的规划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CERNET2建设的全面展开,高等院校建立IPv6校园网,积极投入IPv6的试验和研究成为必然趋势。主要研究基于IPv4的IPv6校园网规划问题,首先从技术方面,阐述IPv4网络向IPv6网络过渡以及IPv6网络之间进行通信的过程中所用到的双栈、隧道、NAT-PT等重要的过渡技术;然后,从规划与实现方面,研究在现有IPv4网络拓扑的基础上添加IPv6网络后的层次化网络拓扑结构,新增的IPv6网络所提供的服务以及为满足需求所选用的设备等。从而为IPv6校园网的部署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曾元 《软件世界》2005,(8):71-72
2003年举行的“下一代互联网”项目招标上,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科技网、CERNET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在经过各方面的考评后,CERNET一举拿下头名,承担规模最大的核心网——CERNET2的建设,并承担建设中国下一代互联网交换中心。为什么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建设会以CERNET为突破口呢? 近几年来,CERNET在安全、搜索、网格等领域率先在国内做研究和投入应用,培养了一批人才,在建设下一代互联网时形成了厚积薄发之势,小面积的IPv6实验田在一些高校中已经开始播种。  相似文献   

8.
我国将在2005年年底建成一个覆盖全国的Ipv6网络,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Ipv6网络之一,各高校也将利用IPv6技术接入下一代教育骨干网,开展科研应用和大规模IPv6网络建设的部署实施及商用探索.如何在新建学校部署IPv6技术、如何在原有校区升级支持、如何平滑过渡,就成了近期高校非常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CERNET2是CNGI网络的关键部分之一,也是目前IPv6最大的应用之一。Juniper已经开始在CERNET2中部署T系列核心路由平台。  相似文献   

10.
早在90年代末期,政府就投入对IPv6的技术研发,并相继建成IPv6试验床实验网络,如CERNET IPv6试验网,中科院IPv6城域网等。IPv6网络作为我国通信产业的重大工程,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项目是由包括信息产业部、国家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和中国工程院在内的8个部委联合发起并经国务院批准启动的。  相似文献   

11.
孙骞  张进  王莎莎  杨建锋 《软件》2013,(10):111-111,113
IPv6校园网规划建设及实现IPv4与IPv6资源互访已经成为新一代校园网研究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IPv6的原理和新特性、NAT-PT的地址转换及协议转换功能等IPv4向1Pv6过渡技术,结合校园网光缆和设备,研究使用NAT-PT和双栈技术规划部署IPv6校园网和解决校园网内IPv4与IPv6资源互访的问题,提出了符合校园网实际情况的IPv6网建设方案,实现了IPv4与IPv6资源互访。  相似文献   

12.
ISATAP是具有多种优点的自动隧道技术,适合用于校园网IPv4/IPv6过渡中。给出ISA-TAP隧道技术机制的分析,并结合校园网设计ISATAP隧道,解决将多个实验室的主机接入CERNET2的过渡问题,详细介绍配置过程,所实现的ISATAP隧道能很好地进行IPv6通信。  相似文献   

13.
IPv6的诞生对信息时代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目前许多高校越来越需要联网进行资源共享,IPv6的应用也随之越来越广泛,同时IPv6的发展将对高校远程互动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本文IPv6的概念以及IPv6相对于IPv4的优势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介绍了IPv6校园网资源共享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4.
Manageability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of IPv6-based networks are proving a big challenge.While leveraging current IPv4-based SNMP management scheme to IPv6 networks' management need is necessary,it is more urgent to coin a new 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 to accommodate the scalability and extensibility requirements of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management.The paper proposes a novel 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IMN(Internet Management Network),whi...  相似文献   

15.
The Transition to IPv6, Part II: The Softwire Mesh Framework Solu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art I of this series described a prototype solution that provides dynamic IPv4 routing and forwarding across the IPv6-based China Education and Research Network (CERNET2). This work spawned an effort in the IETF to develop a generalized method for routing and tunneling different address families across uniform IPv4 or IPv6 backbone networks. Inspired by the CERNET2 effort, the IETF Softwires working group has introduced a framework for a solution that offers a generalized, network-based capability for routing and tunneling multiple address families across native IPv4 or IPv6 backbone networks.  相似文献   

16.
高校IPv6校园网的部署与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采用的核心协议,现行的IPv4向IPv6过渡势在必行.高校走在IPv6网络研究、应用的前沿,通过分析IPv4向IPv6过渡的必然性,结合高校校园网络IPv6的现状和演变过程,提出IPv6校园网的部署的几种方式,并提供了具体的Windows下的Ipv6配置应用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7.
IPv6在校园网络中的部署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宇  张五红 《现代计算机》2006,(9):41-45,85
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采用的核心协议,现行的IPv4向IPv6过渡势在必行.高校走在IPv6网络研究、应用的前沿.本文分析了IPv4向IPv6过渡的必然性,结合高校校园网络IPv6的现状和演变过程,提出了IPv6校园网部署的几种方式,并提供了具体的Windows下IPv6配置应用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8.
许春嵘  曹争  杨献烽 《计算机工程》2007,33(13):124-126
组播以其在节约网络带宽和减轻服务器负荷方面的优势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CERNET2的建成推进了IPv4向IPv6过渡的进程。因此组播过渡必将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介绍了基于网关的IPv6组播过渡技术,给出设计模型和实现方案。经测试,此方案完全可以适用于当前的组播过渡。  相似文献   

19.
付强  段海新  张洪  刘武 《计算机工程》2008,34(11):117-119
现有的互联网用户标识系统普遍存在缺乏认证机制、难以获取和解析以及作用范围受限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在IPv6网络中基于域名的通用用户标识系统,在CERNET2网络中实现并初步部署。该系统通过开发和配置域名服务,结合身份认证技术,实现了用户的跨管理域范围登录,将用户标识和IPv6地址双向动态绑定。传统的网络应用通过使用该系统可以得到简化或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