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3年国务院《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和《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相继颁布实施,为我省全面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推进了我省以水权管理为中心的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1995年我省水资源管理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水资源管理。一 相似文献
2.
完善取水许可制度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水权与水价”课题组 《水利发展研究》2001,1(1):51-52
结合对水资源承栽能力的认识,提出水权的层次结构划分、水权存量和水权增量、初始水权认定等问题,具体分析取水许可制度的完善及其实施办法的修订等问题.认为:完善取水许可制度是提高水资源承栽能力的一项基本措施,应加强取水权增量和存量的管理,建立水资源条件论证制度和环境评价制度,调整水权分配结构,维护水权社会公平(特别是代际公平),合理确定取水权增量的数量、结构和布局,维护最为基本的自然水权,调整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3.
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加强水资源宏观调控吉林市水利局陈兴汉,朱云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的水利事业进入依法治水管水的新阶段。七年来,我市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及全社会的共同关心支持下,逐步理顺... 相似文献
4.
金湖县位于淮河下游,虽然河湖众多,水网密布,但大多数河流是过境水,水多水少完全取决于上游,旱时要水水不来,涝时恨水水不走。该县平水年可利用的水资源量只有11.54亿立方米,年度取水量3.4亿立方米,而平水年区域内缺水达到1.58亿立方米,干旱年份更为严重。水资源利用特别是农业用水仍然是粗放型的,水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仅1999年因渠道渗漏、灌溉方式陈旧、耕作技术落后造成水资源浪费0.68 相似文献
5.
以某县水资源费案及长江三峡水库蓄水为例,分析、阐述水工程的蓄水引水功能及自来水厂等取水单位直接从江河湖泊取水的行为特征,探讨"取水"的法律内涵及行政许可要件,及<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实施取水许可制度 强化水资源管理井陉县水政水资源管理办公室于斌堂一、开展水资源调查评价,为实施取水许可制度提供依据实施取水许可制度,最重要的是摸清水资源“家底”和地域上的分布特征,查清现有各类供水工程的供水情况和各行各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分析现状水资...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实施取水许可制度 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杨建凤(海盐县水利农机局314300)取水许可制度是国家授权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国有水资源使用权实行统一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是用水管理的核心。国家通过以发放(取水许可证)的方式来实施对水资源的行政管理。我县自1994年... 相似文献
12.
取水许可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确立的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制度.组织实施这一制度是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从1990年起,我们先后在自治区33个旗县开展取水许可试点管理工作,其中土左旗等三旗县为全国第一批试点旗县,乌拉特中旗等11旗县为自治区试点旗县.试点实践表明,实施取水许可制度用法律和经济手段调控有限的水资源,提高了全民节水意识,转变了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念,有力地推动了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工作,促进了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目前,在水资源统一管理地区,取水许可管理工作进展顺利.在制定水的长期供求计划、水量分配、水费、水资源费收缴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多年来困扰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城市地下水管理问题得到解决,彻底改变“多龙管水”、“政出多门”的混乱局面.水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国家水资源产权代表对水资源实行权属管理.在取水许可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13.
1995年长江流域全面实施取水许可制度──长江流域水政水资源工作会议在杭州举行长江流域水政水资源工作会议于1994年12月13日至1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来自西藏、青海、四Jll、湖北、湖南、云南、贵州、江西、安徽、江苏、浙江、河南、甘肃、福建、广...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论证制度对于合理利用和保护我国水资源非常重要,在现有立法中,该制度是取水许可的前置条件。尽管水资源论证与取水许可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但二者作为不同的法律制度,还是存在差异。对水资源论证制度进行立法上的健全与完善有其必要性,有观点认为要制定一部独立的《水资源论证条例》,但这从立法体系的角度来看困难重重,而如果通过分步立法的方法,一方面修订《取水许可条例》,另一方面制定《规划水资源论证条例》,则可以更好地解决该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17.
<正>一、概述随着经济、社会和人口的发展,水资源已日益成为珍贵的自然资源,水资源管理也已经开始着重控制经济社会用水量的过快增长,逐步实现可持续利用。尽管水资源是循环可再生资源,这种循环过程却非常缓慢,人类过度开采水资源造成了生态系统严重破坏,诸多新改扩工程项目对水资源有很大的需求。由于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今后水资源供给极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费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中国实行取水政策的必要性,认为具有命令控制手段特征的取水许可证和带有经济刺激手段色彩的水资源费政策适合我国目前国情;实施取水政策既有利于政府调控,也可激励用水户采取节水技术和措施。取水政策的有效性受取水目标设计、管理机制和技术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借鉴环境政策分析框架,研究了中国取水政策的政策目标与实施机制,指出政策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相应建议:①制定清晰的取水目标;②加强中央对地方水资源管理的稽核机制;③完善流域综合管理机制;④建立信息监测与公开机制;⑤水资源费标准设置和地方水利部门的能力建设等。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