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正>2019年,在水利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三峡工程管理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改革发展总基调,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以全面落实督办事项为抓手,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强化实施和监管措施,扎实推进三峡工程管理各项工作,促进三峡移民稳定,改进三峡后续工作,保障三峡工程运行安全,取得了新的成效。日前,本刊记者专访了水利部三峡工程管理司司长罗元华。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三峡工程管理工作按照部党组的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治水方针,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基调,积极推进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实施和三峡水库综合管理相关工作,转变工作思路,加强监督检查,注重提质增效,大力促进三峡移民安置稳定,保障三峡工程持续发挥巨大综合效益。日前,本刊记者专访了水利部三峡工程管理司司长罗元华。  相似文献   

3.
正2020年,三峡工程完成整体竣工验收。巍巍大坝横跨长江两岸,高峡平湖绘就盛世良景。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三峡工程时指出,"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三峡工程的成功建成和运转,使多少代中国人开发和利用三峡资源的梦想变为现实,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的重要标志。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优越性的典范,是中国人民富于智慧和创造性的典范,是中华民族日益走向繁荣强盛的典范"。三峡工程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矗立在浩瀚江水中,屹立在每个中国人心底,以大国重器之力护佑长江安澜、助力经济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用百年风雨历程记录山河变迁、承载价值追求、凝聚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4.
三峡工程对周边气侯影响有多大?今年长江中下游发生了特大干旱,人们对三峡工程是否是引发长江中下游干旱的原因,提出了很多看法。我想,三峡水利工程是我们国家最大的水利工程,肯定会受到国内外的关注。但是,任何观点必须持之有据。我们先来看看从1961年以来,对三峡库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是三峡工程正式兴建20年。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曹广晶近日接受了本刊特约记者专访,完整地阐述了他对三峡工程的理解、三峡的主张,以及中国三峡集团发展战略蓝图。"三峡工程绝对是值得建设的"ctg:2013年是三峡工程运行10年,今年也是三峡工程正式兴建20年。作为中国三峡集团的掌门人,一路走来,您怎么看待三峡工程存在的争议?三峡工程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有哪些?  相似文献   

6.
正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类媒体都积极发声,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其中。《孙中山与三峡工程》《水电,本质上是改善生态的工程》《那些国际河流上的"三峡工程"》……《中国三峡》三月刊用一组特别策划文章,展示了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于国于民,百年圆梦的担当,一个清洁能源集团求实创新,科学理性,追求卓越,开拓进取的精神。这一期《中国三峡》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走进了"两会"代表们的驻地,首次成为了上会刊物。  相似文献   

7.
推行工程建设监理制 ,是我国基本建设管理体制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三峡工程建设从 1994年工程施工开始 ,就全面实行建设监理制 ,迄今已历十年 ,在三峡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结合三峡公共工程项目监理工作 ,着重介绍监理机构和监理人员的配置 ,以及工程进度、施工质量和工程造价控制的程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简讯     
三峡工程十大世界之最  三峡工程全称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1992年 4月 3日 ,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 1994年 12月 14日 ,三峡工程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正式开工。工程分三期 ,总工期 17年。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它的许多指标都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记录。———世界防洪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三峡水库总库容 393亿m3 ,防洪库容 2 2 1 5亿m3 ,水库调洪可消减洪峰流量达 2 7万m3 /s - 3 3万m3 /s,能有效控制长江上游洪水 ,增强长江中下游抗洪能力。———世界最大的电站。三峡…  相似文献   

9.
三峡水轮发电机组的安装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工程规模巨大,三峡水电站的投产发电对我国和世界将生重大影响。因此,必须优化三峡机组安装的技术方案,使其尽早投产发电。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三峡旅游发展历程回顾 作为内河航运为基本特征的旅游方式,长江三峡旅游发展受工程建设的影响十分显著.依据三峡工程兴建对旅游的影响以及长江三峡游客量(仅以入境游客为参考值)的变化(见图1),以三峡工程建设为界点,可把长江三峡旅游发展阶段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前三峡工程阶段(1978~1991年)、三峡工程建设阶段(1992~2009年)和后三峡工程阶段(2010年~).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三峡是一个国际性的旅游产品。随着三峡工程建设的推进,长江三峡的景观格局,交通格局,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三峡旅游产品的内涵,线路和消费方式也出现了新的转型。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极大地提高了三峡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库区交通条件,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三峡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由于交通,景观变化,市场竞争等客观条件和一些人为因素,三峡旅游业目前进入了新的调整期。  相似文献   

12.
以当代"长城工程"著称的三峡工程,自全国人大通过兴建决议至今,已有20年了。回顾20年的历程,三峡工程兴建不仅将宜昌推上了中国水电之都的宝座,而且也开辟了宜昌乃至整个长江三峡地区文化发展的新纪元。三峡工程推动宜昌文化发展,最重要的是对三峡地域文物的抢救  相似文献   

13.
三峡电站26台70万kW机组全部投产并通过验收,这是我国机电装备业国产化取得的重大阶段性成果。三峡工程机组国产化,对于我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技术路线,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三峡机组国产化进程,为我国进一步推进科技发展与自主创新,为提高我国重大装备国产化能力和整体科技能力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三峡工程坚持自主创新。在三峡工程这个平台上,用7年时间实现了我国重大机电装备业国产化,突破并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机电重大装备业实现了30年的跨越。实践证明,三峡工程通过国际招标采购,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设计与制造技术。三峡工程搭起世界水电建设的“奥运”舞台,三峡工程成为当今世界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管理的荟萃之地,成为推动我国重大装备业国产化与自主创新的重要舞台和示范基地。同时,三峡工程创造了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投产的世界新水平。一个我国自主设计、制造、安装巨型水轮发电机组的时代已经到来。(摘自http://www.ctgpc.com.cn网)重大的创新成果 伟大的历史跨越  相似文献   

14.
建设信息     
三峡工程的“世界之最” 雄伟壮丽的三峡工程6月1日开始下闸蓄水,6月10日22时水位达到135m。我国不仅创造了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解决了三峡百万移民这个世界难题,还创造了多项可以永载中国乃至世界水电建设史册的“世界之最”。三峡工程主体建筑物土石方挖填量约1.25亿m3,混凝土浇筑量2643页m3,钢材59.3万t,是世界上工程量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泄洪闸最大泄洪能10万m3/s,  相似文献   

15.
三峡水利枢纽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水利工程,工程质量一直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施工条件复杂,施工单位众多,使三峡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成为一个难点,为此三峡工程总公司结合国家质量标准制定了《三峡工程质量标准汇编》以及相关质量管理措施,使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三峡工程中的安全监测工人在施工期和运行期都承担着重要作用,因此安全监测是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三峡工程安全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目前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现就三峡二期安全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峡旅游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前三峡工程阶段、三峡工程建设阶段和后三峡工程阶段。库区生态环境、地质灾害防治、移民安稳致富将成为三峡工程后续工作亟待解决的三个重大问题。自2010年起,长江三峡旅游发展进入后三峡工程阶段,旅游业要充分发挥在促进产业调整、促进文化传承、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库区和谐等方面的作用,既要与库区移民安稳致富结合起来,积极构建移民参与库区旅游并致富的有效渠道,承担起富民安邦的历史使命;也要与地质灾害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承担起永葆长江生态文明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三峡工程,数十年来为国内外各界人士所关注,近年来对兴建三峡水利工程的问题讨论更加热烈。 为了增进我省水利水电工作者对三峡工程的了解,在成勘院党委和院领导的支持下,由省水利学会成勘院会员组、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能规划及动能经济专业委员会邀请,成都科技大学李国润教授于1986年7月12日在水电部成勘院大礼堂作了《三峡水利工程》的学术报告。参加报告会听讲的有我省二十个单位的200多名代表。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三峡枢纽工程规模宏大,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三峡工程的静态投资为570亿元人民币。根据国务院部署,三峡工程将在本世纪适当时机开工兴建。在当前我国的财力、物力并不十分雄厚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好工程投资额,合理地使用好这一大笔工程投资,意义十分重大。要搞好三峡工程的投资  相似文献   

19.
时间回到2003年,三峡工程左岸主体水工建筑物和右岸围堰将长江拦腰截断,开始发挥了初期的发电和航运效益.然而,三峡蓄水近10年来,对它的质疑和批评从未停息.无论是汶川地震,还是长江中、下游的大旱,总有声音指向三峡. 如何评价三峡以及中国的水利工程?《瞭望东方周刊》日前专访了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名誉理事长、中科院院士陈祖煜. 69岁的陈祖煜作为一名水利水电、土木工程领域的权威人士,长期奔波于水利建设一线,曾参加三峡工程船闸和大坝相关科研工作.他现为国务院三峡工程质量检查组成员. 此次访问中,陈祖煜就多起对三峡工程的质疑进行了回应.而在他看来,三峡工程蓄水近10年的实际情况,是回应这些疑问的最好的答案.同时,他还对反大坝声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开发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要不要建设三峡工程,早建还是晚建,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为此,记者走访了长江三峡水利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副组长、能源部副部长陆佑楣,请他介绍了这一工程的论证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三峡工程的来龙去脉陆佑楣首先简要介绍了三峡工程的由来及其历史. 在长江三峡建水电站的设想,可以追溯到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他在《建国方略的实业计划》中曾经提到这一宏大工程.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和美国政府合作,对三峡工程进行过勘察、研究,曾提出过具体开发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