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巫春平  张济世 《人民长江》2007,38(11):135-136
水资源是一种战略性资源,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分析与评价是寻求区域可持续性发展道路的重要依据.为此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密切值法的数学模型,对各指标的可承载临界值和理想值进行了界定.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水资源开发利用已经接近极限,承载能力相对较小,水资源矛盾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全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给出了用多属性决策理论计算水资源承载力的数学模型.以ELECTRE法为对象,详细说明了多属性决策的计算步骤与方法,并用于计算疏勒河水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采用多属性决策建立的模型能够很好地对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在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根据水资源承载力的特性,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基于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耦合系统原理,以临沂市为例,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决策模型.采用MATLAB语言编程计算得出临沂市2010年、2020年和2030年节水方案下、设计保证率P=50%时的水资源可承载的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口总数分别为2 499.67亿、6 531.24亿、14 079.02亿元和1 055.87万、1 120.20万、1 125.08万.  相似文献   

4.
为了综合评价新疆南疆地区水资源承载状况,文中选取10个指标建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集对分析法评价南疆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2016年和2030年,和田河流域、叶尔羌河流域、喀什噶尔河流域、阿克苏河流域、渭干河和开孔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等级为III级,水资源承载力达到极限;2016年克里亚河...  相似文献   

5.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承载力是度量水资源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探讨用水对策的重要依据.根据城市水资源系统的特点,在考虑生产、生活、生态多个目标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建立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模型;在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以灰色理论为基础,建立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运用极大熵原理求解并与灰色聚类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了武汉市中心城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基本状况,进而为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一个地区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在一定程度上比水资源总量更具有实际意义,它是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基础。现简要介绍了水资源可利用量及承载力评价方法,并采用扣损法对富县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计算,最后以此为依据,采用水资源负载指数和承载指数对该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分析表明:富县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为4 994.22万m3,水资源可利用率为45.42%,总体偏低。该区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潜力小,从人口角度来看,水资源承载力状况一般,处于水资源盈余状态。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承载力对于干旱地区研究起到极其重要的意义,以主成分分析法对新疆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借助SPSS软件对12个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得到影响新疆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成分。通过对新疆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研究,为新疆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及合理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口发展功能区划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依据,而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是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的基础和依据之一。本文通过水资源基础评价、基于水资源负载指数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评价和基于人水关系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三个方面的内容,对云南省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云南省水资源总量丰富,但空间分布不均,总趋势为西多东少,南多北少,山区多、河谷平坝少。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于全国水平,大部分地区以高原山地为主,受地形条件限制,兴建水利设施较为困难,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从人口角度来看,云南省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良好,绝大部分地区为水资源盈余状态,水资源承载力盈余县市占93.8%。  相似文献   

9.
合理利用水资源,并将其控制在水资源承载力范围内,是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发展的关键。以樱桃沟小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选取2010—2050年5个水平年对樱桃沟小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010年樱桃沟小流域水资源发展水平同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协调,处于很弱的水平,到2020年两者关系趋于缓和,2050年进入协调发展阶段;流域内生态环境系统一直处于很弱的级别。二级模糊评判结果反应出在5个预测水平年内,小流域整体的水资源承载力持续升高。  相似文献   

10.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分析评价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汉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以人口最多、GDP最大及COD排放量最少的多目标分析模型,在各规划水平年(2010、2020、2030年)对各评价指标进行预测,并计算不同决策意向方案下该市的水资源承载力,选出最优方案后,又对其基本型及节水型各指标高、低增长情况下该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分类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及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承载力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承载力预测结果反映了水资源安全状况。通过运用常规趋势法评估中山市水资源承载力,并构建中山市水资源承载力SD系统模型,对比分析常规发展模式和不同政策发展情景下的中山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表明:(1)常规发展模式下到2020年、2030年水资源承载能力判断系数β分别为-0. 28与-0. 27,中山市未来存在一定程度的缺水;(2)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和用水定额调整方案对中山市水资源承载力系统现状改善明显,但缺水程度依然存在;(3)运用节水型城市综合优化方案,到2020年、2030年水资源承载能力判断系数β分别为0. 32与0. 44。节水型城市综合优化方案能最有效地解决未来中山市水资源供需不平衡问题。研究成果可为中山市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新乡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河南省新乡市为研究对象,基于支持向量机理论,建立了新乡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支持向量机模型,并根据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提出了8项指标评价体系,利用水资源承载力指数对研究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95—2008年间,研究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指数在0.22~0.55之间,属于弱承载。随着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推进和再生水的利用,研究区水资源承载力指数明显提高,2015年水资源承载力指数可以达到0.6以上。研究结果对促进当地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并为类似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分析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城市化下水资源承载力作用机理及特性,分析了城市化下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影响指标,构建了基于“量-质-域-流”4 个维度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并应用混沌粒子群遗传算法(CPSGA) 进行模型求解。以江苏省南京市为应用实例,对2015—2018 年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构建的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城市化影响下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较为合理,CPSGA 算法能够高效地优化指标权重,降低了传统评价方法进行指标赋权时的主观性,使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新疆1999-2014年统计资料,采用自下而上的水足迹概化方法,以水资源匮乏指标、水资源压力指数和水足迹经济效益为指标分析评价了区域的水资源承载力水平。结果表明:水资源承载力各指标均呈增长趋势,且水资源匮乏指标于2014年(枯水年)增长至1.03,表明水资源严重匮乏。建议在满足生态要求和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调整农作物种植比例,增加低耗水高产值的工业产品生产,并通过跨区域调水和贸易来缓解区域水资源承载压力。  相似文献   

15.
德令哈市工业园区是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该区域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文章在分析区域水资源量及现状开发利用的基础上,结合工业园区用水需求,通过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调配的初步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结合虚拟水概念及其特性,构建了水资源量、虚拟水、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4个维度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变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了评价虚拟水影响下水资源承载力的改进物元可拓模型,并应用于粤港澳大湾区9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深圳水资源超载,广州、佛山为临界超载,其他地市为弱可承载或可承载,模型评价结果可为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东江流域水资源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建立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呈现中上游高、下游低的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18.
投影寻踪方法在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中指标数据高维、非线性的问题,构建基于最大信息熵原理的投影寻踪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2015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空间分布评价中;最后对2005—2015年安徽省全省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动态评价,将该评价结果与灰色GM(1,1)模型结合,对2018—2020年安徽省区域水资源承载状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15年,安徽省水资源承载空间分布状况整体表现为皖南地区优于皖中地区,皖中地区优于皖北地区;2005—2015年期间,全省水资源承载力虽基本处于临界超载状态,但年际间承载状况逐年好转。预测结果表明,2018—2020年全省水资源承载力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总体向可载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根据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量度需求,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和水资源系统3个方面,构建了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5级评价标准。针对评价体系,提出水资源承载能力集对分析评价模型,并对模型的优越性进行了分析。最后选取南京市高淳区为实例,介绍了集对分析评价模型的应用方法,为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相似文献   

20.
将2011年作为研究基准年,采用负载指数和承载指数,通过建立模糊识别模型,选取人均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农田灌溉单位面积用水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水资源利用率和供水模数等6个评价指标,计算2002—2011年许昌市水资源承载力,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规划年2020年和2030年许昌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许昌市水资源利用程度较低,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处于可承载水平;近几年水资源承载力有所提升,但潜力有限;在特枯干旱年( P=95%)来水条件下,2020年、2030年均存在水资源超载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