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采用X射线法测算金属材料内部残余应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采用X射线法测量经感应加热淬火后的45号钢试样内部的残余应力的原理和方法.试验表明,用X射线法测量和用修正公式计算残余应力沿层深的分布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铸铁构件固有频率与其残余应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铸铁构件残余应力的评价过程一直相当繁琐.为找到一种简便无损的铸件残余应力评价新方法,以梁形铸件为研究对象,从理论计算和实际测试2个角度对铸件固有频率与其残余应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反映二者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由这一模型可知,梁形铸铁构件残余应力与其固有频率的函数关系为抛物线,即铸件残余应力与其固有频率的平方成比例.利用其数学模型对一组梁形铸铁试件的残余应力和固有频率进行了理论计算,同时采用X射线应力测定法和实验模态分析方法测试它们的残余应力和固有频率,得出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X射线法测量微晶玻璃残余应力的原理及该方法对残余应力值精确度的影响。采用不同的衍射角对微晶玻璃的应力进行测试,对应力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应力产生误差的原因。发现选择较高的衍射角并延长衍射时间,测试中各应力值点与用最小二乘法所拟合出的直线之间的偏差较小,这说明各点的线性和相关性较好.可以减小X射线法残余应力测试的误差。  相似文献   

4.
X射线法测量粘结炸药的残余应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X射线衍射法测量了高聚物粘结炸药(PBX)的残余应力,在2θ=72.5°附近发现三氨基三硝基苯(TATB)的新衍射峰,测出PBX的残余应力均为拉应力,大小约几个兆帕,边缘位置应力大于中心部位,对样品进行热处理或放置一段时间后应力减小,不同成型压力PBX的晶粒尺寸有差异。实验结果表明,X射线衍射法测量PBX的残余应力是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对PBX残余应力的研究及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钙铝硅系微晶玻璃残余应力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 X射线衍射法测试应力的原理 ,并用 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 Ca O- Al2 O3- Si O2 系微晶玻璃的残余应力 ,结合应力测试结果探讨了 Ca O- Al2 O3- Si O2 系微晶玻璃残余应力的形成原理。 X射线衍射法测试残余应力结果表明 ,试样表面的残余应力为压应力 ,并且当试样表面经过机械磨抛后 ,压应力值变小  相似文献   

6.
在选择残余应力计算公式和分析其计算精度的基础上,根据残余应力测定装置的设备条件,利用紫金-Ⅱ微机编制出残余应力数据采集与处理程序。本文分析了影响数据采集系统稳定性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数据处理方法。联机试验结果证明,所编程序对残余应力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是适用的。连续测定残余应力方法与常用的残余应力测定方法(电测电算法和X射线法)相比,不需购置昂贵的专用测试设备,方法简便易行,测试速度快,提高工效7~10倍,其测试结果与X射线法相比有类同关系,故此法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车削加工残余应力分布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决X射线车削剥层法残余应力测试中剥层方案的选择和抛光深度的确定的问题,应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了φ120低碳钢圆筒在不同车削条件下的残余应力分布状态,分析了进给量、车削速度和车削深度3个参量的变化对车削加工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车削参量对残余应力的分布影响很大,随车削深度的增加,残余应力影响层深度明显增加,当车削深度为0.25、0.75mm时,应力影响层深度分别为0.2、0.8mm;进给量和车削速度对表面残余应力影响较大,随进给量和车削速度的增大.表面残余拉应力增大.  相似文献   

8.
球罐焊后整体热处理微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成球罐破裂、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其本身存在的焊接残余应力。实践证明,球罐焊后整体热处理是一种有效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方法。本文设计和研制了由二级控制系统和微机界面软件构成的球罐焊后整体热处理微机控制系统,采用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对球罐焊后整体热处理过程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有千余台大型压力容器——球罐在运行,一部分球罐需开罐检查,据已检查过的球罐质量看,大部分存在着较严重的裂纹和其它焊接缺陷,无法继续投产使用,需进行不同程度的检修。只要焊修便会产生焊接残余应力,它对强度、脆断及应力腐蚀等都有很大影响。因此,了解残余应力的大小及其分布规律对安全使用球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介绍了用近两年研究较多,破坏性很小,效果较好的小孔松驰法在球罐上测定残余应力的方法,装置及测定部位的残余应力的大小、状态和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0.
工况下运行的异种钢接头易沿焊缝界面开裂而发生早期失效.本文对小直径钢102/Inconel82/TP347H异种钢管、不同坡口角度与不同热处理制度下接头中的焊接残余应力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对适用于现场焊接且可延长接头寿命的改进型坡口并不会增大焊接应力,提出在工况温度下接头中的焊接应力并不能很快衰减、焊后热处理可显著地降低该种异种钢接头中焊接应力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运用ansys 软件,采用高斯热源模型,对细长板件的焊接进行了模拟,并在焊接完成后,对细长板件加载x方向和y方向的拉力。结果显示,细长板件焊接残余应力以压应力为主,在两方向加载拉力均能有效减小细长板件的残余应力。该研究表明可以通过加载适当拉力减小细长板件的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12.
不同喷丸工艺下残余应力沿深度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X射线衍射法系统研究了16种不同喷丸工艺产生的残余应力。每个工件取4个不同位置测点,每测点在表面下250μm范围内取8个测试深度,采用电解抛光进行剥层,结果表明:国产弹丸最大残余压应力出现在表面下50μm处,影响层深150μm;进口弹丸最大应力出现在50~75μm处,影响层深为200μm;喷丸工艺中抛头转速与阿尔门值成正比,随阿尔门值增大残余应力略有增加,但残余应力最大值与阿尔门值之间没有定量对应关系;喷丸后残余应力的影响层深度与弹丸特性有直接关系,而与抛头转速无关。  相似文献   

13.
重催油浆换热器管板开裂的应力腐蚀失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锦州石化六厂的重催油浆换热器,在投入使用半年多就在浮头管板处出现多处裂纹,裂纹大多从管束开始呈环状沿径向管板延伸,导致不能正常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介绍了此换热器的工艺条件,对开裂的浮头管板进行断口宏观形貌、微观形貌、准解理微观形貌、腐蚀产物和管桥部位裂纹分析,并得出应力腐蚀是引起重催油浆换热器管板开裂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油浆换热器管板受力和腐蚀环境:管板在焊接残余应力、温差应力、气-液两相流的诱导振动及装配应力的相互叠加作用下,受拉应力;在高温环烷酸和高温重硫醇、重硫醚的腐蚀环境中,导致应力腐蚀开裂。  相似文献   

14.
机械振动焊接对残余应力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振动焊接是在振动调整残余应力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焊接新技术。这种焊接新技术 ,不仅能提高焊接质量 ,改善焊接接头金相组织 ,提高接头金属的力学性能 ,而且能省去焊后调整残余应力的工序 ,从而缩短生产周期 ,降低生产成本 ,并将给焊接生产领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试验选用压力容器常用钢 1 6MnR作为试验材料 ,采用机械振动焊接钢板与常规埋弧自动焊接钢板对比实验方法 ,通过残余应力测试和测试结果分析研究了机械振动焊接对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机械振动焊接可降低焊接残余应力 ;当频率、振幅 (激振力 )选取合适时 ,其降低效果更显著。而机械振动焊接降低残余应力的机理主要是由于机械振动使焊缝及周围的温度梯度减小和振动使晶粒细化、组织分布均匀所致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高强埋弧焊接圆钢管纵向残余应力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考虑了高强钢材非线性物理材料属性和焊接过程中的相变潜热,以均匀热源模型模拟第一道次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MAW)热源,以双椭球热源模型模拟第二、三道次埋弧焊(SAW)热源,通过单元生死功能模拟焊缝生长过程,并在焊接荷载步间不断修正钢管与空气热传递的表面积,对3道次焊...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残余应力对焊接结构疲劳性能的影响,基于热力耦合计算方法建立了热弹塑性有限元模型,模拟T型节点焊接全过程及焊后热处理的温度场与应力场.基于扩展有限元法建立T型焊接节点断裂力学数值模型,将焊接应力场作为初始条件引入模型并分析其对疲劳裂纹动态扩展行为的影响.结果 表明,未考虑残余应力时,焊接节点疲劳裂纹向焊缝两端均匀发...  相似文献   

17.
确定厚板焊接柱φ曲线的关键是得出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本文根据热弹塑性应力理论,用有限元法分析了厚板焊接工形截面柱的残余应力。分析结果表明,厚板焊接工形截面残余应力的大小及分布,除了与焊接输入热量有关外,尚与截面几何尺寸有关。翼缘为轧制边的厚板工形截面中,残余压应力主要分布在两个翼缘上,而腹板上压应力较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马氏体不锈钢(2Cr13)试片热处理强化处理后,分别进行了磨削后研磨加工、喷丸处理,以探讨表层硬度、表层残余应力及表面粗糙度等因素对疲劳强度的影响。实验表明,减少表面粗糙度Ra值,增加表层残余应力是提高2Cr13不锈钢使用寿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