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三峡-葛洲坝水库联合调度产生的急变洪水波,基于二维非恒定流水动力学模型,计算实测及概化的典型调度过程下洪水波在坝下段(葛洲坝至枝城)传播时的水力要素,分析洪水波涨落速率、断波最终流量、持续时间等不同因素对急变洪水波传播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急变洪水波涨落速率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洪水波以断波特征向下传播越明显;宜昌站流量在断波波峰到达后仍存在小幅度变化;宜昌站水位流量关系线绳套范围随断波涨落速率增大而增大,当断波持续时间8 h以上时,绳套曲线趋于稳定;涨水波对宜昌站水文测报的影响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2.
唐庆霞  闫金波  邹涛 《人民长江》2013,44(15):14-18
长江中游河段水位流量关系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呈现出较为复杂和不规律的特点。研究了洪水涨落率、来水顶托和水库调度等因素对水位流量关系的影响。根据实测资料,对宜昌站、枝城站和沙市站的水位流量关系变化进行分析,并讨论了沿程水位下降趋势和比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洪水涨落率是控制各站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主要影响因素,来水顶托和水库调节仅对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产生局部影响。宜昌至枝城段和枝城至沙市段的水位和比降变化规律恰好相反。研究成果对水文预报、水文资料整编、水文分析计算和河演分析工作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黄燕  陈晖 《人民长江》2002,33(11):10-11,37
宜昌水文站是葛洲坝、三峡水利枢纽的设计依据站。葛洲坝水利枢纽动工修建和运行 ,对该站水位流量关系中低水部分产生了影响。探讨了该河段泄流能力的变化对葛洲坝水利枢纽设计洪水有无影响的问题。用1 967~ 1 999年实测资料对宜昌站以汛期平均水位为参数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簇进行了检验 ,大部分年份最大日平均流量、3、7、1 5、30d洪量的偏差在± 4 %之间 ,说明曲线簇推流具有相当的精度。证明了宜昌河段中低水泄流能力的变化对葛洲坝水利枢纽设计流量和校核流量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本站水位后移法和曼宁公式两种方法,以抚河李家渡站为例,探讨受洪水涨落测站如何开展水位~流量关系延长,得出以下结论:通过本站水位后移法试算,采用后移时段1.5h可实现李家渡高水绳套曲线单值化;利用曼宁公式延长单值化曲线,并通过水位后移反算,可实现受洪水涨落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的延长;两种方法结合,可为受洪水涨落影响的测站开展巡测分析和测验成果检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因受水利工程影响,工程附近上下游的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散乱,导致流量整编较为困难,且实际中对大型水利工程多样泄流建筑物逐一进行流量系数率定的可能性低.通过综合评估葛洲坝出库流量精度,建立葛洲坝出库流量与其下游6 km宜昌水文站实测流量间的流量系数相关关系,从而推算宜昌水文站流量过程.分析其与宜昌水文站现有整编成果之间的...  相似文献   

6.
宜昌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的影响因素众多,上游三峡-葛洲坝水库调度、下游清江支流来水顶托,均可能导致关系曲线局部变形,从而影响报汛和预报的精度。利用水文、河道原型观测资料,结合一维水流数学模型揭示了清江顶托的机理及其影响规律。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宜昌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定线、流量报汛、洪水预报等工作,还可评价顶托作用对葛洲坝电厂尾水位及发电水头影响,为电站的科学调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葛洲坝水电站调度难点主要在于下游水位变化的不确定性,下游水位极易受到清江来水的顶托影响。为探索清江来水的顶托作用对葛洲坝水电站调度策略的影响,利用实测水文数据统计分析清江来水对宜昌水文站的顶托影响量,并据此分析水电站的损失出力。结果表明:清江来水对宜昌站的顶托作用随着清江来水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宜昌站流量的增大而减小,电站损失出力随着清江来水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出库流量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当出库流量为满发流量时达到最大损失出力值。研究成果可为葛洲坝电站调度策略提供参考,实际调度还需要结合三峡水库联合调度,优化水位控制,综合制定调度决策。  相似文献   

8.
以三峡工程初步设计确定的葛洲坝下游庙咀站最低通航水位为基准,较系统地分析了宜昌站1890年以来年最低水位、1973年至今枯水期同流量条件下水位变化情况等资料。结合宜昌至枝城下游河道冲淤变化成因等对宜昌站枯水位的影响程度和关系,以及下荆江系统裁弯、葛洲坝工程修建和三峡工程运用等不同时期的年最低水位变化趋势等成果,对未来宜昌站枯水期同流量下枯水位变化趋势进行了类比分析和预测,提出了预测结论和应对策略。指出应加强下游河道治理,控制枯水位进一步下降,而目前工作的重点则是控制枝城至马家店河段水位下降对宜昌站水位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葛洲坝水利枢纽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兴建完工后,库区蓄水形成了水库,而水库的调节改变了宜昌站基本水尺断面的水位时间变化和行进规律。利用三峡水利枢纽和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出库控制站——宜昌站收集的2003~2016年观测资料成果,分析研究了三峡水利枢纽蓄水后宜昌站的水位特性。针对其变化特性提出了测验工作中的应对措施,确保以最优的方案提取能控制全年水位变化过程的控制点水位与时段水位,做好水文整编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后,由于库区泥沙淤积,清水下泄,下游河道必然受到影响。通过对三峡水库建库前后荆江河段主要水文测站多年的实测资料对比,分析了水库建库前后荆江河段主要控制站宜昌、枝城、沙市、监利的断面面积及低水水位流量关系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受水库蓄水后清水下泄影响,荆江河段尤其是枝城、沙市站断面下切较大,低水水位流量关系线下移,同流量级下水位降低;宜昌站由于前期受葛洲坝工程影响,断面已基本稳定,受三峡工程运行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葛洲坝水利枢纽蓄水后宜昌站水位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大量的资料分析了葛洲坝水利枢纽兴建蓄水后对宜昌水位的影响,得出了水库蓄水后宜昌断面下切、水位下降初步成果。此情况的出现,对宜昌站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长江中下游水文预报、航道变化等将会继续产生影响,今后应予研究。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中游螺山站水位流量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山水文站是长江中游河段的重要控制测站,通过分析不同因素影响下螺山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得出了螺山站水位流量关系多年基本稳定的原因。计算了螺山水文站在裁弯前后因河床淤积导致水位流量关系抬高的程度。为消除洪水涨落率、变动回水和断面冲淤的综合影响,提出了螺山站不同水位级下的水位流量关系,对于洪水期水文预报以及超额洪量分配与调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宜昌站H-ADCP流量关系率定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葛洲坝和三峡水利工程的影响,宜昌站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局部变形或扭曲更加频繁。对合理选择流量测验时机和控制好测量数据代表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传统测流方式存在的监测频次偏少、无法准确反映流量变化过程等问题,建立了H-ADCP在线测流系统。根据2017年收集的8个月测流资料,建立指标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线性回归模型,并结合水位和河底高程求得过水断面流量。将2018年H-ADCP测得的指标流速,用建好的线性关系进行推流,并检验模型合理性。与实测流量对比表明,该模型拟合效果较好,计算精度较高,可广泛应用于流量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4.
黄河兰州站1991—2000年流量测验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兰州站测验断面及水位流量关系变化情况 ;其次对该站 1991~ 2 0 0 0年多线多点法实测流量资料进行了单次质量评价 ,对现行测验方案下的流量测验质量进行了分析。认为兰州站断面及水位流量关系比较稳定 ,流量测验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能够满足报汛、水量调度需要。建议在该站进行测验新仪器试验 ,并进行流量简化测验试验研究 ,提高测流效率  相似文献   

15.
宜昌站水文资料的推算和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宜昌站水文资料是三峡和葛洲坝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宜昌水文资料系列长,经多年的调查研究,修正了历史水位,研究推算了解放前历年流量。本文分析了宜昌水位、流量受下游河槽壅水的特性对宜昌水位的影响,论述了汛期平均水位参数推流方案的合理性,验证了推算历年流量的平均误差在5%以内。并结合历史洪水水情和和测站特性,阐明了历史洪水流量推算的可靠性,估计其精度约为士8%。总之,比照水文规范要求,宜昌历年推算流量为精度较好的资料,可以作为工程设计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火林  于飞 《水利水电快报》2007,28(10):12-15,19
随着三峡水库蓄水调度运行,坝下游水位变化频繁,各水文站测次较往年明显增多,劳动强度加大,测验成本增加。根据新江口站在三峡水库蓄水前后1997~2006年的实测水位流量关系,分析了水位级40.00m以下的水位流量关系进行合并定线后的误差,探讨了40.00m以下流量测次按单一曲线布点的可行性,分析结论可作为今后制订测次精简方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三峡水库156 m蓄水宜昌站水文特性与水情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1997年7月完成大江截流,2002年11月完成导流明渠截流,2003年5月25日开始关闸蓄水,形成库区.6月10日坝前水位蓄至围堰发电期水位135 m.2006年9月20日三峡水库再次蓄水,至2006年10月27日达到156 m蓄水高程.由于三峡水库属于年调节水库,该水库与葛洲坝水库联合调度对下游控制站宜昌站水沙特性变化有明显影响.对三峡大坝156 m蓄水后宜昌站的水位流量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三峡水文局水情预报方案,实践表明,目前三峡水文局采用的水情预报方法预报精度较高,预报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自葛洲坝水利枢纽运行以来,宜昌水文站均按连时序法整编流量。选择单一上下游辅助水位时,综合落差指数法与连时序法整编的宜昌站流量符合度较高。建立组合辅助站方法,进一步优化了基于综合落差指数法整编的流量,基本消除了支流入汇对流量整编精度的影响,不仅能保证水位流量单值化关系具有较高的相关度,而且还保证系统偏离不会过大,确保了结果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三峡电站蓄水前后下游宜昌站水位变化过程,自然状态下枯水期日流量及水位均较为稳定,水位变幅很小.三峡建库后,改变了下游河段的来水来沙过程,日内水位变化频繁,日最低水位更低,低水位时间延长,影响航运、防洪、灌溉及滩地利用等.三峡工程蓄水发电后,葛洲坝下游河道将不可避免地再次出现冲刷下切,枯水期宜昌水位会进一步下降,日调节下低水位时间明显增多.当三峡库水位进一步抬高后,宜昌站日内水位变幅将进一步增大,日调节将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0.
宜昌水文站传统流量整编方法要求实测流量多且有足够控制,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难以把握测验时机、定线控制不够、实测流量涨水面偏多以及测验河段上下游水量不平衡等问题。为提高宜昌水文站测验及整编精度,采用落差指数法、连实测流量过程线法(H-ADCP流量)、连实测流量过程线法(葛洲坝出库流量)与连时序法进行流量整编,比较分析了4种方法推算的径流量误差及原因,明确了宜昌站不同流量整编方法的适用情况。3种新方法与连时序法相比流量过程一致,流量特征值误差较小,可作为现有方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