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入湖河流尾闾河段界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从地理区域划分的角度界定入湖河流尾闾河段的范围常常与实际不符的情况,通过分析枯、丰两期入湖河流与湖泊之间的水动力学作用关系,结合水动力学模型及水流连续性方程,提出入湖河流尾闾河段动态界定方法。并以湘江为例,通过该方法界定出湘江入洞庭湖尾闾河段的范围,结果表明,湘江入洞庭湖尾闾河段的范围距离濠河口100 km的湘潭水文站位置处,与实际调查情况相吻合。科学界定尾闾河段距离,为相应河段水资源综合利用与保护奠定理论基础,并可为其他自然通江通湖河流尾闾河段范围的界定所借鉴。  相似文献   

2.
河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俊勇  陈立  王家生 《泥沙研究》2005,18(4):76-80,F0003
河型成因及转化是河流工程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本文结合历史和现状,介绍了自1906年以来近百年河型研究中河型分类、河型成因、转化机理及判定指标、理论及假说和新方法应用等研究成果及进展,并指出了河型研究的趋势和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赵丽娜  徐国宾 《水利学报》2015,46(10):1213-1221,1232
基于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中的超熵产生研究河型的稳定性,对河型是否有可能转化做出定量判别分析。选择河流系统的广义力和广义流,构造出河流的超熵产生以及超能耗率,根据超能耗率推导出河型稳定判别式。应用该判别式分析了黄河下游5个河段3种不同河型的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这5个河段的河型是稳定的,近期没有发生河型转化的可能性,与实际情况相符。利用该河型稳定判别式,不仅可判别河型的稳定性,还可以预测河流调整方向,为河流整治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协调发展度的冲积河流的河型判别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社会与经济或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理念,利用长江、黄河等12个河段的实测资料,研究了河型的影响因子对河型的影响权重,建立了河流系统的协调发展度判别式,用来判断冲积河流的河型.研究认为:河流边界条件对河型的影响大于来水来沙条件;弯曲河流的协调发展度大于游荡河流和过渡河流.根据协调发展度大的河流比协调发展度小的河流稳定有序,可以为冲积河流的河型分类与判别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具体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将河型从稳定到不稳定进行分级量化,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了河型判别式,对塔里木河干流河型的计算表明,阿拉尔站属游荡型河段,新其满站属过渡型河段,英巴扎站以下河段属于弯曲型河段,计算值和量化值吻合较好.与塔里木河干流河道演变与整治研究成果的对比表明,新疆干旱内陆河与内地湿润地区河流的河型成因及河道演变规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澜沧江源地处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北麓,比邻长江南源当曲,人迹罕至。为了进一步认识澜沧江地貌特征、尤其是河流地貌,得出河流地貌演化、河床冲淤演变的一些基础资料,通过实地考察,采集数据与图像,结合现有河型判别方法,对澜沧江西源扎那曲莫云河段的河型进行判别。结果表明:莫云河段河道边界约束较弱、河床稳定性较差,在顺直-弯曲-分汊-游荡的河型分类体系中,各家判别式一致判定莫云河段为游荡河型;在顺直-弯曲-辫状的河型分类体系中,则一致判定为辫状河型;最后结合国内的河流特点和主流分类体系,可以确定莫云河段属于游荡河型。实地考察资料和河型的判别,可为进一步研究澜沧江源的河流地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国内外在河型成因及相互转化判别指标方面的研究现状、常见的研究手段以及河流时空自塑模型试验研究方法的设计思路和特点,然后分析了河流时空自塑模型模拟河流自然发育的效果。结果表明:河流时空自塑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冲积平原形成过程中河型的自然发展规律;在不同的水沙条件下,河流自然发育情况及周期性调整规律基本相同;河流时空自塑模型结合了河流自然模型以及微尺度模型的优势,通过模型试验不仅可以进一步深化认识黄河下游冲积性平原的形成与发展,而且可为未来水沙条件大幅变化后黄河下游不同河段河型可能发生的调整趋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河干流河道的河型及其成因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通过分析塔里木河水沙条件、遥感地形河势资料 ,作者深入研究了塔里木河干流河道的河型及其成因 ,指出和论证了塔里木河干流河道存在着游荡型、弯曲型和过渡型三种河型 ,阿拉尔至沙雅县鹿场附近河段 (新其满河段以上河道 )为游荡型河道 ,新其满下游的曲毛格金至恰拉水文站 (新其满河段以下河道 )为弯曲型河道 ,恰拉以下属于不规则的弯曲型 (微弯 )河段 ,沙雅县鹿场至曲毛格金河段 (新其满河段 )属于过渡性河段 ;河道边界条件和来水来沙条件仍是决定塔里木河河型的主要因素 ,其中由塔里木河两岸密灌林和胡杨林形成的密疏植被边界条件在形成干流不同河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前人关于冲积河流河型的分类方法,对塔里木河干流各河段河型、河性进行了重新分类.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上游三河汇合口-农垦十四团河段属于弯曲型河型、游荡性河性,农垦十四团-新其满站河段属于游荡型河型、过渡性河性,新其满站-英巴扎站河段属于弯曲型河型、过渡性河性;中游英巴扎站-乌斯满河口断面河段属于弯曲型河型、过渡性河...  相似文献   

10.
以叶尔羌河中下游平原区主要水文观测断面和典型河段来水来沙条件及河床边界组成条件的分析为依据,以影响冲积平原河流河床演变的三大主要影响因素的辨识分析为基础,进行了叶尔羌河平原区游荡河型形成原因的分析,得到了叶尔羌河平原区游荡河型的首要成因是河床边界组成条件,辅助条件是来水来沙条件的初步结论,并据此建议流域治理应秉持中下游河道防洪护岸工程建设与上游大型枢纽控导工程并举的方略.  相似文献   

11.
河流分类是认识河流形成、发育、演变、发展规律以及开展河流系统保护、治理及修复的基础。针对河流系统研究的具体目标,过去已经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多种河流分类方法。随着人们对河流系统认识的深入,在新的历史时期亟需面向生态的河流分类方法。本文结合河流分类的现有成果,基于对河流生态系统形成背景和结构特征的深入分析,提出了河流综合分类方法体系和多尺度编码方法,从河流的纪、系、统、类、型、境、群多个层次探讨了不同时空尺度上影响河流行为的环境因子及其生态响应关系,系统地阐述了现有分类方法在综合分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了目前各分类方法之间的关系及其合适的应用范围,并进一步探讨了典型生境条件下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其时空分布特征,为指导河流系统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桥区河势河床稳定性分析及河型研究在桥梁工程及港址选择等诸多涉水工程中均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洪水是长江近河口段分汊河型交替摆动演变和塑造河床地形的框架动力;实践表明按河型规律因势利导的人工工程对分汊河型稳定性可发挥有效的控制作用,此为长江近河口段桥位布选、主跨布设及建桥后稳定性河势维护的指导思路。 本文通过对长江下游分汊河型的动态分类和特点研究表明,以分汊河型间的节点段和主泓稳定的江心洲分汊河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主泓交替摆动的江心洲分汊河型次之,而心滩分汊河型为较不稳定的分汊河型,这是长江近河口段建桥桥位布选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结合遥感影像、野外调查和水沙数据,以冲积大河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大河的河型分布及成因。中国大河的冲积河段以弯曲与辫状河型为主,局部河段为分汊与网状河型。综合考虑河型分布的一般性和特殊性,认为相对输沙率(来沙量与输沙能力之比)、相对河岸侵蚀切应力(近岸水流切应力与河岸临界抗冲切应力之比)和河谷地形控制(如节点和宽度)是决定河型成因的3个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冲积河流河床稳定性综合指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冲积河流河床稳定性指标在实践中是判断河流泥沙运动强度、沙丘运动引起的河床变形强度和划分河型的依据。河流动力学研究成果表明,河床纵向稳定性取决于河道纵向水流输沙能力,而纵向水流输沙能力与纵向水流参数成比例。类比于纵向稳定性与纵向水流参数的关系,认为横向稳定性与横向水流参数成比例,以及河床稳定性综合指标取决于纵向稳定性与横向稳定性的对比。经推导,得到了反映水流动力因素、河床几何尺寸和边界特征的河床稳定性综合指标一般表达式。根据天然河道和模型小河的河型资料,确定河床稳定性综合指标。该指标反映了河床综合稳定性且可以用来进行河型判别。  相似文献   

15.
冲积河型形成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水流塑造河槽 ,河槽约束水流是河流演变的基本特点。本文分析了河槽形态与河流弯曲率的关系 ,结果表明弯曲率大的河流都具有窄深河槽 ,宽浅河流总是顺直的。河槽横断面形态对河流的演变过程起到了控制作用 ,是河流形成不同的平面形态的必要条件。不同的水沙组合虽然相差很大 ,但只要形成窄深河槽就可能发展成弯曲河流。  相似文献   

16.
冲积河道冲刷过程中横向展宽的初步模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首先描述了冲积河道横向展宽现象,分析了河岸横向冲刷、崩塌的机理及展 宽原因。然后建立细沙河流一维非均匀悬移质泥沙数学模型,同时结合河道横向展宽模式,预测冲积河道冲刷过程中,粘性土组成的河岸的横向展宽过程。此外,还分析了不同来水来沙条件及河岸土体特性对河道横向展宽和河床冲刷的影响,指出了影响冲积河道横向展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Most of the world's alluvial plain rivers have undergone hydrological and geomorphical modifications due to water abstraction, dam and levee construction, gravel mining and other human activities. Some of these rivers function as benchmark systems for identifying and quantifying the ecological responses to hydrological and geomorphological changes. Benchmark systems are critical for understanding these responses, for predicting the effects of future changes, and for trialling restoration and mitigation measures. The Selwyn River of New Zealand is a benchmark system for undammed alluvial rivers that are under intense pressure for water abstraction, and are subject to large flow fluctuations. The Selwyn is a remarkably complex river, and increased understanding of this system will provide insight for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other rivers in its class. Hydrological properties that characterize the Selwyn include strong surface water–groundwater interactions, contiguous ephemeral, intermittent, perennial‐losing and perennial‐gaining reaches and an expanding and contracting dry segment that persists for most of the year. The dry segment, in combination with broad spatial variation in aquifer structure and rainfall, cause the upstream (runoff‐fed) and downstream (groundwater‐fed) river sections to function very differently. These sections are also dissimilar in channel morphology; the upstream section has a braided planform, with mobile bars, and abundant islands and remnant channels, and the downstream section has a single, meandering channel, stable bars and no islands. As in many alluvial plain rivers, large floods drive reach‐scale channel evolu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long‐term research program that is underway at the Selwyn River, and explores the hydrological and morphological dynamics that characterize the river. We focus on groundwater–surface water interactions, flow‐permanence patterns and flood‐dependent geomorphology. Hydrological and meteorological data are summarized in a conceptual model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prevailing weather systems, runoff, aquifer recharge and river flow. The physical templat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governs ec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dispersal, succession and nutrient cycling. A conceptual model is proposed to organize predictions about dispersal in response to changes in hydrological connectivity.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