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玉荣  陈永奇 《中国水利》2004,(15):46-47,45
2003年4月开始,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结合宁夏、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水资源条件,陆续在两区开展了黄河干流水权转让试点工作,首次实现了应用水权理论对黄河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尝试,初步形成了以农业节水支持工业发展用水,以工业发展反哺农业的用水新思路,为成功解决缺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用水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对黄河干流水权地市盟间转让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黄河干流水权地市盟间转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涉及的有关问题,并对水费收入下降影响灌区管理机构的良性运行问题、工业用水水资源费的征收和缴库问题、黄河干流水权地市盟间转让期限与水权转让期满之后的转让问题、农业灌溉用水和工业用水保证率不协调问题、黄河干流水权地市盟间转让融资方式、节水改造工程生效时间和受让方主体工程投产运行时间不匹配问题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黄河下游干流水权体系建设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建设基于基本用水水权的黄河下游水权体系,是对黄河水资源配置体制创新的初步探讨。从水权、水市场理论出发,提出包括基本用水水权层次和丰余水层次的水权体系架构,分析了河流内外分水、农业水权、水权界定、用水主体等黄河下游干流水权分配的基本问题;并就黄河下游基本用水水权初始分配、丰余水水权配置以及水权体系运作的技术前提、水权转让及管理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唐曲  姜文来 《中国水利》2006,(15):13-16
在水权转让中,当事者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明晰水权转让当事者的构成是建立水权转让制度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明确水权转让的范围和条件,认为我国水权转让的当事者主要由生活、工业和农业三种消耗性水权主体构成,阐述了三种水权主体各自的特点,以农业水权转让为例分析了不同主体在水权转让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对我国水权转让试点中的当事者构成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5.
水权的确定和转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水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稀缺性,我国《宪法》将水资源规定为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把江河湖泊中的水资源由其流经的县、市或省等据为地区所有,并向周边地区进行水权出卖有悖于《宪法》,同时将加大用水成本和社会的额外负担,增加水权纷争和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而并不是水资源配置的好办法。取水许可制度体现了国家对水资源的所有权和支配权,应予坚持并不断完善。但是,可以允许获得取水许可的单位和个人在国家的控制下进行水资源转让,进行水权交易。  相似文献   

6.
水权转让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浙江省东阳—义乌的水权转让具有如下意义:(1)促成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2)为利用市场机制实施跨流域或跨区域调水进行了有益的探索;(3)有利于推动农业节水的进一步开展;(4)带动了水电资源开发权的转让,对水权的取得、水库产权的界定、水权有偿转让的合理性、水权转让的科学性、水权转让与垄断资源、现行水权转让的实践与水法规规定不一致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增设“水资源开发权”,并允许投资者通过招标、拍卖、租赁、承包等竞争方式取得;(2)对水量分配方案的编制及审批实行听证制度;(3)对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进一步地探讨;(4)对水权转让的主体、条件、程序和价格做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7.
黄建水  乔钰 《人民黄河》2012,34(12):52-54
我国水权转让中的水权主要指水的使用权,不包含水的所有权。法定水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可分离性,使得水权转让成为可能。水权具有排他性、分离性、外联性的法律特征。我国水权转让在制度层面还存在水权归属主体虚置、水使用权的分配原则法律规定不明确、水资源的价格不尽合理、水权交易制度没有法律依据等缺陷。提出了完善我国水权转让法律制度的措施:强化国家作为水资源所有者的地位、清晰界定水资源的产权,健全水权转让制度的法律法规,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健全水权转让的程序规则等。  相似文献   

8.
河套灌区在节水方面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在新形势下,面对水资源紧缺的现实,迫切需要把水资源配置的调整,水权的明晰、水权转换作为一项重要课题来研究,使得水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最有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9.
黄河水权体系框架由水权种类设定、水权管理、水权转让以及相应的辅助体系构成。从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角度,提出建立黄河河流生命水权概念;从用水安全与差别费率的角度,建立了差别保证率水权概念。论述了取水许可与有偿使用、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市场配置与统一调度4种水权管理方法与原则。从促进水权转让的角度,建立了初始水权与受让水权的概念,提出了建立水权转让折算体系与审批体系以及相应的水价格体系。列举了黄河水权体系的辅助体系。  相似文献   

10.
此文主要是通过历史文献整理,加上今人地质钻探、考古资料以及一些有关历史地理研究成果编写而成,以期从中获得若干历史借鉴,古为今用,并以此抛砖引玉,求教于专家学者,供研究河套水利史之参考。1沧海桑田在今日狼山脚下的河套平原,是我国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粮食基地。  相似文献   

11.
黄河可转让水权实施范围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水权水市场理论,构建了黄河水权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黄河可转换水权的定义、内涵及其实施范围。针对黄河流域农业用水效率低及“水少沙多”的特点,提出黄河流域未来可转换水权的实施范围,包括省份之间水权转换、灌区节水水权转换、水土保持水权转换和农业用水户之间水权转换。  相似文献   

12.
黄河水权转换价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价格分析是水权转换的基础性工作,关系到水权转换中各方的利益,是水权转换可持续进行的关键。根据黄河灌区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水权转换价格的构成及影响因素,并结合黄河水权转换的实践,着重分析了黄河水权转换成本部分费用及其测算方法,给出了具体计算公式,并根据公式对黄河流域水权转换试点区的水权转换价格进行了测算,为今后水权转换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黄河水权转换中的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黄河流域水权转换费用及价格计算的基础上,研究出农业风险补偿费用及生态与环境补偿费用的测算方法,并就如何建立农业风险补偿机制及生态与环境补偿机制提出了对策。农业风险补偿机制研究了农业风险补偿标准及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生态与环境补偿机制研究了用水保障制度的建立、生态与环境补偿基金模式及生态修复工程补偿基金模式。  相似文献   

14.
经过4年多的探索实践,黄河水权转换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农业支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的“双赢”,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本文从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加快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保障农民合法用水权益、提高黄河水资源利用效益和效率等方面,阐述了黄河水权转换试点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5.
影响水权转换期限的因素很多。黄河流域供水任务重,供水范围广,有限的水资源总量制约了流域经济的发展。综合考虑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节水主体工程使用年限和受让方主体工程更新改造年限,以及黄河水市场和水资源配置的变化,兼顾水权转换出让方和受让方双方的利益,认为黄河水权转换期限原则上不应超过25年。  相似文献   

16.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率先开展的水权转换试点工作中,取得了一些进展,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方法和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初始水权分配、建立健全水权制度、编制总体可研、严格控制水权转换额度以及加强基础工作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黄河流域水权转换地区水资源论证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河流域宁夏、内蒙古两自治区水权转换类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该类建设项目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除一般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时所关注的问题外,应重点增加水权转换出让方节水潜力和可转换水量的论证、取水权期限的论证以及水权转换效益的论证,确保该类建设项目取水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水权交易现状及黄河水权转换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外水权交易及水市场状况以及国内水权交易的分析,提出黄河水权转换必须根据黄河的特点,结合黄河流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形成具有黄河特色的水权转换体系。  相似文献   

19.
苏茂林 《中国水利》2007,(19):32-34
在黄河水权转换具体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黄河水权转换制度体系的构成、作用和主要建设内容,其中制度体系由五大部分构成,即水权明晰制度、技术评估与审查制度、市场交易与行政审批制度、水权转换的组织实施与监督管理制度、水权转换的补偿制度,总结了黄河水权制度建设的现状,对未来黄河水权转换制度建设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黄河‘八七’分水方案”是黄河水权制度建立的标志和进一步完善的基础,目前黄河上已初步建立了水资源总量控制制度、水量统一调度制度、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制度、水权转换制度等。国家新时期的治水方针以及黄河水资源管理的客观形势对黄河水权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展望未来,黄河水权制度建设应积极推进水量指标细化工作、建立完善的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加强地下水管理、建立地表水地下水统一管理机制,强化取水许可监管工作,建立流域与区域协作管理机制以及全面深化黄河水权转换工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