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将热源、热网、热用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使其技术和经济指标最佳,给出一个0-1混合规划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可确定热源的类型、位置、供热能力、设备的组合方式和运行方式,确定热网管线的最优走向、管径及热源中设备与热用户的最佳供求关系.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供热系统优化运行的需要,本文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以热源成本最小为目标,使总的技术和经济指标最佳,提出了热源类型为热水锅炉房的供热系统优化运行的数学模型;文中将所述模型归纳为一个有产量约束、多地点、多设备、同一原料、相同产品的设备最优配置问题,通过模型求解,可确定设备的最佳组合方式和运行方式及热源中设备与热用户的最佳供求关系与数量。  相似文献   

3.
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将热源、热网、热用户做为一个整体,使其技术和经济指标最佳.文中将所述模型归纳为一个有产量约束、多地点、多设备、不同原料、同一产品的工厂选址及其中设备的最优配置问题.在保证供热系统最优的前提下,建立了供热站投资临界值的判断标准,以核供热为例,给出了核供热站投资临界值及所对应有机燃料价格临界值的定义和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4.
应用寿命周期费用 (Life Cycle Cost)的概念和系统工程的方法,将热源、热网、热用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使其技术和经济指标最佳。提出了以寿命周期费用最小为目标的供热系统优化规划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将热源、热网、热用户做为一个整体,使其技术和经济指标最佳。为此提出了有区域热水锅炉房及核供热站费用数学模型,在保证供热系统最优的前提下,建立了供热站投资临界值的判断标准,给出了供热站投资临界值及所对应有机燃料价格临界值的定义和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用户供暖系统水力工况变化对集中供热管网影响,找出用户系统调节供热量对热网水力和热力的影响规律.方法 将用户与热网连接形式分为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两类,依据供热调节基本原理,建立供暖用户自主用热调节供热量后对热网影响的数学表达式,利用Excel软件拟合函数.结果 当用户直接连接时,热网的热力和水力工况的变化规律与用户相同,此时热网的流量处于变化中;当用户间接连接时,用户系统的流量逐渐调小时,热网回水温度逐渐升高,供回水温差逐渐减小,供热量逐渐减小,但热网的流量不受影响.结论 不论供暖用户与热网采用何种连接形式,用户供暖系统水力工况变化对供热管网都将产生影响,用户直接连接时,热源应采用变速泵,以适应由于用户调节流量而造成的变流量系统;用户间接连接时,热网流量不变,热源可以采用恒速泵.  相似文献   

7.
对某集中供热系统中锅炉节能运行调控进行研究,采用以热源、热网、热用户为对象的智能控制模型.通过对锅炉排烟温度及炉膛含氧量的测试表明,应用该模型后,在保证供热效果的前提下,与前一采暖季相比节电31.17%;节煤11.31%;改善了锅炉房操作工的工作环境,取得了良好的供热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分户计量供热方式下热源厂自动控制系统,提出一种根据用户需求,恒压变量供热的模式.通过循环泵供回水压差恒压变量运行实现按需供热.结合本地区历年冬季室外环境数据和经验,制定出锅炉出口水温随室外温度变化的曲线,使DCS(分布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根据室外温度随季节的变化自动调整锅炉出口水温度的给定值.即热网调节方式采用"质调节"为主,"量调节"为辅的形式,热源厂根据室外气温变化确定供水温度,热用户再根据需求调节流量.  相似文献   

9.
供热管网连通可靠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供热管网拓扑结构可靠性,针对空间管网模型,提出系统中热源与热用户的连通问题,建立4个连通可靠度指标,并基于所有热源与所有热用户的连通问题提出了管段的连通重要度;分析多热源多环供热管网的连通可靠度,评价了位于热源出口干线、回路和公共管上各管段的连通重要度.计算结果表明:多热源、环状的管网结构具有较高的连通可靠度水...  相似文献   

10.
随着采暖期内多热源供热系统在我国北方大型城市的逐渐普及,热电厂的有效节能减排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达到有效节能降耗同时经济性最优的目的,以北方典型城市区域供热供电系统为案例,建立了基于采暖期供热负荷预测的热电厂热化系数优化模型。该模型基于无因次综合公式法,对采暖期供热负荷、供热量进行了预测,并以此为边界条件输入,形成了以热化系数为决策变量的供热-发电非线性优化模型。同时,考虑到模型中相关参数波动引发的不确定性问题,利用因子交互分析技术分析了不确定因子参数波动对多热源供热系统煤炭供应经济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热电比与其它参数间的交互作用会对系统煤炭供应经济性产生重要影响,在影响因子潜在波动区间内,制定适宜的机组运行方式,在满足供热需求,发电上网-调峰的基础上,使得采暖期发电供热煤炭消耗总量降低,最终达到系统运行成本最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The basic problem of a radar group monitoring an object group that has all along been a problem of concern in the international circles of military science has been solved for the first time.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solving the 3-D monitoring problem has been developed based on the quasi-physical concept and a practical fast algorithm has been found.A high-efficiency tracking and monitoring system can be designed for use by radar troops and the administrative and commercial departments concerned using this algorithm.  相似文献   

12.
以火电厂循环水加药控制为例,采用模型预测算法,研究工业中典型的带有滞后被控对象的控制问题.对该控制方法进行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系统能有效地避兔纯滞后环节在控制过程中带来的振荡现象,工程应用取得了理想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给出一种求解对流一弥散方程的数值模型,在本模型中将对流和弥散作用分开计算。对流问题由可动坐标系中质点的运动决定,弥散问题是在固定坐标系中用有限元素法求解的。通过与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素法进行计算比较,证明本模型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14.
将约束理论应用于逆向物流中,利用约束理论的相关评价指标,以有效产出作为决策目标,构建了一个逆向物流回收配送整合决策模型,对逆向物流系统进行整体优化,并且以一个回收处理橡胶废弃物的企业作为算例,通过对比基于TOC的决策模型和基于成本最小化的传统决策模型的运算结果,说明了约束理论在解决这类问题中的优越性.将约束理论的作业衡量标准应用于回收配送的过程,加强对逆向物流的管理,能够使逆向物流从整体上发挥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5.
从操作系统原理的角度出发,在软件与硬件结合,原理与实际结合的层次上,阐述了WindowsNT的线程调度模型。线程调度程序是多任务操作系统的核心模块,集中体现了操作系统的多任务本质。对线程调度程序的一般实现方法进行了论斑点,并结合已得到广泛应用的WindowsNT操作系统,对调度程序的工作模式进行了分析。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多任务处理所依赖的最小硬件机制问题,并给予了答复。  相似文献   

16.
利用传递矩阵法,导出了层状弹性半空间轴对称静力问题在地层内作用轴对称力源,层间完全接触情况下奇异解的一般解析表达式。由于不必要引入应力函数,所以本方法概念清晰,易懂,便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7.
动态多目标无功/电压规划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多目标非线性优化问题。广泛使用的先评价方法通常只能得到这一问题的单一解,并且在确定各目标间的权重关系时难以给出统一的标准,因而不利于作为实际控制的参考。该文通过创建该问题的多目标数学模型,将动作次数限制归纳为优化目标之一,并应用改进的非支配遗传算法(NSGA-II),实现了动态多目标无功优化问题的Pareto近似最优集的求解。通过IEEE14、30节点电网模型及实际电网模型的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一种基于集合覆盖和可信度因子的多故障诊断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针对诊断问题的具体特点以集合覆盖和可信度因子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多故障诊断模型,给出了模型的求解算法,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故障诊断专家系统中。本文给出的模型是对多故障问题求解的一个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19.
对于函数依赖、多值依赖都建立了正确(sound)、完备的(complete)公理系统.对于嵌入型多值依赖的正确、完备的公理系统问题,Sagir、Walacka 已证明它没有有限公理系.但嵌入型多值依赖作为特殊情况包含的型板依赖被定义之后,它的成员问题已有半判定方法.特别是对嵌入型多值依赖集合作一些限制后,它的成员问题可解性已被提出.本文对 Chase过程作了更改后,形成 N-Chase 过程,并利用它对一种嵌入型多值依赖集证明了其成员问题的可解性.  相似文献   

20.
从水资源系统多种不确定性共存的角度,运用群体决策模式,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看作是多智能体系统不确定性结论的合成问题.通过将专家组对指标的评价意见假设为盲信息,构造评价指标盲数.在此基础上,建立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盲数模型.实例研究表明,所建模型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