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从胜  段光磊 《人民长江》2001,32(5):30-31,33
河流悬移质输沙量与和戏流量之间关系受泥沙来源、时节雨强度及历时、洪峰过程、河道冲瘀等多种因素影响,二者之间难以直接建立线性关系。应用条件频率曲线的方法,证明通过输沙量与径流量之比的频率曲线即径流量与输沙量之间条件频率关系,将相关量曲频率分布民线通过图解或曲线拟合分析,用一系称条件频率曲线或经验公式表达出来。进一步利用相关水文站的频率曲线相关关系计算悬移质输沙量,计算值与实测值相比,精度较高。这种条件频率由线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根据径流量、输沙量的运移规律,分析径流量与输沙量之间的关系,从条件频率曲线的角度出发,推求出荆江三口径流量、输沙量与沙水比经验频率关系,利用其关系表查阅三峡水库运行后荆江三口输沙量。分析表明,三峡水库运行后,其沙水比值远低于其100%频率所对应的值,所建经验频率关系表难于推算其输沙量,但从另一侧面说明了三峡水库建设运行后输沙量锐减。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求沙质推移质在监利水文站断面输沙量占比变化与运动规律,对2009~2019年监利水文站的沙质推移质与悬移质输沙量进行分析,并给出了监利水文站沙质推移质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①监利水文站所在河段目前处于冲刷初期,沙质推移质输沙量与悬移质输沙量同频变化.②用沙质推移质与流量建立指数公式是目前计算推移质输沙量最简便合理...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插补和延长分析了头屯河悬移质含沙量及输沙量,硫磺沟水文站和水库管理站水文站多年平均悬移质含沙量分别为3.83和6.74 kg/m3,河流含沙量区域分布不均匀,年际变化较大;悬移质输沙量年内和区域分布不均匀。最后分析了硫磺沟水文站多年平均输沙模数为479 t/km2;说明河流含沙量及输沙量变化极大。  相似文献   

5.
以石河水库站汛期径流量和悬移质年输沙量的同步实测资料为依据,建立相关曲线,通过相关系数计算和显著性水平的检验及误差评定,给出回归预测模型,为延长石河水库站悬移质输沙量系列长度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在方法和精度上为预测今后石河水库站年输沙量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6.
三峡水库的来沙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实测水沙资料,分析了三峡以上流域产沙的地区分布及来沙组成,建立了降雨与河流年悬移质输沙量关 系,论证了河流年输沙量随降雨量的大小和暴雨时空分布不同而变化的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输沙量与年水量变化基本对应,且具有不规则的周期性变化,属随机事件.最后根据近年宜昌站水沙观测资料,说明了宜昌站输沙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在工程水文计算中,泥沙计算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江河泥沙含量及运动规律,关系到水利工程的运用、效益甚至寿命。通常在有长期或部分观测资料的地区,利用水文断面实测的流量及悬移质含沙量,可以计算出河流的多年平均输沙量。然而,受自然环境、经费、交通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比分析三峡工程自2003年蓄水运用至今对枝城水文站各测验项目的影响及变化情况,发现河势总体稳定,局部冲刷;径流量年际间无明显变化趋势,水位流量关系无明显变化,枯水期同流量水位下降,但由于下泄量增加,对河段航运没有影响;悬移质含沙量、输沙率受到很大影响而大幅减小,含沙量逐年减小幅度分别为73%、83%、77%、96%、86%、92%、91%、93%,同时,悬移质颗粒组成出现不断细化和最大颗粒变粗的情况。推移质输沙量及其出现时间很大程度上受水库拦蓄和调度方式控制。  相似文献   

9.
1999年底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开始蓄水运用,不但使该站断面的水量正常规律发生了根本变化,而且使其洪水的悬移质含沙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一是含沙量和输沙量极度减少;第二是含沙量完全集中在汛期;第三是由于水库异重流影响,时常表现为流量小、含沙量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无定河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前11年(1959-1969年)的日平均流量和日平均含沙量资料,计算了无定河及其支流共12条河流的有效输沙流量.由于流量之间的不连续性,首先将各站所有的流量分为两组:小流量级和大流量级.将小流量级别的流量分别以该流量级的1、3/4、1/2、1/4标准差为间隔进行分级.对于大流量,如果相邻的流量差在对应的小流量间隔内,将其归为一级.然后计算每级流量的输沙量,最大输沙量对应的流量为有效输沙流量.结果发现风沙区河流的有效输沙流量与黄土丘陵沟壑区和河源粱峁沟涧区河流的有效输沙流量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域差异.在四种分级间隔下,黄土丘陵沟壑区和河源梁峁沟涧区河流的有效输沙流量一般均出现在大洪水流量范围内,风沙区河流的有效输沙流量出现在小流量范围内.流量分级间隔的大小对风沙区河流的有效输沙流量的历时百分比有着较大的影响.不同地貌区域河流有效输沙流量的差异主要与流量过程和含沙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李静  王梁 《吉林水利》2006,(4):14-16
本文通过对红石砬子、五道沟等站河道输沙量及不同时期输沙量分布特性等资料的分析,论述了该水域水沙关系的变化趋势和规律,指出了水利工程拦沙、水土流失治理是丰满水库入库悬移质输沙量特性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基于流量频率曲线呈皮尔逊Ⅲ型分布的特性,改进了马卡维也夫法。根据辽河水文站布设情况选取干流段福德店、通江口、铁岭、马虎山、平安堡、辽中、六间房等7个水文站为研究对象。首先将辽河干流段分成6个河段,分析了各河段的比降和蜿蜒度特征以及各水文站悬移质泥沙颗粒级配,然后选用1985-2013年水沙资料,逐年计算了各水文站造床流量、平滩流量和有效流量。结果表明,辽河干流中下游段是具有高蜿蜒度的平原河流;1985-2007年悬移质颗粒级配沿程总体呈减小趋势,而2008-2013年悬移质颗粒级配沿程总体呈增大趋势。通过3个特征流量的比较,指出平滩流量始终大于有效流量和造床流量,说明过去近30年间辽河干流中下游段主河槽的过流能力大于水流塑造河床的能力和远距离输沙能力。  相似文献   

13.
泥沙是造成河湖演变、水库和其他水利工程淤积的主要因素。因此,在研究河湖的演变、推算及水利工程设计中,要想较准确地计算泥沙的输沙量问题,必须对泥沙的运动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到目前为止,上述的泥沙计算多以水文站所测得的悬移质泥沙资料为依据。而水文测验测得的悬移质泥沙输沙量,严谨地说是断面悬移质泥沙量,不能代表通过某一水流断面的全部泥沙量。因为,悬移质泥沙测验范围是在相对水深0.8米以上,而相对水深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现有的弯道悬移质横向输沙公式形式复杂、不便使用的问题,对Odgaard线性环流流速公式进行了简化,同时,以简化的环流流速公式和Laursen悬移质含沙量公式为基础,推导了弯道悬移质横向输沙率公式。公式验证结果表明:①简化后的线性环流流速公式形式简单,与实测资料符合较好;②推导得到的弯道悬移质横向输沙率公式变量较少且形式简单,在无高精度计算弯道悬沙横向输移的要求下,可用于实际工程的近似计算;③弯道环流引起的下部输沙量始终大于上部的输沙量。  相似文献   

15.
玻利维亚ICLA水电站工程主要任务是发电,同时兼顾灌溉。水库库容15.2亿m~3,其中有效库容8.6亿m~3。坝址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6.7亿m~3,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3352万t,推移质输沙量369万t,总输沙量3721万t。多年平均悬移质含沙量为21.0 kg/m~3。库沙比约50,工程泥沙问题十分突出,通过水库泥沙数学模型研究,提出合理的水库泥沙调度运行方式,以最大限度地延长水库寿命,发挥工程效益。  相似文献   

16.
入库悬移质输沙量是预测一个水库泥沙淤积严重与否的前提,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枢纽布置和运行方式。为了合理推算雅鲁藏布江藏木水电站入库悬移质输沙量,本文对羊村水文站实测资料的可靠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通过建立奴各沙水文站~羊村水文站同步月平均输沙率相关关系y=2.503x~(0.912 5),对羊村水文站悬移质泥沙资料系列进行了插补延长和修正。由此推算藏木水电站入库悬移质输沙量约为1 590万t,年平均含沙量为0.527 kg/m~3,属于泥沙问题严重的水库。  相似文献   

17.
水利枢纽设计中采用的悬移质输沙量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水库的淤积年限、泥沙淤积分布及水库的有效库容和水库的淹没范围,因此,它是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数据.一般在水库坝址附近无水文站实测资料或其实测资料代表性不好时,常采用输沙模数法或水沙资料相关法来推求坝址输沙量.  相似文献   

18.
通过辽河悬移质输沙量的多年变化,分析输沙量的年际演变规律及河道冲淤情况。为了说明六间房站以上河段淤积演变规律,用该站临近的上游巨流河站及支流柳河新民站作比较站,巨流河站,与新民站和量比六间房站多出的量与新民站多年悬移质泥沙量接近,说明柳河来沙几乎全都积在该河段,从而论证了辽河下游平原段清淤疏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在无实测推移质及临底悬沙资料情况下的总输沙量的计算和研究水库淤积规律,现根据我省部分水库淤积测量资料,分析推算了不同河流的总输沙量和总输沙量与实测悬移质输沙量比值(以下简称为总悬比α)以及淤积泥沙粒径和干容重的变化规律,成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伍勇  柳长征  张辰亮 《人民长江》2008,39(20):52-54
随着长江清水下泄现象越来越明显,输沙量不断减少.目前悬移质含沙量的计算方法和规定仍采用1992年发布的<河流悬移质泥沙测验规范>(GB50159-92),致使在低沙计算中结果存在一定差异,现根据误差传递及合成理论公式探讨目前悬移质含沙量和输沙率的有效位数取舍对测验成果的影响,指出现行规范在低沙时期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