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橡胶的阻燃技术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明清 《橡胶工业》2004,51(5):309-312
介绍烃类橡胶、含卤素橡胶及硅橡胶等的阻燃性能与阻燃技术。烃类橡胶一般采用与有较高阻燃性能的高聚物共混、添加无机填料、改善交联反应或阻燃剂并用 ;含卤素橡胶采用氯化石蜡、三氧化二锑及氢氧化铝等阻燃剂 ,辅以碳酸钙类填料抑制卤化氢产生 ;硅橡胶等一般采用反应型或添加型阻燃剂。目前阻燃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胶囊技术、纳米复合材料技术和膨胀阻燃技术 ,这些是未来阻燃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将粒径为1~2μm经偶联剂表面处理的Mg(OH)2与无卤素阻燃增效剂复配而成的阻燃剂可用较少的添加量达到阻燃要求 ,因此能够较好地保持阻燃材料的强度、拉伸性能和加工性能。并可以较大幅度降低无卤阻燃材料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
复合阻燃体系阻燃电缆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氧指数、水平燃烧、力学性能、扫描电镜等方法的分析,研究了由超微细氢氧化镁[Mg(OH)]和Br-Sb卤素阻燃剂组成的复合阻燃体系的用量对HDPE阻燃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OH)2和BrSb卤素阻燃剂最佳配比为4:1(质量比)时.综合效果较佳;通过与Mg(OH)2阻燃剂的对比试验.发现复合阻燃剂能保持复合材料较好的力学性能,而且显著提高了阻燃性能:熔体流动速率(MFR)的测定表明当复合阻燃剂的添加量为10份时,仍能满足加工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国外含磷系、卤素系阻燃聚氨酯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外含磷系、卤素系阻燃聚氨酯材料研究状况,当今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有机磷酸酯添加型阻燃剂,反应型阻燃剂以及具有阻燃特性的聚氨酯黏结剂,建议今后应将提高阻燃聚氨酯材料的综合性能和阻燃机理作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合成材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及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对材料的阻燃问题越来越重视。在一些发达国家,已规定在某些材料中必须使用阻燃剂。目前,阻燃剂及阻燃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十分活跃,其中,溴系阻燃剂是卤素阻燃剂中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其阻燃性能好,添加量少,对产品的加工及使用性能影响较小,尤其与Sb_2O_3等阻燃协合剂并用,可获得更好的阻燃效果。它可广泛地应用于化纤、塑料、橡胶、建材、  相似文献   

6.
《工程塑料应用》2007,35(11):82-82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环保阻燃ABS合金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主要由ABS和PVC组成,在共混体系中加入适量的热稳定剂和润滑剂,但若要更好地提高阻燃性能,还需添加阻燃剂,普遍采用的是Sb2O3和卤素阻燃剂,囚卤素阻燃剂与锑类阻燃剂存在胁同效应,可大大降低树脂的热分解反应速率,达到阻燃效果,且对体系的加工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对高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进行热失重(TG)、差示扫描量热(DSC)及氧指数测试,作为筛选阻燃剂的依据。将传统的卤素类阻燃剂和筛选出的P-Si-N系复合无卤阻燃剂分别等量地添加到涂料中,进行氧指数测试,试验结果表明:两者的阻燃效果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8.
塑料用途广泛,但几乎所有的塑料都易燃烧,且一部分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烟雾,由此而带来的火灾隐患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目前,添加有效的阻燃剂是阻燃技术中较普遍的方法。其中卤素类阻燃剂仍占主导地位。但其发烟量大,且释放出的卤化氢气体具有强腐蚀性,潜藏着二次危害。欧共体国家曾发布禁止含卤素阻燃剂的塑料进入欧洲市场的法令。基于对环保问题的认识,塑料阻燃化  相似文献   

9.
MCA为氮素阻燃剂,不含卤素,不溶于水、分解温度高,本品与含卤素阻燃剂相比,无毒、与树脂相溶性好、阻燃效率高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尼龙6、尼龙66及橡胶制品、聚酰胺等产品的阻燃。添加到涂料中则为阻燃涂料。其性能可达到UL94V-O级(美国最高阻燃级别)。本品国内于九十年代末期开始研制并逐渐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MCA为氮素阻燃剂,不含卤素,不溶于水、分解温度高,本品与含卤素阻燃剂相比,无毒、与树脂相溶性好、阻燃效率高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尼龙6、尼龙66及橡胶制品、聚酰胺等产品的阻燃。添加到涂料中则为阻燃涂料。其性能可达到UL94V—0级(美国最高阻燃级别)。本品国内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开始研制并逐渐推广应用。到2000年后,MCA作为环保型高效阻燃剂的代表逐渐被国内外市场接受,  相似文献   

11.
橡胶表面用无卤协同阻燃聚氨酯脲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HDI三聚体/IPDI预聚体为固化剂,聚天门冬氨酸酯为扩链剂,烷羟基硅油/氮磷羟基阻燃聚醚POP(Si-N/P)与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为协同阻燃剂,设计了橡胶表面用无卤协同阻燃聚氨酯脲弹性体。讨论了协同阻燃剂用量对体系阻燃与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卤协同阻燃聚氨酯脲弹性体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和机械性能,当Si—N/P质量分数为20%,APP/PER质量分数为30%时,其极限氧指数(LOI)从18提高到33,拉伸强度5.2MPa,断裂伸长率235%.邵A硬度57,可实现与橡胶基材匹配的协同运动。  相似文献   

12.
综合对比自行研制的无卤阻燃PBT与传统卤系阻燃PBT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电性能.研究无卤阻燃PBT材料在多次循环回收利用情况下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在满足相同的阻燃要求时,无卤阻燃PBT和卤系阻燃.PBT的综合力学性能相当;无卤阻燃PBT的电性能明显优于卤系阻燃PBT;无卤阻燃PBT可在大比例回填下综合性能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3.
氨基硅油对阻燃HDPE护套管的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加入无卤阻燃剂(氢氧化镁)和抑烟剂(水合硼酸锌)使高密度聚乙烯达到阻燃抑烟的效果。测试了试样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氧指数、维卡软化点,并进行了电镜分析。针对无卤阻燃体系韧性下降很大的缺点,采用氨基硅油进行改性。结果表明,氨基硅油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材料的韧性,但同时使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模量大幅下降,且不能提高体系的氧指数。  相似文献   

14.
汤维  钱立军  邱勇  陈雅君  许博  赵震 《中国塑料》2021,35(1):136-149
综述了近年来聚丙烯(PP)材料无卤阻燃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其阻燃机理.用于PP材料的无卤阻燃剂以镁-铝系阻燃剂,磷系阻燃剂、膨胀型阻燃剂等为主.其中,无卤阻燃PP技术的研究中以成炭剂的开发及其复配方案最多,因此还对PP用成炭剂分子结构、应用方案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5.
软质聚氨酯泡沫(FPUF)是聚氨酯材料的主要产品之一,由于其较低的密度和热传导率而易燃,在燃烧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烟雾和有毒气体,对FPUF进行阻燃处理尤为重要。卤系阻燃剂由于存在潜在的毒性和环境问题而受到限制,因此FPUF的无卤阻燃技术是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近年有关软质聚氨酯泡沫无卤阻燃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添加型无卤阻燃剂法、反应型无卤阻燃剂法、层层组装涂层法。指出开发高相对分子质量、含多种阻燃元素的有机添加型阻燃剂和膨胀型阻燃剂以及复配型阻燃剂,解决层层组装涂层法的组装慢等问题将是FPUF无卤阻燃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金小荀  王新龙 《塑料》2012,41(3):67-69
以LDPE、EVA为基体,MH、ATH、纳米硅树脂粉为阻燃剂,通过挤出造粒、注塑成型制得高性能无卤少烟阻燃电缆料。通过极限氧指数、万能电子拉力机、热重分析、傅里叶红外等研究手段研究电缆料的阻燃性能、耐热性能及其力学耐油耐老化性能。结果表明:P2体系有较好的阻燃性、耐热性、耐油、耐老化以及良好的力学性能,适合用作对阻燃要求较高的阻燃电缆料。  相似文献   

17.
无卤阻燃PF/EP/GF布复合材料的固化性能和阻燃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环氧树脂(EP)作固化剂,2,4,6-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DMP30)作固化促进剂改善酚醛树脂(PF)的固化性能,以氢氧化铝和有机磷阻燃剂协同改性其阻燃性能,将其涂覆于玻璃纤维(GF)布上,压制成无卤阻燃PF/EP/GF布复合材料.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仪和差示扫描量热(DSC)仪对无卤阻燃PF/EP/GF布复合材料的固化反应机理、固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测试了该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无卤阻燃PF/EP/GF布复合材料的固化反应表观活化能Ea=75.7 kJ/mol、反应级数n=0.91,起始固化温度、固化峰顶温度、固化终止温度分别为108.6、133.2、152.9℃;当氢氧化铝质量分数为14%、DMP30质量分数为1%、有机磷阻燃剂质量分数为4.8%时,无卤阻燃PF/EP/GF布复合材料的固化性能、阻燃性能均达到较佳状态.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用于电缆料的无卤阻燃剂的种类及阻燃机理,介绍了用于电缆料的阻燃增效剂;另外,还对用于无卤阻燃剂的基础树脂的现状以及用于电缆料的聚烯烃树脂的改性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游翰荆  张建耀 《中国塑料》2018,32(3):104-109
采用熔融混炼法制备了不同无卤阻燃剂阻燃聚烯烃复合材料,以热烘箱老化法,使用万能试验机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等仪器测试了其热氧老化、热开裂性能和氧化诱导期。结果表明,添加了不同种类无卤阻燃剂的材料的耐热老化性能优劣顺序为:硼酸锌>氢氧化镁>三氧化二锑>三聚氰胺尿酸盐>氢氧化铝>磷酸盐>碳酸钙;阻燃剂粒径越小,以其阻燃的聚烯烃热老化性能越差,阻燃剂经硅烷表面处理后,可提高阻燃聚烯烃的热氧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20.
王靖宇  郝建薇 《中国塑料》2020,34(5):107-114
在阐述塑料应用领域分布、燃烧特性及无卤阻燃优势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了我国新兴战略产业节能环保对建筑保温材料的需求。从生物基多元醇、反应型与传统添加阻燃结合、表面处理及催化成炭抑制烟毒等方面,综述了近些年无卤阻燃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研究进展;归纳了应用研究中针对的问题,反映了阻燃材料应用研究的发展趋势,为深入阻燃研究及推进产业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