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沈功田  李光海  景为科  左延田 《无损检测》2006,28(5):261-265,271
综述了埋地管道泄漏监测与泄漏检测的各种无损检测技术,并讨论了各种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优点和缺点等。介绍的埋地管道泄漏监测技术包括流量平衡法、负压波法、声波法、实时瞬态模型(RTM)法、监控与数据采集(SCADA)法、激光光导纤维法和电缆传感法等,泄漏检测技术包括声波法、红外热成像法、激光扫描法和可燃气体敏感法等。  相似文献   

2.
便携式管道漏磁检测系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结合漏磁检测、信号处理和单片机技术,研制一种低功耗的便携式漏磁检测装置。详细介绍系统各部分的功能。测试表明,此装置通过沿管道轴向一次扫查可以全面、快速地检测出管道内外壁缺陷。该系统可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管道检测。  相似文献   

3.
阎循忠  张晓东  刘邦汉  高鹏 《无损检测》2005,27(7):377-378,389
对城市集中供热、供水项目采用的大径管道的焊缝射线检测多采用管内周向曝光工艺进行,当管道长度大于射线机控制电缆长度时,检测人员必须进入管道内操纵设备,易受高剂量射线伤害;加长电缆又对施工带来不便,并对射线有较大衰减。采用射线机加装遥控装置并通过发射器与接收器的数字编码,可使多台射线机工作互不干扰,解决现场大管径周向曝光的安全防护及短电缆操作控制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大口径管道超声波自动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道厚  张萍  张丽波 《焊接》2000,(10):43-45
长输管道焊接质量检测工作要求100%采用超声波检测方式进行质量分析。本文以KSD-8超声波探伤仪为例,介绍大口径管道超声波自动检测技术,它是与工业控制计算机联合使用的一种超声探伤设备,适合直径大于529 mm,壁厚7 mm-40 mm的以碳素钢。低合金钢为材料的长输管道。1结构组成 该大口径管道超声波自动检测装置是适用于现场的高效率管道圆周焊口焊接质量的自动检测装置,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管外爬行机构与多通道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1.1管外爬行机构 管外爬行机构是保证探测装置正常运行的重要部件,用以替代手…  相似文献   

5.
《防腐指南》2004,(1):15-16
埋地钢制管道的外腐蚀保护一般由绝缘层和阴极保护组成的防护系统来承担。从管道敷设情况来看,有的管外检测技术并不适於检测公路、铁路和穿越海底的管道,检测所收集的数据极其有限,无法对管道进行全面的腐蚀检测。  相似文献   

6.
正2月16日,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承担的"滩浅海海底管道外防腐检测评价技术研究"取得突破,为滩浅海海管外防腐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可满足浅海海底管道外防腐检测技术需求。该检测装置通过对管道沿线伴生电场信号的读取,实现了管道外防腐层缺陷点的准确探查,突破了长期以来滩浅海  相似文献   

7.
陈良  李罡  潘柏全  贾春鹏 《机床与液压》2020,48(10):119-121
根据某型飞机起落架收放液压电磁阀的工作原理、技术标准和实验大纲,设计一种智能检测装置。该智能检测装置以计算机控制为核心,集机、电、液技术于一体,实现了对起落架液压电磁阀的外部密封性能、内漏性能以及工作性能的一体化检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装置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简单,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高,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8.
程志虎 《无损检测》1998,20(5):143-145
海底管线水下无损检测(UWNDT)分为管线外和管道内检测两大类.重点探讨海底管线外检测的内容、要求及程序,对管道内检测及其各种智能清管器也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全面腐蚀控制》2007,21(5):7-7
截至9月6日,重庆气矿气田开发工艺研究所担纲技术指导的10条天然气管道线智能检测,已有沙坪内集线、渔讲线、金达线、沙达线、复忠线、龙吊线、卧北干线7线按进度计划完成了管道清洁,即将转入智能检测阶段。申北线、讲金线也已全面启动了管道清洁。  相似文献   

10.
赵槊 《全面腐蚀控制》2016,(4):12-14,84
针对海底管缆外部检测以及路由调查中,调查方法应用出现的问题,分析了海底电缆探测调查的技术方法。目前主要有磁力仪、水上电法探测设备及浅剖仪的水上电缆检测及潜水员扦插探摸结合超短基线定位设备的水下电缆组合探测两种。根据水上电缆检测的特点,研究在一定水深情况下各系统的优化配置方案,克服设备之间相互影响及干扰,确保系统测量精度。根据水下电缆检测的特点,研究结合超短基线定位设备的潜水员潜水扦插探摸的水上组合式电缆探测方式,分析该检测系统的应用范围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
海底管道智能内检测过程中,检测器动力节密封盘发生机械损伤。为了查清损伤原因,避免类似故障再次发生,对回收后的智能内检测器采用可疑要素排除法与痕迹检验法分析海底管道系统和内检测器自身的相关元件和部件,研究智能内检测器密封盘机械损伤的原因。结果表明:管道系统上的球阀阀芯开度不足、通径减小,进而阻挡、碰撞和挤压智能内检测器动力节密封盘,是外部机械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钢管》2022,(1)
<正>公开了一种在小内径钢管上刻制标准内外伤的设备,属于无损检测用的标准样管电火花加工领域,包括精密工作台、控制单元、设置在精密工作台上的移动平台、冷却循环单元、精密运行机构。移动平台和冷却循环单元由控制电缆与控制单元相连,移动平台包括配合使用的高精度滚动导轨、精密丝杠、锁紧装置和手轮,配合使用的高精度滚动导轨、精密丝杠、锁紧装置和手轮使工件在其轴向X向、径向Y向、垂直Z向上移动。  相似文献   

13.
季娟  田贵云  王平  熊龙辉 《无损检测》2012,(12):20-24,45
分析了燃气管道检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了国内外燃气管道的检测发展情况及检测技术水平,比较探讨了直接法和间接法等各种检测方法的优劣,指出了我国燃气管道检测技术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并强调应重视国内燃气管道的完整性管理。  相似文献   

14.
漏磁检测是目前最常用的管道缺陷检测方法之一,它针对管道壁变薄、有腐蚀或者凹坑等缺陷有很好的检测效果。漏磁检测系统通常分为管内检测、管外定位、数据处理三个部分,其中地面标记器是管外定位的核心设备。文章根据油气管道漏磁检测的实际需要,研制出一种操作简洁、定位精度高的地面标记器。在对地面标记器的工作特性和性能要求进行较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地面标记器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和制作,其中包括充电电路、供电电路、信号调理电路和MCU控制电路;完成了数据采集和计时程序的编写,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标记器能够有效监测到强度相当于地表以下3m处的管道中经过的检测机器人发出的漏磁信号。  相似文献   

15.
石油管道的高速检测与缺陷识别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何辅云 《无损检测》2000,22(5):206-208,211
漏磁探伤法结合磁通量检测法可检出管全内、外壁及内部各种缺陷,描述检测图形曲线。通过长期检测数据积累,将有缺陷的和经过解剖对比的石油管道图形曲线资料输入计算机作为缺陷类型模板。检测中由计算机分析缺陷信号,与反比较,识别、分选出对油井有严重危害的管道。  相似文献   

16.
管道漏磁法检测的ANSYS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管道漏磁法检测的漏磁场理论进行了研究,通过有限元分析可以对各种情况下管道壁缺陷的漏磁情况进行仿真,弥补了磁偶极子模型解析法的局限性。还介绍了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析管道漏磁场的过程,并通过ANSYS分析研究了提离值对漏磁信号的影响,并进行了漏磁检测器磁化装置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型排水管道机器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结合目前排水管道的清淤现状,分析了国内外的多种清淤方法:绞车清淤法、高压水射流清淤法和水冲清淤法等,其中绞车清淤法是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一种清淤方法。针对这种清淤方法穿缆效率低的缺点,提出了采用新型的排水管道穿缆机器人,可提高绞车清淤作业中的穿缆效率和自动化水平。根据排水管道的特殊作业环境,提出了穿缆机器人的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18.
智能化管道漏磁检测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介绍油气管道漏磁检测的基本原理以及在线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该系统具有检测速度快、效率高等特点,对管道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该装置现已投入使用,并取得了一些实测数据,初步鉴别了某些缺陷,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9.
于润桥  王龙文  罗水云 《无损检测》2007,29(11):644-646
将嵌入式技术、信号处理技术与漏磁检测技术结合起来,研制成一种适用于野外作业的便携式管道缺陷漏磁检测装置.实验测试表明,该装置在管道外侧一次扫查能检测出管道内外壁缺陷,其灵敏度及检测效率高、成本低,在冶金、石油化工以及城市水暖供应等部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常规管道检测机器人在大流速天然气管道内由于运行速度过快而导致无法应用的问题,提出利用速度控制装置对管道机器人进行主动调速。设计 610管道机器人速度控制装置,并对其开展了静态试验、动态试验和工业试验研究。静态试验压力可到10 MPa,有效检验了速度控制装置泄流阀在高压运转情况下的密封性及动作准确性。动态试验结果表明: 610速度控制装置泄流阀开启量在1/2区间对速度控制装置产生的压差影响最为明显,当泄流阀开启量超过 2/3 区间对速度控制装置产生的压差影响很小。工业试验针对带固定泄流孔的管道机器人启动力问题,测试了泄流阀开启固定泄流面积时的启动力,建立了泄流状态下机器人启动压差方程,并测试了速度控制装置的实际降速能力,为大口径、大流速工况下管道检测机器人的调速技术提供了理论和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